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口腔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

2022-12-16 11:17:08叶苑慧陈美元李慧媚吴素芬袁月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7期
关键词:口腔卫生循证口腔

叶苑慧,陈美元,李慧媚,吴素芬,袁月婵

(东莞市石排医院,广东东莞 523330)

0 引言

口腔正畸是纠正错颌畸形的有效措施,其不仅可以恢复正常排列,同时还可以提升牙齿美观程度,确保牙齿功能,因此来说其在口腔科的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较好。但是口腔正畸的最终治疗效果,与治疗后维持及口腔卫生习惯均有较大相关性。对于患者来说,其具有较为强烈的医疗恐惧感,同时治疗依从性也较差,进而影响了口腔正畸的治疗效果。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口腔正畸治疗效果,还必须通过护理与干预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口腔正畸疗法的同时,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1]。而本次研究为了确保我院口腔正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确保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特将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以期取得显著干预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医学研究数据均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核实,并在其批准下展开。研究对象56例为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以门诊电脑随机法分为A(n=28)、B(n=28)两组,研究起止时间为。所有患者均极有口腔正畸治疗指征,且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表示同意。同时将排合并认知障碍、沟通异常、严重免疫性/代谢性/器质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血液传染性疾病患者。其中A组男16例(57.14%)/女12例(42.86%),年龄12-30岁,均值(24.65±2.70)岁;正畸治疗时间4-11月,均值(8.13±2.37)月。B组男15例(53.57%)/女13例(46.43%);年龄14-30岁,均值(24.73±2.76)岁;正畸治疗时间6-12月,均值(8.44±2.46)月。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A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其护理重点是对患者及家属在护理活动中必须谨记的注意事项进行告知,以及相关护理知识的培训。同时还需指导患者形成良好健康行为,嘱咐患者及时改正的不良习惯。每天早晚和一次进餐后,及时对牙齿的矫正器加以清理,以免残余物质阻塞矫正器,导致口腔疾病。在佩戴矫正器时,建议患者不能摄入质地硬的东西,同时严禁患者发生啃咬东西的动作,以免矫正器出现位移或畸形。B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展开循证护理干预,详细措施为: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组共同组成了循证护理技术工作组,由护士长任组长。并通过对工作组人员开展技术培训,让他们了解与循证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培训其护理水平,并提高其风险意识与责任感。然后组织小组人员查找以往在我科室进行口腔正畸护理工作的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加以研究与总结,概括、提炼。随后对口腔正畸、依从性、口腔健康等内容,通过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有关的资料加以研究,以进一步寻找临床护理工作实证资料。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可信度、科学性、严谨性等方面加以了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2.2 心理护理

(1)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用和蔼可亲的方式接纳患者,以便得到患者及技术的认同和喜爱。(2)及时热情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与口腔正畸相关的认识,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密切监视,积极构建起良好的护患人际关系,以便为增强其的依从感打下扎实的基础。(3)正畸治疗前,告知治疗过程可能存在疼痛感,帮助其做好心理准备,当发生负面情绪时予以安慰和鼓励,从而缓解负面情绪。(4)积极帮助患者/家属进行相应的配合教育,为治疗过程中患者能否获得较为完善的依从性打下基础,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目标。

1.2.3 行为干预(1)调整饮食习惯,患者佩戴矫治器的最初阶段,需要合理安排膳食,少食或不食含糖量高、过酸、过黏、过硬或带有刺激性的食品,而应该食用些较稀软之类的食品。并且将水果以及大块食品分割成小块,然后再置于口腔内咀嚼。待不适感消失后逐渐恢复饮食,以避免饮食不当导致的矫治器附件损坏,以及导致菌斑附着引起的龋齿和牙龈发炎等病变。(2)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每天进餐后必须开始刷牙或漱口,并全面清理牙齿各面和托槽四周,以及时清洗饮食碎片。刷牙时候必须使用保健牙刷与口腔正畸专业牙刷轮流刷牙,保健牙刷完成对齿面的纵刷,而口腔正畸专业牙刷完成顺着弓丝方向完成的横刷,以彻底清除嵌齿缝隙、托槽、弓丝中的饮食碎片,以充分保证口腔健康洁净。另外还需要注重刷牙的时候,确保时间达到3-5min,并且认真细致的刷牙,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并且建议选用含氟牙膏,以更有效地防治龋齿。(3)严格遵照医嘱,按时复诊,患者不能自已控制正畸力量,若发生了剧烈疼痛、带环托槽掉落或矫治器破损等特殊现象,必须按时复诊并带回已脱落的装置。

