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美国冷战思维回潮探析

2022-12-17 10:51张启正
学术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维

张启正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100872)

冷战思维是冷战期间美苏等主要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思维框架和行为方式,以意识形态对立为其核心特征。〔1〕苏联解体后,取得冷战胜利的美国沿袭了冷战思维,使其至今仍在外交政策制定中扮演重要角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面临深刻的时代变革。在百年变局的大背景下,美国沿袭的冷战思维却呈现出回潮态势,加剧了世界的分裂与对抗,成为当前国际格局中的突出特点。外交部部长王毅曾指出:“中美关系实现和平共处,最大的障碍是冷战思维”。〔2〕陈旧过时的冷战思维冲击破坏了中美关系的和平发展之路,造成了近年来中美关系的恶化动荡。在百年变局中的大国关系历史性变化下关注美国冷战思维回潮,对中国的对外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美国冷战思维回潮的表现

冷战思维与冷战息息相关,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长期政治对抗,使冷战思维成为主要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主导性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的极化对立是冷战思维的独有和核心特征,除强调意识形态对立的突出特征外,冷战思维的思想内容在冷战爆发前就在大国竞争的悠久历史中长期广泛存在,是从权势政治角度看待国际事务的一种传统思维方式。冷战结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摒弃了冷战思维,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作为冷战的胜利者,美国却固守延续了冷战思维,使其在对外行为中得到充分彰显。具体而言,美国的冷战思维由意识形态对立、单边主义和零和思维三种成分组成。首先,强调意识形态对立和分歧是冷战思维的核心。冷战爆发的最重要诱因之一就是意识形态敌对,意识形态异同也成为划分敌友的标准。当前美国的冷战思维中仍然推崇民主制度和自由主义价值观,强调与制度道路选择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冲突,从极化意识形态对立的角度思考大国竞争与国际关系。其次,美国冷战思维包含单边主义思维成分,突出其自身利益,常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对外政策,完全忽视他国利益。在追求外部安全时,美国强调绝对安全,始终从对付最坏情况的角度作打算,凭借自身力量我行我素,不愿理解其他国家的利益和情感诉求。最后,美国冷战思维中包含零和思维成分,使用简单的对抗性思维看待复杂的国际关系,强调你赢我输、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美国延续冷战时对苏联的敌视态度,面对国际体系力量对比变化时,总是采用自我实现预言的方式塑造对美国产生全方位威胁的假想敌,始终从怀疑视角审视崛起国,用挑战史和争霸史对当前的国际竞争进行虚假类比,然后对其塑造的假想敌进行遏制和打击。〔3〕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特点,美国的单极霸权体系得以巩固和扩展,其冷战思维也在其推广民主制度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以扩展民主国家阵营、奉行新干涉主义、策动“颜色革命”、扩展其军事同盟的外交实践中贯彻与延续。〔4〕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冷战思维逐渐淡化仅偶尔冒头。近年来,美国的冷战思维回潮态势日趋明显,冷战思维主导下的对外政策行为日渐频繁,对世界政治和国际环境具有显著负面影响。

(一)极化意识形态差异,抹黑干涉中国发展

2017年以来,美国对华战略发生重大转变,中美关系不断走向矛盾恶化。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日益渲染中美关系中的大国竞争和权力争夺属性,极化与中国的意识形态差异。特朗普政府公布的2017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位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强调中国崛起对美国的挑战,将中国视为头号威胁。在此基础上,美国极化与中国的意识形态差异,强调与中国进行意识形态对抗,对中国的正常发展进行抹黑污名。美国给中国贴上“修正主义国家”“威权主义制度”“压制体制的国家”等标签,认为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扩展意在塑造与美国价值观相背离的世界,抹黑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5〕以蓬佩奥、纳瓦罗、班农为代表的特朗普政府官员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大肆攻击中国,炒作涉港、涉疆和涉台问题中的人权自由等议题并施加制裁,直接干涉中国内政。特朗普政府在应对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大流行问题上也将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煽动“中国病毒”和炒作病毒溯源问题,干涉中美两国人员正常交流如对中共党员进行入境限制、吊销留学生和学者签证等,严重破坏中美关系。拜登政府执政后,其2021年3月出台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继承了对华基本定位,把中国描述为世界秩序的巨大威胁。作为自由国际主义建制派代表的民主党拜登政府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对抗,强调捍卫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炮制“民主对抗威权”的叙事,将矛头直指中国。〔6〕拜登政府进一步炒作涉疆、涉港、涉台议题干涉中国内政,以中国新疆的所谓人权问题为由通过立法方式对华展开贸易制裁,对香港选举制度改革成果展开抨击,持续对台军售。美国还组织举办了全球“民主峰会”以孤立打压中国,号召对北京冬奥会展开外交抵制,攻击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包含地缘政治图谋,对华意识形态攻势日渐猛烈。实际上,中国从不谋求输出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也不谋求实力范围,以及干涉他国内政。美国将捍卫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奉为外交政策的主旋律,体现出鲜明的冷战思维特点。

