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抚育背景下社区老年人与儿童共生空间研究

2022-12-14 03:23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周梓卉李金徽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低龄设置老年人

文/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周梓卉 李金徽 王 禹

1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工作压力增大,年轻父母照料子女较困难,因此隔代抚育成为城市家庭生活常态。隔代抚育指父母由于工作较忙、异地工作等原因无法亲自照料子女,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为照顾的一种社会现象。

当前,城市社区建设多以美观为主,实用性较低,较少考虑老年人与儿童的社区生活行为需求。据统计,社区公共空间使用率较高的群体为老年人与儿童,但当前社区户外公共空间对二者的支撑性较差,儿童活动空间较少、老年人看护空间缺失等问题影响了老年人与儿童户外活动的积极性;社区对人文环境规划的忽视使老年人缺乏归属感,严重影响社区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本文从隔代抚育角度入手,结合社区空间特点,分析老年人与儿童所需的活动场地特征,探索两者的共生空间,使老年人不再是儿童的附属,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2 老年人与儿童的生理活动特点及需求

2.1 空间使用需求

2.1.1 老年人倾向安静的空间环境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在空间选择上更倾向于安静私密且可互相交流谈话的空间,其更愿身处外围对事件进行观望,而非参与事件。同时,老年人对阳光及绿植有一定需求,良好的自然要素既使其心情愉悦,又能提高其睡眠质量。

2.1.2 儿童倾向热闹的空间环境

儿童的天性即探索玩闹,处于认知世界阶段的儿童不愿长时间停留于某处,更喜欢到处探索、攀爬,用身体感官感知世界。儿童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希望通过吸引别人的目光得到关注,与老年人形成巨大反差。绿植同样对儿童具有吸引力,对儿童认识世界及其世界观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

2.1.3 同龄人交往空间

同龄人之间有较多相似经历及共同语言。老年人交往需具备坐下交谈的空间或相似活动场地,更符合其心境;儿童交往需活动玩耍空间,允许其跑闹[1]。

2.1.4 安全无障碍空间

空间设置需注意设计轮椅通行的缓坡,配置老年人休息座椅,同时考虑台阶高度及楼梯扶手等问题;儿童对无障碍空间设置也有一定需求,其跑闹时易出现踩空或绊倒危险,故需设置无障碍空间以保证其安全。

2.2 日常活动需求

2.2.1 老年人需日常出行活动

隔代抚育家庭的老年人在照顾儿童时还需负责家庭日常三餐甚至打扫等家务,日常出行应在一定步行范围内满足基本生活及购物要求,故老年人更希望在15min步行范围内完成日常活动。大多数老年人携带儿童进行日常购物活动,儿童安全存在隐患。由于社区缺少兼顾老年人与儿童的社交活动场地[2],老年人无法专心与同伴交谈而时刻担心儿童安全。

2.2.2 低龄儿童需老年人照护

低龄儿童不具备独自行动的能力,活动范围较小,通常在5min生活圈范围内满足其活动需求。当其进行户外活动时,需老年人在旁看护,由于老年人行动能力降低,无法完成剧烈跑跳等运动,通常会让儿童在自己身边玩耍,由此限制了其活动范围。

2.2.3 学龄儿童偏爱集体活动

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活动范围扩大,学龄儿童在10min生活圈范围内可自行活动。该年龄段儿童开始具有集体意识与竞争意识[3]。相同年龄段儿童自发形成小团体,小团体间常出现争夺活动设施等行为,儿童打闹的同时会忽视周边环境,给行动力较弱的低龄儿童带来安全隐患。

2.3 心理活动需求

2.3.1 老年人渴望社会认同

老年人经常在社区内开展亲子活动,儿童共同玩闹的同时,老年人也可进行自身活动与看护儿童。老年人退休后希望得到社会认同,替子女照顾儿童作为“老有所为”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其心理需求。同时,老年人也愿意观望儿童玩耍,儿童活力可提升其快乐情绪。

2.3.2 儿童期待获得关注

儿童活动时有表演欲望,渴望获得他人认同。他人认同可激发出儿童的表达欲与创造力,因此在亲子活动中家长需倾听儿童的想法,并给予儿童相应的关注。

3 需求导向下社区老年人与儿童共生空间设计

3.1 公共场所构建

3.1.1 儿童独立活动场地

随着儿童成长,其对活动场地的要求随之变化。儿童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探索世界,适当的户外活动可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1)在儿童设施设置上,可适当增加攀爬、躲藏、探索等要素,为儿童打造充满想象、创意新颖的活动场地,激发其创造力。

2)儿童活动场地需将安全性放在首位,地面铺砖尽量柔软,场地边界避免与车行路相接。规划设计需为儿童提供可随意跑闹且安全的活动场地。

3)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活动方式、活动体能、活动类型不同。低龄儿童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无法独立活动;学龄儿童之间奔跑打闹,活动范围较大,活动行为不受控制。当两者处于同一空间时,学龄儿童极易误伤低龄儿童,十分危险。因此,将各类活动空间分开布置,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相应的玩耍空间,减少儿童玩耍中出现的误伤情况,保证儿童安全。

