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千、千”在中小学的推广研究

2022-12-17 21:40李慧琳
新课程 2022年35期
关键词:百家姓识字阶段

李慧琳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领域。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还在熠熠闪光。“国亡了可以复国,文化亡了则永无翻身之日。”正是由于中华文明没有断根,所以中国才能不断地向前进。在浩浩荡荡的五千年里,多少经典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文明是骨,这些优秀的经典作品是血肉,骨肉相连才能让这头东方的雄狮屹立于世界。

二、“三、百、千、千”的编写及使用

“三、百、千、千”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启蒙读物,对应著名的四书五经,俗称启蒙小四书。

《三字经》相传是宋朝王应麟所作,短小的篇幅涵盖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各种常识,包括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史朝代的史实及变迁、五谷六畜的生活常识等,识字教育、知识教育以及思想教育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姓氏的书籍,成书于北宋初。姓氏对中国人追本溯源有特殊的意义,而此书大致列举了438个姓氏,包括30个复姓和408个单姓,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姓氏,历来将《百家姓》作为识字课本,用来启蒙儿童识字,增加识字量。

《千字文》是由南朝梁周兴嗣所作,在南朝时就被用作私学的启蒙教育用书,短短千字,每字不重复,形式整齐,押韵易读,并且文通句顺,富有文采,条理清晰,涵盖教育、天文、历史等多方面知识,是一本优秀的识字教材。

《千家诗》是宋代谢昉得选,清代王相注的作品集,所录作品多为唐宋时的名家作品,题材非常广泛,篇幅较为短小,语言浅易,而意蕴深厚,非常适合少年儿童诵读背诵。

三、在中小学推广“三、百、千、千”的问题分析

(一)“三、百、千、千”的自身局限性

由于成书时间和古代封建传统伦理思想的约束,“三、百、千、千”不可避免地被烙上封建的印记。大致有以下两方面:(1)内容陈旧片面,重视人文社科而忽视自然科学,重视知识灌输而忽视口语和写字;(2)思想墨守成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男尊女卑思想、强调恪守“忠君”的封建等级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官本位思想等糟粕。

(二)现行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略以儿童为中心

虽然现行教育强调儿童中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限制和问题,儿童只是被动接受者,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叶圣陶先生曾说:“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探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教师将内容肢解开,将重点拎出来,条分缕析,学习内容缺乏整体性和结构性。

2.教材方面,传统文化建构不足

现行中小学教材以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特点,更新后,多篇课文被替换,增加了更多文言古诗之类的选篇,新教材中的文言文占比达到历史新高,但选取的课文浅尝辄止,缺少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论述。教材选编时更多选取有政治性、实用性的文章,如《小诺贝尔》和《找骆驼》,小学阶段的六年里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课文都是一些简单平白的改写短文,基本谈不上多少文学性,文艺作品也非常有限。许多优秀但有理解难度的作品被删去,整体课文的数量也减少了,虽然这样做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但从长远角度看是不利的。

此外,虽然现行教育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高考成为指向标,不免教育向考试倾斜,向智育靠拢,从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如何解决推进问题

在推进“三、百、千、千”时由于不同学段的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小学、初中和高中在推进时应该有不同的侧重方面,才能行之有效。接下来,笔者将从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来分别论述如何推进“三、百、千、千”。

(一)小学

1.小学生自身的特点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理成熟程度等多方面限制,小学生普遍出现注意力差、缺乏自觉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所以小学的教育不能依赖于学生自身,应该多以教师引导为主。

小学生的任务是以识字为主,不必过深挖掘,小学阶段正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小学生的理解力弱,让学生多背多读“三、百、千、千”等经典作品可以打好基础。