(二)打造排他性集团阵营,遏制围堵中俄两国

在渲染极化意识形态差异的基础上,美国根据意识形态划线,在全球和区域组织排他性的民主阵营和政治集团,谋求对中国和俄罗斯进行全方位的遏制和围堵。拜登政府重新凝聚修复其盟友体系,通过集团政治煽动对立,以拉帮结伙方式构筑起多个国家集团,强化军事安全战略同盟的对抗属性,形成以美国主导、盟友追随为特点的广泛且多层次的同盟体系。全球层面,拜登政府计划立足于全球“民主峰会”,建构基于共同民主价值观的“民主国家联盟”;强化七国集团作用,推动七国集团共同攻击抹黑中国,干涉中国内政;加深五眼联盟国家合作,炮制渲染中国对西方“间谍威胁”“政治渗透”等谣言,诋毁中国的国际形象。区域层面,在亚洲区域,拜登政府延续发展了由美、日、澳、印四国构成的印太战略,通过与区域盟友伙伴的合作以及拉拢东盟国家参与,提升其在亚太区域的战略存在和地缘政治竞争力。在印太战略框架基础上,美国又建立起美、日、澳、印四国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在军事安全层面加强协作,意图削弱中国的区域影响,巩固对抗中国堡垒。美国还领导成立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组建“盎格鲁—撒克逊”种族小圈子,加剧区域军备竞赛,严重损害地区的繁荣稳定,在亚洲区域形成互相层叠的“小多边”机制。〔7〕欧洲区域,美国与欧洲国家联合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和遏制围堵,推动北约不断东扩,最大限度挤压其生存空间,对俄乌冲突爆发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美国基于共同意识形态组建的众多集团阵营是冷战思维回潮的直接体现,其中强化北约、五眼联盟等冷战时期组织,追求绝对安全、“恐俄症”等表现正是受冷战记忆的直接影响。美国推行集团政治,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将各国划分为两大阵营,极化意识形态不同,奉行我者和他者差异的身份政治,进一步推动了冷战思维在世界范围内的回潮,加剧了世界的分裂对抗,不利于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对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鼓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强行对华脱钩断链

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多次鼓吹标榜“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拜登政府更是在攻击中国时频繁使用这一话语,称中国是当前国际秩序的最大挑战。中国始终遵循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恪守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美国却总以自身制定规则取代国际基本准则,时常违反国际法和国际规则。21世纪以来,在推广民主和价值观过程中,美国多次干涉他国内政,在绕开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情况下采取军事行动,发动了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等一系列战争,曾无故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中国外交官员伤亡,煽动挑唆“阿拉伯之春”等多个国家的颜色革命,致使相关国家社会动荡、民众流离失所,至今仍在重建中。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协定》等国际组织、合作协议,美国不顾国际规则和共同利益,单边决定退出。特朗普政府不顾国际贸易规则,单方面认定中国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通过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方式掀起对华贸易战,即便在世贸组织裁定违规后仍未取消。拜登政府上台后加强对华经济遏制,力推对华脱钩断链。除延续贸易战外,还在高科技领域人为破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谋求对华科技脱钩,对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加以限制,制裁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通过《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将科技经贸问题政治化,强迫芯片制造业实体“选边站队”,妄图借助科技垄断封锁阻止中国的创新发展。美国还通过炒作人权议题强行将新疆产品从全球产业链剥离,严重干扰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加剧了全球经济分裂;同时建立起产业链、供应链的“小圈子”,酝酿建立“民主科技联盟”“芯片四方联盟”等组织,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开展分裂为“俱乐部产品”,进一步助推逆全球化趋势,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更大不确定性。美国鼓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却无视国际规则和经贸规律,全方位遏制打压中国发展,体现出清晰冷战思维。