1.3 指标观察

1.3.1 科室自制量表评估治疗依从性,80分、60-80分、<60分分别代表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总治疗依从性。

1.3.2 CFMS量表(医疗恐惧调查量表)评估患者医疗恐惧度,分数越高恐惧度越高[2]。

1.3.3 口腔健康状况应用口腔健康评价法实施评估,总分40分,分数越高口腔健康状态越良好。

1.3.4 口腔正畸后并发症(龋齿、牙结石、牙龈炎、口腔溃疡、托槽脱落)发生率。

1.3.5 科室自制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4-5分、2-3分、≤1分分别代表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率+基本满意率=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版本软件处理研究数据,变量资料以“t”计算,定性数据用χ2核实,并分别以与(%)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对比

患者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B组较A组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对比[n(%)]

2.2 患者医疗恐惧调查量表评分对比

患者医疗恐惧调查量表评分,干预前A、B组评分分别为(3 4.5 5±2.2 7)分、(34.58±2.25)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9,P=0.961);干预后A、B组评分分别为(29.22±2.31)分、(24.05±2.02)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 1 5,P=0.000)。

2.3 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评分对比

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评分,干预前A、B组评分分别为(26.42±2.27)分、(26.48±2.31)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 9 8,P=0.9 2 2);干预后A、B组评分分别为(31.57±2.64)分、(36.29±2.79)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2,P=0.000)。

2.4 口腔正畸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口腔正畸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出现2例(7.14%)龋齿、1例(3.57%)牙结石、2例(7.14%)牙龈炎、1例(3.57%)口腔溃疡、3例(10.71%)托槽脱落,总发生率32.14%(9/28);B组出现1例(3.57%)龋齿、1例(3.57%)托槽脱落,总发生率7.14%(2/2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P=0.018)。

2.5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患者护理满意度,A组为71.43%(20/28)高于B组的92.86%(26/2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2,P=0.036)。

3 讨论

牙齿如果发生排列参差不齐、畸形的现象,将降低其牙齿的美观性和咀嚼能力,还将对其口腔的卫生环境产生不好的影响[3]。因此,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是在医疗上解决牙齿排列参差不齐、畸形、齿弓突出等口腔疾病的重要手段。不过因为口腔正畸的治疗疗程一般较长,再加上受到患者年纪、教育程度等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的依从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也就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口腔正畸治疗的有效性。但有关资料还表明[4],口腔正畸治疗的矫治作用和治愈期限的长短不但取决于医师的治疗能力,也取决于患者的身心情况、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但对口腔正畸患者来说其在口腔正畸中,往往必须佩戴半年甚至半年以上的正畸矫治器,在此期间极易发生治疗松懈的状况,进而造成整个治疗依从性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5]。所以,需要运用适当的临床干预手段以改善临床治疗疗效。

循证护理干预是指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活动中科学地把理论和实际及患者意见相结合,进行护理活动的过程。与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比较,循证护理方式更多的重视患者的身心与情感需求,医院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以增加患者临床护理配合率。并且在护理活动中严密注意患者身心状况的改变,对出现不良心理的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指导与干预,使患者坚持护理信念,共同建立护理信念,从而有效减少对常规护理的盲目性[6]。而本次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到B组口腔正畸患者中,其通过建立循证护理小组从而给予口腔正畸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护理服务的有效性。而通过加强对患者身心状况和不良情绪的干预,其有效减少了患者对治疗的害怕、不安、敌对等不良情绪,增加了患者的配合性,有利于患者继续进行治疗。而通过行为干预其能够促使患者逐步形成正常的口腔卫生行为,维护口腔卫生与健康,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这在较大范围上可以增加正畸的满意度[7]。且有科学研究结果证实,刷牙的技术和认真程度比正畸牙刷的正确使用更为关键。而通过对患者行为上的适当干预,也有助于改善了患者的刷牙技术和认真程度,不但促进了矫治的进行,而且使患者形成了较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促进了口腔健康[8]。而本次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循证护理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显著应用效果与价值,即:B组(循证护理)较A组(常规护理)患者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口腔正畸后口腔健康状况评分均更高,口腔正畸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医疗恐惧调查量表评分均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口腔正畸患者医疗恐惧感,并促进治疗依从性、安全性及口腔健康状态的提升,值得被进一步广泛应用推广于临床。

猜你喜欢
口腔卫生循证口腔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2年13期)2022-07-08 07:48:26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48:42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 07:05:12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口腔卫生师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