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桂莲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3100)
胃癌以及食管癌均是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也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1]。其中,胃癌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癌前病变、遗传因素等情况有关。患者在发病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会导致病情恶化发展最终进入到胃癌的晚期阶段。而食管癌的症状主要包括进行性咽下困难,在发病早期是对于难咽食物有下咽困难症状,而随着病情发展恶化,对于半流质食物,甚至水和唾液也无法下咽[2]。这就需要为患者予以有效的鉴别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而通过消化内镜为患者进行活检病理诊断一直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在为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活检时,需要为患者进行手术处理,进而活检一般作为患者最终的诊断方式[3]。因此,本文将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消化内镜活检病理诊断对食管癌和胃癌进行诊断的价值展开分析。
研究时间: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30例食管癌患者以及30例胃癌患者。对所有患者予以X线检测以及消化内镜活检。一般资料:食管癌患者男女比例:(14∶16),平均年龄(58.12±11.34)岁。胃癌患者男女比例:(15∶15),平均年龄(58.07±11.45)岁。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数据显示: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文中研究病例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予以批准,所有患者在研究开始前均签署相关研究的知情协议。
对所有患者予以X线检测以及消化内镜活检。(1)X线检测:使用X线设备对患者胸部以及腹部进行扫描检测,摄片操作时保证电压维持在125kV;(2)消化内镜活检:在检测前需要指导患者12小时内禁食,为患者麻醉后,置入消化内镜,观察患者病灶位置、形态等情况,然后根据患者病灶具体情况获取样本。在获取样本后对样本进行切片处理,并通过病理实验分析[4]。
收集不同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不同癌症类型、发病阶段、发病位置的准确度以及不同检测的舒适度、认可度等数据。(1)不同癌症类型:胃癌: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腺癌。食管癌:低分化鳞癌、腺鳞癌、腺棘癌。(2)不同癌症发病位置:食管癌:上段、中段、下段;胃癌:贲门胃底、幽门、胃体胃角。(3)不同癌症发病阶段:早期、中晚期。(4)舒适度:选择GCQ量表获取患者数据,评分和患者舒适度为正相关。分为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和环境舒适。(5)认可度:完全认可:患者对检测结果及相关数据完全认可。基本认可:患者对检测数据结果部分认可。不认可:患者不认可检查数据结果。认可度=(完全认可+基本认可)/病例数×100.00%。
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选择率(%)记录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不同癌症类型、发病位置的准确度以及认可度计数数据,然后通过数值χ2分析。选择±标准差记录不同检测的舒适度计量数据,然后通过数值t分析。数据判定标准:P<0.05。
消化内镜活检准确率数据高于X线片检查,而误诊率、漏诊率低于X线片检查,P<0.05。其中,消化内镜活检准确度:60/60(100.00%),X线片准确度:52/60(86.67%)。表1为不同检测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数据。
表1 不同检测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数据[n(%)]
消化内镜活检针对不同癌症类型准确率高于X线检测,P<0.05。表2为不同癌症类型准确率比较。
表2 不同癌症类型准确率数据(n为确诊数据)[n(%)]
消化内镜活检针对不同发病位置准确率高于X线检测,P<0.05。表3为不同癌症位置准确率比较。
表3 不同癌症位置准确率数据(n为确诊数据)[n(%)]
消化内镜活检针对不同发病阶段准确率高于X线检测,P<0.05。表4为不同癌症发病阶段准确率比较。
表4 不同癌症发病阶段准确率数据(n为确诊数据)[n(%)]
X线片检测的舒适度高于消化内镜活检,P<0.05。表5为患者舒适度数据。
表5 患者舒适度数据(±s,分)
表5 患者舒适度数据(±s,分)
组别n生理舒适环境舒适社会舒适心理舒适总分消化内镜活检6022.14±2.4722.52±2.4118.96±3.5223.42±3.5685.55±10.58 X线片6028.52±1.3227.41±1.7420.41±2.7625.62±2.78100.18±6.41 t----------8.362 P----------0.000
消化内镜活检认可度:100.00%(60例);X线片认可度:86.67%(52例)。消化内镜活检认可度高于X线片,P<0.05。表6为患者认可度数据。
表6 患者认可度数据[n(%)]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属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全球每年有超过30万人因患有食管癌而致死[5]。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和致死率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域有着很大的差异[6]。而在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大众日常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有较大关联。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食管癌致死率超过15万人左右,其中男性食管癌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年龄通常集中在40岁以上[7]。而胃癌(Gastric Cancer)起源于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在我国胃癌的发病情况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其中我国西北部以及东部沿海等地区的胃癌患者数量高于南方地区[8]。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也导致胃癌患者的数量也在持续的增加[9]。胃癌发病通常在50岁以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胃癌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发病早期患者没有特别的临床症状,很容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产生误诊,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在确诊时已经处于胃癌晚期[10]。根据临床研究显示:患者发病主要和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11]。食管癌和胃癌均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这就需要在临床诊断中予以有效的鉴别,并为患者予以有针对性的治疗处理。而在当前的临床诊断中,一般是通过影像学检测以及生化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12]。而内镜是检测消化系统癌症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传统的内镜检测中是通过内镜对病灶组织进行观察,能够清楚的显示出患者病灶组织的具体情况,而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内镜技术对患者病灶组织进行取样活检,进而有效进行病理诊断,能够更加准确的判定患者病变位置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信息[13]。因此,消化内镜活检也成为食管癌以及胃癌诊断的金标准。根据本文数据分析显示:消化内镜活检准确率数据高于X线片检查,而误诊率、漏诊率低于X线片检查,P<0.05。其中,消化内镜活检准确度:60/60(100.00%),X线片准确度:52/60(86.67%)。同时,消化内镜活检针对不同癌症类型、发病位置、发病阶段的准确率高于X线检测,P<0.05。此外,X线片检测的舒适度高于消化内镜活检,P<0.05。由此可见,消化内镜活检能够作为食管癌以及胃癌的诊断金标准,可以准确的检测出患者的实际病情,并确定患者不同癌症类型、发病位置、发病阶段等相关信息。而在实际检测中发现,通过消化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测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感,例如出现疼痛、消化不良、反酸、腹部不适等情况,因此在实际的诊断工作中,一般是通过影像学检测或者生化实验室检测等方式进行早期筛查,而消化内镜活检病理诊断则作为患者最后的检测手段[14]。
综上所述,在针对食管癌以及胃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选择消化内镜活检病理诊断能够保证准确度,可以针对食管癌以及胃癌患者不同类型、不同发病位置、不同发病阶段予以准确的鉴别,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数据,但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不适感,因此建议作为临床诊断的最终检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