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伐区调查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12-15 23:36黄冠杰
热带林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化区广州市精度

黄冠杰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林业工作站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森林(林木)采伐作业调查设计,简称伐区调查设计,是在采伐前,调查区域森林面积内的林分蓄积和整体的出材量,并编制成有关报告,作为采伐作业前的重要文件,是申请采伐、划定采伐范围和数量、采伐凭证核发的必要文件,是当前行政手段中,精确控制采伐限额使用和控制林木采伐数量和材积的重要依据,也是木材生产的“施工图”,开展采伐作业的指南,不可或缺。伐区调查设计是开展林分利用和开展森林经营的重要步骤[1],在采伐作业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采伐前中后,有关行政部门还会随机对采伐作业开展随机抽查,进行监管,因此采伐设计报告编制的科学性、精确性要求越发突出,必要开展伐区调查设计问题的调研,并开展针对性的对策研究。

通过分析广州市从化区伐区调查设计现状,总结了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进一步完善广州市从化区采伐设计,促进伐区调查设计整体水平的提升。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地形地貌

广州市从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丘陵半山区,面积为1974.5km2,东与龙门县交界,南邻增城区、白云区,西与花都区、清远市接壤,北邻佛冈县、新丰县。从化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向粤北山区过渡地带,自北向南倾斜,西南低,东北高,呈阶梯状。分为山地、丘陵、台地、阶地、平原和水域等6 类,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境内最高点为良口镇天堂顶,海拔1210m,最低点为太平镇太平村,海拔16.2m[2]。

1.2 气候条件

广州市从化区地处低纬度地带,属南亚热带季侯风气候,温暖多雨,温差不大,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1.9℃,年平均降雨量2279.3mm,主要集中在4 月~8 月。

1.3 森林植被情况

广州市从化区区域内原有自然森林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雨林,多样性和丰富度极佳,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现存植被的数量和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原生植被除少数分布在森林公园、高山上外,其余基本不复存在。目前的森林群落类型主要有4 种,分布是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群落、亚热带常绿阔叶季雨林群落、亚热散生马尾松芒箕群落、和高丘山地草甸、灌木群落。

2 广州市从化区伐区调查设计存在问题

2.1 调查数表无地方性数据

缺乏地方性调查数表是当前采伐设计的最大问题。调查数表是编制采伐设计的最重要依据,是采伐精度的保障,是工作效率的保障。目前,在使用的《广东省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数表》[3]属于全省性调查数表,是广东省林业局于2009 年编订的,其中只划分了3 个类型的材种出材率表,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树,其他只能大致参考,实际出材相差较大,本地树种较多,成长模型千差万别,只有3 类模型,对本地的采伐设计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导致设计精度得不到保障。实际设计中,涉及最多的桉树之间没有地方性调查数表,进行采伐设计时,出材率计算难以保障精度[4]。

2.2 设计人员素质不高

从化区伐区设计的人员总体林业背景偏弱,林业相关专业的只占35%,其中园林专业占了一半。中层技术骨干年龄偏大,30 岁以下的占到了50%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也偏弱,其中多数是初级,具有林业中级职称的只占了20%,高级工程师仅有1 名。

2.3 调查设备缺乏

从化区从事伐区设计人员装备主要为G310 集思宝GPS,平原区域精度为5m,在林区,经过测试,郁闭度超过0.6 以上,信号就变得不稳定,精度变差,误差可以达到10m 以上。尤其是在落差较大区域,信号屏蔽作用更明显[3],在采伐作业设计面积精度要求95%以上的标准下,这款GPS 手持机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需求。其他的调查器材还保持在20 世纪90 年代的水平,迟迟得不到更新和维护,精度有所下降。