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美国冷战思维回潮的成因

世界怎么了?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美国冷战思维回潮成因,成为中国合理应对美国遏制、打压、围堵的关键前提。美国冷战思维的回潮是对其冷战胜利后外交思维传统的经验延续,同时更是在百年变局影响下的主动作为,主要源于美国在世界“东升西降”变局下的霸权护持焦虑、国际秩序分化裂解态势下的领导力重塑需求以及国内政治极化撕裂背景下的外部矛盾转嫁倾向。其中,维护霸权领导地位是其核心成因。

(一)世界“东升西降”变局下的霸权护持焦虑

当今世界面临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成为美国冷战思维回潮的直接推动力。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了国际体系中的单极霸权,依凭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基于二战后建立的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实现了霸权巩固。美国通过和平演变、军事干涉等手段大力对外输出民主和价值观,进一步构建了其领导下的国际秩序,实现了霸权扩张。美国对外政策和战略的核心目标就是维护和扩展其霸权地位。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版图的变化前所未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乏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更显衰落。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占据更大份额,世界经济中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8〕国际格局在大国力量对比转变推动下发生革命性变化,发达国家发展陷入停滞,实力相对衰落,新兴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群体性崛起,日益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9〕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秩序存在的弊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不断放大,在世纪大疫情下,西方国家陷入重重问题,国际格局呈现出“东升西降”态势。在百年变局中,中国成为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中国崛起的对比下美国的相对衰落更愈显现。在世界“东升西降”变局推动下,美国的单极霸权地位逐渐松动,霸权护持焦虑日益上升,不愿坐视主导地位丧失。冷战历史记忆的影响使得中美之间客观存在的制度模式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霸权焦虑。在霸权护持的核心目标推动下,美国采取一切可行手段遏制打压中国发展。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并不一定带来对抗,中美间大国竞争的重点并非意识形态领域,美国却将作为冷战胜利传统和经验工具的冷战思维重新运用,极化中美间的意识形态冲突,抹黑攻击中国发展的体制道路,试图分化切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大搞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和零和博弈,以求成功遏阻中国发展,缓解霸权焦虑,成为冷战思维回潮的根本原因。

(二)国际秩序分化裂解态势下的领导力重塑需求

随着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和国际力量对比转变,全球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愈发失衡。处于相对衰落进程中的美国对现行国际秩序和全球化的不满逐渐增大,认为自己是全球化的“吃亏者”,由当前国际秩序的领导者转向破坏者。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主义的“美国优先”政策,回归孤立主义倾向,连续退出了多个国际组织和条约,专注大国战略竞争,造成了全球治理失序赤字和国际秩序分化裂解的恶劣影响。面对国际秩序分化裂解和盟友关系转冷态势、世界“东升西降”变局带来的霸权护持焦虑,以及自身的实力下降必须依靠盟友伙伴来应对变局,美国修复盟友关系和重塑国际领导力的需求十分强烈。拜登上任后高调宣布:“美国回来了”,“将为共同的价值观而战”。〔10〕与西方国家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成为美国的重要抓手,强化共同意识形态成为美国利用软实力重新团结盟友伙伴的主要手段,极化意识形态分歧和差异,将中国塑造为“民主敌人”,拉帮结派组成集团阵营,既能以较低成本修复盟友关系、重建美国在西方国家的霸权领导力和主导权,又能实现遏制打压中国、维护霸权地位的核心战略目的。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参与者、贡献者和维护者,美国却将中国污名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加以遏制孤立,同样体现出其希望重建和维系利于美国的秩序规则并重塑霸权领导的战略图谋,这是其大力推动冷战思维回潮的重要原因。

