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思考与实践

2022-12-16 09:53曹爱卫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先辈课文情境

文| 曹爱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年版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之一是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一课程内容的组织形态,构建了三层次六大任务群,给一线教学研究和实践打开了新的视界。

一、学习任务群概念解读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本质属性,2022 年版课标没有用专门的语段进行界定,而是采用类似描述性定义的方式在“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中进行了阐述。细读这些描述语言,就能发现,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核心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是:真实生活是学习的基础,学习主题是引导,语言实践活动是主线,借助富有内在逻辑和联系的学习任务,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目的的达成。如下图所示:

学习任务群要素构成示意图

2022 年版课标的六个学习任务群在组织课程内容时,采用了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相结合的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申宣成教授把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三大类型六种学习任务群的结构关系用一个金字塔模型进行描述。但申教授的模型图,并没有把学习方式融入,还可作进一步完善。见下图:

语文学习任务群模型图

从学习目标看,三层面的六个学习任务群都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彼此既各有侧重,又有多重对应的关系。六大学习任务群都以文化自信为统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侧重对应语言运用,思辨性阅读与交流侧重对应思维能力,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整本书阅读侧重对应审美创造。

从学习内容看,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都有明确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指向,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在学习内容上,涵盖前两大学习任务群的内容。

从学习方式看,六大任务群的学习,都要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借助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展开,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二、第一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学习内容解读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之一。2022 年版课标对这一任务群又按不同学段规划了具体的学习内容。第一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学习内容有以下三条:

1.阅读并学习讲述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爱国志士的童年故事,表达敬仰之情和向他们学习的愿望。

2.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

3.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

这三条学习内容,其共同点是: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等。各自的侧重点在于:第一条,重点对应课程目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自信”,旨在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第二条,重点对应课程目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旨在通过诵读关于自然主题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景色的美和变化的美;第三条,重点对应课程目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旨在阅读浅显的儿童文学作品,感受生活的多样性,体验阅读的乐趣。

简言之,低年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内容是比较浅显但又深刻的,要为儿童的精神成长做好精神奠基,培育审美意识,享受阅读乐趣,学习创意表达。

三、第一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原则

(一)情境真实性原则

低年级的学生,尚处于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通过课堂学习,要慢慢走向独立阅读文学作品,并能把自己的阅读成效进行创意表达。因而,教学中,必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课堂阅读教学和学生真实阅读生活实现有效对接,体现学以致用。

(二)方法整合性原则

本任务群在低年级实施,要注意听、说、读、写、思多种方法的整合,综合运用朗读、讲述、评议等多种方法学习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和人物魅力,创意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和阅读收获。

(三)过程自主性原则

文学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文学阅读的目的就是建构意义。低年级学生虽然阅读经验不是很足,但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想法,应该让他们自己去直面文字,经历阅读,通过比较、讨论等去发现文字表达的秘密,体会文字蕴含的情感。

(四)目标审美性原则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和其他几个任务群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目标指向的不同。本任务群旨在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品位。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情感内容处于不断扩大与加深时期,是培养其文学作品审美能力的起步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

四、第一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教学实践

2022 年版课标对第一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落实,虽然给出了教学提示,如可以根据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注重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复述、评述等方法学习作品;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但提示都是纲要式的,作为一线教师,较难转化为教学实践。

申宣成教授认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有六大要素:学习目标、真实情境、活动过程、学习支架、评价工具、实践反思。根据低年级教学实际,任务群设计至少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情境、学习活动、评价工具四大要素。

那如何抓住关键要素,让学习任务群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现以二上第六单元为例试谈之。

(一)分析教材,把握学情,制定学习目标

二上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先辈”,编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课文,讲述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歌颂了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单元主要学习任务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八角楼上》结合插图体会词语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朱德的扁担》借助描写朱德挑粮的词句,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革命情谊;《难忘的泼水节》借助描写周恩来总理穿着和泼水动作的词句,感受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刘胡兰》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再借助词句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独立读通课文,对一些长句子、难句子的朗读,仍需关注。词义理解尚处于朦胧浪漫阶段,需用多种方法帮助理解词语。另外,本单元的课文具有鲜明的主题教育意义,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较远的距离,给学生阅读理解和意义建构带来一定的困难。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认为:任务设计之初就要设定可预见的“成事”结果,比如生活问题的解决,行为态度的改变,或者完成的言语作品等。也就是说,要用目标结果来指导教学实践。

基于以上认知,以任务群理念做指导,从基础性和发展性两个层面制定本单元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认识本单元49 个生字,读准2 个多音字,会写30 个汉字,会写词语表里的33 个词语,学习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发展性目标:

3.能通过借助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等方法,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精神,并由衷产生敬意。

(二)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展开学习过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宁先生认为:“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

本单元课文讲述的都是革命先辈的事迹,事迹本身是真实的,是值得国人学习和传颂的,所以,本单元学习情境就可这样创设:

同学们,校园广播电台开设了“学习革命先辈,讲述先辈故事”栏目,向全校学生招聘“故事小达人”。我们第六单元学习的课文就是革命先辈的故事,你们有信心把课文学好,到校园广播电台去讲故事吗?

