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横断山区生态资源现状及恢复建议

2022-12-16 05:07宋思梦勋张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川西资源生态

彭 彬 宋思梦 李 勋张 艳 周 扬

(四川民族学院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研究中心,四川康定 62600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地区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才能助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横断山区位于中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三江源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水源涵养地与水量补给区,多分布在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在四川省境内主要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属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1]。受高原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及变化多端气候因素的限制,加之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不合理经营对森林植被的掠夺性乱砍滥伐、对草地资源的超载超牧等,致使该地区生态系统被破坏殆尽,生态条件日渐恶劣,原有植被水平与垂直差异完整性及连续性被长期破坏,形成逆向演替,濒危物种面临灭绝。因此,结合前期调研结果,通过资料整理与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川西横断山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生态恢复建议,以期促进该地区更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三大效益协同共进。

1 川西横断山区地理气候概况

川西横断山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气候垂直带谱与动植物资源垂直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川西横断山区地处中国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地段,属于四川西部地槽区的一部分,基底为前震旦系变质岩系,局部出露,下统为火山岩,上统为浅变质碳酸盐岩、砂板岩及火山碎屑岩[2]。该地区平均海拔在3 500 m以上,地势高峻,北高南低,横跨6个纬度,地理区域分异明显,地貌主要有:西北丘状高原,海拔3 700~4 800 m,覆盖石渠县、色达县、德格县的大部分地区,甘孜县、炉霍县的北部地区,理塘县、稻城县的部分地区;中部高山深谷区,海拔2 800~4 000 m,覆盖道孚县、雅江县、新龙县及甘孜县、炉霍县、理塘县、乡城县、稻城县的部分地区;东西部高山峡谷,海拔1 200~7 556 m,覆盖康定市、泸定县、丹巴县、得荣县、九龙县南部、石渠县金沙江峡谷。

非均一性的地理因子孕育了复杂多变的气候。川西横断山区属高原型季风气候区,整体气温较低(年均温<8℃),风力强,光热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 000 h,年均太阳辐射总量>6 000 MJ/m2),降水较少,蒸发较强,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4倍,干湿分明(雨季集中在5—10月,雨量占全年总量的85%),无霜期短(无霜期<100 d),无绝对无霜期[1-3]。 同时,该地区雪灾、洪涝、风害、寒害、冻害、旱害等气候灾害频繁,交替出现。此外,川西横断山区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由低到高依次为海拔2 000 m以下的河谷亚热带气候带、海拔2 000~2 500 m的山地暖温带气候带、海拔2 500~3 000 m的山地温带气候带、海拔3 000~3 500 m的山地寒温带气候带、海拔3 500~4 200 m的高山亚寒带气候带、海拔4 200~4 700 m的高山寒带气候带、海拔4 700 m以上的高山永冻带气候带。

2 川西横断山区生态资源概况

2.1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川西横断山区生态功能发挥的最重要途径。2008年统计结果显示,甘孜州林业用地面积约754万hm2,森林面积约644万hm2,林木总蓄积约4.8亿m3,平均森林覆盖率约36%,其中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是理塘县(约53%)、乡城县(约52%)、丹巴县(约50%)、雅江县(约51%)。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沙鲁里山、大雪山两麓各县,地域性和垂直分异变化明显。

2.2 草地资源

草地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生态作用。川西横断山区草原面积约9.5×106hm2,其中可利用草地约8.3×106hm2,主要分布于海拔3 500~4 500 m地带,可分为夏秋草场和冬春草场两大类。该地区天然草地可划分为5类11亚类27组91型,主要牧草种类约5科21属60种以上,年均青草期123 d,年均枯草期240 d以上,季节性分布极不均衡[4-6]。

2.3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是天然物种基因库的核心。川西横断山区是植物资源垂直分布较多地区之一。该地区有高等植物239科1 090属5 223种(含亚种、变种、变型),其中有苔藓植物43科95属170种,蕨类植物30科61属264种,裸子植物10科22属66种,被子植物156科912属4 723种[1]。稀有种类有桃儿七(Sinopodophullum hexandrum)、银鹊树(Tapiscia sinensis)、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杜仲(Eucommia ulmoide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独叶草(Kingdonia uniflor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星叶草(Circaeaster agrestis)、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等;渐危种类有胡桃(Juglans regia)、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岷江柏木(Cupressus chengiana)、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大叶柳(Salix magnifica)、四川牡丹(Paeonia szechuanica)、丽江铁杉(Tsuga forrestii)等;濒危植物有玉龙蕨(Sorolepidium glaciale)、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白皮云杉(Picea aurantiaca)、康定云杉(Picea montigena)等。

2.4 食用菌资源

川西横断山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多元的植物群落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类,野生药用和食用菌类资源较多。常见药用菌有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灵芝(Ganoderma Lucidum)等,食用菌有营养美味的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兰花菇(Volvariella volvacea)、黑虎掌菌(Sarcodon aspratus)等。

2.5 中藏药资源

川西横断山区特色中藏药资源自然分布广泛,如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大叶龙胆(Gentiana macrophylla)、红景天(Sedum rosea)、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波棱瓜(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狮子草(Peristrophe japonica)、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理塘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等。当地积极建设大宗特色和珍稀药材种植基地、种源基地、保护基地,大力发展中藏药产业。

2.6 动物资源

川西横断山区是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焦点,分布着几乎所有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目前,该地区分布有脊椎动物约650余种、哺乳类动物120余种、鸟类430余种、爬行类约31种、鱼类约30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约22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约71种,高寒草地存栏各类牲畜总数约506万头(只、匹),折合约1 777万个羊单位。

