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安徽阜阳 236000)
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并重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因此,教师对此特点要有精准把握,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小学教学中。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此来满足学生语文学习需求,使其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发展的目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就语文本体性学习目标的落实而言,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当前语文教学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感知与表达,以往的语文教学侧重于让学生去摘抄课本给出的或者是教师指出的优美的句子。而统编版教材改变了这一方式,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为“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学生可随意摘抄教材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摒弃以往被动接受的学习形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促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发挥,统编版语文教材比较注重不同课文以及不同年级之间语文要素的关联性和衔接性,以课后练习中的复述故事为例,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有了第一个复述故事的练习: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二年级下册则设置了按照图片根据时间顺序写出小动物一天的经历的练习,有了一定的难度;而三年级上下册都增加了口语交际方面的练习,既有推荐游玩地点,又有观点陈述讨论,还有如何将故事讲得吸引人;四年级教材则更加注重交流讨论能力的训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自主性得到提高;五年级则强调对话中抓住重点以及学会倾听和记录,又有了更高层次的交流;等等。
有教师反映,现在的语文教材编写得太学院化了,过于专业,压缩了教师的创造空间,以前同一篇课文,可以教出很多种不同的花样来。现在的语文课,不但要对孩子进行人文熏陶,还要将语文要素落实到孩子的语文实践当中,落实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二者很难兼顾。比如,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教师既要让孩子感受到动静结合写景物的方法,又要让孩子享受到一种“四时景物皆成趣”的人文熏陶。虽然表面上看,一处景物既有动,还能静,自然就显得有趣了。但真正落实的时候,又往往受到文本实际内容的影响。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不能真正地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他们只能体会到第二天早晨那热闹的群鸟起舞的场面所带来的乐趣,他们很难体会到起初静后来热闹的“雅趣”。因此,要想落实“四时景物皆成趣”的人文熏陶,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进行单元解读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读语文要素,将语文要素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单元学习目标。语文课文中的单元导语是对这一个单元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认真分析单元导语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懂得如何取舍,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授课。例如,统编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金秋季节”为主题。其中“运用多种方法去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习写日记”是该单元导语中所提到的,其明确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教学本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听听,秋的声音》时,语文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向学生说明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引导学生将每一个汉字的读音读准,并读懂每一句话。鼓励学生当遇到不好理解的句子时,多阅读几遍,并标出这篇文章中难理解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说出文章中提到的秋的声音,带领学生跟着课本中的某些描写动起来,如在读到“大树抖抖手臂”这句话时,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抖动手臂,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遇到文章中的“歌韵”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聆听蟋蟀美妙的歌声,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歌声中传达出的韵味,理解“歌韵”这个词语。在遇到文章中的“叮咛”一词时,教师可借助相应的近义词如“嘱咐”,加深学生对新词语的理解。语文教师也可借助情境的创设,借助实际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中的词语。学生会发现一个词语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学习,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时,可以渗透情感教育,让语文要素充分体现出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注重语文诵读教学,在诵读教学中对诵读形式进行创新,让学生掌握多种诵读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诵读是有效的,进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其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种常见的阅读方式,其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进行范读,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学生在自主的诵读中感受到作者传达出的感情,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背景音乐,在舒缓轻快的音乐中,教师可以对优秀的诵读进行录音并在课堂上播放。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诵读中,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在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对应的练习题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教学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每一篇课文后的练习题进行仔细的讲解,明确语文要素,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教学《桥》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课后的练习题,如课后练习第3题是让学生从文中画出有关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读一读,并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出这些描写对人物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事情的起因是洪灾突袭,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找到相关句子,加深其对“洪水迅猛上涨、来不可挡”的感受。同时文章中对于雨的描写用到“泼、倒”等词,说明了当时形势危急,为下文埋下伏笔。对于桥的描写却用到了“只有”一词,说明桥是人们唯一的生存途径,营造了紧张的逃生氛围,老支书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将自己的儿子揪出来,让其他人先过桥,文章中描写“他是一座山”。最后只剩下他和儿子时,他却将儿子推上木桥,体现了他对儿子的爱,此时的老支书也是一座山,那便是父爱如山。老支书的形象层层递进,老支书的形象得以塑造。文章最后才得知老支书与小伙子,原来是父子关系,这样的结尾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地围绕课本中的内容,带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刻解读,使语文要素真正得到落实,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描写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学生在掌握该种写法之后,对后面的两个小说的学习就会更加轻松。该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更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关注课后小练笔,提升语文素养。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有两个语文要素,一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二是描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学习完第一课《白鹭》和第二课《落花生》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了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方法,于是编者在《落花生》课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灯
学生们依据事物的不同品格,联系到生活中的人物,如看到竹子联系到如竹子一样高风亮节的君子;看到梅花会联系到如梅花一样不畏严寒、艰苦奋斗的科学家、工人等;看到蜜蜂会联系到勤劳的工人、农民等;路灯虽然普通,但它依旧挺立在路边,给人带来温暖和为人指明方向,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想到了教师。学习了本单元,尤其是明确了单元语文要素之后,教师很容易达成语文教学目标。因此,学生看到这些词语都有话可说,语文要素的落实就水到渠成了。
统编版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把语文要素落实到学生的语文实践当中,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其落实起来并不容易,这就导致教师容易陷入误区。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语文要素的学习,又不能忽视人文主题的学习。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相结合的双线组元方式,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然而,大家容易对统编版教材中的“人文主题”有所忽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其实任何学科,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数学教学也具有人文性,而语文教学对人文性强调得更多。
我们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是表达我们的观念、我们的思想,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没有这些,语文要素落实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正如某老师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时,老师使了很大的劲儿,最终使学生理解了什么叫动态描写、什么是静态描写,对动态描写及静态描写的语言特点也有所感受,但学生始终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不明显。这是因为这位年轻的老师,并不了解作者在使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且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过程中,使用了不一样的语言节奏,其目的实际上是展示“自然之景”的情趣。教师倘若一开始就跟学生指明这点,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态度或许也就不一样了。
人文主题所表达的是一种对世界的认识,而只有这样的认识,才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五年级下册有一个习作单元,其人文主题叫作“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有的老师并不注重对人文主题的理解,直接进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教学,这使得学生很被动地进入到语言文字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并不知道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笔者在针对这一单元进行公开课教学时,跟学生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学生才深刻认识到,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而每一个汉字也能反映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将这些性格特征串联起来,便是“众生相”,便是“大千世界你我他”。因此,学生在进入交流平台时显得异常积极,整堂课笑声不断,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各种人物描写方法的学习。
教师要懂得利用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对教学活动开展针对性设计,明确教学目标,这是布置教学任务的基本前提,也是凸显语文要素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对统编版语文教材进行深入探究,挖掘其中的语文要素,并准确领会编者的意图,厘清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具高效性,但也不能钻牛角尖,一味地学习语文要素,忽视了人文主题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