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香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业余体育学校,江苏 南通)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在新课改期间,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理念。与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是对教学要点、议题进行确认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对多篇文章进行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核心素养进行充分的调整。为此,对群文阅读进行科学的探讨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可以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在我国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指的是一种全文阅读的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本身属于一种较为先进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开展群文阅读期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来对阅读的话题进行确认,确认一个或者几个话题,以此来对文章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活动的主题对阅读活动进行完善。在开展群文阅读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来完成不同主题的阅读活动,最终为阅读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间发现,为了更好地保证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群文阅读。
首先,教师需要在开展群文阅读期间对教学单元中的各项阅读材料进行充分整合,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材料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突出教学内容主题,并在此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对课外阅读进行提升的同时,强化阅读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需要在确认核心文章后采用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模式来强化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视野。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在开展群文阅读期间,对阅读范围进行科学的扩展,让小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全面的了解,并逐渐提升阅读能力。为了有效发挥群文阅读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重视阅读教学,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确认阅读教学的主体,把主题阅读当作中心任务来完成。
最后,教师在开展小学阅读教学期间,需要充分结合课内和课外两种模式,让小学生可以在班级内养成良好的阅读格局,以此保证其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价值和蕴含的思想进行全面的领悟,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语文课程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促进中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而且可以使中小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拓宽文学视野。此外,中小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语文素质也是其能否完成海量阅读任务的重要基础。所以,中小学生必须坚持阅读,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把阅读视为培养语文核心素质的最主要途径。由此可知,进行群文阅读,不但有助于中小学生自身眼界的开阔,而且有助于中小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助力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探究和进一步探索,不难看出,群众文学艺术写作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和欣赏技巧。在群众文化艺术阅读环节,教师找到与读者目标有一定关系的文章与图画,以此为基准让学生进行解读和分类,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和阅读理解能力。群众文化艺术阅读也是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的良好渠道,通过朗读不同文章,学生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朗读、理解能力。
小学生处于一种生长发育很特殊的时期,他们容易对外界新奇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探求欲,但同时又缺乏耐心,并且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现阶段学校语文课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方式仍是单纯阅读教材文章,按照内容对学生实施死板的一问一答式教育,导致学生对读书的兴趣逐渐减退,读书角度也有限,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阅读的探究欲和兴趣。
现阶段,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往往喜欢先通读文本,之后再通过老师的提问去文中寻找答案,而无法灵活变通。遇到篇幅稍长、不好掌握的章节,学生则常常读了又忘,读书效率非常低,而且读书方法也十分死板。
不少学生在文中学习了很多技能,比如,在学习了文中作者表现情感的语言方法和描绘景色的修辞手法等之后,没有完成知识点的迁移,也不能切实掌握技巧的内涵和应用场合等,导致在阅读课文时无法举一反三,阅读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受一些学校相对比较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学校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也相对单一,很难切实使学生的读书时变得更加主动,这也就导致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不尽如人意,所以一定要及时改善这一状况,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在读书中体验到快乐。尤其是,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采用更加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借由多媒体技术等信息科技手段来帮助学生训练其读写能力。
教师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对教学的氛围进行烘托,通过播放一些与思乡相关的视频、音频等引入课堂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悟其中包含的思乡情感,随后引入李白的《静夜思》、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等诗词,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充分感受诗人寄托在作品之中的情感,同时激发学生对其他诗词阅读的兴趣,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将课本内的一些相关的章节联系起来展开阅读,是一种较为经典的课内多篇文章的阅读模式。以往的语文教学大多采用单篇或精细化的读书方法,因此篇章之间相互隔离的状况比较严重。而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用比较全局化的视野来看待各个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从各个课堂之中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的手段和写作技巧等,进而认识到文字更深层次的含义,这对于学生在未来生活中的口语运用也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在讲授《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小学生对文章进行自由的阅读,让学生标注喜欢的文章段落,随后引入《乌衣巷》《蓝色多瑙河》等一系列文章,让小学生通过文章之间的联系全面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最终达到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课是十分关键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基本知识,还要充分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可以把眼光仅仅落在书本上,还要大量地读一些课外书籍,来培养读写能力以及朗读水平,同时还要尽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教师在班内可以设置图书角,并且定期指导学生进行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阅读的刊物分享给别的同学,这不仅能够使学生读到更多的内容,还能够让学生的眼界有所拓宽。
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交流,在阅读该文章的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神秘岛》等文章。通过这样的模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到故事主人公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一系列故事。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分享其他冒险、生存、克服困难的小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
群文阅读中,教师主要利用中小学生的同类篇章阅读教学生诵读的方式,使中小学生能够很好地辨别出文体特点并迅速查阅,较好地理解篇章。在情节较多的群文阅读中,增加一个才艺表演进去就能加深中小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与体会。
因此,教师也可以以“寓言童话叙事”为话题,规定每个学生搜集神话故事中的寓言作品,如《盲人摸象》《杯弓蛇影》《农夫与蛇》等寓言故事,让每个学生在仔细阅读和了解之后分组并由抽签确定小组要表演哪一个故事情节,并布置成课后作业,由学生完成剧情排练和人物选择,然后利用第二节课的时间上台表演。让学生通过将童话故事讲述出来的方法提高自身对童话故事整体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增强他们对童话故事中蕴含道理的认识和运用,全面提升他们的认知与感受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等,提高他们的核心素质。
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使用也十分普遍。其可以用于反思或者总结议题阅读中的某一点的关联或者差异等,也可用于把不同类型的文本加以融合或形成联系等,甚至还可以整合出同一文化背景下或者同一国家作者的文本和同一作家的文本。因此,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在开展有关“风景描绘”类议题的文字整合阅读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文章中作者运用的各种景物描绘手段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并同时梳理不同篇章中作者采用了怎样不同的表现手法去描绘景物美和表达情感的,以及它们之间又有哪些联系。例如,整合了关于描绘风光的文章,《月是故乡明》中充分运用了拟声、比喻等方法,描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和赞美之情。而《草原》中,则采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草原的魅力进行了丰富的描写。而从上述收集整理过程中,学生可归纳出描绘风景时,也可以采用写作手段表达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掌握能力和技巧使用能力。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需要对各种新型阅读方式进行灵活的应用。此过程中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实践群文阅读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部分语言知识点,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人文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