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与纾解

2022-12-17 02:04郑佳文
科教导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教学

郑佳文

(贵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要 “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这凸显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并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环节和有效延伸。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在注重课堂理论讲授的同时,凸显社会实践教学。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对于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切实发挥思政课的实践育人功能颇具现实意义。

1 意义阐释: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对于深化理论认识、增强历史责任、培养实践能力,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深化理论认识

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高校思政课学习、增强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能否深植人心,发挥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实践指南作用,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参加社会实践。我们要充分利用革命历史遗迹、红色文化资源、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和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等实践成果,组织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深入基层,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亲自行去体悟和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力量,从而深化理论认识,增强理论认同,坚定理论自信。

1.2 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历史责任

青年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建立在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现状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未来走向的清醒研判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复兴踏上新征程,需要广大青年勇担历史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感知时代、把握国情、了解社情、倾听民意,明晰自身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机遇,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3 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

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向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引导学生做到 “四个正确认识”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实践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不仅如此,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砥砺意志品质、锻炼社会交往中的综合能力,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 现实之困: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学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等方面。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进入新时代,全国各高校对思政课教学方面的改革如火如荼,但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尽管相关部门在文件中提出, “各高校要规范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实效”[2]、要 “深化实践教学,建立健全集体备课机制”[3]、要 “突出实践教学……全面提升育人实效”[4]的明确要求,然而部分高校和老师受制于传统 “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理念的影响,处于安全方面的顾虑和资金经费上的考量,忽视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的重要价值。这种重理论讲授和知识传递、轻实践体验和情感熏陶的教学理念,致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内容上简单重复,在形式上单一死板,在效果上不尽人意。思政课实践教学 “配方” 陈旧、 “工艺” 粗糙、 “包装” 过时的问题依然存在。

2.2 教学管理不规范

为了开展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时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等方面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许多高校搞 “选择性执行” ,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被弱化、虚化,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很多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领导机构缺位、 “顶层设计” 缺失、责任分工不明、运行机制不畅、经费保障不力等问题,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出现教学大纲缺失、学时学分缩水、教学内容重复,教学形式单一、考核评价手段固化等现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和实践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2.3 运行机制不健全

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健全的运行体制机制是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很多高校对于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运行体制机制缺乏正确认识,狭隘地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浪费资源、没有必要。事实上,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思想政治性强、覆盖面广、涉及的部门单位多,统筹协调难度大等特点,在活动开展、经费保障、安全预案、突发情况处置等方面要求较高。此外,在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形式选取、教学创新、科研深化等方面,也都需要有专门的队伍和人员进行思考和探索。因此,建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健全的运行体制机制有利于扎实有效地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教学实效的提升。

3 纾解之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进举措

3.1 提高思想认识,凝聚育人共识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以实践为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实效的切实发挥,关键在于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到位、行动上落实。我们要把准实践教学的思政课属性,坚守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理念,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目标,统一思想认识,凝聚育人共识。

首先,坚守立德树人价值导向。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显性育人功能,因此必须把受教育、长才干与做贡献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不断夯实理想信念之基;要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磨炼意志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要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激励大学生肩负起为国家社会做贡献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受教育、长才干与做贡献” 三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是国家意志、个人愿望和社会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目标和途径的有机统一,体现了鲜明的立德树人价值导向。

其次,凸显实践育人理念。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存在 “唯分数、唯书本、唯考试、唯学历” 的不良倾向,导致知行脱节、认识与实践分离。思政课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体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藩篱,在课程设计上更加注重学生的感知实践、审辩思考、价值确立。在课程内容上更加注重党和国家发展成就、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文化特色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心灵感受社会、用思考探究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实践教学形式上,通过社会调查、历史寻访、研学旅行等形式,增强学生体验感、增加获得感、提升满意度。在实践教学评价中,要综合分析,动态考量、及时修正,辅之以成果展示,让学生在实践中增进学习、加深理解、深化思考,进而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意义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凸显实践育人理念也必然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3.2 建立领导机构,加强 “顶层设计”

教育部相关文件将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团委以及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作为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责任部门,但各高校缺少专门的统一领导机构和专门的议事协调工作机制,责任分工不明晰,组织实施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往往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了开展好思政课实践教学到处摇旗呐喊,各部门却无动于衷的尴尬局面,思政课实践教学陷入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的无奈境地,导致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动力不足。事实上,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各部门协同、师生双向互动、多门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校内外以及网络实践教学资源优化、资金经费保障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建立领导机构,加强 “顶层设计” ,以便根据当地和学校实际,围绕学生理论困惑和实践诉求研究确定实践主题和活动方案,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细化活动安排和步骤,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整体性谋划、系统性思考、协同性推进。

3.3 健全运行机制,强化教学管理

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健全运行机制、强化教学管理。具体而言,就是要发挥好激励引导机制、检查监督机制、总结反馈机制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要发挥好激励引导机制。与思政课课堂理论讲授不同,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付出的努力更大,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考核结合,将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嘉奖结合起来,及时对成绩突出、表现优良的师生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提高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获得感和满意度[5]。其次,要发挥好检查监督机制。检查监督是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法宝。各高校要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监督主体、完善监督体系、实施全过程监督,切实发挥检查找问题、监督促改进的作用,不断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再次,要发挥好总结反馈机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开展效果进行总结和反馈,有利于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升实践育人实效。要认真听取老师、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工作人员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有益经验、查找问题不足,不断改进政策举措,进而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良性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教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