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园林植物栽培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2-12-17 02:14谢修鸿杨义波王晓红尹立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课程内容线下

谢修鸿,杨义波,王晓红,尹立辉

混合式教学突破单纯采用线上或线下教学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利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将以往相互独立的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成一种能够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国外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较早,我国研究相对晚一些,是从2003年开始,当时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和培训,在远程教育方面具有实用意义。

一、混合式教学发展现状

在2018年,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肯定并进一步推广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据不同学习方式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分为三类:线下主导型混合式教学、线上主导型混合式教学、完全融合型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开展的研究内容方面有基础理论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应用等领域,研究较多的是学校教学与学习内容。在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中,发现研究者及机构之间合作强度不高,国内缺少高校与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等。我国混合式教学的研究重点仍然是慕课、雨课堂、SPOC等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以及金课和一流课程等优质课程设立等。

当下成人教育、企业培训、教师发展培训以及学校的教学等领域常采用混合式学习,应用较多的一般是学校的教学与学习活动;而且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实验教学改革,尤其护理、解剖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即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应用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针对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较少,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应用。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线上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线下“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优势,尤其实践类课程教学方面仍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目前线上线下或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改革与创新,备受各高校的重视,已成为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线下教学环境能够有机融合,灵活性强;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各大型信息网络平台(例如超星、雨课堂等)能够详实记录学生学习数据并统计,可视化的成绩能够督促或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较完善、课堂内容能够内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多元化更科学;而且认可度较高的教学手段(翻转课堂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并不断改进或提升新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与课程相关的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新问题可以通过线上及时推送,及时探讨,线下利用资源及时实践,能够促进师生相互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能够引导或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等。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自2018年“金课”建设提出以来,“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地方高校教学改革刻不容缓。首先,微课建设先考虑线上微课与线下课堂学习如何衔接,运行有效,什么样的微课内容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来,以及如何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微课建设中应汲取“中国大学慕课”优秀案例、利用自身教学经验建立微视频实践案例,在理论授课中利用学校SPOC平台播放案例,达到充分理解知识点的目的;同时录制实验室内常规玻璃器皿的洗涤、天平的使用、药品的称量、配置、小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等微视频,辅助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能够自行开展简单的实验操作,为课堂教学、大创活动以及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展奠定基础,线上与线下学习情境的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学校教务处组织开展《拓展课堂》活动,给予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外延知识的空间,利用线上辅助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的方式基本能够解决师生时间错峰的问题,既能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又能达到学习的目标。线上学习不但只是提供教学学习环境,它更是一个传递知识、能够互动交流的平台,能够加强学生们的自律性,提高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等;线下学习环境最主要的是体验感、获取知识的直接性。

其次,确认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定位。新时代,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是目标,而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发挥极重要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中把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对毕业生能力培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把思政元素与课程建设融合;科学发展、区域建设与课程建设融合;学科间联系与课程建设融合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能力等,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更好融入社会工作中。再实践课程的教学路径,不仅重视线下课堂教学,而且依据课程需求、学生需求、教学需求、社会需求等,利用好线上资源、空间平台、社会资源等搭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桥梁;同时依据当下学生们特点不断挖掘优秀案例、加强学生们的参与度自建案例、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最后加强随机性的线上线下或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加强混合式教学过程的监督机制,同样需要加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激励机制。

四、混合式模式下园林植物栽培类实践课程内容实施的可行性

在2019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建设仍是促进大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

园林专业与园林植物栽培相关的课程,有先修课程土壤肥料学、植物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草坪建植技术、生态学、植物生理与生化、园林植物病虫害等,这些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为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苗木培育的实践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大树移栽、灌木移栽、花卉栽培、草坪建植、园林病虫害防治、苗木整形修剪、园林树木的修剪、浇水与施肥等实用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内容涉及的学科门类多,而且专业知识综合性强,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实践内容的具体实施过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可操作性、实践场所资源丰富等特点。

传统的园林植物栽培类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在线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们寒暑假安排与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苗木培育涉及的生产实践重点内容(大树移栽、反季节大树移植、草坪种植、露地花卉育苗等)与生产实际工作不协调;尤其因为东北的地域特点,更加明显,实践教学过程有时会产生“走马观花”的教学效果,达不到“下马观花”的教学目标。线上教学方式多样化,实践教学可以采用录播、直播方式,尤其录播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具有线下教学不可取代的优势,尤其园林植物栽培类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可操作性强,依据园林植物物候期特点制作微视频,亦或利用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直播录微视频互动形式等,填充暑期与寒假物候期园林植物栽植与养护内容的不足,建立具有季节性节点的成功案例微视频库,从而使实践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丰富教学资源;线下融合线上模式下,教学方法亦摈弃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声道传授知识的传统手段,多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或任务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并激励学生利用好线上资源完成线下任务的目标要求。近几年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学生们基本能够接受线上开展的学习模式,并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线上资源优势、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上课模式的更新以及线下丰富的实践场所等为混合式模式下园林植物栽培类实践课程内容实施提供可行性,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在不同的时间段,不但能够补充学习园林植物苗木培育、栽培与养护实用技术,而且还能加强自己对先修课程知识点理解与运用,深化对自己专业领域的认知能力,真正理解园林工作者的实践场所无处不在,为更好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这类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连续性,更要注重实用技术的操作性,而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教学需求,达到教学目标。

