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学习培育应用型人才
——中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2022-12-16 03:29杨华荣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33期
关键词:实践性体验式景观设计

■杨华荣

目前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个人经验的有意义教学,学生通常被动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市场所需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鉴于此,为了探索一套符合中职学情特点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工作情境,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工作情境中的问题,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者将体验式学习模式应用于中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通过探索提出了以“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抽象概括-行动实践” 为基本学习流程的“经验学习圈”,为实现将学生的经验转化为真实的工作技能提供了一种选择。体验式学习倡导将“教程”设计转变为“学程”设计的教学理念。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如何学(做),是体验式学习研究的核心,也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一、景观设计课程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探析

中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喜爱动手操作,但又缺乏学习动力,教学方式宜偏重实践型和形象化教学。体验式学习理论主张学生亲身经历、感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活化,通过可视、可感、可参与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职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景观设计课程为例,中职阶段的学生,适合以入门级——景观设计师助理(或景观设计员)的职业能力为参照,以实践性思维培养为核心,侧重景观设计的过程性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生态学、美学等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体验式循环学习圈”为模型的教学过程,“行动”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指向实际应用,尤为适合中职生的实践性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体验式学习理论模型中,个体与环境的持续交互、情境的创设以及体验过程的循序推进,对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由此,笔者以体验式教学理论模型为参照蓝本,明确中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另一方面,以解决景观问题为导向,循序渐进推动学生知识的建构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养成。两个方面相互协调,促进学生与外部环境的良性持续交互,将探讨的核心问题“学生在怎样的教学情境下如何学(做)”转化为探讨促成“学生在体验感良好的情境中积极应用知识技能解决景观问题”的实现路径。以下就这两个要素进行分析。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中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重运用现实、具体而鲜活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动起来,在“做”中获得知识、习得技能。体验式学习模式下,做好教学情境创设的主要路径为“教学目标设计中明确情境条件→教学资源设计中确定情境内容和主题→采用教学策略促进情境体验”。

1.明确情境条件

通过分析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条件,拟定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应注意:(1)情境条件应现实且具体,以便预估学生能够在怎样的条件下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效果能够达到何种程度;(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遵循学生“知(是什么)-情(有何用)-意(怎么办)”的认知规律。认知、情感与意志是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帮助学生实现完整生命的成长,不仅要重视知识的领悟与能力的培养,而且强调理智与情感、认知与非认知的有机统一及和谐发展。

2.确定情境内容和主题

通过分析整合教材内容,选取能够实地开展活动的景观案例,进行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具体设计,明确与案例相符合的实践活动的主题。应注意:(1)主题的确定主要来源于对当前社会生活核心议题的选取,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从关注学科知识为中心转向为以关注现实问题为中心,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注重所选案例的典型性和启发性。完整、真实、典型、参与性强的案例启发下的课堂能够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3)教学环境除了传统教室之外的大自然和景观场地,教室可模拟、布置为设计工作室,营造有序、开放的工作氛围。

3.促进情境体验

采用适应学情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如综合利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促进学生积极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对景观案例资源进行深入的观察、体会、感知、描摹、分析、改造和利用,实现情境濡染、潜移默化的教育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应注意以下几点:(1)利用好物理环境对个体情绪态度的感染作用,以生动具体的、主题化的环境和景观,引发学生多感官、沉浸式参与,感受生活体悟、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传承文化、自我反思等情感;(2)搭建好分享交流的平台,利用话题、问题的启发诱导作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对景观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广泛讨论和交流,深入理解案例;(3)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任务的目标指向性,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从景观的使用者、参与者的角度,与现实中的景观互动,观察探究其设计的形式美感、功能、创意、造型、空间尺度、材料应用、设计手法、氛围营造,结合学生个体的经验、体验、兴趣,以设计员的角色在借鉴案例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创作,如景观方案的绘制、模型的制作等。

(二)教学过程序列的把握

中职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应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实践性思维,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序列、阶段,让学生逐步实现知识的转化、应用。把握教学过程序列的主要路径为“教学目标设计中注重实践性思维的培养→依据景观设计问题解决的思维程式确定教学过程序列→运用体验式学习模型建立完整的景观设计教学过程模型”,以此指导实际教学。

1.将实践性思维的培养确定为重要教学目标

第一,依据实践性思维所需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发现和提出景观问题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第二,依据实践性思维所需的信息统整力,将学生有效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第三,依据实践性思维所需的思维发散力,将个体基于已有经验与独特感受、综合已知信息并从不同角度构建不同解决方案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第四,依据实践性思维所需的思维情境化,将个体得出符合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境的结论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过程序列