2.4 技术不够精细

通过对部分伐区设计的重新检查,发现个别技术员的调查设计相对粗糙,调查技术不精细,具体表现在对采伐区域的地形图识别有误,画图能力存在短板、小班定位不准确、出材率和测量出的误差超出了允许误差范围、实地调查不严谨,制图不符合规范和文本制作不符合要求、附件缺失、数量前后不一、格式有问题等[5-7]。

3 广州市从化区采伐设计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应提出以下对策

3.1 完善地方性数据

地方性数据是当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化区采伐数量最多的为桉树,其次为杉木。桉树在从化区有好几种,需要在本地采伐设计中遇到区域开展抽样,对不同区域内的不同树龄、不同品种的桉树开展测定[8],对采伐时的抽样可以采取机械布点、每点随机抽样30 株,开展出材率测算。其他树种也参照此法,开展测算,除了细分树种,不同起源也要进行分类计算和统计,争取做到主要树种都有不同径阶的地方性数表,提高制表精度,有利于采伐设计的精度,有利于后期监管和监督[9]。

3.2 提高人员素质

要从根本上提高采伐设计质量,多途径提高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起完整的工作机制,从前期准备、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全面细化工作,对采伐调查设计的技术全面梳理,对不同水平的技术人员开展分层培训,除了专业技能的提升,还要加强地理信息软件的应用培训,着重对采伐相关的技术规程和最新版的《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开展重点培训。加大业务考核力度,细化考核要点,与其他周边县区的调查设计单位开展交流,取长补短,促进业务水平的共同提高。

3.3 改善技术设备

加大装备改善力度,改进设计模式。充分利用林业一张图,结合工作需要,利用好GIS,尽快全面进入数字化作图和变更系统。通过购买高精度的GPS 和北斗双模定位装置,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减轻调查强度。利用数据平台,采购集成化的平板装备,提高采伐设计调查作业速度和精度。采购新型无人航拍机,开展采伐区域的定向航拍,有利于快速拍摄目标区域的全景图,加快采伐范围的图上作业,有利于提高设计速度和效率,也有利于后期的对比检查。对调查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尤其注意对数据和软件及时备份,保障设计工作的持续开展。对于常用的测高、胸径测量仪器也及时更新,及时采购最新的调查工具,以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

3.4 提高调查数据精确度

调查数据精确度是采伐设计水平的关键。数据精确度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控制细节来保障。伐区面积调查是外业调查的重点,从化区目前主要采用地形图测绘和GPS 绕测。小面积的伐区设计可以采用GPS 绕测,大面积的调查主要采用在一张图上定点划定四至,通过软件计算面积数据,后期可以采用无人机补充航拍调查[10]的方法,进行精度测算,保障面积精度达到95%。蓄积调查是调查的重点,小面积时,需要采用每木调查法,计算树种树高和胸径;大面积采用标准地法时,尽可能保障样地数量分布均匀。胸径测量要根据实际,寻找最佳的部位测算胸径。树高的测定精度的保障处理采用测高器和激光测高仪测高外,还需要日常开展树高测定的训练,提升目测速度和精度,保障工作尽快完成。内业工作要求需要按照相关规程认真计算、做好表格和附件图的绘制[11],认真细致完成全套工作。

3.5 提高综合福利待遇

目前,单位内还存在着总体待遇不高、文化水平不高、临时聘任的合同工,对于编制外人员,需要增加外业补贴,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目标性的员工福利,发放节日性的福利礼物,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留住技术中间力量。

4 结束语

采伐设计的进一步现代化、规范化对于森林采伐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对于采伐的事中事后监管,主要是依赖采伐设计的精确和规范,多角度、多手段完善本地区的采伐设计有助于本地的森林采伐管理和监管。目前该区的采伐设计单位较为单一,为了促进竞争,激发市场服务仪式,可以适当引进其他地区的采伐设计调查机构,形成竞争,对提高调查设计整体水平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化区广州市精度
基于不同快速星历的GAMIT解算精度分析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心有爱 肩有责
广州从化区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圆满闭幕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名教师
以工匠精神凸显“中国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