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王策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易引发人体多种疾病。人体中的硒,主要通过饮食摄入,食用富硒食品是人体补硒的重要途径。在谷类作物中,小麦对硒的富集能力最强,可将环境中的硒吸收转化成含硒籽粒。河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充分挖掘富硒土壤资源,科学合理发展富硒小麦,对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据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土地质量调查,河南省富硒绿色耕地面积达95.93 万hm2,主要分布在太行山脉的安阳市、鹤壁市、焦作市,伊洛河流域的洛阳市,沙颍河流域的许昌市、平顶山市,黄淮冲积平原区的郑州市、开封市、商丘市一带,在永城市周边也发现了集中连片的绿色富硒土壤资源,为河南省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小麦富硒途径主要有自然富硒、人工施硒和生物强化。在富硒土壤区,生产的自然富硒小麦对土壤硒含量的要求较高。人工施硒有硒液浸种、土施硒肥、叶面喷硒等,硒液浸种对小麦籽粒硒含量的提高作用有限,土施硒肥对小麦茎、叶、籽粒的硒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小麦拔节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进行叶面喷施硒肥液,可以提高籽粒含硒量。生物强化是通过分子育种、基因改造等途径,提高小麦对硒吸收、运载及向籽粒转运的能力,最终提高籽粒硒含量。人工补硒是目前河南省富硒小麦种植的主要途径。
河南省富硒小麦发展缓慢,仍处起步阶段,整体规模不大,种植面积较小,主要在商丘市、洛阳市、新乡市、焦作市、周口市、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等地零星种植。永城市是河南省土壤富硒面积较大、硒含量较高,富硒农产品开发较早的地区,是富硒土壤种植基地,也是河南省最大的富硒小麦生产区。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永城市大力培育发展富硒小麦种植和面粉加工业,建设集中连片的富硒小麦高标准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展富硒小麦技术研发与应用,实行订单生产,同时积极研发富硒馒头、水饺、面条、面包等不同用途小麦粉以及特色深加工食品,推动富硒小麦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富硒小麦的基础性研究不足,一些关键补硒技术仍需验证,缺乏成熟的规模化、标准化集成技术,生产水平低,难以满足企业加工需求。产品研发创新不足,缺乏精深加工,加工工艺简单,趋同严重,产品层次低。
与国内富硒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河南省富硒土壤资源发现相对较晚,产业起步晚,种植合作社和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基本自产自销。加之河南省富硒土壤大面积集中连片的资源较少,空间布局较分散,产地规模尚未形成。
近年,河南省制定了富硒小麦生产、收获、储藏、加工及富硒面粉的相关标准,构建了富硒小麦标准体系。但企业各自的标准居多,缺乏基础性的省级地方标准,硒含量指标、硒产品分级不精准、缺乏权威性,阻碍了富硒小麦产业发展。
富硒农产品的宣传不够,大众对硒的作用及功能缺乏了解,加之部分地区存在炒作硒概念的现象,补硒功效引导不当,产品良莠不齐,价格普遍较高,市场认可度低。同时,政府缺乏扶持富硒小麦发展的相关政策,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小麦籽粒硒含量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土壤质量、硒含量水平和存在形态。富硒土壤区生产的小麦硒含量较高,多数属于富硒农产品;缺硒区、低硒区生产的小麦硒含量普遍较低,即使人工补硒也难以达到富硒小麦的要求。
政府部门应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做好社会宣传,让人们了解“硒”知识;鼓励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宣传,打造一批产品叫得响、质量信得过、消费者认可的名优品牌、企业品牌和地域品牌;依托富硒土壤资源,合理划定富硒小麦优势产区,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引导富硒小麦种植和产业发展。
政府部门应鼓励科教企联合开展富硒小麦品种选育、引进及配套栽培新技术攻关;支持富硒土壤区优先试点,建设富硒小麦示范基地,加快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应用;加强标准创新,完善构建河南富硒小麦全产业链标准技术体系;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富硒小麦加工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政府部门应坚持以优势产地为基础,以订单生产为纽带,支持加工企业、购销企业等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富硒小麦发展联合体,进行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构建“产—供—销”产业链,加强富硒小麦检验检测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确保产销信息畅通,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进产销加一体化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