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勤
(四川外国语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重庆 400031)
“球土化”这个概念是在对“全球化”“全球性”的理解与把握持续深入和进行重要反思之后提出来的,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把“球土化”解释为全球化的非单边化和非同质化,即在世界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和彼此依赖日益紧密、渗透与融合不断加强的同时,特殊性和多样性再度抬头,回归民族、回归地域、回归传统的趋势正在萌现。这种双边化与多元化促进了学界对全球化的深刻认知。或者说,“球土化”是被全球化的本土,同时也体现为一种民族特色的普遍性蔓延。在这个新的理论视角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思想,它既会受到西方新闻观全球扩散的波及影响,又具有了一种走向世界、与之开展对话的旅行动能。
在球土化的不断推动下,中国与世界已经实现了一种双向的互动。一方面,中国要积极吸纳世界思想潮流中合理和科学的部分,主动融入全球治理体系;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可能流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必须要挖掘5000年历史文明的思想资源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品质,努力为世界呈现东方智慧、弘扬东方价值、提供中国思想,完善、丰富全球化的基本框架和精神内涵,为世界性难题的解决与人类文明的转型升级贡献中国路径、中国方案。因而,中国方案的程序性扩散不单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主动性产物,也是社会的进阶演化和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中国有义务、有责任、有使命呈现自己治国理政的思考与成果,为其他国家的共同性繁荣提供经验参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本土经验,但又具有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是新闻传播实践场域的中国方案,它的对外传播与形成主流规范将会是球土化大趋势带来的必然结果。
“中国方案”是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呈现出来的具体模式、路径、方法,也是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思想体系,它表现出多维度的价值指向。总括起来,目前学界对“中国方案”的内涵解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得到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成功实践的总结,即一种“现代化的中国方案”,该方案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提供类型化经验借鉴;二是在外交与国际关系领域中展现的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与建立新兴国际秩序的经验、立场、态度与解决方案;〔1〕三是在政治文化领域中建构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世界意义和人类共同价值的科学、开放、先进的理论思想体系。〔2〕我们这里阐释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方案的基本意旨是指这个科学、开放、先进的理论思想体系,即一种促进全球文明进步提升的中国价值理念和普遍人文关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方案的扩散是在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基本前提下展开对外叙事的。统一性是指世界各国大都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都存在着兴衰、起伏、高低、轮回的历史演绎轨迹,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全球化体系之外。新闻传播实践的基本问题和客观规律都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作用,不因哪一国、哪一民族的组织结构与文化背景而发生改变,这是统一性大致要表述出来的意思。多样性则是指不同国家在历史、传统、文化、国情、制度、国民性、意识形态等方面大都具有一些独特性和差异性,不能够用某个标准某种模式“一刀切”地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要充分考虑多样性为世界文明带来的丰富内容和发展动力,保护多样性实际就是保护地球本身。因而,在看待、解决世界问题的方法论上,特别要注意反对以下两种错误的思维立场:一是强调统一性或普世性的本质主义。西方新闻观就常常以这样的自我中心主义理路去看待世界新闻传播实践,长期把从其本土新闻传播活动衍生出来的观点、理论、模式、路径作为世界各国都必须遵守的普遍标准,把西方经验上升到主宰性、条律化、裁判者的层面,热衷于推行其普世价值,而置多数国家的国情、个性和发展道路于不顾,这明显是一种霸权主义或民族中心主义的集体无意识。二是独重多样性、民族性和差别性的相对主义。这种相对主义视野摒弃了全球化的时代特征,以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问题与经验为主要认知参照,罔顾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全球化带来的实质性影响,要么自己脱离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形成闭关锁国、坐井观天的反全球化孤岛,逆世界潮流而行;要么只主张自身国家、民族的利益诉求,不从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缺乏世界使命与全球道义,成为狭隘民族主义的追随者与附和者。与这两种思维立场迥然相异的中国方案首先是站在世界性视野中去看待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认为全球化大趋势下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3〕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可以脱离开这种联系和依存。