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探究

2022-12-17 10:07朱培瑜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动价值观技能

朱培瑜

(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64)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实践反映,也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指导思想。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做出了顶层设计,对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化部署,体现了党和国家加大劳动教育实施力度的决心与行动力[1]。

当前一些高校没有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重智力轻劳动、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边缘化,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如一部分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表现出铺张浪费、好逸恶劳、功利心严重;在专业能力方面,专业基础不扎实、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薄弱。大部分学生缺少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高校劳动教育功能未充分发挥,教育价值未充分彰显,劳动教育未取得理想效果。鉴于此,高校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与时俱进开展劳动教育,推动劳动教育在培养时代发展所需人才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崇高的社会风尚,发扬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高尚品格。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指在学校文化知识教育以外,通过系统组织学生进行生活性劳动、公益性劳动以及生产性劳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劳动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观培育、劳动素养和习惯养成、劳动技能教育三个层面。

(一)劳动价值观培育

高校劳动教育的精神核心在于引导大学生奋发向上,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创造财富,即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的全部文化。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人才支撑,只有系统化地接受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学习、感悟、传承劳动的价值内涵,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职业平等观与择业观[2]。尤其是在当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只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才能够推动他们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意识。

(二)劳动素养和习惯养成

在新时代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将培育知识型、技能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劳动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成长被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涵。帮助大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素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而且关系到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大学生要获得与未来职业要求相匹配的劳动技能、职业体验和社会经验,就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唯此才能避免在未来的工作中眼高手低。大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劳动实践锻炼,形成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劳动伦理责任、劳动权益意识等劳动素养[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产教融合等育人的各个环节,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俭创业、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劳动技能教育

大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学技能、长本领、增才干,大力开展劳动技能教育是促进高校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只有掌握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当前高校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开展劳动技能教育:一是通过课程教学中的劳动技能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劳动素质。大部分高校专业性课程都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实践课程设立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劳动实践之中,增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二是通过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劳动技能教育提高劳动适应能力和劳动创造力。通过参加技能实训、劳动锻炼、生产实习、创业设计以及创新创业等教学环节,弘扬劳动精神,彰显劳动价值,为未来职业规划提供思路与技能支持,大力培养崇尚劳动的新时代人才[4]。

二、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

高校作为培养时代发展所需的知识型与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场所,开展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全方位提升大学生能力素养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高等教育教学发展体系的必由之路。同时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一)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变性大、可塑性强,劳动教育对其人格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十分显著。当前社会发展环境稳定、繁荣,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由于一部分享乐奢靡的社会风气以及独生子女特殊成长经历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缺少吃苦耐劳与艰苦奋斗的精神,贪图安逸、崇尚暴富,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之风盛行,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与意志品格,而且会导致他们走向社会之后不想承担社会责任,难以胜任工作岗位。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在成长期间缺失了劳动教育的“淬炼”,未能在劳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劳动实践观和劳动价值观,缺乏科学的劳动意识、劳动素养与劳动习惯[5]。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接受系统性的劳动思想教育,对劳动与劳动价值形成正确认知;通过坚持参与各种类型的劳动实践来磨炼自身的意志品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高校还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将劳动教育学习成果转为内生成长动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品格。

(二)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强调人才培养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1〕1号)提出:“充分运用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考查思想品德、专业兴趣、科研志向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要加强学生入校后的培养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塑美、以劳创新,五育共举、一脉相承、相互融合[6]。其中,引导大学生在劳动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智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大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以及崇尚劳动的精神作为支撑,在劳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在劳动中增长知识;以劳强体、塑造健康的体魄不仅是体育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劳动教育的体现;美育工作所强调的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形成劳动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有基础性的作用,并有力促进了其他四育工作的开展。高校只有不断完善劳动教育,以人为本,将劳动教育有效融入四育工作当中,在劳动中厚植爱国情怀、增强综合素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素养与能力,以劳动教育夯实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各族儿女的共同愿望,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要实现这一目标,归根到底还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通过劳动托起中国梦。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劳动人民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然需要辛勤劳动者、诚实劳动者、创造性劳动者持续不断的奋斗。我国正处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用劳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具有时代责任感以及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7]。因此,高校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彰显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劳动者本质,使他们将个人的价值追求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在辛勤而持久的劳动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劳动教育目标

新时代的环境下,高校加强劳动教育,首先要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把握学段要求,确保劳动教育成果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的需求[8]。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学校进一步紧扣教育目标,“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劳动教育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以及价值目标三个层面。第一,认知目标是劳动教育最基础的目标。目标设定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经过系统化劳动教育的理论学习以及实践锻炼,对劳动所产生的现实成效与潜在价值有清晰的认识,并从内心深处产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善于劳动以及尊重社会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意愿与追求。第二,能力目标是劳动教育成果体现的直观反映。能力目标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日常学习、生活中所必备的劳动技能,同时还要求大学生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锻炼,提升自身的职业适应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为未来从事各类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与技能基础。第三,价值目标是大学生正确持续进行劳动的保障。高校要通过设定价值目标培育方向,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在“爱劳动”“会劳动”的基础上“懂劳动”。学会明确分辨正确劳动行为以及错误劳动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自觉实现个人劳动价值追求与社会劳动需求的统一[9]。

(二)注重目标牵引,优化劳动教育方案

高校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规划设计、组织协调、资源整合、总结评价,遵循劳动教育总体目标设计,持续优化劳动教育方案,挖掘融合劳动教育元素,推动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体现新时代环境下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首先,要重视劳动教育课时安排。高校应当明确劳动教育系列课程学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总学时的比例,可以采用集中学时或分散学时的方式,来有效调节劳动教育学时,防止劳动教育学时受到侵占。其次,要灵活实现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相互融合、重构共生[10]。学校要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教育、职业生涯和就业教育的融合,涵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质,搭建实践平台,强化技能训练,优化人才素质结构,培养理论扎实、技艺精湛、追求卓越的专业人才,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和独特的育人导向。

(三)发挥载体作用,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高校要清楚地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一项社会化、综合化行为,应当积极借助家庭、企业和全社会的力量,协同开展劳动教育,探索劳动教育新途径、新方式以及新载体。一方面,高校可采用与社区联合进行公益性劳动服务、参与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多样化劳动方式,来加深大学生对于劳动的理解与认知,体验劳动的社会化价值,并自觉将劳动思维和劳动意识内化于日常行为当中[11];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和加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丰富的劳动实践资源优势,构建共同发展的实践平台,向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体验性与参与性强的劳动实践活动,拓展大学生实践性劳动渠道,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出积极贡献。

(四)凸显价值引导,营造劳动教育文化氛围

浓郁的劳动教育文化可以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思维以及劳动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力度,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厚植工匠文化,崇尚“工匠精神”。积极挖掘校园中的劳动先进人物,结合“校史教育”对校园劳动模范进行广泛宣传与报道,通过大学生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凸显劳动教育的价值引导力。二是坚持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12]。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工匠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劳动文化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校园劳动文化的魅力。三是利用新媒体途径,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互联网平台,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媒体形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体师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劳动教育作为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精准把握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力点,大胆探索、守正创新,强化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劳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科学的劳动思维以及良好劳动习惯的合格人才,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猜你喜欢
劳动价值观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的价值观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