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650)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1]。体育产业作为现代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湾区体育产业还面临较多发展问题,比如无富有特色的赛事品牌、体育用品创新和品牌建设不够等。面对这些问题,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到底如何,对高职体育人才培养又有怎样的启发呢?
不同的研究者对体育产业有不同的定义。一些学者从是否面向消费者直接提供体育产品、服务和管理活动为标准,对体育产业做出狭义的界定。如周波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以身体练习或运动为主要生产手段,以提供体育服务(或劳务)产品来满足消费者体育需要为直接目的,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2]。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链条也不断延伸,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倾向于对体育产业做更为广义的理解。庹权在比较境内外体育产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凡是能向市场消费者提供具有“体育”性质的产品的主体都应包含其中[3]。
采用广义的体育产业概念,体育产业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庞大了。《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将体育产业分为11个大类。这11个大类根据体育产业的市场构成,分为体育主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育外围(边缘)产业。本文对体育产业的界定以《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为主要依据,以体育主体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为主,兼论体育相关产业。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一个区域。大湾区各城市也基本形成了各自的体育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比如深圳在高端体育用品研发方面占据优势;香港有发达的体育资本市场、完善的赛马和游艇产业链;澳门的体育休闲旅游业、体育博彩业持续火爆;珠海、肇庆、惠州则在体育旅游、户外运动等方面发展迅速[4]。在此基础上,大湾区体育产业在整体发展规模上还将迎来较大的发展空间。
1.良好的政策支撑。无论是从国家还是地区政策来看,都给予了粤港澳大湾区巨大的政策支持。除《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为促进大湾区经济和产业整体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外,广东省还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发展专门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体育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这些文件对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契机。
2.庞大的人口基数支撑。根据《广东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广东省常住人口达1.26亿,居全国首位,其中居于大湾区的9市人口达到7800多万,约占广东总人口的62%。同时,从2010年到2020年的人口发展来看,这9市人口仍然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从人口年龄分布比重来看,0—14岁人口比重平均达到16%以上,15—59岁人口比重平均达到72%以上,而这两部分人群是参与体育休闲相关活动的主力。加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800多万人口,无论是从人口绝对数量,还是参与体育活动主体年龄分布人口及人口增长趋势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市场可拓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3.良好的经济发展支撑。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9000~10000美元时,人们的消费方式会逐渐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此时体育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根据《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0)》,粤港澳大湾区2019年整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2万亿元,人均GDP已达16.15万元,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整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9万亿元,高于整个广东省11.08万亿元的规模。其中,粤九市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在大湾区中的经济作用越发明显。2020年9个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5万亿元,占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80.8%,比重较2019年提升0.1个百分点。尽管大湾区几个城市经济发展还不够均衡,但整体人均GDP已达2万美元以上,加之湾区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潜力,均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特别是粤九市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尽管大湾区体育产业基础较好,但整体还停留在比较粗放的发展阶段,未来体育产业发展需要走向以优、新、特为特点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1.做优现在比较成熟的体育产业市场。目前大湾区体育产业在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用品、体育场馆服务方面相对成熟。香港形成了以“M”品牌系列赛事为主导,以赛马、龙舟、高尔夫、帆船、马拉松、网球等为特色的大型体育赛事集群;广州形成了以足球、篮球和马拉松为核心的大型体育赛事集群;深圳形成了以帆船、网球、足球和篮球为特色的大型体育赛事集群。但整体而言,赛事级别和影响力都还不足,各地赛事,如网球和马拉松等,同质化竞争较为明显。体育用品业一直是大湾区体育产业中比较成熟,占比也最大的部分。近年来随着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比重虽有所下降,但2020年体育用品业仍占广东省体育产业的44.90%。但是体育用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然有待提升。目前健身休闲体育产业和体育培训业在大湾区体育产业中的发展也相对较好,其产值和机构主体逐年增加,但与体育赛事和体育用品业同样面临知名度不高、高端品牌建设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参与机构仍然处于小规模、非体系发展阶段。