另一方面,强调在全球一体的共同基础上尊重差异性,指出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制度、模式、道路,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世界文明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方案和建议。这就是中国方案凸显出来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方案对外传播的另一个体现是强调中西新闻观之间的彼此勾连、理性对话、取长补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展示的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理论进路。它首先内蕴了一种思想差异性、价值多元性的主体逻辑,认为要理智看待、妥善处理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与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区隔与差异,既不彻底否定西方新闻观中积极、进步、合理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彻底替代西方新闻观的所有立场、观点和方法;也不是完全以西方新闻观为准绳来判断、分析、揭示世界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问题、现象和规律,服膺于西方新闻观念的改造和规制。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路径框架体现了对价值多元性的尊重,也强调了对逻辑中心主义的超越。其次,作为中国方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倡中西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平等交流,鲜明反对西方新闻观关于东西方文明隔阂和冲突对立的喋喋布道。在中国方案的传播内容中,政治文化可能更需要沟通,一国的政治文化也只有在与他国政治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才能获得理论的滋养和改革的动力,意识形态亦复如是。由于各国国情、制度、道路、价值的不同,文明差异自然存在,但差异并不等同于彼此的对立和仇视,也并不必然导致相互之间的冲突不可调和。恰恰相反,差异可能潜孕着生机和多元,也代表了文明形态的各具特色,而这又预伏了文明进步与不断演化的充沛功能。如果不同文明形态能够相互借鉴、彼此包容、共同提升,那差异就不仅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了。最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方案的对外交流与传播,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友善共存的良好意愿。中国倡导的文明共存论反对西方高蹈的文明优越论,认为各种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而是各具民族特色、各有文化擅长,这种新型文明观承袭了中华文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的精神特质,为世界文明开拓了一个兼收并蓄、包容和谐的审美题域。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方案的对外传播,传递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立场和善意。“共商”就是在世界新闻传播活动中共同协商、彼此沟通、交换信息,“共建”就是共同参与、协调处理世界新闻传播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共享”则是共同享受良好的全球信息传播秩序带来的积极成果,实现互利共赢。中国方案反映出来的这种新型全球治理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主张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本质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霸权逻辑,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现行信息传播秩序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二是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社会发展,共同构成全球治理的行为体;三是不倡导对现行国际体系的“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指出中国无意改变当前世界格局,而是呼吁世界各国做全球和平的建设者、文明进步的贡献者和当下秩序的维护者。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方案的对外宣示,还体现了一种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正面价值取向。〔4〕这种价值取向延续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要义精髓,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以全人类的福祉、发展、繁荣为使命宗旨,以世界新闻传播实践脉络为考察对象,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始终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始终以人类命运为重、以地球生命为重,寻求一般普遍新闻传播规律的认知经验,这不仅超越了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考量,也超越了狭隘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的限制。此为“义”的内涵。在“利”的衡量上,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倡导双赢、多赢,不从事你争我夺、你输我赢的斗争游戏,而是呼吁在多个领域中发掘共同的利益空间,在多边主义的框架下寻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想生存模式,实现利益均沾、利益共有,强调共享、共建、共荣。在现实中,这种正确的义利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政治上坚持信息流通的实质正义,反对西方民主的虚假正义和双重正义,倡导道义为先、诚信正派,在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同时,要求尽可能地实现互利共赢、协作发展;在国际合作中,既注重眼前利益,又注重长远利益,更注重道义原则,尽量追求义利兼顾,而在义与利不可兼得之时,则舍利而取义;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注意把中国的成功经验与现实成就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帮助它们迅速摆脱经济贫困和信息贫困,走上稳定繁荣、和平有序的现代化道路,促进双方的资源、市场、商品、文化互通互补,认真践行负责任大国的历史使命,发挥世界信息大国的时代作用。
