王小英
(崇信县锦屏镇东庄小学,甘肃 崇信)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引起教师及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会使学生错失掌握语文阅读学习密码的机会,从而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确实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设计语文阅读题目,在使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可以顺利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此外,通过结合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阅读与写作两者不分家,有着紧密联系。阅读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输入通道,而写作是学生将所阅读的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后,结合自己的思想而进行创作的重要输出通道。但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学生阅读量的练习,并没有适时地对所阅读作品中出现的主题、中心含义、写作手法等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运用;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同样没有重视阅读对写作的影响力,而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题目如何设定,内容突出重点等,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将阅读与写作分离,写不出高质量作文。例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潮》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向读者展示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壮丽景观。这一单元的习作练习任务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师大多数时候会让学生自选题目,任意发挥创作,没有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效联系,这就导致学生阅读《观潮》所思所想所学,没有在恰当的时候被“输出”,难以获得良好的写作成绩。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给予少量时间进行默读,思考文章内容。在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会对文章的主旨以及重点段落进行进一步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和思考。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不强,只是一味地寻找答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只是将阅读作为训练,这样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对学生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情感进行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导致默读对阅读活动的作用没有全面发挥。此外,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更重视“教”,充分体现自身的指导作用,而没有留出有效的时间使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偏置,致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效果较差。小学生因年龄及掌握知识水平等原因导致其阅读能力处于萌芽阶段。在阅读时,更偏重于文章故事情节,而没有留心观察文章的写作特点、构思思路等。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降低阅读热情。例如,阅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描写,向学生讲述“梦想的力量”是怎样的。只有默默细读,才能从每一段对话中深刻体会到文章含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任何学习过程想要进行检验,都需要一套明确有效的评价方式,才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国教育事业一直处于发展的状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直都在更新和发展,目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大多花费较长的时间,往往只采取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多样性教学模式,对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积极性提高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检验,同样也需要完整的评价方式。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还采取统一的评价体系,没有考虑到小学生因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在阅读课堂学习中会有不同的表现等原因,从而片面地确定学生的阅读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阅读热情降低,失去阅读信心。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背景下,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等都没有得到及时培养,导致其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出现消极的状态,难以提高学习成绩。例如,教师在安排统一的阅读作业后,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时,只片面地查看学生的阅读效果,而忽略不同学生的具体实践情况,从而对学生的阅读行为没有客观评价,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也就导致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积极性不高,教师也难以有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
教师在进行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只会引导学生对阅读主体以及对相关重点段落进行学习。在整个过程当中,只注重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只是一味去寻找问题答案,教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将阅读作为学生训练的内容,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提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情感观念。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关于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而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调动积极性,使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当中感受到课堂的枯燥乏味。教师在面对不同文章以及教学内容时,应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课,要符合学生的个体特征,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单一枯燥的课堂只会使教学质量出现折扣,进而阻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不到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效联系,从而使学生在有目的地阅读后,可以充分理解并掌握文章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并在课后写作练习时积极应用,将“输入”与“输出”有效连接,做到“有阅读、有收获、有积累、有想象”。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入读写结合教学思想,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也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作为学生的主要引导者,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合理地在阅读课堂上引入读写教学手段,强化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与写作习惯,使之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文章传递的情感,更好地把控作者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大胆地思考,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在阅读之后所形成的感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与体会,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地位,其在阅读中所学的知识并不是教师单方向灌输的,而是通过已有知识,再加上教师的辅助引导,从而不断发挥自身潜能及主观能动性,进而顺利学习新知识,使自身阅读能力、写作水平都获得显著提升。例如,学习《观潮》后,学生掌握时间写作顺序对一篇文章的形成具有哪些促进作用,从而在进行习作练习“推荐一个好地方”时,会自然地将所学阅读知识应用到写作实践中,将“时间顺序”写作手法融会贯通,获得写作能力的稳步提升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与默读同样重要,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默读所占份额也会逐渐增加,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也会逐渐增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活动中默读的作用,使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在静心的状态下,发现阅读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促进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稳步提升,最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综合提升的目标。此外,为有效掌握学生的默读状态与效果,语文教师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时跟踪阅读教学进度,使学生的阅读状态在可控范围内。例如,学习《蝙蝠与雷达》一文时,教师要提前一天布置家庭朗读作业,使学生在家庭中大声朗读文章,做到流利朗读,对不会的生字词进行标注,查询相关知识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接着,在课堂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留出一定的默读时间,使学生快速梳理课前预习知识,进而顺利跟随教师教学的脚步,获得更多新知识。此外,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学生思考问答等方式,观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学习效率。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且对周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他们的好奇心引入阅读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长时间维持较好的学习状态。现阶段教师还不够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注意力不集中。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有效运用多媒体工具,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内容丰富的教学素材,进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将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结合为一体,从而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而使学生通过多媒体的讲解深入理解阅读内容。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阅读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不仅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更需要一套科学的阅读评价体系,从而增强学生对阅读的自信心,并积极做出努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虑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从而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例如,根据班级内学生语文阅读成绩,教师可以适当结合教材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文本,从而一步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其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练习后,教师要积极组建阅读分享会,将课内阅读有效延伸至课外阅读中,拓宽学生阅读视野,获得丰富阅读体验,最终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下,推动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主动为学生创设有助于阅读的条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使学生在阅读当中能够高效地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等场所,为学生拓展阅读的空间以及时间,实现学生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积累丰富的知识以及见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辟阅读角,在教室空闲的位置,将适合学生的优秀书籍放置其中,以此来使学生在午休时间以及课外时间翻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其次,教师还应当拥有家校合作教育的意识,通过家长会或者家访的形式,同学生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家庭环境当中也能拥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家长,在学生的卧室摆放书架,为学生准备优秀的文学名著,让家长能够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校阅读,还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当中阅读,培养学生乐于阅读的良好习惯。另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家庭当中,都应该进行阅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活动带来的精神乐趣,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升华精神世界。
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教师首先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最大化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教师也应当逐步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当中有相应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加以引导,为学生设立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正确地掌握教学节奏,为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提供相应的契机,以此鼓励学生发表关于阅读的见解以及看法,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展开讨论与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另外,当教师应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融合自身的见解,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认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刻地理解知识,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上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对应问题解决方法的探究,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做好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重视语文阅读方法的使用,同时构建科学的阅读评价体系,可以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丰富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最终使小学生的语文成绩整体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