2.7 湿地资源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川西横断山区湿地总面积约为88.9万hm2,其中:沼泽湿地为37.3 hm2,主要分布于石渠县和色达县;湖泊湿地为21.6 hm2,主要分布于甘孜州各县;河流湿地15.2 hm2,主要分布于甘孜州各县;冰川14.8 hm2,主要分布于泸定县、康定市、德格县、理塘县、巴塘县等地。

2.8 农业资源

根据不同地貌和气候条件,川西横断山区农业资源主要分为:牧业区,多分布于海拔相对较高的北部地区,主要包括石渠县、理塘县、色达县、德格县、白玉县等地,产有耐高寒的高原特色牲畜;农业区,多分布于海拔相对较低的东部地区,主要包括九龙县、丹巴县、泸定县、康定市等地;半农半牧区,多分布于高原高山峡谷地貌地区,气候较为温和,主要包括巴塘县、乡城县、炉霍县、甘孜县、道孚县、新龙县、得荣县及雅江县等地[7]。

2.9 矿产资源

川西横断山区蕴藏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部分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较好的找矿远景。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 Fe、Mn、Ti、Cr等矿产 70 余种,形成固体矿产地1 550余处、温泉约250处。

2.10 人文、旅游资源

川西横断山区总人口98.3万人,其中:藏族人口有77.6万人,占总人口的78.94%;农业人口有79.7万人,占总人口的81%。该地区立足资源特色与红色文化,开发了诸多生态旅游产品与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如“圣洁甘孜”“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等系列推介活动,康巴艺术节、康定情歌节、环贡嘎山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亚丁天空跑、海螺沟踩扁带、318骑行等系列旅游产品,大香格里拉环线、康巴风情旅游线、G317/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四川旅游西环线等精品旅游线路。

3 生态退化现状

3.1 生态治理机制不完善

川西横断山区已出台《甘孜州环境保护职责分工方案》《甘孜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甘孜州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甘孜州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等文件,但人才短板突出、群众配合力度不高、企业野蛮施工时有发生,尚未形成全地区支持、参与、监督、共建川西横断山区生态资源保护的氛围[8],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3.2 生态环境极度脆弱

第四纪以来,印度洋板块迅速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使急剧抬升的川西横断山区山高坡陡、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构造松软,多发生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地质灾害,成为长江流域土壤侵蚀最严重地段之一,严重威胁中下游生态文明建设。当地林木结构单一、林相残缺,草原大面积板结、生产力急剧下降,土壤养分弱、土质差、土层薄,“三化”草地达643.3万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77.3%[9-11],优质牧草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减少,有毒草种蔓延成灾。植物高度变低、密度变小,生态系统逐步向半荒漠化状态演替。

北部高原与南部河谷海拔高差约3 000 m,中低海拔太阳能资源丰富,气候适宜;高海拔牧区气候寒旱,对绝大多数草本有生存胁迫,草本返青晚、生长慢,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人工草地资源匮乏,冬春季节饲草贮备不足,畜牧养殖方式仍单纯依靠索取现有草地资源,牲畜出现“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畜牧业长期呈现“马鞍形”发展模式。

3.3 资源利用质量不高

该地区对资源、能源依存度较高,但生态资源效益转化成经济效益的效率较低,尚未建成以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和绿色化生产标准。各类生态资源之间的关联耦合度低、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不高,行业附加值较低,第二产业多以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型为主。

3.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该地区公共绿地建设滞后,生活与旅游垃圾处理能力不高,污水处理水平尚待提高。截至2017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2.7 m2,325个乡镇共建成垃圾处理设施20座,仅占6.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45.1%,还需新建和改建供水工程1 400余处。

4 生态恢复建议

4.1 坚持生态文明政策引领

把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纳入民生范畴,把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话会中也作出重要指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全州上下要全面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当好“成渝后花园”。

4.2 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川西横断山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区,森林资源占四川省的1/4以上,天然草场面积占川西北的1/2以上,但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当前,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川西横断山区“农、林、牧、旅、文”一体化生态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生态屏障功能,促进少数民族农牧民与脆弱生态系统共生、共存、共荣的新型关系,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开展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沙化治理、草原鼠害和虫害生物防治,推进“人草畜”三配套和产业结构调整。

4.3 科学种植菌草

利用不足10%(甚至5%)低海拔光温水条件适宜地区的土地,建立现代集约化高产高效人工草场,为畜牧业发展集中提供优质牧草,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对其余90%以上的天然草原实施保护、恢复和适度利用,从而实现其生态与生产功能的双提升。将种草作为该地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有效治理措施,可种植禾本科狼尾草属丛生草本植物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巨菌草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达10%,优于稻草和玉米秸秆,粗纤维含量达28.5%,粗脂肪含量达3.8%,生物转化率高,株高一般为3~5 m,最高达7.08 m,年产鲜草可达200~400 t/hm2,1年可刈割4~6次。巨菌草1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5~20年,管理粗放,有助于改善环境、修复土壤,可用作青饲料或加工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进行储存和远距离运输,能用于栽培食药用菌、造纸、造肥等,还可用作生物质燃料等。目前,已在干旱、贫瘠的荒漠地带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巨菌草,川西横断山区可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条件,探索出适宜巨菌草的种植方式,将生态建设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建立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在治理中开发,在重建中利用,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4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新布局,帮助高原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促进川西横断山区生态保护与少数民族艰边地区民生改善相结合,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

4.5 加快生态资源绿色产业融合发展

以绿色能源、生态旅游和绿色食品为支柱,加快生态资源绿色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态势、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要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有效遏制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严格保护重要生物物种资源,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川西横断山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为推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川西资源生态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生态养生”娱晚年
岁月尽川西
住进呆萌生态房
我给资源分分类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川西,那一抹如梦的秋色
正宫 塞鸿秋 川西毕棚沟 秋日览奇(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