在球土化背景下,各国家行为体都是基于相互间如何认知的前提而决定某种政策选择的,因而分析清楚各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构成并对这些关系类型作出有意义的划分,才是彻底明确一个国内方案可能演变成一个大家认可的国际方案的关键。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类型只有在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互动中才能产生,在国际政治学领域,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将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分为政治互动、军事互动、经济互动和文化互动四种类型。〔5〕从国际关系的实际运行进程来看,政治互动、军事互动、经济互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权力的施效影响。因而,可以把这三种互动理解为权力的需求或控制,但文化的互动不能单纯以权力来度量,可以把这种有别于权力硬调控的互动解释为文化的需求或涵化。在这两个根本变量的掺合共振下,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大体可以划分为全方位依赖型关系、主动依赖型关系、被动依赖型关系和无确定关系四种类型。〔6〕全方位依赖型关系表现为权力需求度、权力控制度、文化相似度、文化需求度叠加的整体性建构;主动依赖型关系视野下,权力的需求、控制和文化的需求、文化的相似可能形成一种共同的激荡或者单方面的强势;被动依赖型关系的维系中,可能多表现为单一权力的控制或者文化的亲近、文化的需求支持的弱反应态势或弱效果模式;而在无确定关系类型的框架里,则不呈现上述变量任何一种的构成。
有意思的是,在国际交往中一国对另一国思想、文化、制度、模式等的输入接受一般是前者主动选择的结果,而非后者的权力压迫或军事威胁,因此,国与国之间不同的互动关系类型必然影响到被输入国的利益和行为改变。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历史上看,中国思想、文化、制度、模式等被他国接受的效果在他国与中国关系处于全方位依赖型关系中最好,中国方案在其他国家形成了深入的规范内化;而在他国与中国处于主动依赖型关系结构时,中国方案可能形成了部分规范内化,即对象国接受了部分中国思想、文化、制度、模式,并且还不够稳定;在他国与中国处于被动型依赖关系进程时,则可能导致被传播国全面拒斥来自中国的规范或方案。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达、经济富庶、政治清明的代表朝代,也是一个世界各国与中国的交往形成了一个全方位依赖关系模式的典型。那个时代的中国正处于以华夏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向世界扩散的高潮,亚洲各国乃至更遥远的一些国家对于中国都有着全方位的文明依赖,也就是说,形成了上述权力需求度、权力控制度、文化相似度、文化需求度等四项变量的迭加共振。盛唐的都城长安被视为世界文明理所当然的中心,史学家这样描述这座繁华都市的万千景象:在当时的长安,聚集着波斯、大食、倭国、东非、爪哇等世界各地的商人、官员、学者,各国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有吐蕃的马匹、阿拉伯的鸵鸟、天竺的孔雀、波斯的铜器、爪哇的犀牛、高丽的纸张等。长安表现出了一座国际大都市的锦绣气象,各国宗教教徒杂处在一起,宽容、自由的信仰选择展示出这个城市的开放和杂糅。盛唐诗人们的那些豪放诗句中传递出了这样的信号:中国就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可以确证的是,中华文化对东亚各国的自发性传播与教化敦睦格局,在唐朝时已基本确立。中华文化在东亚的受欢迎程度难以想象,这使得由中国蔓延至朝鲜、日本而开枝散叶于南洋诸岛的华夏文化圈初具轮廓。因此,有学者认为,唐宋时期中国文明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一个代表着当时最先进文化的“华夏文化圈”,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筷子文化圈”。〔7〕在这个以中国为学习仿效对象的文化圈里,最活跃、最积极、最主动的交往群体无疑是日本遣唐使,他们有组织、有计划地往来于中国与日本之间,将中国的思想文化制度、典章秘籍、工艺匠人等带回日本,从而使日本走上了发达文明国家的道路。正如日本学者明确指出的那样,当时的日本迫切希望与中国建立起“以外交、军事为代表的政治关系,以物资流通为表现的经济关系,以诸般文化交流为指向的文化关系”。〔8〕自此以后,日本按照唐朝典籍的内容框架开始设计自己未来国家的开化模式,陆续编撰了《近江令》《净御原令》等一系列管理社会的条文法规。一方面强化天皇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使自己步入文明国家的行列,提高日本在东亚,甚至在世界的地位。〔9〕以唐代典籍为样本,日本先后编撰了《古事记》与《日本书纪》这两本改述本国历史由来的重要基础性文献,上溯创世之初,下演现时之治,广征博引中国历代经史之集,以中国式帝王形象为夸谈之荣,力求显示日本之开化文明。〔10〕日本还参照大唐的教育机构“国子监”设立了大学寮,培养、教育贵族子弟,而后在中央与地方分别设立大学与国学,以儒学经典为教授内容,并模仿唐朝设立礼乐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考试科目。虽然日本学者矢口否认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和移植,但实际上日本在历史上不仅颁布了类似中国科举制度的社会律令,同时也举行过多次选拔人才的国家考试。总之,这一时期由遣唐使推动的日本社会全方位改革与思想体系建构可以说实行了全盘输入华夏文明的方针,大唐文化与文明成了日本举国上下争相仿效的样本。日本学者自己承认,“(日本通过)学习和吸纳唐的制度与文化……试图构筑以天皇为中心的小中华帝国。”〔11〕唐朝文明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之深远、之广博,可见一斑。