3.1.2 老年人特定活动场所

由于老年人习惯将儿童带在身边,只有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活动场地,老年人才能真正解放自己进行社交活动[4]。因此,可在市场周边等公共场所设置低龄儿童安置区,雇专人看管,提供陪伴安抚人员,短时间照顾儿童,使老年人放心购物,提高效率;在儿童活动场地外围增添石墙、座椅等,将活动场地与车行路分开,老年人可在此休息交流的同时看护儿童,保证儿童安全,同时也可充当观众,一定程度上满足儿童的表演欲。

3.1.3 亲子活动空间

第三,优化作业设置,提升作业的价值:教师在作业的设置中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不考虑学生的完成时间大量的布置、不考虑学生学习的层次一味的追求难度、不考虑布置的多样化使作业缺乏趣味性,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学生作业的完成,也是学生抄袭作业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作业设置中要做到:精心备选作业,加强作业的针对性;作业的重心前移,减少作业量;分层设置作业,降低作业难度,体现作业的层次性;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增加作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当前,大多数活动空间多为儿童设计,忽略亲子活动空间建设。活动空间场景多为儿童玩耍,老年人在一旁看护,参与感较低,故应为老年人与儿童提供可供玩耍、交流的场所,提高老年人的参与感;在设置设施时可在娱乐器材旁加装板凳让老年人在照看儿童时适当休息;可适当在绿植藤蔓周边设置圆桌,使老年人与儿童在放松气氛下平等交流,分享有趣经历,拉近距离(见图1)。

1 老幼共生活动空间示意

3.2 共生空间选择

如图2所示,按尺度、规模、活动设施、服务对象等将公共活动空间分为3类,分别在5,10,15min生活圈范围内分析公共活动空间的构建模式。在共生空间选择上,打造“开放-半开放-私密”三级空间层次。通过不同空间层次构建满足老年人与儿童日常活动需求的场所,使老年人与儿童共同活动,提高社区人气,激发社区活力。

2 社区人群空间感知范围示意

3.2.1 大型开放核心空间

在步行15min范围内布置大型开放核心空间,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活动需求。设置大型广场供老年人开展广场舞等活动,也可使儿童在此随意跑闹,方便其他群体在此休闲活动。由于核心空间场地较大,人群组成相对多样,可在广场周边设置不同功能的活动设施,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使用需求进行划分[5]。在场地安排时需考虑低龄儿童与学龄儿童的空间需求,低龄儿童活动范围较小,活动项目单一,需更安全、便利的空间;学龄儿童较活泼,应设置具有探索性与提高儿童想象力的空间,如滑板、旱冰等快速活动区域与沙堆、休息器械等安静区域。

3.2.2 小型半开放公共空间

在步行10min范围内设置社区半开放公共空间。小型半开放空间是老年人与儿童偏爱的活动区域,可满足其各自的活动要求。小型公共空间场地较小且离家近、人群少、方便游玩,可满足老年人与学龄儿童日常出行距离需求。研究表明,自然景观对老年人与儿童具有一定吸引力,可调节周边环境,使人们心情愉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其在外活动的时间。在小型半开放空间中结合自然景观,合理规划老年人与儿童活动场地,配置绿色植物,使环境更舒适。

3.2.3 组团级私密空间

组团级私密空间位于社区居民步行5min范围内,是为老年人与儿童设置的较私密的活动场地。私密空间安全性高、空气流通、环境适宜,同时可提高老年人免疫力,预防疾病。通过绿植打造相对安静的围合私密活动空间,形成疏而不透、围而不闭的小尺度空间环境。

3.3 公共设施布置

使用绿篱、树池等景观将儿童活动场地与街道分割。将儿童游戏场地布置于多栋住宅单元围合处,既满足儿童活动的安全需要,又为老年人看护与活动提供空间。儿童在玩耍时常忽视周边环境,故活动场地周边应设置绿植,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分隔公共空间与车行道路,一定程度上保证儿童活动安全。

3.3.2 打造“养老院+幼儿园”模式

老年人喜爱种植花草,可将花圃种植空间与儿童探索空间结合布置,使老年人与儿童共同参与,儿童可由此学习自然科学,开拓视野,提高观察力与想象力。老年人生活经历丰富,通过开展社区茶话会等形式,老年人讲述儿时经历可让儿童感受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老年人讲述战争时期经历可让儿童学习英雄事迹,感受英雄的伟大。老年人讲述过往故事会激发其诉说的积极性,使其身心愉悦。

4 结语

隔代抚育视角下的社区老年人与儿童共生空间研究可解决老年人与儿童交流活动场所缺失问题。老年人从照顾儿童中解脱,儿童也可有更安全的活动空间,无需时刻陪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未来社区空间建设中应更关注使用人群需求,进一步探索社区老幼共生空间的应用模式,进而提高城市人群生活的舒适度。

猜你喜欢
低龄设置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低龄未成年人案件核准追诉问题研究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低龄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