(三)国内政治极化撕裂背景下的外部矛盾转嫁倾向

虽然拜登政府始终强调捍卫民主,但在美式民主制度下美国国内的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问题愈演愈烈。资本主义国家西方选举制民主的局限和弊病在发展中逐渐暴露,西式民主逐渐异化为“党争民主”和“否决型政体”,这在美国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国内的政治极化问题尤为严重,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由于政党身份和政策观点不同在国内立法等政治过程中尖锐对立,日益按照党派划线。党派斗争带来了种种乱象,两党以上台执政为目标,为寻求最大程度的选民支持,两党在内外政策的各个方面采取最为极端对立的政策,在政策议题上攻击批评、针锋相对,在权力范围内不遗余力地为对方制造阻碍,影响其内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党争民主下,政治过程成为党争的手段,国内建设和国家治理受到了巨大影响。拜登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遭遇特朗普领导下的共和党在诸多议题和领域的政策阻碍,而作为反击,拜登多次指责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甚至推动了美国历史上首次搜查前总统住所事件的发生,民主和共和两党互相陷入恶斗。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不平等现象严重,阶层对立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更加凸显。种族歧视引发的种族矛盾和暴力冲突也逐渐突出,严重冲击了美国的社会稳定。政治极化逐渐传导到社会,致使不同阶层和政党的选民分歧难以弥合,民粹主义和身份政治盛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撕裂。如何巩固执政党的政治基础、弥合社会矛盾撕裂是美国政府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诉诸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转嫁外部矛盾成为其重要选项。塑造我者与他者的不同身份有利于群体团结,转嫁责任和展示强硬可以获得更多支持,因而美国通过推动冷战思维回潮,强化与中国的意识形态差异,塑造中国敌手身份。值得注意的是,两党在对华强硬上形成共识,相互比较谁对华更强硬以获得选民支持,甚至互相指责对方对华软弱,推动麦卡锡式的政治迫害,将对华政策完全工具化。国内政治极化撕裂背景下的外部矛盾转嫁倾向成为冷战思维回潮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应对美国冷战思维回潮的主要路径

我们怎么办?在理解百年变局下美国冷战思维回潮成因的基础上,还需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理解和统筹把握两个大局,合理应对全球挑战。一方面,做好自己的事,保持战略定力,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保持底线思维,增强应对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合作共赢,主动管控中美分歧,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

(一)保持战略定力,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面对美国对中国意识形态和体制道路的攻击抹黑、对中国发展的遏制围堵,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做好自己的事。不因美国冷战思维攻击而随之起舞,不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展开意识形态对抗。美国为打断中国的发展道路,阻止中国的崛起进程而设置了冷战话语陷阱,蓄意极化意识形态对立,乐见中国采取对称性应对行为,加入与美国的全方位对抗,从而论证其新冷战话语,占据国际道义高点,进一步扩大“中国威胁”论调,最终实现其维护霸权地位的战略目标。各国的制度和意识形态源于各国本身的历史传统和人民的实践探索,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无意寻求与美国进行制度竞争和意识形态对抗,不输出意识形态,更无意干涉美国国内政治和制度。美国攻击中国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刻意挑拨分化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同中国人民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敌意。〔11〕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找到了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和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的事情由自己做主,把中国发展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12〕做好自己的事是应对美国冷战思维压力的破局之道。当前世界经历的百年变局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中国发展提供机遇,中国要统筹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抓住第四次科技革命提供的历史机遇,形成新的发展动能,推动经济社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以实现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应对风险能力