学习任务群强调的是“任务”的群而非“文本”的群,其本质是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自主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活动设计,是从不同角度去设计活动,以达成任务目标,具有显著的目标导向特征。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要承担识字写字、练习流畅朗读、学习阅读、积累运用语言等多重任务,虽基于单篇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但其达成目标的角度是各不相同的。

围绕上面的学习情境,本单元任务群的学习活动设计思维导图如下:

显见,每一课展开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是不同的,但指向的目标都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实现“讲好革命先辈故事”这个终极任务。

具体展开学习的过程,需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文本特点进行设计。如《八角楼上》一课,就可设计以下四大板块。

子任务一:我来读故事——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理解和学习语言运用的前提。本子任务采用自由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尽可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反馈检查朗读时,智趣融合,把生字识记、词语积累和朗读练习有机融合。如“代”“争”,可用叠加的方式,在复现中识记生字。先出示“代”,让学生读读字音,记记字形;再出示词语“年代”,同义词理解年代就是“时代、时期”的意思;接着出示“艰苦斗争的年代”,识记“争”,并结合资料理解“艰苦斗争”;最后出现“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这样,学生就感知到字、词、词组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朗读和课文理解。如此,学生记住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文字符号,而是有意义的文字生命体。最后借助“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让学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子任务二:我来讲故事——走近主席,讲好故事

要参与校园“故事小达人”选拔,必须先学会讲故事。讲好故事的秘诀就在于掌握故事的语言,体会故事的情感。低年级学生虽然阅读经验不是很足,但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想法,应该让他们自己去直面文字,经历阅读,通过比较、讨论等去发现文字表达的秘密,体会文字蕴含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紧紧围绕“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这个课后主问题,设计学习活动,分步骤展开学习。

第一步,让学生找出直接描写毛主席工作的第2自然段,提出学习要求:一读,自由读第2 自然段;二标,给第2 自然段标上句子序号;三想,哪个句子直接写出了毛主席工作时条件的艰苦?

学生借助图片,从“单军衣、薄毯子、竹椅”等词语中体会到这些物品“单、薄、凉”的特点;再结合日常生活,明确这些物品一般在夏季或凉爽的天气使用;最后联系上文中的“寒冬腊月”“深夜”等词语,体悟井冈山斗争时期条件的艰苦。

第二步,围绕“主席是怎么工作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再次研读第2 自然段,抓住“凝视、沉思、察觉”等词语,结合观察插图,体会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同时,补充《井冈山的斗争》等资料,让学生初步感知主席对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贡献。

第三步,围绕“这样的夜晚仅仅是这一次吗?”回扣第1 自然段,抓住“每当”“夜幕降临”等词语,理解主席是天天如此辛勤工作。

如此,一步一步,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地去发现,去体悟,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故事意义,为讲好故事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和情感基础。

子任务三:我和主席说说话——借助对话,生发情感

学习红色经典课文,不仅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传承红色基因。本课可设计两个指向创意表达的问题,实现迁移学习,传承红色基因。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主席白天不写文章,而要夜幕降临后再写?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得出“白天要和战士们一起打仗”“要挖井、种粮”“要研究怎么和敌人作斗争”等符合当时情境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主席白天要斗争,晚上还要写文章,夜以继日高强度地工作,你想对主席说什么?学生在与主席的想象对话中,自然萌生对主席的敬仰之情。

子任务四:主席事迹我来写——梳理分类,练习写字

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2022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的“梳理和探究”里要求学生能对学过的生字进行梳理;对书写,要求“能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本课汉字的书写,除了常规的范写、练写、点评外,应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按结构进行分类;再借助图形、辅助线等,强调难写、易错的字;会写后,把生字放进新的语境中练习运用。

(三)设计工具,提供选择,促进实践反思

2022 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评价建议如下: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串语文学习全过程,终结性评价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和过程性评价的综合结果。因而,评价工具的设计,也要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来设计。

以上评价工具在使用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呈现学习成果。如上表中终结性学习评价的第三条,学生就可用以下方式来呈现:为革命先辈做名片;唱与革命先辈相关的歌曲;看与革命先辈相关的电影;等等。下图为学生介绍毛主席时做的名片。

此外,过程性评价时,可以邀请学校管理人员、其他任课老师、家长等参与,通过多主体、多角度的评价反馈,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处理好语文学习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提升自我监控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先辈课文情境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背课文的小偷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走向先辈们的向往
“先辈”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