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提升新闻采访报道质量的策略

2022-12-16 12:02:29陆克服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6期
关键词:采访报道传统媒体受众

◎陆克服

(铜陵日报社,安徽 铜陵 244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新媒体技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全面普及以及广泛应用,受众与媒体用户已经充分感受到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海量化”“个性化”“多元化”信息所产生的巨大冲击与影响[1]。各类新媒体技术以及新媒体平台创新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受众选择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以及各类新闻APP 获取新闻信息,并进行个性化资讯推送。与此同时,各类自媒体的迅速崛起,让新闻报道与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便捷,更加多渠道、多途径。在此种媒体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传统新闻媒体编辑记者想要提升新闻采访与报道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文化素养、职业能力及新媒体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当始终秉承新闻采访报道“内容为王”的原则,不断适应融媒体时代全新的新闻采访报道节奏与工作模式,为受众和媒体用户推送更加高质量、高效率、高关注度的优质新闻报道,确保自身媒体能够在融媒体时代激烈的新闻市场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记者应坚持的采访报道准则

(一)坚持以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肩负着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历史使命,其必须要在日常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准确性,进而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做好党和国家的喉舌,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新闻采编工作理念与思想。当前阶段,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绝对不能在日常新闻采编工作中采用过度宣传,以及“蹭流量”“抓眼球”等媒体工作方式。一旦新闻编辑记者为了关注度、流量度和话题度而报道未经证实的信息以及各类“噱头化新闻”,必然会严重影响新闻传播与推广的质量和效果,也可能形成较为严重的新闻事故。[2]基于此,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必须要始终坚持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确保各类新闻采访与报道工作能够对广大受众与媒体用户形成积极、正确、健康的引导。

(二)充分明确自身的媒体责任,传播媒体正能量

融媒体时代的大幕开启,让整个新闻采编与报道工作的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各种压力、挑战与困境,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必须要充分明确自身的媒体责任,能够始终在新闻报道各项工作中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媒体正能量。同时,新闻编辑记者应当将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与负责的媒体工作进行精准化、清晰化界定与划分,做好新闻采编报道各项工作的充分准备以及采编计划,进而将自身媒体工作职责能够与日常新闻采访报道各项工作完美结合,确保各项新闻采编报道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客观而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需要展现出积极、乐观、严谨、认真的媒体工作态度。能够在采访报道过程中保持中立、客观、公正的态度,能够有效控制自身情感,坚决避免各类新闻事件对情绪自身带来影响,从而导致对新闻失去应有的判断。同时,在新闻采访与报道实践过程中,也需要注重采访技巧和采访艺术的有效应用,不断增强自身新闻报道的黏性,提高媒体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媒体竞争力。

(三)要拥有良好的新闻敏锐性与信息判断力

当前阶段,各类自媒体、流媒体等新兴媒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并且也让传统新闻媒体承受了巨大的市场压力。因此,传统新闻编辑记者必须要拥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度与信息判断力,能够“先人一步”,在日常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找好最佳“切入点”,抓准采访时机。结合当前最具热点的新闻以及百姓群众最为关注的经济、民生、文体、教育、医疗等新闻话题,展开生动化、亲民化、优质化的新闻采访报道。这就需要新闻编辑记者能够针对各类互联网上“海量化”信息进行有效甄别与精心筛选,利用精准的信息判断力与甄别力寻找到当前新闻热议话题[3]。尤其是在各类突发事件以及话题性极高的社会新闻采访与报道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及时策划、主动出击,从而获取新闻现场第一手信息资料,以及事件发展的及时动态。

二、融媒体时代提升新闻编辑记者采访报道质量的策略

(一)编辑记者应保持良好的政治素质与媒体素养

客观而言,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抑或是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永远都是为党和人民群众发声的“重要媒体发言人”,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百姓群众的“传声筒”。在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创新化发展大环境下,想要提升传统媒体编辑记者的采访报道质量与水平,首要任务仍旧是不断提升编辑记者自身的政治素养与媒体素养。作为一名优秀的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其自身需要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以及正确的“三观”。能够在日常新闻采访报道各项工作中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灵活多变的采访技巧、极为丰富的现场采访经验,以及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受众提供生动、客观、真实、优质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产品,发挥出自身应有的媒体价值[4]。

(二)编辑记者应与时俱进创新新闻采访报道思维

现如今,各类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社交平台以及自媒体、流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在客观上全面促进了整个媒体领域创新化改革与升级,而且让新闻采访报道工作的主体模式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然而,相当一部分传统新闻媒体编辑记者长期受到传统媒体工作思维与理念的束缚,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性与创意性,结果导致所采访报道的新闻无法激发受众浏览与观看的欲望。而新媒体平台的新闻采访报道则极具创新意识且能够紧抓当前热点,在采编工作以及传播方式上拥有诸多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传播途径与渠道的强力支持。这就导致当前阶段广大受众更加喜欢借助抖音、今日头条、快手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来获取各类新闻报道与信息资讯。基于此种情况,传统媒体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各种方式与策略让自身的媒体新闻编辑记者能够完美转型,逐渐过渡到全新媒体发展环境之中,还要培养良好的大数据思维与互联网思维。在不断创新采访报道理念与思维的同时,让自身能够重新定位,成为成灵活、多变、综合性的新闻媒体。与此同时,在日常各类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需要能够真正站在受访者以及广大群众的立场与角度上调整采访方向,设定更加高质量、亲民的采访问题。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采访报道最为常用的就是“一问一答”的形式。[5]由新闻记者针对新闻事件内容与主题对受访者提出相应的问题,受访者结合记者的具体提问进行回答与表态。这种新闻采访报道虽然极具现场感与真实度,但还是容易受到新闻记者主观能动性以及情感倾向性的引导与制约。结果导致一些新闻细节与新闻重要信息无法完整、公正、客观、全面地被呈现与报道出来,并且相当一部分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紧张、局促、不安、忐忑等状态,导致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述水平明显降低,对于完成新闻信息与线索的建构工作也会产生诸多影响。基于此,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记者在日常采访过程中应当调整传统思维方式,展现出良好的新媒体采编思维理念,能够与受访者之间不断拉近距离,并且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聊天式”“唠家常式”采访氛围,让受访者成为采访报道的绝对主角,让其能够在毫无压力的状态下较为自然轻松地用语言还原各种新闻事件,进而有效提升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的采访报道质量与信息传播效果。

