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玮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018 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 号 ),对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建设和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专业思政是以专业为单位系统筹划德育育人工作,课程思政是以显性或隐性课程为单位,其理念是要在每一门课程中融入德育元素。可以看出,其实广义的课程思政的概念在向专业思政靠近,单独进行狭义的仅仅围绕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无法系统地构建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1]。“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众多高校和学者研究的热点,但仅仅依靠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还不够系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还不够突出[2],有必要系统地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全面探索专业如何进行专业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教学实践和活动中,通过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有精神价值的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课程内容中富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相融合,并融入课程教学实践的全过程[3]。通常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显性形式是政治理论课通常采用正面直接的教育方式,隐性形式则是指非思政课,通常是指专业教育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等。
专业思政是以专业为载体,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提炼专业所要求的核心价值,融通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专业实践活动、学生团体等均可作为专业思政的载体,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有何关系?课程思政是以专业教育中的课程为载体进行的思政教育,因而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的基础。专业思政则站在专业的高度确立人才培养思政目标并融入培养过程,因而专业思政是课程思政的深化,是课程思政的系统提升。
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搜索,大多数研究主要从课程思政发展思路、价值意蕴、内在要求等方面加以解读,探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关系,对课程思政生成路径、模式研究、理念融入的要求进行阐述。对于具体课程的思政研究比较多,集中在教学、思政元素融入、实践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但这些研究仅限于思政与课程的融合、应用,较少围绕不同学校的优势进行特色化的课程思政体系研究。
专业思政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它的真正实现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这就需要建立起涵盖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制度体系[4]。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在进行专业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专业思政建设过程中,重视专业知识的显性教育,忽略课程思政隐性教育[5]。专业思政校内外协同不足,没有充分实现课程思政下的协同育人机制与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协同,思政教育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6]。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之间协同不够,彼此之间缺乏深入的合作,导致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教学之间不能有效协同,知识与思政元素不能充分结合[7]。教学方式主要还是集中在理论宣讲的层面,相关案例教学也较为形式化,与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建设存在较大的差距[8]。
构建专业思政体系是当下专业思政建设的当务之急。闫长斌提出厘清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内涵,同步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建设[9]。李春旺通过对“专业思政”提出过程的归纳梳理,厘清“专业思政”内涵特征及其与“课程思政”“三全育人”之间的关系[10]。学者们结合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融合专业学科特征的专业思政体系构建和实施方法。
从上述来看,目前国内关于专业思政的研究尚未形成全面化研究态势,关于如何融通思政目标与专业目标,如何具体贯彻落实专业思政的实践研究十分薄弱,专业思政缺乏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示范性的研究成果。如何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领域?高校应该充分挖掘各专业特点和优势,在专业思政上做好顶层规划,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构建“顶层设计、部门联动、质量评价体系及激励”三大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部落实推进,学校特色鲜明”的专业思政工作格局。党委全面负责专业思政顶层设计,教务处牵头抓总,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政治把关,科研处负责理论研究,党委组织人事部负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协调联动,团委负责平台拓展,二级学院负责落实推进。构建由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践课堂和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等评价组成的多维评价体系,实施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等三大激励措施。搭建“教学实践、理论研究、交流培训”三大平台,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思政教育模式。实施培养目标全贯通、建设专业思政资源、搭建专业思政教学实践体系,分类推进开展专业思政教学实践;立项专业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专业思政研究,提升专业思政理论研究水平;分层分级开展专业思政培训,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水平。
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以“价值引领、能力本位”为方向,将“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贯穿专业思政建设全过程,明确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专业思政建设目标,将知识学习、技能掌握转化为内在品德和素养,将学生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行业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为自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突出德技并修、同向同行的协同作用。通过开展专业文化建设、“岗课赛证”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动资源、教学团队建设,实施课堂革命,将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专业过硬、热爱劳动、职业自信”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以“立德树人”育人目标为总揽,将专业思政的教学要求纳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通过思政目标体系化、思政要求标准化,按照“学校-专业群-专业-课程-课堂”,将思政育人目标全面、深度融入专业建设目标,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的“思政味”。
1.构建专业思政建设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的育人重点在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职业素养,提升政治素养、家国情怀、专业使命、职业操守等专业核心价值要求,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专业还需立足行业需求和学科特色,确定学生在职业领域所必备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各专业有具体的能力素养要求,梳理出包含共性思政和专业特性思政的专业思政指标体系,形成专业思政建设方案。
2.形成专业思政目标支撑矩阵
根据OBE成果导向理念,各专业将专业思政指标体系落实到每一门课、每一堂课,确保每个专业思政指标通过转化到课程、课堂的方式而落地落实,同时也确定每门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具体指向,从而实现课程目标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各门课程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将课程目标框架进一步细化到教学单元,形成对应的一个单元、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专业内每门课程、每一环节对专业核心价值的支撑关系,推进专业思政目标与课程支撑体系深度融合,形成课程思政实施指南。