五、混合式模式下园林专业植物栽培类实践课程建设与实践

(一)明确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模块的实践课程内容,达成学习目标。主要体现在能够进行年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工作计划的制定;能够合理安排园林植物栽植施工进程;能够进行园林植物栽植现场指导工作;能够进行园林植物养护现场指导工作;能够进行园林绿化新品种引进、驯化与管理;能够有意识探寻引进新技术、新成果;能够发挥有效的领导作用,即:能够控制工程进度,工程成本,以及工人工作效率等。

(二)依据学习内容达成教学目标构建课程内容框架。按主次内容建设,主线按物候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园林植物栽植建设课程内容,即:大树移栽——亚乔木移栽——灌木移栽——花卉栽培——草坪建植;其中包括常用绿化园林树木识别;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修剪;容器育苗;引种、驯化以及现场的组织与管理等。副线重点体现生产实用技术,例如园林植物养护,即:常见病虫害防治,涂白技术,浇水施肥技术,打吊针技术,除草技术等。

(三)线上资源建设。重点微视频库建设:树木识别技术;植物配置技巧;系列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园林植物修剪技术(养护修剪、苗木培育修剪技术);园林植物嫁接技术、园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树木涂白技术;园林植物容器育苗技术:大树养护吊针技术等。相关植物栽培、苗木培育的技术标准;案例资料包;新技术、新成果资料包;实践基地资料库;生产一线实践教师信息库、教师团队信息库等。

(四)混合式模式下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三部曲:课前、课中、课后;课前(线上)发放学习主题任务,完成的目标与要求,以学生自学为主;课中(线下)师生面对面,主要是实践现场体验、问题探讨、知识点的矫正;教师引导,师生互动;课后(线上或线下)教学问题总结、讨论、资料提交;学生学习成果反馈,师生互动,生产问题播报(《中国花卉报》资源);此外教学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学习,便于理解问题,拓展外延知识点,了解新技术,培养专业素养等。

(五)教学效果的评价。混合式模式下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效果共同被评价更有利于课程建设及其实效性;针对学生们学习效果的评价,采用学生互评、实践教师场所评价、理论教师结合线上线下综合表现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评价的基本原则为线上主题内容完成情况,师生互动情况,信息记录完整性、严谨性、限时达成度,线下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集体责任感等。针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现在:以学生成绩表现为依据,教师自评;采用调研或网上测评方式,开展学生评价;现场与网评结合方式的教学督导组人员评价;同行评价,主要采用基地实践教师进行评价的同行评价。其中,线上占比重40%,线下占60%。

(六)实践课程应用效果检验。实施效果的认可度是检验课程建设应用效果最有利的手段,2020年春季学期,受疫情影响,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成为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类实践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操(居家环境)、师生互动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法”得到有效应用;之后经一年多的课程资源建设,以及线上线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的研讨、体系的构建,在2022年的春季学期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类的实践课程内容又得到有效的检验,教学效果受到学校督导组成员及同学们的认可。实践证明,教学有明确目标要求与考核标准,借助互联网与实践课程内容衔接创建学习情境,时时与教师互动、利用实践基地现场有利资源,混合式模式下的教学情境能够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六、建议

(一)针对生产应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可通过整合可利用资源的方式,加强实践基地共享资源建设、教师团队建设、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加强教学手段的更新;构建适用于混合式模式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鼓励生产一线的实践教师、学生、在校教师三者联动融入新的教学模式中,共同建设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课程体系。

(二)建立适用于混合式模式下的实践类课程体系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充分考虑线上线下教学效果评价权重分配系数;同时建立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优势,及时更新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实用新技术、新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并拓展新成果,激发学生创业、创新精神等,在这个过程中,无形增加教师额外的工作量,应建立灵活的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体系,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四)积极激励建设混合式模式下高质量的通用微视频,满足教学需求、课程拓展需求以及生产应用需求。

(五)通过优秀教学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线上资源,转换学习思想、由学习被动者成为学习的主动者;由学习资源的利用者成为学习资源的建设者;同时加强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承担知识传授、课程思政、问题解惑;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奥秘,并能因材施教等。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课程内容线下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