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本理念构建自主课堂“四部曲”

2022-12-17 04:54甘小荣浙江宁波市北仑区梅山学校
小学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四部曲科学知识科学

◇甘小荣(浙江:宁波市北仑区梅山学校)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诸多教师习惯以自我经验主导学生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创新创造力,趋于主导的课堂架构弱化了科学课程魅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基于生本理念,实施翻转教学,以理论探索、实验探究为过程,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平台,促进其高阶思维发散,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内化和迁移,这是推进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生本理念背景下构建小学科学自主课堂的意义

自主课堂区别于传统的过度强调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堂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翻转课堂主体为基本前提,指向学生自主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自主课堂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充分凸显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助力。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诸如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其课程性质决定了课堂教学应以生活为舞台,以理论为支撑,以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构建自主课堂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尤为必要。具体而言:其一,提高了学生主体与科学课堂的契合度。自主课堂由两个主要特征构成,即“自主”和“课堂”。自主可理解为学生主体自己做主,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体现学习的开放性。而课堂是教学场所中生成的一切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科学知识之间形成的有机整体。自主课堂的构建遵循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以任务为驱动让教学过程情境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自主探究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教师、学生、科学知识三者的多维互动。相较于传统主导式课堂,自主课堂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提高了学生与课堂的契合度。其二,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高阶科学思维。自主课堂摒弃了以往“保姆式”教学的弊端,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做课堂主人这一目标。在此前提下,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更倾向于引导和总结,主要探究主体是学生,围绕一个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建立认知模型,搜集相关数据,分析关键问题,提出解疑假设,验证科学结论,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态度不再局限于识记、理解和应用,更注重分析、评价和创造,这是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构建小学科学自主课堂的原则

(一)逆向性原则

构建小学科学自主课堂应遵循逆向建构的原则,即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螺旋递进的自主学习目标,以目标为导向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再设置评价依据,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精准校验。最后,根据学习目标和评价策略设置阶段学习活动,以多元化的活动支撑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以及评价证据的搜集,以逆向的教学设计思维保障教、学、评的一致性,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可视性提升。

(二)趣味性原则

自主课堂的教学效果能否实现预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基于当前小学生的感性思维浓郁,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时要恰当地融入一些趣味化元素,如感官刺激、游戏竞争、趣味奖惩等等。以趣味教学元素为支架,唤醒学生内在学习活力,以自由、开放、有趣、灵动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思维发散,寓教于乐、融教于情,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提高其对科学探究的期待性。

(三)互动性原则

自主课堂学习不是“单打独斗”的学习过程,如何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知识、学生与环境之间生成多维互动是重点。所以,教师在思考教学设计时要遵循互动性原则,通过小组合作、竞争等模式为学生搭建互动学习平台,让学优生做“小先生”去转化后进生,以小组为阵地,促进生生思维碰撞,在碰撞中让课堂迸溅出智慧的

火花。

三、渗透生本理念,构建小学科学自主课堂“四部曲”

(一)自主课堂第一曲:确立学习目标

依据自主课堂逆向设计原则,深入研读教材内容、设立精准的学习目标,是助推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关键。以往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多依赖于三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三维目标说明过于抽象和杂乱,没有办法明确界定三个目标是递进关系还是并行关系,也无法很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基于此,教师需立足自主课堂建构理念,对三维目标进行细致分解,让抽象的目标具象化、可落地,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真正该学习什么,理解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以此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深度。例如,执教《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一课,在审视教材内容、研究学生学情过后,教师设定教学目标如下:1.明确知道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分别对生物的生长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2.引导学生回顾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知道地球运动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存在哪些因果联系。3.学生可以基于自我理解用直白话术阐释地球运动和地球现象之间的关系。4.脱离课本,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还对生物带来了哪些影响,拓展学生知识边界。5.学生可以独立绘制思维导图总结地球运动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6.通过相关变式题练习和科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探究,夯实学习成果。通过精细化目标的设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皆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导向,以利于自主课堂的高效构建。

(二)自主课堂第二曲:前置学习任务

通过前置学习任务,更易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重点,能够起到很好的课堂预热效果。前置学习任务分为课外预热和课内预热两个方面。其一,课外预热。课外预热主要依托信息化教学,教师仅仅依靠教材备课显然不能充分满足当代小学生的个性化认知需求,精选网络教学资源成为教师多样化备课的主要途径。例如,围绕《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相关知识前置学习任务时,很多自然现象是生活中观察不到的,教师可以将此作为学生的兴趣触点,在网络上搜集整合相关资源制作成微课件发放给学生观看。比如,郁金香白天开放晚上收拢花瓣的视频;北极狐换毛的前后对比图;动物春冬迁徙的壮观画面;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班级交流群与学生展开课前互动,比如抛出一个话题:“还有哪些生物在昼夜或四季会有不同的变化?谁能举出更多例子?”趣味的话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通过自主在网络搜索资料,每位学生都能说出更多的案例,此举实现了科学知识在课外的良好预热。其二,课内预热。结合学生自主课外探究的成果,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我们都知道郁金香白天开花,晚上收拢花瓣,谁能说说其中原理?”这个问题超出学生已有认知,激发了学生猎奇心理。教师可以从昼夜环境变化和生物特征等方面为学生开展科学知识小讲堂,实现课堂预热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

(三)自主课堂第三曲:生成探究情境

情境之于学生若水之于鱼,构建自主课堂需以情境为媒介,引导学生在适宜的探究氛围中观察科学现象,内化科学知识,生成自我经验。围绕《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教学目标设置的主题情境为“地球运动大探秘”。首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各个学习小组,保证组内成员优势互补,组间竞争力趋于平衡。然后,聚焦地球运动从两个维度进行知识探秘,一是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二是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教师出示各个探究任务让各小组成员合作探秘:1.围绕教材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生物带来的影响。2.查阅资料,结合生活认知,从动物、植物、人三个角度了解更多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带来的影响。3.尝试阐述影响生物活动的根本因素有哪些。4.小组合作绘制有关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带来影响的思维导图。5.建立变式题库,各小组通过抢答得分的方式进行趣味知识训练。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为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鼓励各小组展开良性竞争,如看看哪个小组搜集的资料最完善准确,哪个小组阐述的探究报告更科学详细,哪个小组答对的题型最多,等等。最后评价最优、得分最高的小组荣获“地球探秘小专家”称号,以任务驱动和荣誉奖励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四)自主课堂第四曲:延伸知识边界

历经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对于地球运动的理解更为深刻,对于昼夜交替和四季变换对生物带来影响的认知也更加完善。为夯实学生知识基础,进一步提高其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链接实际生活以延伸知识边界,以生活为背景生成探究任务,帮助学生实现科学知识技能的迁移运用。比如,以“如何利用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规律改善生活和生产”为主题,将其作为探究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交流合作的方式探索科学现象在生活中的创新创造性应用。不局限于已有认知,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在生活的舞台中具象自我所学、所思、所感,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灵动发散。之后生成研究报告,在课堂交流探究成果,师生共议各类项目实践的可能性,并对学生自主探究态度和精神进行激励嘉奖,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为其科学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科学教育应与时俱进,摒弃以往知识本位和强输硬灌的教学理念,从构建自主课堂的角度谋求教学改革着力点,精设教学目标、活跃课堂氛围、创设多元情境、延伸教学维度,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的综合提升,促进其科学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四部曲科学知识科学
蜗牛看牙医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遗传概率计算题解法技巧“四部曲”
作文教学“四部曲”
奏响低年级节奏教学“四部曲”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