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萍 于 霜 周 薇
随着“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提出,我国制造业逐步向智能制造转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而目前“智造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远达不到劳动力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将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地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约束下,促使校企双方实现合作共赢的育人机制,能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当下国家倡导的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相契合。
第一,制造企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需要高校的有力支撑。随着“机器换人”进程的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助推企业技术进步成为高校高水平发展的新使命。由于高职院校承担着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的职责,为了满足企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在技术发展及产品升级方向上与企业进行对接,共同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推动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只有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高校才能够根据产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匹配度,为企业输送符合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第二,若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校企双方共同探索“伴随产业、传承技能、创新技术”的新模式。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高校应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优质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合作发展为支撑,发挥引领改革的作用。而企业则能弥补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配置落后、专业缺乏特色、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1]。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能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更好的平台,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升学生转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虽然高职院校已探索出“校中企、企中校”“校企命运共同体”等校企合作模式,但依然存在合作不够深入、对接融合不到位、运行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校企双方对合作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界定不明确,尚未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运行和评价等保障机制,未能达到协同育人的预期成效。第二,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校企双方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不同,面对风险和利益分配时存在分歧,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观点不一致,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矛盾,导致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无法落到实处。第三,企业缺乏合作热情,融合动力不足,较少参与教学环节和产教融合项目,导致校企双方未能搭建顺畅沟通的桥梁[2]。上述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对于社会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据智能工厂技术岗位的要求,制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一,根据苏州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摒弃传统院校“单一主体”的思维定式,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专业升级。其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任务,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重点推进“三教”改革,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合校企优势,从而实现“以岗促学、以学强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其三,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地标企业的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等校企合作育人制度,培养“智能工厂”建设运行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其四,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潜力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建立“先宽后窄”“分类分层”的培养模式。其五,加快数字化建设,充分整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校企合作进行协调指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和绩效奖惩制度,统筹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任务的开展。其一,建立校企领导重视、流程完善、队伍稳定的工作机制,校企联动、分工负责、扎口管理的合作机制,决策共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项目共建的发展机制。其二,校企双方在合作规范、师资管理、招生招工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协作安排。以联合招生招工为例,校企双方要共同组建专门的招录团队,明确招录方案和流程。其三,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双导师”制度,明确学校导师、企业师傅的标准,构建校企导师定期交流学习和双向挂职锻炼的制度,从而形成完善的导师考核评价办法。在实践过程中,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持续聚力“苏州智能制造”,牵头制定苏州市地方标准《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学院建立与运行规范》。其四,校企共同制定企业学院运营管理办法,明确校企双方及相关各方的权益,激发校企深度合作的动力,并将团队的产教融合成果与薪酬奖励挂钩、与职务评聘挂钩,以此激发团队的积极性。
其一,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其他几所江苏院校,携手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牧野机床(中国)有限公司、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领先企业,共建协同创新服务中心、技术技能培训中心,以培育智造工匠人才,建设“供需对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其二,校企双方从产业发展要求、行业技术规范、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岗位课程等方面入手构建实训体系,新建一批关键技术实验室,搭建以制造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为核心的智能车间,打造集“训练、生产、研发、创新”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提供生产性实训场所和教师员工培训基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智能车间的示范化应用和核心零部件产品的大批量定制化服务。其三,将“苏州智造”领先企业的技术专家引入高校进行教学,共建校内工作室。同时,将“智能控制技术”博士教授团队引进企业生产线,共建企业实践教学工作站和智能制造众创空间,共培育6个创新创业团队、4个专业混编教学团队,打造1个智库研究成果分享和展示平台。其四,深化政行校企合作,打造校企共育企业学院30多个,实现企业冠名式合作培养100%全覆盖,将企业的先进文化、技术、设备、管理等要素充分融入“三教”改革,达到企业学院建设标准。
首先,企业在新生入学时进校宣讲,使学生对企业岗位职责要求有整体的认知。企业冠名班的学生还可以参观了解企业的生产环境、工作内容和企业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兼具学生和准员工的双重身份。其次,企业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指导学生,将企业最新技术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机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再次,企业给学生安排一些关于生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并通过引入小组竞争机制,使学生提前感受岗位竞争。大二学生需要到企业进行不少于一周的实习,从而精准理解岗位工作任务,提升岗位工作能力,增强自身的工作意识和时效观念,明确就业目标和职业规划,提高未来对岗位的适应能力[4]。最后,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接受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从而在毕业时顺利对接企业,缩短企业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周期。“工学结合、践习相长”的教学运行机制,既能切实提高高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学生提供多种就业渠道,也增强了企业生产力,缓解了当前企业技术工人紧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校企双赢。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吸纳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学校管理,组建由政行企校多方专业人员组成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委员会,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开展质量标准研制和质量工程督导专项行动计划,不定期召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会议。在建立人才培养预警机制时,该学院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质量标准、质量工程、质量考核”三个维度入手开展质量评价工作,打造“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机制。
在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时,应摒弃传统的以成绩为主要指标的考评方式,选择以技能提升为指标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5]。除了考核学生的成绩外,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核和职业化考核。通过课堂表现评价、校内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强调能力评价与过程评价,可以实现评价主体、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6]。除了对在校的学生进行短期的人才培养评价之外,还要对入职后的学生进行持续跟踪评价,综合考虑其专业技能水平、岗位适应能力、岗位忠诚度及发展潜能等。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改革高层次人才引进和考核管理机制,引培并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其一,在创新高级人才引培制度时,特聘高级人才,培育“苏工大师”和骨干教师,建立兼职教师高级人才库,与地方企业合作,“共聘、共用、共享”行业领军人才、技能大师、产业教授等。其二,引导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且兼任专业带头人、团队负责人,成立大师工作室,进一步完善“项目共建、技术共研、成果共享、服务共担”的人才共用机制。其三,深入实施《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产教融合、校企融合、理实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在此过程中,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人才培养基地管理制度,结合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收获的技术研发、产品升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成果,建立量化评价体系,加大奖励力度,科学地体现教师的服务贡献值。其四,加大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国内外培训的力度。在此过程中,专业教师“带项目、带任务、带学生”进企业,需要完成每五年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通过实施教师“十个一”工程,制定具有激励性、合作性、示范性的教师发展与管理机制,构建教学、科研、创业“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打造德技并修、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结构化师资队伍。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校企合作,从契合度“紧”、协同性“精”、贡献度“实”、持续力“久”等关键点入手,建立健全“以生为本、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校企联动、责权分明”的运行管理机制、“校企同体、供需对接”的资源保障机制、“工学结合、践习相长”的教学运行机制、“形式多元、短长融合”的质量评价机制、“外引内培、校企团组”的教师激励机制,努力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