2.小学生对“三、百、千、千”的态度

在前期,我们对中小学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卷,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1)问卷中,学生普遍认为学校课程需要涉及“三、百、千、千”为代表的国学启蒙书籍,并且认为一周一节最为适宜,但小学阶段的学生都认为学习“三、百、千、千”会给自己造成额外的学习压力,会产生额外压力的学生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下降。(2)学校课程里涉及最多的是《三字经》,但学生了解最多的却是《百家姓》。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出小学阶段的学生:(1)对“三、百、千、千”等国学启蒙书籍和传统文化喜好程度高,对在中小学推广“三、百、千、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一定认识;(2)传统文化的普及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3)小学阶段是学习“三、百、千、千”的黄金期;(4)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作品的了解差距过大。

3.如何推进

首先,在小学阶段的“三、百、千、千”的推广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学生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姓》的文本了解不必深入,更多作为识字读本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背诵也不可缺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背诵为后期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缺乏自控力和专注力,所以教师应该成为小学阶段推广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初中生

1.初中生自身特点

初中生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持久力和自觉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再是“教师真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半幼稚半成熟,由小学阶段的依赖教师、家长成长到相对独立的状态,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懂得质疑,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学习过程中又体现出盲目性,表现出一定的反叛心理。

初中阶段,语文考试中开始出现诗歌鉴赏,大多涉及诗歌意象和情感分析。由此可见,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深入文本,想要了解文本背后比较粗的框架结构等。笔者私以为“三、百、千、千”在初中阶段以学习《千家诗》为主。

2.初中生对于“三、百、千、千”的态度

在前期的调查问卷中,笔者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来展示调查结果。学校方面,相较于小学、初中学校设置的国学阅读课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整体偏少,低于52%。学生方面,与上述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认识到学习“三、百、千、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1)认为学习《千家诗》有必要的比例为76%;(2)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积累古诗词比例越高;(3)虽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了解比较片面盲目,辨别能力差。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出初中阶段:(1)学校的重视程度低。(2)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具有向上性的同时还伴随着盲目性,受限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3.如何推进

(1)学校要加强对国学的重视,做好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2)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沟通,正确引导半成熟、半幼稚过渡期的学生。(3)初中阶段的学生以《千字文》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语文课程诗歌学习深度和广度,减少学生的额外学习压力。(4)《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本书籍应更多地作为思想道德教育。

(三)高中生

1.高中生自身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渐趋成熟,记忆力、感知力和逻辑思维都大大增强,有自主思考与见解,追求自我独立,会开始思考人生,情绪情感易被调动,但由于不够成熟,会陷入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在处理问题和理解方面,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乐于独立解决问题,有较好的稳定性。

2.高中生对“三、百、千、千”的态度

在前期的调查问卷中呈现出两点:(1)学生对“三、百、千、千”为代表的传统国学有自己的思考,体现在认识到学习这些会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额外压力,同时学习“三、百、千、千”又是有益的。现代社会感情淡漠,需要从《百家姓》等传统读本中寻找情感归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92%的高中生选择了现代社会需要这种归属感。(2)调查问卷也体现出现在高中阶段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阅读面狭窄,知识面扁平。学生的阅读面受限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中,带有功利的考试目的观,无法展现出学生的个人偏好,千篇一律,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3.如何推进

(1)“三、百、千、千”作为传统的启蒙读本,光从识字教育的方面来看,肯定是不适合的,所以在高中阶段的推广更重要的是其所蕴含的历史知识、社科知识等的进一步了解,以“三、百、千、千”这三本简单的启蒙教材作为契机,以“三、百、千、千”为点,联系钩织出一个全面综合的人文历史伦理道德的大框图。这样才能解决上述所叙阅读面狭窄、知识面扁平的问题,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2)伦理道德教育也是“三、百、千、千”在高中阶段推广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独立见解,但常常被现实和别人的想法所左右,不够坚定,因此,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期,可以以“三、百、千、千”为途径从古代传统的思想伦理教育中汲取精华,引导高中生“三观”的形成。

猜你喜欢
百家姓识字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百家姓之“乐”
百家姓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百家姓 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识字谜语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