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珂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2019年1月,国家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1]2022年4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2]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和经济产业发展关系更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高职院校能否建立主动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办学机制,尤其是否能够建立适应产业转型需要的高职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对于提高职业院校的活力和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来说至为重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契合度”不高,第三产业专业结构大致趋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缺乏足够的前瞻性,是现存的主要问题。[3]此外,专业调整后内涵建设跟不上,表里两层皮,也是高职专业动态调整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江苏省首家由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吴区)承办的公办高职院校,位处高新区核心位置,是无锡高新区“一区多园一校”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推动产业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快速转型,是对学校的巨大挑战。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通过研究专业动态调整中调整的对象(调整什么)、调整的主体(谁来调整?谁参与调整?)和调整的中介(通过做什么来调整)和调整的保障(如果确保调整顺利进行),从而厘清专业调整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构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调整对包含新专业(群)的设置组建和对原有专业(群)的淘汰,也包含专业(群)的升级改造,从整体到局部,有以下三个层次:
一是专业群的调整,包括新专业群的组建,淘汰不合时宜的专业群,对已有专业群进行调整整合。在新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式以及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的特征,传统单一的专业建设理念已不能适应多元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构建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链条式发展的专业群建设模式势在必行。[4]十三五以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适应高新区6+2+X的产业布局,由原来的软件服务外包、物联网应用技术、现代装备制造、光伏应用技术、工商服务(商务流程服务)、文化创意和商务外语等7个专业群调整为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跨二级学院组建)、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文化旅游(会展策划与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数字艺术)等7大专业群。
二是专业的调整,包括新专业和新专业方向的设置,及淘汰不合时宜的专业和方向。“十三五”以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适应高新区物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新开设了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社区管理与服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数字媒体艺术等10个专业,淘汰了近15个与高新区产业关联性不强的传统专业,如通讯与网络设备、光电技术应用、机械制造、市场营销、影视编导等。学校最新的一个专业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就是在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对于现代应急管理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高度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三是专业的升级改造,就是专业不变,但是由于产业发展变化,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调整,从而进行课程与教学体系等的一系列内涵调整。比如,由会计专业发展而来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依托与“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无锡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共建的“空港产业学院”,对接现代商贸流通产业链,与园区内企业紧密合作协同育人,针对园区内中小微企业众多和会计智能化的趋势,逐步把人才培养定位由“账房先生”转为“企业军事”。教学上引入企业真实案例,采用学训结合的三明治教学方式,将实际操作技能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形成了“以任务为驱动、与实践零距离对接”的教学特色。
《新职业教育法》第六条规定“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5]高职院校的专业调整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政、行、企等校外相关方也是重要主体,学校内部,如果没有二级学院、系(教研室)等参与,恐怕也难落到实处。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在专业调整实践中,形成了从上层到基层的四个层次的校内校外双主体。
第一个层次是新区和学校。我校是高新区举办的高职院校,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为无锡高新区培养高技能人才。学校和高新区是最宏观的一个层次,总体把控高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走向,对专业调整进行指导和统筹。
第二个层次是产业园区和二级学院。新区的建设格局是“一区多园”,新区的多个建设发展规划,都把产业园区的发展列入其中,如《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现代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就明确“形成区街园融合发展产业布局”,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ABCD区),太湖湾科创城(太科园)、空港经济开发区、梅村智能制造产业园、江溪梦溪智慧产业园、旺庄智能装备产业园、鸿山物联智慧产业园。产业园集聚了产业集群,兼有区域行业的功能。二级学院是进行专业(群)调整的重要主体,在调整专业(群)的时候不能闭门造车,每个二级学院对应一个以上的产业园区,与产业园区携手进行专业(群)调整,可使专业(群)的调整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升级更契合。
第三个层次是企业和系(教研室)。系(教研室)是进行专业建设的主体,在进行专业内涵调整的时候,专业教研室理应成为主体。专业教研室在进行专业内涵调整和建设的时候,要对接的是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因为构成产业园区的单位是企业。每个系(教研室)对接一个以上的领军型企业,可比较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的动态。
第四个层次是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一般会认为,专业调整是学校上层的事情,与基层的教师无关,其实无论是哪个层次的专业调整,最后都要由教师去落实,如果没有了解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师资,专业再怎么调整也只是表面上的。专业教师对接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建立长期的关系,进行合作项目开发,可以紧跟产业发展的动向,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敏锐地感受到产业的发展变化。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建立起长期关系,可使企业专家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专业建设中,充实兼职教师队伍,有利于适应产业升级专业调整的顺利实施。