显然,在全方位依赖关系类型下测评华夏中心方案的传播效果明显最佳,但这需要特殊历史时期、固定权力指向和强烈文化需求的配合。相比之下,当今国与国之间互动体现得较多的是主动依赖型关系类型,事实证明,在该主动依赖型关系类型引导下的中国方案对外传播与接受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例如2012—2019年南海争端问题中国方案对菲律宾的实质影响。中国政府在中菲南海争端问题上的相关立场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用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2.采取当事国双边磋商的机制,反对外部势力插手南海问题;3.不使南海问题影响双边关系,并在此争议焦点外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12〕应该说,这个方案具有相当的友好性和建设性,菲律宾应认真对待,并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接受。但实际上由于当时中菲关系处于一种无确定性关系类型中,中国既无法对菲律宾施加控制力,强迫其接受这一方案;菲律宾也缺乏对中国的权力需求;而在文化传统方面中菲两国并无相似度,也没有相互之间的文化需求。因此,中国南海方案的传播效果很不理想。而在2016年杜特尔特上台后,中、菲、美进行了三方关系的调适与互校,菲中关系进入了一个主动依赖型关系类型,菲律宾对中国南海方案的接受度明显提高。首先,在经济权力变量方面,菲律宾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上升。新总统上台后希望参与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来,计划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这使得中国的经济实力对菲律宾形成了一种强关联。其次,在反恐、禁毒等国内问题上菲律宾也需要中国的大力支持。菲律宾政府希望中国发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作用,并期待与中国的进一步合作。这些都提高了菲律宾对中国政治权力和地区影响力的依赖度。最后,美国对菲律宾在南海争端方面诉求的全盘放弃,使得菲律宾借助外来势力插足南海的美梦成空。菲律宾政府开始意识到,彻底成为美国势力被保护者的愿望并不现实,而中国在中菲南海争端问题上的克制态度以及“共享、共建、共荣”周边政策的实施,开始使它产生了依靠中国维护自身安全的需求愿望。从上述分析来看,中菲两国在处于无确定型关系时,中国提出的南海争议解决方案基本不为菲律宾所接受,而当杜特尔特政府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后,菲律宾在权力和文化两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依赖需求,两国关系转变成了主动依赖型关系类型,菲律宾便主动开始认可中国提出的南海问题解决方案,这表明主动依赖型关系类型比较有利于中国方案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接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一种中国方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具备一定的世界视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球叙事的形成,目前仍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如西方意识形态的阻隔、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以及各国对自己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等等。因而,要在其他国家与中国之间形成一种全方位依赖关系类型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如果放任一种被动依赖型关系类型或者无确定关系类型在其他国家与中国之间滋生,肯定不利于中国方案的世界传播,甚至于会导致中国方案被拒绝、受误读、遭曲解。因而,我们应该致力于在其他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国之间发展建构一种主动依赖型关系。这也受惠于一些有利条件的支持,如西方社会结构性危机的发生与泛滥引发了西方国家向东看的兴趣与动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道路的正确性;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地区权力和文化需求方面都对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有所期待;等等。
除开外部环境的需求与呼应,作为新闻传播领域中国方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对外传播也受益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百年来不断变化、提升的内在诉求。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新闻传播学正在遭遇一场“中年危机”。〔13〕从最初引进西方新闻理论和传播学研究框架,到结合中国本土的新闻传播实践对西方思想糟粕进行剔出、对国际前沿观点解释阐发,再到深刻思考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原创体系和重要观点,学界和业界都在经历这种价值失范和身份焦虑的双重阵痛。但不管怎么说,只局限于国内学界和业界的商榷、讨论和争吵已经不足以唤醒中国新闻传播学未来演进的蓬勃活力,以本土化实践、世界性视野相结合的“球土化”展望才是中国新闻传播学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对自身的首要学术定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方案的对外传播,正是这种学科体系内部动力始终汹涌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全球叙事,立足于将自身带有民族性和国别色彩的区域话语应用于全球性新闻传播实践的讨论之中,也就是说,它不仅面向过去、面向本土,也同样服务当代、观照世界,而越是具有本土特色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则越能够体现出寻找新道路新模式的共同价值,越能够为世界新闻传播体系提供来自非西方的精神遗产。
