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与路径研究

2022-12-16 08:57马光焱李其源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政治

马光焱 李其源

课程思政是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实践。它是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各大高校必须考虑并加以实施的一项举措。高校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并且教师要全面、系统地看待课程思政这一理念[1]。此外,高校应构建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这一过程必将是不易的,而且还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没有彻底融合,导致课堂生硬,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待提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因此,高校要脚踏实地,探索并建立一个合理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一)统一目标原则

学校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摇篮,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而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其他课程教学离不开学校的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使思想政治课程合理融入各类课程十分重要。每门课程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课程目标,都是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服务的[2]。而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入可以让这些课程得到升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课程要服务于专业课程,而专业课程要体现出育人功能,二者相辅相成,目标一致。同时,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各类课程时不能与教学目标相背离,也不可背离人才培养目标。

(二)形式多样化原则

课程思政并不是单一、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融入各类学科的。专业课程中的每一个章节甚至每一句话,对课程思政的融入都是不同的。因此,课程思政在各类专业课程中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基础和较高的职业素养[3]。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具有灵活性、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那些固定的、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会让学生难以理解,过于生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教师的性格、教育背景、生活习惯等都不相同,所以教学风格也不相同[4],要根据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特点,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能很容易听懂课程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更好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理念,从而提升课程思政实效[5]。

(三)过程持续性原则

课程思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持之以恒,不断更新知识面。教师作为这项工作的主导者,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6]。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树立长期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如果教师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不重视,甚至感到抗拒。因此,教师的认真和坚持对于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高校也要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监管,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觉意识不强

建设好课程思政,保证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而如果教师的自觉意识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透彻,那么课程思政的推行就会存在很多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思想政治课程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不知道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意义所在。因此,在面对课程思政这一举措时,一些教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甚至有些教师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开展课程思政。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会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成绩,占用专业课程教学时间,对学生日后就业和生活的帮助不大,从而难以引起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7]。如此一来,便会给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资源匮乏

目前,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基本上仅按照教材或教案授课,围绕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并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等。同时,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模式方面缺乏创新,难以丰富课堂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真正加入课堂。这种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只能完成教学目标,但无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格与思想,同时也不利于课程思政建设。

(三)学生缺乏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

一些社会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很少看新闻,对我国的政治历史方面的知识了解得较少,对历史事件的具体细节,比如时间节点、历史人物等了解不够,只知道享受当下,而不知当下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从而没有形成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的观念。目前,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及一些爱国主义电影在我国特别火热,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因为他们对历史是渴望知晓的,只是没有更多的途径去了解历史,当他们通过电影了解到历史时,他们的内心一定是有所触动的,会激发爱国情怀。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特别有必要的,只有正确地引导学生了解政治历史,才能让他们从心底热爱祖国,以后做人做事才会以大局为重,以国家为重。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觉意识

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觉意识与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成果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首先,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讲堂,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让教师主动积累思想政治知识,并在课堂上将其传授给学生。其次,课程思政旨在通过教师自身的师德影响,探索学科的代际传承、学科人物的人格品德等内容,涵育学生的人格养成,所以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是建设课程思政的关键一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只有思想意识健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育人能力较强,才能教育好学生。最后,高校要借鉴一些教学成效显著的班级的教学经验,学习他们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能拘泥于书本理论,生搬硬套,而要言传身教,从各个角度、各门学科慢慢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顺其自然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8]。

(二)丰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丰富课堂内容,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真正地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利用多媒体制作有趣的PPT,或者播放相关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快速[9],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各抒己见,通过制作小视频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把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搜索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丰富教学内容,使乏味的课堂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丰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有很多种,需要每位教师不断探索,用心挖掘,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书育人的功能。

(三)积极采用激励教育的方法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需要鼓励与肯定,所以采用激励教育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教师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成长特点,既要回应学生成长的个体性诉求,又要关注其社会性需要,在教学中有效融入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与肯定,激励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教师可以采取精神奖励的方式,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的公益活动,例如探望老兵、帮助弱势群体等。学生在参加完公益活动后,教师可以为其颁发相关证书,或者给予学分奖励等。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对学生进行评价,选拔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让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并带动其他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激励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在开展激励教育的过程中,遵循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恰当运用目标激励、信任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和竞争激励等措施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以启发式教学代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总而言之,当下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就是整合各类课程内部的教学资源,认真落实课程思政,分析并解决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针对各种问题制定出应对策略,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打造出独一无二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栋梁及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为思想政治课程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所以高校一方面要明确教师、学生所具有的权利,规定其应履行的义务,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逐步修订与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育人目标。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课程思政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实现主体间的默契配合,提升课程思政的亲和力、说服力和实效性。此外,教师还应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的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品行的统一[10]。

以微课为例,教师应当在课前通过研讨的形式对课题进行论证,微课的课程设计也极大地考验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敏锐地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集训或研讨的形式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对教学效果比较突出教师进行评级、表彰,以额外奖金或精神奖励的形式激发教师进行自我探索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自发地进行学习,提升教学技能,自上而下地形成优良的教风,带动师资队伍整体的高质量发展。此外,高校还应当完善办公室多媒体设备建设,为教师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教师自发组织共同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便利,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一对多”的现状,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政治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