体验式学习依托实践性问题的解决过程,有效培养实践性思维。笔者依据已有的实践性思维运行模式理论,结合景观设计实践过程,提出景观设计问题解决的思维程式为“发现问题→信息表征→生成构思→表现设计→评估调整”。这五个阶段与实践性思维的四种核心成分(问题意识、信息统整力、思维发散力、思维情境化)的对应关系如图1 所示。由于信息统整能力、思维发散力、思维情境化与实践操作的需要最为密切,因而把信息表征、生成构思和表现设计作为三个重要教学阶段。

图1 景观设计问题解决的思维程式与实践性思维的对应关系

3.建立完整的景观设计教学过程模型

大卫·库伯(David Kolb)的体验式学习模型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代表。库伯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他用学习循环模型(也称“体验式学习圈”“经验学习圈”)来描述体验式学习,如图2 所示。该模型包括四个步骤:(1)实际经历和体验:完全投入到当时当地的实际体验活动中;(2)观察和反思: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实际体验活动和经历;(3)抽象概念和归纳的形成:通过观察与思考,抽象出合乎逻辑的概念和理论;(4)在新环境中测试新概念的含义:运用这些理论去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验证新形成的概念和理论。

图2 大卫·库伯体验式学习圈

笔者参照此体验式学习模型,基于景观设计问题解决的思维程式,探索出“两情境、十节点、九阶段”的完整教学过程模型,如图3 所示。

图3 体验学习模式下中职景观设计教学过程模型

教学的支撑条件——两大教学情境,即“参考情境”(借鉴体验式学习圈的前三个步骤)和“应用情境”(借鉴体验式学习圈的第四个步骤),为实现从“社会知识与个人体验的转换”到“创造知识”的完整学习过程奠定基础。如果把两大教学情境比喻为可供游客观赏的景观资源,那么“十节点”类似于旅途中的景观节点,“九阶段” 类似于游览路径,此过程设计如同构成一幅导引地图。教学活动每进行到一个节点意味着距离终点的“胜景”更近了一步,每一阶段的路径意味着师生共同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此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包括“引导、点拨、演示、辅导、评价”5 个关键节点,学生的活动包括“观察反思、抽象概括、素材制成、实际验证、自评感悟”5 个关键节点,节点之间由9 个阶段性教学路径连接起来,包括“情境感知、启发交流、归纳提炼、素材草拟、路径明晰、情境置换、应用检验、心得交流、优化提升”。该模型体现了体验式学习圈的 “生命力”——利用教师教学的指导性与学生学习的建构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师生、生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实现教学时空的动态调节。

三、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实践——以“低碳生活,返璞归真”主题景观实践课为例

(一)整体教学思路的规划——从体验到应用

以体验式学习为基本教学模式,综合利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真实的景观案例进行体验观摩和设计实践,积极探究、发现知识与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工作情境中。教学活动环节总体设计为五项活动,如图4 所示。将其中的第二、三、四项活动设定为重要教学过程,意在引导学生深入参与专业实践,积极促成两次认识的飞跃——先是体验景观案例,实现由感知“低碳景观是什么”,上升到认知“为什么要学习低碳景观”“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低碳景观元素”,进一步应用和验证自己新形成的知识技能,在设计实践中指导解决新的景观问题。

图4 “低碳生活,返璞归真”主题景观实践课的构成环节

(二)课程主题的设定——面向现实生活

本次景观实践课以“低碳生活,返璞归真”为主题。设定这一主题的目的在于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结起来,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现实问题,倡导学生在衣食住行活动中节约资源能源,对资源能源进行循环利用,倡导旧物利用,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环保材料和清洁能源以及降低碳排放的途径措施,树立环保意识。

(三)实地体验案例的选择——借鉴典型范例

将成都东郊记忆文创产业园作为实地体验、观摩的优秀景观案例。选择这一案例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东郊记忆” 是成都市工业遗址公园中的典范,按照“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的原则,在原址保护、加固、提升的基础上,对原有工业建筑、设施设备进行功能创意,这与课程活动主题所倡导的“返璞归真”“旧物利用”理念相契合,利于学生从案例中获得启发,在设计实践中借鉴运用其景观元素;(2)园区有三大功能——游憩功能、生态功能和音乐制作功能,其中景观的生态功能正是学生重点探究的内容;(3)园区有丰富且创意十足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观赏体验感好、互动参与感强。