关于中国方案的构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4〕这就从顶层设计上强调了中国方案必须是一种原创性贡献,它结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现代化体系中的合理部分、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等几方面的内容,集大成于一种本土逻辑、世界眼光有机统一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彰显了其作为世界叙事的方法论意义:一是注重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中国方案既来自于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星火燎原,又在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与不懈创新中完型。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在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设计新方案的循环往复中,持续推动中国思想、中国价值、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长期执政,才确保了中国方案的持续性和创新性,使得其始终与时俱进,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二是强调了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秉执一种总体论的立场和视野,坚持事物普遍联系的方法论,十分重视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的协调性、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相继提出了处理好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重要观点,内蕴了“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一盘棋的统筹总领精神,凸显了中国方案一直以来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风格。三是标示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主体性鲜明的实践哲学,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百年来的奋斗历史中不断解决革命和建设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的繁荣、富强和民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15〕在问题导向的前提逻辑确立后,中国方案的目标导向也在逐步显现,从新中国成立初的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明确、科学发展观到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都真正体现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紧密融合,彰示了中国方案特色鲜明又具备推广价值的普遍意义。
在这种创新方法论的指导下,中国方案得以在国际社会传播的变现路径可以作如下考虑:
一是注意通过首脑叙事在国际社会高层推介中国方案。首脑叙事是代表国家战略意志,紧紧围绕实现国家政治意图、服务政治大局来展开的,它具有层面高、渠道强、中心化的特点。2015年7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首次全面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随后,这一观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在2017年写入了联合国决议,成为国际社会的官方议程。因而,运用首脑叙事的推介方式能够提升中国政府、外宣媒体及相关智库的主动设置议程功能,努力寻找、扩大并深化能够进入国际议程的渠道与路径,不断增强中国发起议程、推动议程和决定议程的能力。与此同时,进一步打造首脑叙事引领的以国际传播为主攻方向的国内主流媒体旗舰,强化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争取尽快走出去、走进去,并在国际舆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倡导凭借区域叙事来夯实中国方案的应用基础,不断扩大其示范效应,并进而形成全球性议题,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解决之道。当前,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诸多红利,“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韧性得到迅速增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16〕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相关国际组织都愿意加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之中,“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方案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目前,中国正在加紧提升与区域性、领域性、全球性国际组织的签约数量与质量,摸索推行“‘一带一路’+”合作模式,大力促进第三方市场的开拓,争取实现“1+1+1>3”的效果。〔17〕同时,中国还利用金砖五国、上合组织等区域性国际组织展开中国方案的传播与推广,在注重经济交往和贸易开展的合作之外,强调与不同区域性行为主体之间的人文思想碰撞与情感互动对话,从而进一步深化中国方案的吸引力和认同度。
