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媒体发展与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突破

2022-12-16 07:38吴丽玉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中心人才建设

◎吴丽玉 吴 俊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浙江 丽水 323800)

改革开放以来,县级媒体屡经变革,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直到2018年,全国掀起了媒体形态变革的新浪潮,作为中国四级媒体中最基层的单位,县级媒体在新闻宣传和服务民众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县级媒体要顺应时代发展,突破自我,融合创新,在新时期保持向上发展的劲头。但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媒体形态变革,影响县级融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的发挥。因此,立足根本寻求突破,是目前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重中之重。

一、县级媒体发展与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县级媒体发展的时代背景

在中国县级媒体的发展进程中,一共经历过四次变革。首次变革发生在1983年前后,围绕着“四级办台”的政策,全国各地的县、区设立了本地的广播电视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名录》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一共有2 107家县级广播电视台。既有广播节目又有电视节目,包括当地新闻、经济、科技、法制、特色文艺及广告等内容,至今仍然是县级融媒体建设中的核心要素。第二次变革是从2003年开始的,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县级媒体从基本的广播电视台发展出本地的新闻网站,不同于广播电视台的宣传引导形式,新闻网站有更加自由的传播空间。但是因为初次转型没有成型的体制和人才来管理,导致县级媒体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反而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在本次变革后,建设精力多投入在整顿行业风气方面。第三次变革始于2012年,同样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使互联网客户端成为县级媒体的新平台,依托微信、微博等渠道,进行了“两微一端一号”模式的建设,县级媒体走向多元化。而第四阶段则是2018年开始的,当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因此,各地积极响应,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在顶层设计、模式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在时代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推动下,县级媒体走向融合模式,促使县级媒体通过发挥“融”的特点,展现出“1+1大于2”的优势。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时代背景

中国县级媒体发展到第四阶段,进行媒体形式的融合转型是必然举措。当前人民群众的个人素质和思维层次显著提高,使其对信息传播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基于此背景,媒体行业竞争激烈,抓住群众的兴趣爱好,占领受众群体的媒体生活,则成为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县级媒体如果停留在传统媒体形式上,将动摇在民众心中的主流传播地位,无法起到宣传引导的作用,更让为民服务成为一纸空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县级融媒体平台是发挥基层媒体效能的最佳渠道。然而转型升级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的时候,将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限制,包括内容资源、管理体制、受众市场、资金等等。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紧紧围绕新媒体平台展开建设,结合鲜明的本地特征,满足受众群体多样化的媒体需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力较强的县、区进行以县级广电为基础的自我整合,实力较差的县、区则进行融入上级平台的嵌套建设。互联网时代给予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只有立足时代,重视创新变革的作用,才能保障县级融媒体的公信力。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各县级融媒体同质化严重

目前,中国各县级媒体运营过程中,县级广播电视台依旧是最主要的形式,决定着建设融媒体中心时“主(县级电视台)+辅(其他媒体资源)”的路线。以县级电视台为主干整合多种资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融媒体中心,才能将县级媒体的作用发挥到实处。但是目前从各个县级融媒体平台的建设过程来看,很多县级媒体依旧停留在旧有制度下,无论是体制观念、人员整合,还是内容处理都缺乏创新思维,使县级融媒体建设比新媒体建设更加困难。根据2021年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消息,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超过2 400个,在如此繁盛的现象下对比多个融媒体中心,不难发现很多县级媒体的微信号、微博号等并没有系统地制定运营策略,尚未形成矩阵,一方面建设内容没有特色,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内容素材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吸引受众群体的兴趣。融媒体中心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起到宣传和引导作用,但如果受同质化问题和内容质量问题的束缚,很可能缺少公信力、吸引力,从业者也会消极怠工。因此,需要通过突破创新来改变这一局面。

(二)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缺乏运营资金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过程中,一大突出问题就是资源匮乏,现阶段技术落后、财政保障力度不大等问题都影响着媒体形式改革,导致媒体整合和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加上部分管理者对县级媒体发展的认知不足,导致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迟迟落实不到位。在县级媒体的经营收益较好的时候,还需要缴纳营业所得,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希望县级媒体的运营资金由县财政部门承担,但是县财政部门只负责编制内人员的工资,不负责编外人员的工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这种资金不足、制度不全、人员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将融媒体平台定义为普通媒体,没有把握自身发展的优势,更没有有效治理的能力和拓展资金来源的能力,在改革探索中,没有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代表着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后劲不足,进而产生恶性循环,影响县级融媒体的发展。

(三)缺乏专业的融媒体人才

进行媒体形式改革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就是人才,专业的人才队伍能够实现快速转型,让县级媒体跻身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缩小各县级之间媒体发展的差距。但是目前县级媒体的人才队伍结构并不合理,在传统媒体的影响下,传统采编人员偏多,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全媒体人才不足。由于县级融媒体平台的建设缺乏资金,导致在招聘过程中,无法吸引也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深入了解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的人才稀缺,使县级融媒体的管理体系依旧存在不足,未能完全驾驭自身的发展。而具有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稀缺,对于县级融媒体来说发展活力不足,无法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根据实地调查来看,很多偏远地区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员工收入较低,薪酬管理存在问题,激励机制不健全,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与省、市级相比较起来工资收入较低,没有发展前景,对于“90后”“00后”这些职场主力军来说没有吸引力,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步履维艰,导致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存在问题。