随着大变局进程中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调整,美国冷战思维下的对华打压遏制等战略行为烈度也逐渐增强。面对美国在军事安全、经济贸易等多个领域的孤立、围堵和打压,中国在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坚持底线思维,常怀忧患意识,增强应对和防范化解外部风险的能力。中国不会随美国起舞,但也绝对不会容许美国胡来。〔13〕中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自身的发展权利。美国在涉疆、涉港、涉台等中国内政问题上采用“切香肠战术”,逐步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必定采取有效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利益。在美国挑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的高招。〔14〕牢牢把握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防范应对外部输入意识形态风险的能力,维护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5〕推动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不断提高人民军队捍卫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撑。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应对风险能力,是中国维护国家利益、坚持自身发展道路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三)促进合作共赢,主动管控中美分歧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能否处理好事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中美具有巨大的共同利益,在当今世界中紧密融合,中美间的竞争应是良性、健康的。大力推动冷战思维回潮,以大国竞争片面定义中美关系发展,强调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组建单边主义组织和集团,只会将中美两国真正推向“修昔底德陷阱”,最终导致两国陷入大国政治的悲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中美恢复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相互尊重对方底线的基础上,为实现和平共处,中国可以排除干扰,主动管控分歧,促进合作共赢,在利益分歧冲突较小的领域寻求与美国开展务实合作,发挥彼此的相对优势,寻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将战略竞争矛盾限于可控范围。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促进双方基于共识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不走西方国家对外称霸的老路,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展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面对美国冷战思维下组建的封闭排外的集团阵营加剧了世界分裂,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多边主义是多极化世界解决国际问题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只会对世界产生负面影响,全球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中国始终倡导和践行真正开放包容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希望与各国互利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6〕在中国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态度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并非铁板一块,推动共同合作发展为中国打破美国冷战思维下的遏制围堵提供了战略空间,也为中美最终管控分歧、合作共赢提供了可能。

(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

美国在冷战思维驱动下对中国的攻击、抹黑和污名,歪曲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毒化了中国的合作环境,对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产生负面影响。依凭其极化的意识形态对立和自我标榜的优越价值观,美国通过夸大煽动、造谣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封杀理性发声等方式抹黑中国体制、渲染“中国威胁”,希望制造矛盾、进一步挑起各国对中国的排斥和对抗,恶化国际社会的安全和发展环境,从而全方位遏制和打压中国。面对美国的打压和攻击,中国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塑造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首先,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同时,积极宣示中国的立场和主张,通过主动发声化解外界的模糊认识,澄清谣言和中伤,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彰显真相,维护正义。其次,中国要立足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实践,传播反映真实中国的声音,提升话语主动权和国际舆论影响力,推动国际舆论更真实地反映中国的态度、理念和行为。〔17〕最后,注重民心相互融通。中美关系友好仍有广泛的民间基础,为双方的人文交流创造可能,推动两国的民间交流为两国关系缓和打下基础。〔18〕与各国人民的民心沟通,有利于获得更多理解和信任,进一步提升中国对外传播亲和力,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四、结 语

时代之变叠加世纪疫情加剧了大变局的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人类社会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美国渴望通过极化意识形态差异、打造排他性集团阵营和鼓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等手段打压遏制中国发展,维护霸权利益。中国无需随之起舞,坠入美国“新冷战”陷阱,而应做好自己的事,通过保持战略定力,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应对风险能力,促进合作共赢,主动管控中美分歧,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等方式,妥善应对美国挑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积极塑造新的战略机遇期,唯此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早日实现。

注释:

〔1〕钮维敢:《我国学术界关于冷战思维研究现状述评》,《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2〕《王毅谈中美和平共处》,外交部网站,https://www.fmprc.gov.cn/wjbzhd/202209/t20220923_10770709.shtml。

〔3〕时殷弘、陈然然:《论冷战思维》,《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6期。

〔4〕李寿源:《“冷战思维”与冷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外交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5〕王秋怡:《特朗普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国际论坛》2018年第3期。

〔6〕刘博怡:《拜登政府〈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解读——基于话语分析的视角》,《情报杂志》2021年第9期。

〔7〕贾平凡:《美国用“集团政治”撕裂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2月4日。

〔8〕中央宣传部、外交部编:《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页。

〔9〕《人间正道开新篇》,《人民日报》2021年7月22日。

〔10〕“Remarks by President Biden on America’s Place in the World”,4 February 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1/02/04/remarks-by-president-biden-on-americas-place-in-the-world.

〔11〕《美国对华认知中的谬误和事实真相》,外交部网站,https://www.fmprc.gov.cn/wjbxw_new/202206/t20220619_10706065.shtml。

〔12〕冷溶:《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1日。

〔13〕王毅:《中美关系目前面临的困难完全是美方一手造成的》,外交部网站,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9086/xgxw_679092/202007/t20200724_9334814.shtml。

〔1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8页。

〔15〕魏志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防范》,《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7期。

〔16〕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54页。

〔17〕傅莹:《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人民日报》2020年4月2日。

〔18〕秦刚:《大变局、大格局、大胸怀——中美必须找到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国际问题研究》2022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