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晶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首次发布心理健康教育文件《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一文件的出台,把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提出4个加强、12项具体措施,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颁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和价值实现导向,表明了培育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到心理育人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学者马建青与杨肖提出,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育人这一根本目标[1]。心理育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途径,以育人为目的,是教育者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根据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对教育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正面价值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与完善的人格,以实现培育新时代“四有”新人这一目标的教育活动。本文论述的心理育人对象为高校学生。
在高校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中,要实现心理育人的育人功能和目标就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价值。学者贾林祥提出,心理育人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心理育人要实现育人价值,就必须培养学生在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拥有正确的认知、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2]。学者陈虹认为,心理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共同体的重要构成[3]。学者徐洁认为,高校应立足于“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任务,有针对性地创新高校心理育人模式,强调了全员育人的重要性[4]。高校心理育人在新时代有新的价值承载,需要充分挖掘心理育人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价值,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培育学生健康的社会心态,从而为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奠定基础。
高校是多种文化群体相遇、交流的场所,大学生在这里成长的过程中既会面临发展性的议题,也会遇到境遇性的矛盾冲突,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这些现象又往往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不可分。也就是说,这些心理问题反映出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困扰。因此,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从信念层面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过来,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日积月累也会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心理育人不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扬弃、创造的过程,是内在有机的结合。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心理育人的规律把握和认识上还缺乏深度,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思考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心理育人的社会性价值。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队伍主要是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和学院心理辅导员构成,实现心理育人的目标上存在意识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有些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功底不深,低估了自身所具有的心理育人价值引领作用;有些心理辅导员缺乏有效系统的心理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常规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身兼多职,无法专注于心理育人工作创新的深度思考。这也就导致了心理育人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成效不同[5]。
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心理育人价值,既要解决理论冲突问题、角色身份冲突问题和方法路径问题,同时也要避免出现因争夺对象、争夺平台、争夺资源而发生的内耗问题,需要加强方法论的研究。心理育人是心理健康教育汲取正确的价值观去影响、调整和改变学生错误的认知模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信念、道德判断,有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名利、成败、得失等有正确判断,这是一个个体成功的基石。为此,研究心理育人规律,提升工作队伍业务素养,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在具备服务的个性化与精准性的同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性功能,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开展的同时,积极探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方法、角色的契合点,多在实践上下功夫,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确保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时代价值的实现。
高校心理育人体系有其基本的构成要素及价值逻辑,“心理”与“育人”是这一概念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用心理的方法育人,就是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加强真善美的价值引领,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在处理思想问题的过程中,以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依据,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运用容易使学生获得共鸣的心理沟通或疏导的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底气、接地气。
一是心理育人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进化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为了应对生活中的危险,对坏的事情更加敏感,这让我们大脑对消极信息的加工和关注也更高。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安全感极大提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积极心态,调整我们的精神世界以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倾听学生心理困扰的同时,教师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发掘他们的优点和优势上。从这方面来看,心理健康的基础是乐观主义和心理弹性。为此,高校心理育人的有效实施可以将积极心理学的学习融入育人过程。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行动科学,可以通过策划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比如感恩拜访、三件好事、互助环练习等与行为塑造相关的心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具备积极的思考方式与应对行为。因此,充分发挥心理学学科特点与优势,在育人过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助于引导教育对象从积极的视角来正确地看待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成长型思维,有助于教育者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塑造积极人格,这也是高校实现心理育人价值客体所必备的核心品质。
二是心理育人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实施与有效推进,要求高校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受到高度的重视。具有健全的人格是指一个人有参加活动、与他人交往的热情,有情绪上的安全感、现实性,能正确认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能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科学的人生观,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这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的人的发展是各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高度一致。一个个体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的,在社会中为集体作出个体贡献,也是健康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式更注重个体性价值取向实现,存在社会性价值引领不充分的现象。为此,学校管理者、任课教师应关注和支持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开展良好的道德教育,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充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一是以育人课程建设为主,提升心理育人价值实现的理论引领。在心理育人的课程设置中,首先,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延伸开发为常态,运用好互联网资源,发挥教师心理育人的主导作用,丰富课堂互动和沉浸式体验,提升全体教师的心理育人意识,持续拓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与内化深度。其次,要以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为突破,与时俱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发贴近学生生活和学校发展的第二课堂,通过心理情景剧、优势品格打卡、我和我的宿舍等主题活动,启发学生在实践中内化情感,在互动中增强集体主义意识。最后,要以学生的多样兴趣为基础,着眼道德修养,立足成长发展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建设一批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典型性、情景性困惑的心理微课。比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结合学生成长需要和教育针对性,开设恋爱与性心理、压力缓解与挫折应对、做情绪的主人、培养乐观的自己、生命价值的探寻、疫情让我们彼此温暖等心理微课,强化社会心态引领,从而全面推动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心理育人价值。
二是以育人内容优化为先,把握心理育人价值导向的载体途径。相对健康的心理状态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如果仅仅停留在解决个体的情绪、压力等暂时性的具体问题上,不能给学生以更高一层的价值引导,指明进步的方向,其效果也只能是暂时的“止疼药”“创可贴”。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确认的关键期,应培养其正确的认知、信念、行为。在实际的心理教育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情绪疏导、压力缓解以外,还需要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探索,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这就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术,提升学生的心理弹性,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能从事情发展的历程中理解自我和他人,调整自我与他人、社会的矛盾冲突,建立正确的行动参照系,发挥促进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比如运用心理治疗中的焦点解决、叙事治疗、合作对话、格式塔治疗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探索自己在集体、社会中的位置,开展主题团体辅导,建立学生成长社群,引导学生探索自己在集体、社会中的位置,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的关系,也在社群互动中互相欣赏、学习,解决在现实中一部分大学生因过分强调自我个性、以自我为中心,而引发的人际关系不和谐,甚至违纪违法等问题行为。
三是以育人环境创新为要,丰富心理育人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有效落实心理育人价值就必须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环境。第一,高校可以通过数字孪生及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心理育人场景设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智慧学习环境和实践空间,打造可持续开展心理育人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提高心理危机的预警防控能力和心理咨询服务的精准度,家校协同并及时干预。第二,高校也可以尝试为学生创设模拟实践场景,比如VR(虚拟现实)心理干预、职业体验、成瘾干预、运动减压、认知能力训练、实景模拟,开设生命体验营、积极品质提升营、领袖能力训练营等,创设全新仿真的育人实践场景。第三,构建生活化的心理疏导环境,围绕“五育”并举补齐短板,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通过参与体验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使学生体会到个人的社会价值与奉献的快乐,实现全方位育人。新时代,知识更迭迅猛,信息传播加快,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与价值冲击。因此,更需要在育人实践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拓宽育人空间,丰富心理育人价值实现途径,实现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健全人格的培养、良好行为的塑造、多元文化适应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