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社会性需求

2022-12-17 04:54毛静娴江苏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社会性营造科学

◇毛静娴(江苏: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小学)

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进程,经历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主要包括依赖性、协作性、自觉性等特性。布拉泽斯提出“社会脑”假说,认为人的大脑中有一块负责社会认知的区域,在社会交往中负责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归因。人在社会化成长的过程中,都具有社会性需求。人的社会性需求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展示自我的需求、自我选择的需求等。学生的社会性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意识、行为和效能。我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致力于满足学生的社会性需求,以提升科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基于社会性需求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一、营造交往环境,激发互动热情

传统科学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命活力,是因为缺少人际交往,缺乏良好互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只有单向的知识传输,没有双向的来往互动,课堂气氛自然活跃不起来。

人具有交往的需求,渴望与外界联系,和他人交流。人际交往是人社会性特征的标志之一。环境影响着人的社会交往需求,好的环境激发人的交往情绪,调动人的交往积极性。人际交往的需求一旦被点燃,便会进入一种生命互动、沟通的状态,人与人之间就会相互作用、交互影响。互动课堂需要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营造交往环境,激发学生交往需求,激励学生积极互动?

(一)营造真实的交往情境

“真”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科学研究的是真问题,追求的是科学真理。科学互动式课堂需要创设真情境,需要给学生营造真实的交往环境。互动式课堂中的交往,首先是一种真交往,需要人的身体参与,需要肢体动作的配合。真交往是在真实的环境中的交往,而不是虚构的场情境。真实的交往环境,是指真的生活场景、真的学习场所、真的现实世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互动,激励学生交往,应当创设真实的情境,给学生真切的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交往。譬如,在教学《运动和位置》一课时,我这样导入:“我现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们呢?”我边走动边提问。接着,我邀请一名学生上台板书“运动”“静止”两个词语,同时提问:“这名学生此时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参与式的现场互动,营造了真实的交往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增强了直观性与体验感,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了“运动”“静止”这两个概念。

(二)营造愉悦的交往心境

互动式学习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交往、言语的交谈,还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思维的交锋、思想的交换。心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部环境要素。心境的好坏影响着人的交往与互动:愉悦的心情、轻松的心理有助于激发人的交往互动;心理情绪快乐的人会主动交往,积极互动。

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营造愉悦的交往心境、快乐的交往氛围。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情感场、自由的活动场,以激发学生互动热情,催生学生心灵交往,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营造愉悦的交往心境,关键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要放下身段,走下讲台,亲近学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微笑面对,亲切交谈。这样,学生才敢于和教师交往,乐于和教师互动。教师在科学课堂中,可以采用融入式、聊天式教学,拉近师生的物理距离,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愉悦学生交往心境。

(三)营造丰富的交往情境

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与同伴交往的渴望,这种渴望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需求。如果把这种社会交往需求充分点燃,他们将会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积极进入互动式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科学学习效果自然提升。要激发学生的社会交往需求,增强他们的互动性学习,就需要营造丰富的交往情境,提供带有情绪色彩的场景,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学习场景中展开人际交往。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场景、游戏场景、表演场景、辩论场景,给学生营造多样化的交往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交往情感,促进学生互动交往。例如,在教学《运动和位置》一课中,我让学生借助“方向盘”“软尺”进行表演,探究“静止时的位置”与“运动时的位置”。表演情境激发了学生交往情绪,互相帮助测定和表述自己在某个时刻的位置,提高了互动学习的效果。

二、致力合作探究,实现互助共赢

人在社会化进程中表现出依赖性、协作性等特点,有的学生喜欢依赖别人,尤其是一些学困生,习惯依靠学优生,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喜欢与他们合作,开展协作学习。合作把若干个体组合到一起,将孤立的个体进行社会连接,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合作给学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让学生团结友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了参与探究的热情;合作实现了互帮互助,推动了学困生的进步。我们在科学课堂中,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归属与爱的需求,致力于合作探究教学,实现互助共赢,促进学生发展。

(一)确定合作探究任务

以合作探究为指向的科学教学,需要合作性学习任务。所谓合作性学习任务,是学生个体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把科学探究活动与合作任务相结合,用任务驱动学生合作,用任务激励学生探究,引导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探究建构科学知识,形成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

