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思路探究

2022-12-16 07:38◎马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受众传统内容

◎马 川

(天津海河传媒集团,天津 30007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等新的通讯技术不断更新,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平台发展日新月异,视频网站、社交媒体、手机APP等各种新的媒介通道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百姓的生活中,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更加丰富与多元,对于信息的接收和发布参与都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与更多的选择性。未来随着通讯技术手段的不断丰富,各种新型的智能终端还会继续出现,并且将会越来越多样和便捷。而随着新媒体行业规模的急剧扩大,特别是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被逐渐压缩,市场份额及影响力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传统电视媒体在压力面前,也已经开始了自身的变革与发展。而除了利用新技术,加快媒体融合等方面之外,在传播内容和节目的制作上,如何针对受众心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内容和叙述节奏上的差异化,重新确立自身在传媒领域中的地位,也是所有从业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曾经是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内容全面等特点。与当前飞速发展的各类新媒体,尤其是手机等客户端的自媒体相比,电视媒体在传播上有着不同的特点。首先必须强调的是,我国电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着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生活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信息主渠道。所以电视媒体播出的各类新闻及文艺体育类的节目在内容上必须立场公正、准确客观,突出主旋律和正能量,这是我国广播电视及报纸杂志等各类传统媒体必须恪守的纪律准则。而各类自媒体的许多内容大多是个人发布的,其制作方式大多是个人撰写或者拍摄制作,还有一些是由终端用户或者个人搜集信息进行整合,再进一步编辑制作而成的,其发布的时间自由,内容上的审核监管也相对宽松。因此,一些自媒体所发布内容的客观性和可信度都比传统媒体要低。此外,在节目的制作上,传统电视媒体也仍然具有自媒体无法企及的体量和能力优势,从制作团队的专业化、传播理念的规范化、传播内容上的精细化等方面,电视媒体仍然占据着强势地位。

但是从媒体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信息发布的时间、空间和参与度等许多方面来看,传统电视媒体也有着自身的劣势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简单说就是定点定时的传播,具有单向性、线性和不可选择性等特点。电视节目的播出,有着固定的频道和固定的时间,在不同的频道和不同的时间是无法收看到的,这也就使得受众的信息接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而在收看的时候,传统电视媒体无法实现互动,也就是说受众只能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无法实时参与评论互动。同时,在电视播出的内容上,只能是电视台制作和播出什么样的节目,观众就收看什么样的节目,他们是没有选择权的。这些特点也就造成了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候,能掌握的只有手里的遥控器,他们可以选择的只有看与不看,而无法选择在什么时候看、在什么地点看、看什么内容等等,同时是在观看的时候无法及时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无法满足自己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参与和表达的欲望。在信息化时代,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内容的多元化,还有接收信息同时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而传统电视媒体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缺点,被动接收与互动性差,直接造成对受众的兴趣点把握不够准确,对受众的吸引力也就明显不足。此外,电视新闻的传播有着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从新闻信息的前期采访,到后期节目的编辑制作,再到审核播出的一整套流程,必须要求权责清晰,操作规范,这也就导致了信息发布上的滞后性。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普遍渴望第一时间接收信息,缺乏对节目播出等待的耐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观众尤其是大量中青年观众的流失。

相比之下,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上述这些方面是有着很大优势的。首先是发布和传播的速度都很快,尤其是各类平台的短视频,其制作的成本很低,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后期制作,也无须任何形式的审核与修改,可以实现现场第一时间的拍摄与发布,不必付出过多的时间成本。同时,新媒体的传播效率也更高,如果足够吸引眼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大范围复制传播,这种高效快速的方式,使得受众在接收信息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新媒体的各类信息还具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等特点,多种渠道、多种类型的信息摆在面前,受众在接收信息的时候有了更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不再是你播什么我看什么,而是我想看什么就可以看什么,决定权在我自己的手里。每个终端用户都可以既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受众可以通过各种互联网或手机终端进行随时的信息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所发布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补充和评论,从而实现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参与与互动,实现媒体与受众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各种媒体平台所开展的不同方式的沟通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受众参与信息传播的热情,满足了受众自由参与、自我表达等方面的心理需求,由此可见,与传统电视媒体相比,各种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客户端在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泛性,以及与受众的沟通方面,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尽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电视从业人员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基于各媒体自身的生产制作和传播特点,只要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传统电视仍然可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创新之路。

