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辈”辨正

2009-01-25 09:09
辞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辞源及第令狐

方 胜

“先辈”曾是一个与科举考试有关的特定称谓。对于这一义项,在各种辞书中均有不同的解释:

《辞源》:“科举时代同时考中进士的人互称先辈。”

《汉语大词典》:“唐代同时考中

进士的人相互敬称先辈。”两者乍一看大同小异,实际上有很大差别,而且这会对众多诗歌的系年以及确定诗人的身份和经历等文学研究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有必要辨别清楚。

最主要的区别体现在对称呼者和被称呼者身份的认定上。按《辞源》和《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他们必须同时参加考试,而且必须同时考中进士,才能互称先辈。从唐人对“先辈”一词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它们的解释都不准确。

第一,并不是只有考中进士者才能互称先辈。唐代科举除了进士科以外,还有明经、制举、宾贡等多种科目,按《辞源》和《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他们都不能互称先辈或者都不能被称为先辈。事实并非如此。李嘉祐《送独孤拾遗先辈先赴上都》诗题中“独孤拾遗”是指独孤及,李天宝七载(748)进士及第,独孤及天宝十三载(754)应制举道教洞晓玄经科及第,他们既不是同时及第,考中的也不都是进士科。还有,徐夤《渤海宾贡高元固先辈闽中相访云本国人写得夤斩蛇剑御沟水人生几何赋家皆以金书列为屏障因而有赠》,此处宾贡是外国荐举人唐应试者,高氏宾贡登第,故也可称宾贡及第者为先辈。

第二,不仅仅登第者可以相互敬称先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或未登第者也可以这样称呼他人。前者最明显的例子是年少出家没有科举经历的僧人,如无可、齐己等在多首诗中称他人为先辈。至于诗人自己未登第而称他人为先辈的诗歇就更多了,《全唐诗》中准确可知的就有50首以上(包括后来登第的诗人作于未第时的诗)。如温庭筠《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温屡举进士不第,宋寿大中五年(851)及第;陆龟蒙屡称皮日休为袭美先辈,陆终身未第,皮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罗隐《赠先辈令狐补阙》,罗十举进士不第,令狐补阙即令狐滴,咸通元年(860)进士及第。

第三,并不是只有同时登第者才能互称为先辈。唐代同时登第者称为“同年”,他们互相推敬,互称先辈,如许浑《送同年崔先辈》、杜苟鹤《晚春寄同年张曙先辈》等,此为共识,无须赘述。但不是“同年”也会互称先辈,而且不但后及第者如此称呼先及第者,先及第者也称后及第者为先辈。各举数例:郑谷《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许咸通十二年(871)及第,郑光启三年(887)及第;殷文圭《次韵九华杜先辈重阳寄投宛陵丞相》,杜先辈是指杜苟鹤,大顺二年(891)及第,殷乾宁五年(898)及第。这样后及第者称先及第者为先辈的诗歌,在《全唐诗》中共计不少于25首;但先及第者称后及第者为先辈的诗歌同样有20首以上。如杜牧《春日寄许浑先辈》,杜牧大和二年(828)、许浑大和六年(832)及第;李商隐《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李商隐开成二年(837)、谢防会昌元年(841)及第。后及第者称先及第者为先辈容易理解,但先及第者也如此称呼后及第者,而且并不都是年幼者称呼长者,这就只能说明“先辈”是一个对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的特定称谓。

最后,两者的解释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区别,《汉语大词典》限定时间在唐代,而《辞源》认为是整个科举时代。虽然从它们解释“先辈”时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可知,早在汉代已经使用这个词,但它的含义主要是“依次排列于前者”,或者是“对辈行在前者的尊称”,与科举考试无关。宋代以后一般也不称先得第者为“先辈”,即使偶尔为之,也是文人好古的缘故,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先辈”是唐代科举考试中广泛运用的特定称呼。

综上所述,“先辈”与科举考试有关的词义可以解释为:唐代对科举及第者的敬称。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部淮南232001)

(责任编辑孙毕)

猜你喜欢
辞源及第令狐
差科簿中的破除与蠲免——以《唐令狐鼠鼻等差科簿》为中心
A Changing Life
《朝野类要》入仕制度词汇考释
闻项某被查二首
《辞源》修订工作散记
《辞源》第三版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延风诗廊
《辞源》注音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以肉部字为例
ABSTRACT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