(二)保证合作探究时空

探究式学习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彰显了学生主体以及学习中心的理念。综观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师仍然讲得较多,学生探究的机会少,合作探究时间得不到保障。学生在合作探究时,匆匆忙忙,走马观花。这种探究肤浅而不深入,往往流于形式,效率比较低下。为了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实效,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合作探究时间与空间。

在科学课堂中,要保证合作探究时空,首先要“让”。教师要让出课堂地位,让出活动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让出教的时间,少讲精讲,为学生的合作探究腾出更多的探究时间。其次要“导”。要适当指导学生合作,指导学生分配任务,教给学生合作方法,提高合作兴趣和效率,引导学生探究,授予学生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共享成果,提升探究效果和深度。教学《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一课中,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时,我指导学生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观察记录。给学生阐述实验步骤:依次把小正方体木块、六棱柱铅笔、塑料小球放在斜面的上端,并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我给学生设计了实验记录单,先填写预测情况,再填写实验结果。在短暂指导后,我让学生动手实验,合作探究。整个实验安排了10分钟,让学生反复实验、仔细观察。

(三)优化合作探究方法

合作探究是一种群体发现学习法,借助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在合作探究中,常用的合作方式有组内合作、走组合作、整班合作。所谓组内合作,是指以小组为合作学习单位,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走组合作,是指小组成员可以走出本组,加入其他小组,开展组际合作。整班合作是一种更大范围的合作,全班学生为一个学习大组,共同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探讨。小组合作是常用的合作方式,小组可以是两人组,也可以是四到六人组。小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探究的深度。

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有观察、阅读、思考、讨论、实验等。为了提高合作探究的效果和效率,我们还需不断优化方法,做到新奇有趣,既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又能提高探究质效。我们可以将普通观察法变为入境观察,把一般的讨论变为情境讨论,将分组实验改为组际比赛等。譬如,在教学《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一课中,在“观察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时,我就采取了组际比赛,比一比哪组实验效果好,合作效率高,探究发现多。此举大大调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提高了分组实验的质效。

三、搭建展示平台,演绎个性精彩

小学生天生好表现,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一种展示自我的需求。学生的自我展示,说炫耀也好,说显摆也罢,其实是学生的一种外秀,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是一种个性的张扬,也是一种共同的分享。展示让学生表达心声,交流观点,分享成功;展示让学生暴露思维,交换思想,共享经验。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展示自我的需求,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踊跃展示,演绎个性精彩,分享学习心得,碰撞出创新火花。

学生既然有展示自我的需求,我们就要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提供展示的舞台。科学课中,学生可展示的东西较多:可以是对问题的一些想法;可以是观察中的一些发现;可以是实验中的一些数据;可以是实验操作演示;可以是手工作品的呈现。总之,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做所得,都可以作为展示的内容。

科学课中的展示平台主要有两个:一是小组范围内的展示;二是全班范围内的展示。展示可以是汇报交流;可以是操作演示;可以是学生独立展示,即一名学生进行展示;可以是合作展示,即小组成员集体展示。在展示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展示的方式方法,可以采取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演绎。在展示时,教师还要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分享吸纳。要鼓励他们大胆思考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出补充完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支撑,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入科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重要辅助手段,如,实物展台、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学生可以借助它们进行展示交流,以提高展示的形象性与直观性,提升展示交流的效果。

四、开设作业超市,自我选择练习

“自我选择的需求”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社会性需求,人们应当拥有自主选择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有些科学教师却违背了人的这一特征与规律,在课堂中不尊重学生,不把选择权还给学生,不顾学生的感受,而是强迫学生去学习,让他们被动接受,不管学生喜不喜欢,不管学生听不听得懂,不管学生会不会做。

生本教育理念倡导我们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去探究建构。我们应当满足学生“自我选择的需求”,赋予他们选择权,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选择练习作业,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自我选择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使不同的学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双减”政策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为重点,选择练习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有效方法。所谓选择练习,就是开设作业超市,给学生提供各种作业内容,但不强调学生全部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自由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练习。自我选择练习,符合人的天性,让教学回归本真。作业超市真正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作业分层设计,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学困生不再惧怕作业,他们可以选择简单的适合自己的作业,大大减少了作业数量,降低了作业难度;学优生则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作业,开展挑战性练习,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我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社会性需求,激发学生交往互动,合作学习,激励学生踊跃展示,引导学生开展选择性学习。

猜你喜欢
社会性营造科学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科学拔牙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