二、传统电视媒体在节目制作上的创新思路

(一)在节目内容上找准定位

目前的电视节目从内容上来看,从专业化的栏目到专业化的频道,从新闻类、文艺体育类到生活资讯类等内容都可以看得到,可以说已经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其中很多节目已经明显不适合当前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习惯。对于各种形式的媒体而言,“内容为王”是必然的规律。在确定播出内容之前,首先应该充分认清自身媒体的传播特点,在叙述方式和节奏方面找到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例如,许多的生活资讯类节目,诸如美食、烹饪、汽车、旅游等,生活的各方面内容,电视都有所涉及,并形成了专业化的栏目。传统电视在做这些内容的时候,通常采用主持人带嘉宾来介绍,或者主持人自身体验的方式,边看边解说,主持人从普通观众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进行咨询,而专家或者嘉宾则从专业角度详细加以介绍。节目内容的叙述深入浅出,每期围绕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同时会有意识地增加一些趣味性元素,力求生动活泼,帮助观众答疑解惑。但是同样的内容,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尤其是手机短视频相比,则是有着明显的劣势的。短视频在做此类内容时,时长一般是三四分钟甚至更短,只抓重点,省去环节,简单直接,同时可以利用音乐和剪辑手段的多样化来加快节奏,形成鲜明的视觉刺激。例如,一些美食制作视频,一般一个环节只需要两三个镜头,再加上少数几个解释字幕,就完全可以讲述清楚。而美食探店类的视频,点了什么菜,尝几口,什么味道、什么价格,传达的内容简单清晰,干净明了,毫不拖泥带水。还有许多关于汽车、旅游、消费等方面的资讯内容,甚至可以做到一个镜头一句话,节奏清晰快速,对于受众来说,在短时间内,将最核心的内容了解清楚,就已经完成了接收信息的整个过程。而在传统电视节目中,通常会介绍得相对详细,内容和环节都显得烦琐,一边看一边说,将所要传达的要点分层次、按顺序介绍出来。在人们习惯于快节奏接受信息的当下,这样的叙述节奏已经很难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因此,这类电视节目已经不太适合当前观众的心理需求,可以适当减少这类节目的占比。而类似情感类、事件类的节目反而要适当增加,因为这类节目的叙述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其中有人物、有情节、有矛盾,并且多数含有情感因素,短视频是很难详尽介绍清楚的,也达不到事件讲述的预期效果。它更适合传统电视的讲故事方式,通过叙述角度和节奏的变化,设置悬念,夹叙夹议,将观众慢慢带入所讲故事的情境之中,力求在收视过程中和收看之后都能够引发观众内心的思考和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说,这类节目是能够明显体现传统电视优势的,应该在采访和编辑上多下功夫,将故事说清楚、讲精彩,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适当增加节目播出的时长和体量。

(二)在叙述节奏上适当减缓

新媒体之所以吸引受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叙事节奏上具有明显的简洁快速的特点,在镜头长短、镜头切换以及音乐的铺垫上,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眼球,提供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而传统电视节目在画面的拍摄、剪辑等方面都要求标准,讲述事件要有起承转合,前因后果都需要交待明白,力求完整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新媒体短视频所呈现出的快节奏视听效果。但是新媒体这种快餐化的信息传播,也逐渐呈现出了“碎片化”与“浅俗化”的倾向,受众很难在较长时间内接受这种快节奏的声画刺激,在对这种短视频产生心理依赖的同时,也很容易造成接受信息上的疲劳感。观众是一直会求新鲜、求变化的,在快节奏的视听刺激过后,人们反而会有缓慢安静的收视需求,心理上也会从最初追求快速刺激的浮躁,转而寻求宁静平和的舒适感。这也是欧美有些国家出现了极度慢节奏电视节目的原因。

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都需要追求创新与突破,媒体传播的节奏的变化同样需要适应受众的收听与收看心理。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接收信息的渠道和内容丰富而多样。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快节奏的海量信息轰炸,也加剧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焦虑。文化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愉悦感,这是受众对于媒体最根本的心理需求。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长,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进行内容的讲述与评议。可以更容易地为观众提供安静平和的收视体验。这也是传统电视在与各种新媒体共同生存与发展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和优势。如今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伴随性媒体,在观看电视的时候,观众同样可以看手机、刷视频、接收新媒体信息。这时电视的节奏就不应该是快的,而是要与新媒体短视频的节奏有所区别和变化。在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镜头长短的调整、剪辑技巧的运用、背景音乐的选择等方面,都可以适当放慢节奏,内容的叙述要点等方面也可以有一些等待和重复方面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使观众在收看电视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舒适感,从而得到头脑和心理上的舒缓与休息。

(三)强化传统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核心地位

当前,各种类型的新媒体在丰富人们的信息渠道、提供多种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弊端,产生一些媒体乱象。尤其是一些自媒体平台,往往是以营利为目的,许多信息发布者为了吸引受众,提高阅读量和点击率,片面迎合受众,编造不实信息,并进行批量生产,大肆传播。由此造成许多新媒体平台所发布的内容良莠不齐,网络谣言增多,甚至个人隐私被侵犯等等。尤其是在一些社会群体性事件中,由于许多自媒体用户对未经核实的文字或视频等随意发布,大量转发,使许多群众被错误信息误导,引发对于新闻事件的无端猜想,造成网络上、社交平台上的各方在情绪和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无端制造了群众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对立心态。而在这样的时候,就特别需要能够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媒体,将正确真实的信息广泛传播出来,稳定各方情绪,化解矛盾,提供信息和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促进事件的顺利和圆满解决。作为当前社会新闻宣传重要渠道的电视,就应该成为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同时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媒体。

电视是我国文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传播精神文明、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等重要的历史使命.群众在面临社会重大事件的时候,最为关注的仍然是传统媒体。即使在当前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的形势下,电视依然在人民群众心目当中保持着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的主流媒体地位。因此,面对新媒体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冲击,电视从业人员更应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要在新的媒体时代与环境下,不断提高新闻工作水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创新新闻宣传的理论与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过度关注“吸引眼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定要将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确保权威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在此基础上,编辑记者要努力提高宣传工作水平,增强新闻和各类节目在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理论以及各类的新闻事件,能够理解得更深入透彻,解读得深入浅出。在保持原有的传播手段的情况下,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将新型的主流媒体做大做强。力求做到节目好看、百姓爱看,内容正确、百姓信赖,真正将“为人民服务”的媒体宗旨落到实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只要传统电视能够真正认清自身优势,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做出符合自身传播特色的优秀内容,就一定能够走出新的发展之路,成为依然受到百姓信赖和依靠的核心媒体。

猜你喜欢
受众传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主要内容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