适应产业转型需要进行高职专业的调整,实际上就是要培养适应产业转型需要的人才,为产业转型发展服务。企业和学校的利益交集点是人才,产业、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人才,而学校又通过专业培养人才,所以调整的重点应该是对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含三个要素:职业能力体系(人才规格标准)、课程与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活动)和评价反馈体系(人才培养成效)。
职业能力体系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包括专业能力(掌握专业技能、知识)、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和社会能力(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职业能力体系制定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实际上就是对专业的定位问题。
课程与教学体系解决的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包括课程的设置与结构、课程的内容与组织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是对人才的培养活动。
评价反馈体系解决的是如何评价专业培养人才效果的问题。评价反馈体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评价主体对于学生学业和学生踏上作岗位后工作表现的评价、对于课程和教学的评价、对于专业建设的评价,从各个方面为修正课程与教学体系和职业能力体系提供反馈。
这三个要素虽然相对独立,但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处于动态发展中。职业能力体系对接企业行业对于职业岗位的要求,随着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职业岗位的要求也不断变化,课程与教学体系对接职业能力体系,职业能力体系一旦发生变化,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适时作出调整。评价反馈体系为课程与教学体系、职业能力体系提供反馈。三要素的互动既体现出高职教育追踪产业经济发展的特性,也体现出高职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的具体表现。
根据产业发展状况预测人才需求,确定紧缺岗位,确定所需人才的核心能力和规格标准,梳理学校现有人才培养情况,科学组建新专业群,设置新专业。专业群是高职教育专业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其提出的背景是智能化条件下产业模式与职业结构的深刻变化所带来的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华东师范大学徐国庆教授总结了目前高职教育专业群编组通常使用的三种逻辑:一是产业逻辑,即把产业链上的相关专业组织到一起;二是岗位逻辑,即把有工作关系的专业组织到一起;三是内容逻辑,即把课程内容有相关性的专业组织到一起。他提出这三种逻辑并非在一个层面上,会影响到专业群的建设。他提出专业群建设逻辑需要沉降到知识论层面,才能促进专业群的有效发展。[6]多层次(尤其是第一、第二层次)的校内校外双主体紧密合作,既可以及时了解产业的发展动向和人才需求,又可以科学确定人才的核心能力和规格,从而在定位准确的基础上组建和设置专业(群)。比如,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在高新区大力发展高端商贸和临空服务业的背景下,商学院充分对接“无锡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把握了“物流智慧”“跨境电商”“大数据应用”“现代会计”等供应链集成服务新业态,梳理出物流工艺链管理、电子商务运营、商务数据分析、流通成本控制等核心岗位群,整合学校原有专业,组建由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商务数据分析与英语专业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构成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而且,由于学校和园区的高度融合,能更敏锐地接收到园区对于人才的需求。比如,学校和园区共建紧缺人才实训学院,直接接受高新区委托培养最紧缺的人才,带动学校人才培养作出调整。
在确定专业(群)总体规格标准后,通过多层次(主要是第二、第三、第四层次)的校内外双主体紧密合作,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合行业标准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体系,制定既符合国标,又体现区域经济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依据职业能力体系的相关要求,重新选取课程内容,并依据工作过程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组。与企业专家共同编写教材,与企业、园区共同建设课程资源,把最新的技术和真实项目引入课程和课堂。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课程的时候,邀请企业专家进入课堂。比如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面向智能装备与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通过与高新区内村田、奥特维、曙光模具等龙头企业的对接,梳理出专业群通用岗位、专业岗位和交叉岗位,确定各专业对应链不同端口以及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分析群内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课程的共性与差异性,依据核心岗位的工作过程和需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规范来构建课程系统。与奥特维共建产业学院,开展本土双元、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效果是评价专业(群)建设成效最主要的一项指标。多层次主体通过建立和完善学校评价、企业与社会评价、政府评价的立体评价体系,形成人才培养成果多方合作评价机制。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变一张试卷考试的方式为企业参与确定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的评价过程,从而真正检验出课程与教学体系是否实现了职业能力体系的目标要求。完善毕业生跟踪评价系统,企业、园区和社会其他成员根据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来评价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在进行专业评估时,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把留新(新吴区)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同时,根据各阶段、各方的评价反馈,及时调整课程与教学体系、职业能力体系的相关内容,从而保证专业(群)的调整真正是由表及里地适应产业转型需要。
配套制度是保障调整机制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成立了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理事会,下设校地合作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委员会,加强与无锡新区管委会、区各相关部门、街道、产业园区以及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基于利益驱动的运行与合作机制,建设“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服务支撑、智力支持”的利益驱动机制,发挥政府指导功能,营造政产学研合作的制度环境;促进新区政府为学校出台量身定制的专项政策,支持学院政产学研合作;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学校行政人员、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进行了“柔性引智”、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使进入高新区企业锻炼成为专业教师的必选项。正是这一系列的制度和组织架构,保障了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校地定专业,校企定规格”的动态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