三是强调以制度叙事为重点,不断固化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组织结构中的“嵌入”机制。〔18〕在费尔克拉夫等学者划分的五种国际话语权中,制度话语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其他四种话语权的理论基础与实现条件。中国要取得自己在相关国际组织中的规则制定权,就要最大限度地把有关中国方案的制度叙事“嵌入”到国际社会的组织结构中去。在具体的“锚定”过程中,中国要“充分利用非西方国家的数量优势,积极建构各种制度生成与制度扩散的‘志愿者同盟’”,〔19〕并在制度叙事的具体步骤中采取多种多样、灵活应变的博弈策略,扩大中国在国际制度革新和体系重塑中的伙伴关系阵营。要广泛团结一切非西方的合作力量,尽量争取西方国家中对中国友好、希望与中国共同繁荣进步的积极一方,寻求建立新型国际合作制度和全球治理机制,在目前西方主导的国际合作制度和全球治理机制领域与现有规范进行交流、对话,循序渐进地扩大中国方案的体系份额,凝聚并强化、影响当前国际体系的群体话语,逐渐稳固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中制度叙事的地位。
球土化趋势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方案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内在动能和外部需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方案是在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基本前提下展开对外叙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方案的另一个体现是强调中西之间的平等协商、理性对话、互鉴包容,它传递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共同共建共享观。在中国历史上,中国方案的对外传播有值得汲取的经验,也有必须铭记的教训,这些都为中国方案的方法论意义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一种中国方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具备一定的世界视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球叙事的形成,目前仍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如西方意识形态的阻隔、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以及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等等,应该致力于在其他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中国之间建立一种主动依赖型关系,在这种主动依赖型关系类型中有序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中国政治文化的正向传播。同时,努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方案成为国际议程,逐渐提升中国的制度话语权,在西方主导的国际合作制度和全球治理机制等领域展开理性对话、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中国方案的内涵、结构和价值意义。
注释:
〔1〕李玉洁:《中国方案对非洲的价值启示与传播探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5期。
〔2〕韩喜平、巩瑞波:《中国梦: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与中国贡献》,《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2期。
〔3〕〔4〕唐爱军:《中国方案的哲学阐释》,《人民论坛》2022年第2期。
〔5〕〔英〕巴里·布赞、〔英〕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刘德斌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6〕袁琼蕊:《国际规范政治传播的关系类型学分析》,《国际观察》2021年第1期。
〔7〕周宁:《世界是一座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建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8〕〔日〕池田温:《探索古代:唐与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92年,第13页。
〔9〕吴光辉:《日本的中国形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0、41页。
〔10〕王勇:《日本文化——模仿与创新的轨迹》,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26页。
〔11〕〔日〕古濑奈津子:《遣唐使眼里的中国》,郑威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4页。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有关争议的声明》,新华社2016年6月8日电。
〔13〕谢清果、王皓然:《中国传播学的“中年危机”与华夏传播研究的球土化展望(2017—2021)》,《国际新闻界》2022年第1期。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6页。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74页。
〔16〕丁一凡:《“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增添动能》,《经济日报》2020年10月26日。
〔17〕王明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制度基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期。
〔18〕蔡文成、牟琛:《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认同的形成机理——以国际规范扩散为分析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6期。
〔19〕潘亚玲:《国际规范生成:理论反思与模型建构》,《欧洲研究》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