(四)教学实施过程——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1.活动一:感知低碳生活

此环节属于景观设计“发现问题”阶段,在教学活动第一周实施,主要通过案例讨论和诱导启发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感知低碳生活和低碳景观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学习低碳景观,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活动二:采集东郊记忆低碳景观元素

此环节属于景观设计“信息表征”阶段,在教学活动第二周实施,主要通过实地体验、观摩学习,引导学生在优秀景观案例中深刻理解低碳景观,以图文的形式将自己所理解的低碳景观元素进行提炼,思考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低碳景观元素,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统整能力。主要实施步骤为:(1)调研点拨。观察、体验东郊记忆中利于实现生态功能、降低碳排放的景观元素。(2)归纳提炼。对“低碳景观”进行测绘、记录、写生、拍照,搜集整理相关信息。(3)抽象概括。简要罗列(用景观细部照片或手绘简图)案例中具有特色的低碳景观元素或景观元素组合,并用文字归纳概括对他们的认识。(4)素材草拟。基于上一步骤的“素材使用说明”,选取并绘制一组“低碳景观”的平面草图。(5)教师演示。教师针对学生在绘制方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示范。(6)路径明晰。进一步明确景观方案的生成路径,修改、完善平面草图,绘制相对应的景观空间透视图(通过参考照片或回忆、想象进行起稿构图,用彩色马克笔适当上色),写明该套方案的特色,体现低碳理念。(7)素材制成。在完善方案中进一步理解“低碳”主题,掌握景观方案的制作过程和方法,以此拟定下一环节——构想新的低碳景观方案将应用的素材。

3.活动三:构想新的低碳景观

此环节属于景观设计“生成构思”阶段,在教学活动第三周实施,教学情境由“参考情境”转换到“应用情境”,主要引导学生借鉴“参考情境”案例中的低碳景观元素,对“应用情境”中的新场地进行景观创意构思,深入思考景观设计 “怎么办” 的问题——提出多种设计方案,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力。主要实施步骤为:(1)情境置换。教师展示更多花园景观案例,引导学生体会案例中的低碳元素、景观布局、景观材质、特色创意,进一步理解“低碳景观”从设计构思到表现的过程;引导学生认知新的景观设计场地(选取学校教学楼室外中庭区域作为新的设计场地,删减掉其中的绿植、铺装等景观元素,仅留下场地范围、外部主要道路和建筑等要素,创设新的案例情境——以此场地模拟某居住区的花园一角,作为景观设计场地的原始平面)。(2)创意辅导。学生每4 人一组,到新的设计场地进行实际体验感知,在老师的辅导下,表达、明确自己对新场地的景观创意和将要应用的低碳景观元素设想,并通过互联网和书籍,搜索、查找可用于参考的景观方案(以小型花园类景观设计为主)。(3)应用检验。小组成员将东郊记忆的低碳景观元素(如绿植、水景、铺装、小品等)应用于新的景观设计案例,共同构想并绘制景观方案草图。

4.活动四:创作低碳花园一角

此环节属于景观设计的“表现设计”阶段,在教学活动第四周实施,主要通过绘制景观方案和制作景观小品模型,在动手动脑过程中,深化、证实自己对低碳景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情境化能力。主要实施步骤为:(1)实际验证。选择以平面图表现为主或透视图表现为主,完成表现“低碳花园一角”手绘方案。(2)制作景观小品模型。每位同学提出自己对景观小品模型的创意构想,留心收集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共同完成一件景观小品模型制作。(3)心得交流。学生就参与本次景观方案设计的态度表现、景观元素应用能力、对主题的理解把握等,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5.活动五:在反思中践行低碳

此环节属于景观设计“评估调整”阶段,在教学活动第五周实施,主要通过成果汇报、总结评价、布展宣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反思,进而优化改进景观方案,实现本次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完整建构。至此低碳理念已深入每个学生心中,纷纷加入到低碳理念的践行者行列。

体验式学习在中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显著。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从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合作探究,让课堂变得更加开放生动,构建了生成式课堂,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学生通过充分参与景观环境的体验感知,对如何解决景观设计问题有了深刻的认知,训练了学生的实践性思维,培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由于这种实践型教学方式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涉及的知识面广,实施效果不易预期和把控,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较难量化评估,因此特别考验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学模式和方法策略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优化和改进。

猜你喜欢
实践性体验式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导行”实践性德育路径探幽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