(三)新闻编辑记者应始终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新闻编辑记者在各类新闻采访报道中展现出的媒体综合素养与实践水平高低,必然决定着新闻采编工作的整体效率与质量。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想要真正意义上提高新闻采访报道的水平与质量,必须要始终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在日常各项新闻采访报道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灵活的采访技巧、较高的采访艺术性以及丰富的采访经验,让整个新闻采访报道工作能够保质保量,极具新闻性与艺术性。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冬奥吉祥物“冰墩墩”成为绝对的新闻热点与流量话题。憨态可掬的“冰墩墩”从冬奥会开幕之前的“无人问津”,到冬奥会开幕之后“一墩”难求,引发了全国人民的热议与关注。各地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针对这一热点新闻大多采取了新媒体报道思路与创意化理念,寻找新闻的核心内容以及最具热议度的元素,进而在本地新闻报道上加大力气,苦下功夫。各地传统媒体新闻记者都围绕本地“冰墩墩”为何迅速售罄,且二级市场价格水涨船高、“冰墩墩”为什么能够在极短的时间迅速“霸屏”登上热搜榜,本地居民利用各种趣味方式快乐致敬“冰墩墩”等新闻元素,展开生动化、立体化、趣味化采访报道,并且能够将看点高、关注度强、热议度广的相关报道进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多渠道、多途径传播与推送,让这一奥运吉祥物的各种趣味新闻能够迅速在全国受众与媒体用户手机中迅速扩散,产生了优秀的新媒体采访报道传播效果。显而易见,无论针对哪种类型的新闻,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都应当能够在“内容为王”“质量至上”的采编理念驱动下进行具体采访报道工作,为受众与媒体用户不断提供更加及时化、丰富化、生动化、亲民化的新闻产品与资讯服务,在积累更多的媒体用户数量与粉丝数的同时,让自身媒体新闻采访报道工作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四)新闻编辑记者应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并拓宽知识面

融媒体时代的大幕开启,致使整个新闻媒体市场处于一种“白热化”的竞争状态。在各种流媒体、自媒体的强势发展与全速前进的大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编辑记者想要沉着应战、从容不迫,就必须要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不断拓宽知识面。这就需要传统媒体领导层与管理层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强针对新闻编辑记者的专业培训。例如,组织新闻编辑记者积极参加各种采编高阶技能培训,聘请国内优秀专业媒体记者或者新闻学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与交流座谈。同时,新闻编辑记者也需要利用自身闲暇时间以及节假日进行“自我充电”,积极学习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报刊以及杂志,并且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新闻媒体的最新发展动态与传播趋势,能够做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采编业务能力与实践水平,从而在面对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新闻采访报道工作时,能够做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五)新闻编辑记者应增强新媒体采编技术能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新闻编辑记者在进行各类采访之前都需要制定相应的采访提纲,进行问题设计。倘若受访者身份较为特殊或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新闻编辑记者在采访报道工作开展之前必须要提前投入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整理和搜集受访者的相关资料,进而挑选最佳的采访报道切入点进行细致化采访。然而,一旦面临各种突发性新闻事件时,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则必然缺乏充足的准备与策划时间,导致仓促上阵,在采访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与困难无法有效解决。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信息化技术不断革新,不仅让受众与媒体拥有更加便利的信息接收渠道,而且也为传统新闻编辑记者日常参与各类采访报道工作给予了强力支持。当前阶段,传统新闻编辑记者应当不断增强自身新媒体采编技术学习与掌握能力。例如,灵活运用各类移动终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信息获取。尤其是在赶赴各类突发新闻事件的途中,新闻编辑记者完全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搜索和查询相关事件的背景、资料、进展、人物等重要新闻元素,并且利用“碎片化”时间做好前期采访各项准备工作,进而能够在正式采访报道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全面掌控整个采访报道流程,有效提高新闻采访报道的整体质量与效果。举例说明,融媒体时代,微博热搜榜、抖音热榜、今日头条热榜每天针对各类关注度高、点击率大的新闻都会进行不断更新。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记者不仅可以利用各种“热议新闻”展开新闻线索搜集,以及热点新闻的本地化采访报道,而且还能够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与社交方式与广大受众与媒体用户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进而了解和掌握当前受众对于不同类型新闻信息的倾向性与喜爱度,通过先进的新媒体采编技术与传播平台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采访报道内容,让自身媒体新闻采访报道的优势与权威性得以完美展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编辑记者提高采访报道质量和效果的创新实践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新闻编辑记者自身必须拥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与媒体素养,并且展现出互联网思维与大数据意识,能够学习和掌握各种新媒体采编技术与传播方式,始终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进而为受众与媒体用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新闻采访报道作品。在不断拉近与受众之间的媒体距离,彰显自身媒体社会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力争让自身媒体新闻采访报道工作在未来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采访报道传统媒体受众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中文信息(2018年10期)2018-10-29 10:58:38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活力(2016年6期)2016-06-22 01:28:49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
新闻传播(2015年14期)2015-07-18 11: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