随着人们体育参与意识和参与质量的不断提升,这些相对成熟的体育产业要想得到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做优质量,打造品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科教育培训转型的一个主要领域即是艺体培训,这对现有体育培训业而言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2.新兴体育项目开拓空间大。第一,滨海休闲体育将迎来良好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海洋休闲度假是假日经济的重要形式,美国夏威夷打造了著名的世界滨海休闲体育运动中心,马耳他将十多个著名海湾建成“水上运动天堂”,成为世界滨海度假旅游胜地[5]。粤港澳大湾区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拥有多样的海岸类型和丰富的滨海休闲资源,海洋体育休闲前景广阔。近年来,大湾区海洋休闲体育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总体还处于海洋观光阶段,体育产业开发程度不深,潜水、冲浪、滑水等项目发展空间巨大。第二,新兴小众体育项目也值得关注。湾区人口以年轻人居多,随着“00后”和“10后”的不断成长,在物质条件更加充裕的情况下,更加追求个性发展,小众体育项目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2020年东京奥运会新增滑板、冲浪、攀岩等项目,2024年巴黎奥运会将新增霹雳舞项目。奥运会的示范效应,必然会带动这些项目的发展。越野、定向、马术等户外运动项目以其新鲜性和挑战性,也会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对电子竞技也将持续保持较高的热情。这些目前看起来还比较小众的项目,未来的发展却很值得期待。
3.传统特色体育产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要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等[6]。《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发展传统体育,抢救濒危传统体育项目,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工程[7]。从这些文件可以看出,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也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期,湾区本身就拥有舞龙、舞狮、龙舟、武术等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传统体育项目,但是现有赛事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未来围绕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学习和培训,赛事、用品等产业也将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增长点。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也面临持续挑战。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尽管受疫情的影响,体育产业未来增长预期放缓,但体育产业也迎来创新变革的良好机遇期。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林瑛认为,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体健康,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进一步觉醒,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升级也在不断促进体育消费增长。未来以“互联网+体育”为代表的数字体育将迎来快速发展,体育与旅游、文化、教育、养老、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蕴含巨大潜力。
随着体育产业的“扩容提质”,对体育职业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幅提升。为了更好对接大湾区体育职业人才需求,湾区内高职体育人才培养应根据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和热点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弥补人才空缺,注意布局交叉学科人才,采用更切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注重学生复合能力培养。
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广东地区有2所专门的体育高职院校,其他开设有体育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在10个左右,且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3个专业,与体育和健康、新兴体育市场相关的专业开设甚少。当然,有一些本科院校也开设体育相关专业,但专业设置侧重点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差异不大。正因如此,导致目前湾区一些非常有潜力的体育产业人才缺乏。有学者研究发现,湾区滨海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缺乏限制了产业的发展[8];岭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才的缺乏[9];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户外运动的高质量发展[10]。因此,从大湾区产业发展趋势及目前人才培养现状而言,建议大湾区高职体育院校适当增设与滨海休闲运动、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相关的专业,为未来大湾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体育项目种类丰富,体育运动技能间的差距也较大,不同体育项目对场地要求等也有很大不同,单靠学校进行相关建设和运营不太现实。比如滨海休闲运动和户外运动等场地就很难由院校独立解决,因此,高职体育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模式需要不断变革和创新。除了传统的院校全日制培养+实习外,建议可以采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在企业(或者协会)设置“产业学院”,采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负责学生的基本文化和运动素质培养,利用企业场地和人员完成符合企业需求的运动技能、管理和服务能力培养;学校建立“大师(非遗)工作室”,聘请体育非遗传承人跨专业培养学生的体育非遗项目技能,学校负责学生其他专业技能的培养;灵活学制,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不同学习时段的交叉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交叉重复中提升能力,同时解决企业用人时段性紧缺等问题。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体育职业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体育职业人才与体育竞技人才不同,其能力培养不能只满足于单一技能的专业化,而应该围绕产业能力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首先在于体育运动项目技能的复合。现代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新兴项目不断涌现,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差异较大,对于从事大众体育的职业人才而言,不能仅满足于某一项运动技能水平的专业化,而应该形成“1+X”的具有多种相对优势的体育运动技能群。其次是围绕职业岗位的多项职业能力的复合。与职业运动员不同,对于体育职业人才而言,“体育”是一个职业载体,在这一载体上需要复合不同的岗位能力,形成“体育+”,或是“+体育”的岗位复合能力和素质,从而真正实现特定产业和岗位职能。最后是跨专业能力的复合。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目前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且潜力巨大。体育职业人才“跨界”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在培养中应在专业选修课程或专业方向设置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跨专业”课程选择,为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强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