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旖旎,袁 磊
(1.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2.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
广州是座有着2 2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是展示与延续广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也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广州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完善和细化。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广州成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3年《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景观保护规划》中首次提出点、线、面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由市规划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共同确定应保护的文物古迹、传统民居,并制定有关保护措施。1996年在广州市上报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专项规划加以完善和深化。2014年《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出台,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全面规范的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荔湾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时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高度重视文化保护。2021年,广州贯彻落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出台《广州市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在广州市“十四五”规划及各类政策文件中,历史文化保护均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提出全方位保护。本研究探索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大背景下,依据相关规划,对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品质提升提出更新策略。
当前,我国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路径进行了广泛研究,大部分以对街区整体保护及修复为主,同时通过功能提升、景观设计、建筑活化等设计手段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品质。
杭州南宋御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上城区,全长4.3km,总面积约87hm2。南宋御街历史文化街区在进行更新保护时,通过挖掘文化价值,不仅保护了原有的历史价值,还激发了街区活力,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供了借鉴。
在杭州南宋御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中,还原“路河网格”传统肌理以及空间格局,把水系引入御街,设计了一系列“起承转合”的内部空间景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新旧结合,修缮明清遗留的老房子,保留近代西洋建筑、民国建筑等,增加新颖的构筑物,并采用不同的建筑设计手法,保持建筑空间的完整性与统一性,使新旧建筑和谐统一。
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广州26片历史文化街区中首个实施更新的街区项目,不仅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也是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一次积极探索。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在更新改造时,积极探索更新路径。①保护旧城原始肌理,修复文保建筑,提升老区环境质量,对于街区内原有建筑,保留居民、保留私房,延续根脉,对建筑进行立面翻新及修缮;②促进文化产业复兴,合理置换商住空间,腾挪产业空间,强调产业导入,并引入高端现代产业,挖掘、延续历史文化特色,实现文化和产业的双重复兴;③多方共同缔造,推广“政府服务、多方参与、共同缔造”微改造模式,政府、居民、社区规划师等多方参与,实现老旧小区微改造共建共治共享。鼓励吸引社会企业参与,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以上更新路径不仅保护了街区整体空间形态和文化价值,也极大提升了其空间品质,激发了街区活力。
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规划范围西起洪德路,东至海幢寺。街区总体设计范围为47.80hm2,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9.24hm2。其中,实施方案范围为12.50hm2,核心保护范围为22.68hm2,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6.56hm2。包括珠江和漱珠涌历史水系、古树名木,5处市级文保单位、5处不可移动文物、22处历史建筑、49处传统建筑线索、4条骑楼街、23条传统街巷等历史环境要素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见图1)。
图1 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素
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以下特色:①丰富的历史资源,如南华西路和同福西路2条完整的骑楼街,红砖洋房历史建筑,潘氏大院、海幢寺、敬和里民居群等文保单位及漱珠涌;②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街巷肌理、河涌水网保持相对完整,能体现出街区完整的历史文化特色;③满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东木偶戏和广彩、彩扎、咸水歌、南华西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1)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因年久失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历史建筑缺乏修缮,作为居住功能,人口密度过大,对文物保护不利,缺乏其应有的历史价值。
2)虽然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街巷肌理较为完整,但散乱无章,主要巷道不通畅,步行系统不紧凑;传统的麻石街道肌理较好,但主要以满足居民日常通行需要为主,缺乏街道特色。
3)街区历史水系存在河涌水网,但有些已由地盖板改为道路,如历史河道漱珠涌已变成暗涌并铺上石板盖,缺乏文脉特色,且沿河休憩空间环境杂乱。
4)街区内基础设施不足。街区内的电力、电信线路沿外墙敷设,私搭乱拉现象较多,且缺乏完善的市政设施;同时,街区内缺乏公共停车场,停车设施不足,车辆沿路违章停车,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
