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继春
(徽县嘉陵镇明德小学,甘肃 陇南)
在小学阶段,阅读与写作都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但在以往教学工作中,诸多教师将阅读与写作彼此分离,看作完全不同的教学板块。在此情况下,学生难以掌握两者之间的本质关联,自身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相对较慢。在教改工作下,教师愈加注重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关联,在自身教学中逐步引入读写结合策略。小学时期,语文学科的阅读与教学具有较强关联性,当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读写结合策略之后,小学生的相应学习能力会充分提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锻炼逻辑能力,通过写作检验并运用所学知识,其语文综合能力会显著提高。但就实际教学情况看,部分教师对读写结合策略的认知不足,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如何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读写结合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小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常出现素材过少,文章内容不充实的问题,这一问题与学生语文素材的积累有极大关系。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所采取的策略过于刻板、单调。一般而言,教师会根据教材要求,确定某单元的写作主题,再为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作文进行朗读。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写作,完成相应训练。在此类模式下,学生难以发现写作要求与课文内容之间的重要联系,因缺少充实的写作素材,在正式写作时,文章极有可能出现“凑字数”的问题,且缺乏紧密的行文逻辑。在引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后,这一问题可以被有效改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注重积累各种优秀素材,如课文中的优秀事例、作者紧密的行文逻辑以及对各种细节的描写。在后续自主写作时,学生充分引用在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其整体文章质量会显著提高。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工作也影响学生后续的发展。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多会用大量的阅读训练题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技巧,但这些训练并不能给学生带来本质上的提升,还极有可能限制学生阅读思维。在引入读写结合模式之后,学生能得到更好的阅读训练平台,其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都能得到显著提高。例如,小学时期的某些文章需要学生把控文章重点细节,并通过人物行为概括人物精神情感与主要特点。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对此类阅读知识会有初步接触,教师可以利用针对性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加以巩固。在完成当堂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详细阅读并感受作者的写作思路。之后选择与之类似的其他对象,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结合自身理解进行创新。在有效的写作训练中,学生能针对性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过渡,进而以成熟的思想看待不同文章,提高学习的全面性。
除上述优势之外,读写结合模式还能在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在未使用这一模式之前,教师往往将阅读与写作分成两部分进行,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此类方法存在较为明显的弊端,学生难以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充分结合,教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理论讲解,其教学效率与质量却难以得到显著提高。而在引入读写结合模式之后,这一问题会得到有效改善。例如,在学习科普性课文时,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充分结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机选择某一片段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作者的思想与看法,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当学生具备一定认知基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当堂写作,从而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读写结合能让学生在一堂课内同时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也会明显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需要教师为学生准备有效的实践平台,锻炼学生相应能力,在读写结合教学时,同样如此。但就实际教学现状看,诸多教师并未注重将阅读与写作充分结合,且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平台。以“看图画,写一写”该单元的写作为例,此类形式的写作与漫画类写作具有一定相似性,都需要学生从图画中找出关键细节,掌握关键信息,将相应内容串联,从而写出作文。而该单元其他文章也具有此类特征,课文中均穿插了图画。但部分教师却认为该单元写作与其他课文不存在关联性,只让学生将写作思维局限在写作图中。因此,学生会形成错误认知,将写作与阅读看作完全不同的两个板块。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均难以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会受到阻碍。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极强的拓展性,在学习该学科相关知识时,学生极有可能对课外知识产生探究兴趣。在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时,教师要注重这一情况,有效引入课外资源,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课内的阅读与写作,并未给学生引入有效的课外资源。因此,在进行阅读和续作训练时,学生往往会局限在课内,其创新思路和看法难以表达。除此之外,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认知不全面,极易出现理解能力弱、写作素材少的问题,从而影响读写结合教学工作的实施。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引入适当的课外素材,保障读写结合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保障读写结合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教师必须从根本上了解阅读和写作的本质,只有教师明确阅读写作本质,其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才会注重提高教学工作的实践性,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并运用语文知识。此外,当教师做好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工作之后,整体课堂效率也会提升,学生能在一堂课内同时锻炼阅读和写作两种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做好两者的结合工作,保障读写结合的充分落实,从而增加学生实践锻炼机会,在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使学生注重效率,更贴合当前社会需求。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海上日出》时,学生需要明确写作顺序的重要性,并学会张弛有度、详略得当的写法。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实践活动模拟日出。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盆清水,在水中滴入墨汁,使水变黑,模拟黑暗。之后准备一个贴有金箔包装纸的乒乓球,模拟太阳。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先利用玻璃棒将乒乓球完全浸没到墨水中,再慢速摆动玻璃棒,学生会发现,贴有金箔的乒乓球会逐渐上升至水面。此时,教师让学生思考乒乓球上升是不是具有一定顺序,且具有一定规律,这一情况与哪种自然现象类似。学生会逐步将这一现象过渡到日出,其学习和探究兴趣相对较高。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按照行文顺序学习文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描写日出的具体过程。此时,学生的逻辑会得到充分锻炼,对写作顺序也会更加重视。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文中描写日出的逻辑顺序,对课前展示的游戏进行写作,并在写作过程中体现特定的描写顺序。在这样的读写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技能通过阅读行程相对严谨的逻辑思维,也能在训练中运用相应的逻辑思维进行写作。久而久之,阅读和写作会实现充分结合,学生能具有更多的实践平台与机会,其对事物的认知更加全面,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讲解课文,不仅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还会对学生学习思维造成限制。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将优秀的课外资源引入读写结合教学中,根据文章类型与内容的不同,选择针对性较强的多元化资源。与课内资源相比,有效引入课外资源,能让学生以更全面、更透彻的角度了解各项语文知识,其对文章与写作的理解更为准确。同时,学生还能积累有效的课外资源,在课外阅读中检验所学知识,训练阅读技巧,积累他人优秀的写作案例。长此以往,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能得到充分提高,教师也能进一步提高读写结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鲁滨逊漂流记》以及《骑鹅历险记》等内容时,学生需要学习两位主人公敢于冒险、敢于直面逆境并乐观对待逆境的态度和品质,而课文选段则属于两部名著中的经典片段。为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引入名著中的其他片段进行讲解。如鲁滨逊在海岛上尝试种植玉米、小麦,第一次制作面包,热心帮助星期五父子,改变星期五的思想等片段。此类内容属于课外知识,不仅具有极强的趣味性,还能增加学生的见解。
就上述内容而言,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有效实施读写结合已成为该学科教学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注重落实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且缺乏对课外优秀案例的引入。在此情况下,小学生阅读写作能力难以同时提升,思维发展也受到极大限制,进而对后续成长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根本上重视读写结合工作,改善自身教育理念,以实践化策略与多元化资源落实阅读写作的结合工作。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提高读写结合与学生本身的贴合性,进而为学生有效发展提供推动力,以读写结合策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终,小学生能在有效的教学策略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教师也能逐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为现代化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