高职院校应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炼专业建设思政主题,将课程思政融入公共课、专业课、拓展课三类课程,融入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融进第二课堂和实践课堂,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和实践项目的课程思政作用,确保思政目标层层分解在第一、第二和实践课堂,实现三课堂联动。将课程思政纳入课程考核结果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形成“目标贯通-多维融合-三课联动-多元评价”专业思政育人模式。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明确提出,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建设、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社团活动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呈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11]。“课程思政”理念把握、目标设计、元素挖掘和融合、方法应用与创新、自我评价和自我保障等是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应具备的6种核心能力[12]。赵光等学者结合洋葱模型三个层级,将专业课教师胜任力理论模型分为个人特质、思政认知、知识技能三个维度[13]。蒋占峰等提出应从课程内生思政元素、外生思政资源能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三个方面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14]。
教师是实践专业思政目标达成的主力军,分析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构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提升专业思政育人成效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专业思政育人目标,将课程思政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本文围绕课程思政育德意识、专业素养、育德能力、科研素养四个方面构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结构。
1.增强育德意识
教师应当坚定政治方向,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品质和职业情操,增强自身责任感、使命感,规范职业行为。通过课程思政师资培训,培养教师思政意识和思维,坚定对思政教育的认同,将课程思政价值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通过切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鼓励教师通过阅读原著、党课学习、讲座报告等形式,增强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感。推进党建+专业、党建+教师等建设,以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有效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引导教师明确育人责任,提升育德意识。
2.提升专业素养
专业课教师应重视对价值引领的融入,把思政元素列入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将公民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素养等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中,在价值传播的过程中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融合。通过聚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做好公共基础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对接”工作, 突破专业壁垒,汇聚教师合力。同时做到关爱学生,做好学情分析,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等情况,理解学生学习需求并关心学生学习过程,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3.增强育德能力
结合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教师应从“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大国工匠和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15]角度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与技能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资源库。通过案例与实践等方式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工匠意识,培养奋斗目标。
4.提升科研素养
教师应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习效果等内容进行反思,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资源挖掘、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总结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强化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从学术的角度探讨教学改革理念、教学方法改进、德育元素挖掘与融合的思路与途径等,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知识技能育才与课程思政育人有机结合。
目前高校以课程思政示范研究中心建设为引领,从专业思政、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等方面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然而课程思政评价、教学效果反馈等研究相对较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提出,高校应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张瑞等剖析了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内涵、阻力及化解[16];唐馨[17]提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将知识、技能、素养目标融为一体综合评价,细化课程每一个学习任务的评价标准,通过多任务、多阶段的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李玉香[18]、谭海林[19]等从师德师风、思政素养等方面构建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评价指标设计。
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是对专业思政目标构建与贯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有效测评。专业思政是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涉及人才培养的多个环节、多个维度、多个主体。本文尝试探讨建立合理的专业思政评价机制,探索和建立课程思政评价指标,打造 “专业-课程-课堂”课程思政质量评价,教师成长和学生成才增值性评价,构建专业思政考核体系,促进专业思政不断提质增效。
一是优化专业质量评估。推进校级层面常态化的专业评估,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效果等方面设定对专业思政实施质量评价指标,监测专业思政实施过程中课程和思政教育的结合与实施情况,将专业思政作为专业认证评估的关键指标纳入高水平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体系。
二是完善课程效果评估。基于学情制定出适合学生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培养目标融入多个学习任务,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相关指标点确定若干评价指标,为每一个阶段性任务设计合理的评价要素,课程实施中按任务分阶段,结合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实施课程目标达成、学生学习效果测评。
三是开展专业思政评教。从教师育德意识、专业素养、育德能力、科研素养等几方面构建教师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从教师师德师风、思政素养、目标设定、内容设计、资源挖掘、教学手段、理论科研等维度评定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并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
四是关注学生培养成效。结合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以课程评价为主要途径,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践课堂的联动作用,多主体、多维度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职业素养、学习态度等方面,检测课程思政赋能学生成才,全面反馈学校育人目标的达成度,持续提升课程思政实效。
专业思政聚焦专业这一主线,从专业整体出发实施体系化、全要素的思政教育,是深度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构建专业思政建设体系进行了深入思考,为深化专业思政建设、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参考。在专业思政实施过程中,将进一步完善目标矩阵、细化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持续提升专业思政协同育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