三、推进县级媒体发展与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突破性举措

(一)突破内容创作现状

为了解决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内容创作方面的问题。从目前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来看,很多县级融媒体中心都没有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以用户需求为落脚点。比如,可以采用细分本地用户群体的方法,先在一定区域内展开内容创新。坚持本地化原则,面向全县区的用户将融媒体中心的服务对象划分为县委和政府、企业、普通群体三类,针对性地满足每个类别的需求。县委政府板块下,以本地新闻宣传为主,辅以政策反馈等内容,做好县委政府对接基层的桥梁。而企业则更重视经济、法制等内容,可以设计引导性渠道,通过开通法律援助或者政策指导等渠道,增强互动性。普通群众板块下,民生民意是关键,要形成基层的主流舆论阵地,使专业媒体组织对舆论有所把控,可以在建设框架中加入民生反馈功能,一方面及时满足群众对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连接政府和社会,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形成信息流动和舆论引导的合力。例如,湖南浏阳融媒体中心推出的掌上浏阳APP,既有信息发布的板块,又有监督和投诉的渠道,形成了“互联网+监督”的局面。长沙雨花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开放雨花APP,还设有“生活圈”板块,让民众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达成所愿,从而实现了更好地服务于民。

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在融媒体中心框架内安排多种渠道进行内容输出。在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时候,可以采用“两台两网两微两端”的方式补全内容,具体框架图如下所示。

除了“两台两网两微两端”之外,还有许多建设融媒体中心渠道的方式,纵观全国各县区的成功案例,都需要融媒体中心立足当地发展情况推出创新举措,单一地报道当地的信息或者是仍然沿用传统县级媒体的板块,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内容,才能使县级媒体焕发生机。

(二)突破资金保障现状

为了推进县级媒体发展与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可以积极探索“媒体+产业服务”的形式,依托本地经济发展现状,整合城市资源,开展社区文化消费、电商文化等产业服务项目。以《瑞安日报》为例,2018年,凭借“媒体+产业服务”模式,《瑞安日报》营业收入超过4 000万元,开辟了媒体服务新的盈利模式。除此之外,还要提高节目的质量,增加收视率,这同样是创造可观收入的途径。比如,江苏邳州广电的银杏品牌,依托银杏之乡背景打造“银杏融媒”,推出《逗是这个事》节目,其内容是用邳州方言演绎的,播出30期全网达到600万次播放量。“银杏融媒”的成功之处在于以文化产业为核心,对于当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情况来说是可行的举措。为了创造新收入,突破资金保障现状,也可以多种渠道经营发展,多平台合作,通过重建互联网思维化的商业盈利模式,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创造稳定的收益生态圈。县级融媒体可以发展线下活动,通过新媒体包装进行直播互动,扩大线下活动的影响,建立与本地用户的连接,同时进行广告售卖、旅游宣传等活动,增强亲切感的同时深化产业发展,提高盈利水平。最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政府要关注县级媒体的发展路线,积极支持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保障充足的资金支持,使融媒体中心稳健发展。

(三)突破人才引进现状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媒体形式的改革。县级媒体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构建更先进、更科学的管理机制。一方面要重新制定绩效考核机制,根据融媒体中心的实际工作内容,按照工作的难易程度来确定考核项目,并且完善薪酬制度和福利待遇,增设奖励机制,从媒体内部焕发人才活力,从而留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在引进人才的制度上做出改变,招聘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现阶段融媒体中心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补全所需人才。以桐梓县为例,其融媒体中心内部人才队伍分为采编、后勤保障和产业发展三个部分。采编部分包括党政信息服务部、编辑部、采访部、制作部,后勤保障包括办公室、技术部、战略发展部、播控部,产业发展包括栏目广告部、融合传媒公司,每个部门下的各个岗位保证有不同的责任,避免部门臃肿,也能够保障落实责任到个人。在招聘时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入职后为人才规划科学可行的晋升路线,在制订培训计划的时候,明确培训主题,并且要有融媒体的有关内容,让人才入职后也能不断成长,确保融媒体中心对年轻的基层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吸引力。突破人才引进机制,才能吸引人才并且留住人才。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发挥专业人才的个人能力,才能促使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长久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县级媒体发展至今,需要经历媒体形态变革,才能保证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中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不难发现,建设中的核心在于媒体的“融合”,正是因为未能做好“融合”工作,才导致同质化严重、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长久以来只是做到了融媒体的形式,而没能做到根本。为了解决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在内容创作、管理体制、资金保障、人才引进方面做出突破,如鼓励优秀原创,融入地方特点,还有借鉴先进媒体的管理体制,重视运营技巧等等。在2022年之后,县级融媒体建设必然开启新的局面,各地方要把握时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才能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将主旋律融入基层。

猜你喜欢
中心人才建设
人才云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