按照《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要求,设计团队基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提出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理念,在保护为主的基础上提升街区空间环境与街道品质,塑造人本尺度下的精细空间。
在物质要素方面,分别从骑楼街、河涌脉络、街道肌理、建筑等方面提出保护和提升策略(见图2)。
图2 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物质要素保护示意
1)骑楼街 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升其空间品质。在保留南华西路、同福西路、洪德路骑楼街整体风貌的基础上,修缮其沿街立面,装饰其路牌背面,并对骑楼街的产业进行活化,引入新的商业业态。
2)河涌脉络 将漱珠涌打造为开放、高品质的带状公共活动空间,通过拆除盖石板、清理河道、改造两岸建筑立面,增加公共空间,以恢复沿河水岸空间。通过铺装、绿化强化、水道景观等设计手段,刻画漱珠涌景观水系脉络。通过复兴历史空间,打造漱珠涌门户节点,溯源漱珠涌水乡文化。
3)街道肌理 依据《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街区内的骑楼街和其他传统风貌街巷提出分级的保护、更新方针和措施。重点保护街区内历史风貌完整的传统街巷,保护和逐步整治历史风貌较完整的传统街巷,控制沿街可改造地段的建设,改善街道的绿化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措施为整治街巷环境,拆除沿街私搭乱建,整治改造雨篷、外凸防盗窗等,统一布置的路灯、指示牌、雨篷、空调机位、垃圾桶等应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在保护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技术方法,逐步改善街道的基础设施条件,将占用街道空间且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电线杆、变压器、沿墙外敷的电力、电线等市政设施进行入地或移位。保护街道的绿化环境与特色,对绿化环境较差的街道,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前提下,结合少量风貌和质量均较差的建筑的更新与整治,沿街增设绿化和小规模的广场。
4)建筑 对街区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分类保护,分别采取修缮、改善、整治和更新等措施。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进行保护或改善。对于街区内其他建筑,根据对历史风貌的影响程度提出保留、整治、改造要求。
除物质要素的保护外,项目也提出对非物质要素的保护与传承。如保护和传承地块内的广彩、彩扎、咸水歌、南华西诗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对历史建筑的活化以及重组骑楼街的商业业态,恢复漱珠涌沿岸线性空间,延续和活化南华西街历史特色,还原其水乡风情。
1)探索新的实施路径 把握社会公众的多元诉求,采用“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方式,实现从方案编制到实施阶段的共同缔造。探索“市—区—街道”权责分配和规划师全程参与的新实施路径,在实施过程中实施“市—区—街道”的权责分配界限,市级层面制定方案,区级财政拨款,街道具体实施,规划师团队全程参与实施方案的沟通协商,鼓励居民与政府、社区规划师之间的互动。
2)自下而上探索多元主体 成功的社会治理需要循序渐进的公共参与,将公众参与贯穿于更新规划和管理运营等重大决策的全过程十分重要。在探索历史街区的更新路径时需发挥多方作用,如政府、居民、商户、投资者、设计师、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等多方的配合和协助。政府全程给予各方面的支持、补贴;居民为南华西街改造提供意见,积极参与改造,构建社区公约;本地商户在政府的引导下参与店面改造和业态更新;投资者结合文化产业提升、打造品牌;设计师深入社区,从公共利益出发提出精细化、高品质设计方案;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广泛唤醒社会公众对社区品质提升的关注和集体记忆;非政府组织协助促进多元利益主体的合作,承担部分宣传、沟通、协调和监督工作。通过多方参与,形成互相反馈的机制,共同为街区的更新改造提供更好的路径。
3)多重并举的资金制度 除了在技术层面上的探讨,在资金制度方面也应设立相应机制,鼓励吸引多种资金来源参与街区保护;资金一方面来自地方财政,由政府安排年度资金支持街区保护,优先用于历史建筑修缮、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等。另一方面可吸纳社会资金,借助企业及个人资金,拓展基金来源,设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基金和城市更新专项基金,借助社会力量为街区更新提供保障,并引入其他社会力量,多方参与街区的保护。
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依托现有区位条件、历史文化资源和片区生活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植入特色产业;未来街区将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产业及科技交互产业,通过产业活化提升街区品质,促进商业生活融合共生(见图3)。
图3 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骑楼产业植入效果
1)文化资源与科技产业相结合 在街区原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与科技产业交互的平台,形成“步行可感知+虚拟可漫游”的深度体验,通过VR展示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并结合骑楼街重要节点布置不同主题的灯光秀。
2)文化资源与文化创业产业相结合 将原有较落后的商业功能置换成新的业态,如艺术家工作室、小型博物馆、历史与艺术展览馆,营造丰富的街区艺术氛围,吸引游览街区的人群,并通过麻石路径优化,在社区内开辟7个公共空间,麻石路径沿线通过整理堆放杂物等方式,开辟6个社区内部公共空间,增加休憩停留空间。在原本闲置空间中植入新业态,活化建筑使其成为公共服务业态。
3)文化资源与旅游服务产业相结合 通过对公共节点进行打造,设计旅游与生活融合的广场与绿地,打造公共活动中心,并串联街巷小道,形成慢行活动空间。通过旅游活动策划,串联历史建筑,形成文化游路径;提升视觉形象,实现慢行系统优化与构建旅游导览系统,进而实现街区的功能转型和品质提升,形成内在发展的核心动力。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更新与保护的关键,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既要思考如何对街区进行更好的保护,也需思考如何促进街区的发展与更新。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和探索需要多方共同协作,也需要更有效的政策管理,而不能仅停留在空间形态上的探索。城市的发展应基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片区的复兴也应保持传统文化的价值特性,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也应尊重它的历史文脉,要将其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的管理中,结合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以及功能维度,形成全方位、长期的保护体系。城市只有尊重历史,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才能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