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莹
(运城博物馆,山西 运城 044000)
陶楼是汉代的主要建筑明器,至东汉发展到了高峰,在全国范围内多有出土,形制多样,细分有水榭、望楼、戏楼、陶坞等。榭是指供游者休息、观赏风景而建于水边或水面上的亭台,以立柱架于水上,结构轻巧,四面开敞。陶水榭以三至五层的最多,高者有2米多,达九层。运城博物馆珍品厅独立柜有一件汉代绿釉陶水榭(图1),造型逼真,结构精巧,通体绿釉,下为盆状水池,池中有游鱼、浮鸭、蟾蜍,中间立多层方形楼阁,上置武士俑、伎乐俑等。
图1 绿釉陶水榭
陶水榭为陶塑楼台式建筑明器的一种,包含了雕刻、陶艺等元素,是两千年前古人生活和文化的载体,蕴含古人的生存智慧。对运城博物馆收藏的陶水榭进行研究,可以部分还原汉代时期运城地区建筑的技术和艺术元素,了解其建筑文化及社会风俗。
绿釉陶水榭出土于平陆县圣人涧镇新湖村汉墓。通高100厘米,宽27.5厘米。圆形池盘,盘壁稍外撇,盆内栖鱼鸭等水生动物数只,其间有楼身呈方形立于盘中。楼高三层。一层四柱四门,杆式雀替,平檐,檐下四角有挑梁伸出,梁首应为龙首,挑梁上各塑一只支撑檐的熊,熊的一双前爪上屈,和头部一起构成了三升的形状。一层之上为两层方形楼身。二层四周围有栏杆,中间为亭,亭子两面开门,另两面开有方形明窗的花墙,亭内对坐四人,亭外四角各立一名武士,武士面朝外,均为持满弩欲射状,亭檐坡度平缓,作瓦垅模样。三层平面小于一二层,四周仍有栏杆,中间为亭,亭四面开门,二人对坐于内,庑殿顶。二、三层檐下四角出挑梁,梁上均有一斗三升。
运城地处黄河中游,汉代这一地区的明器模型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受到政治中心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形制上具有统一性。①
西汉早期是陶明器的肇始时期,文帝提倡薄葬,“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②。《汉书·景帝纪》有“孝文……恭俭,孝景遵业”的评价,阳陵外藏坑③大量随葬陶人俑、禽畜俑、日用器皿等,得益于统治者的持续贯彻,以陶明器为随葬品的做法在汉初逐渐固定下来,一定程度上促进模型明器在墓葬中的推广使用。西汉直至东汉早期,各地的陶明器主要为仓、灶、井的组合,此外根据地域不同,不同程度地配以猪圈、厕、磨、碓、臼及家禽俑等。受到关中的影响,运城地区陶制明器由仓、灶的组合,发展至仓、灶、井的组合。受到来自中原政治中心的影响,东汉早期至东汉晚期,陶水榭渐渐出现在墓葬中。总体上看,汉代运城墓葬中明器丰富,有仓、灶、井、猪或羊圈、磨或碓房、家禽畜俑及陶水榭。尽管如此,东汉时期本区域内明器陶楼的发展还是要明显弱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其他省份及南方省份的,多见陶仓楼及陶水榭。
就目前发现来看,运城地区出土的汉代陶水榭形制整体比较简单,较河南、山东及长江流域等地出土的呈庄园规模形态附带水榭的陶楼,运城地区以单体多层陶水榭为多见,一般是中心对称结构,自下而上面阔逐层缩小,这种结构可避免受力不均,增强楼宇的稳定性。斗拱构造形式比较简单,多为一斗二升、一斗三升、一斗五升等,普遍用于内檐下,其次是转角斗拱以及柱头斗拱,整体造型简单,体现了汉代斗拱雅朴的形象。
运城地区的陶水榭所表现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禽鸟武卫等。
对运城13县(市)馆藏本地出土汉代陶水榭进行调查,数量十分有限,保存较完整的还有以下几件。
绿釉禽鸟武卫陶水榭(图2),运城市平陆县博物馆藏,平陆县圣人涧村汉墓出土。形制与运城博物馆展厅的陶榭相类似,但建筑本体造型更加丰富,墙体运用了大量的镂空,还出现了柱间斗拱。
图2 绿釉禽鸟武卫陶水榭
绿釉武卫陶榭(图3),运城市平陆县博物馆藏,出土于平陆县圣人涧镇新湖村汉墓。折壁圆盆底座,盆内栖鸟十只,榭起于盆内,高三层,庑殿顶。一层四柱四门,平面正方形,斗拱一斗三升;二层一面开门,三面开窗户,屋内对坐四人,四角各立武卫一个,斗拱一斗三升;三层平面小于一二层,四面开门,二人对坐屋内。二、三层均有平座。
图3 绿釉武卫陶榭
此外,通过对运城13县(市)博物馆的调查,以下两件原名为陶望楼的藏品很具有代表性,其形制与本地区出土的陶水榭相仿,均为独体建筑,层数至少三层,外圈或有舞乐,或有武卫。不同之处仅在于底部皆为高台,无水域,疑是榭的其他形制。
东汉绿釉乐舞独体陶望楼(图4),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藏,1987年12月5日出土于运城市原弘芝驿镇北古村。共三层。通高140厘米,最宽处40厘米。带底座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底座,底座正面开大明窗,其他侧为无窗墙体,墙顶部四角有挑梁,梁上分别塑有托举一层的熊。一、二层外围正面皆为镂空栏杆,其余三面是与栏杆同高的实体矮墙,栏杆中部饰菱格造型,中间的室墙正面开明窗,其余三面无窗。不同之处在于,一层栏杆两端的走廊上各有一位吹奏乐者,二层的走廊上是五位舞者。三层为阁楼,正面开两面明窗,两窗中间的墙面饰菱格纹,窗下沿印有圆圈纹,室内坐有吹箫者二人。特别之处在于:第一,这座水榭底座较一层以上窄小很多,似头大脚轻;第二,一、三层为四阿顶,二层无顶无檐,各层与上一层间皆有斗拱或托举熊支撑;第三,顶层阁楼的屋顶与墙体的支持更可看作是转角斗拱的早间应用,由立于墙转角挑梁上的托举熊和其上的一对斗拱双层支撑。
图4 东汉绿釉乐舞独体陶望楼
东汉绿釉武卫人物独体陶望楼(图5),运城市芮城县博物馆藏,出土于芮城县党校汉墓。通高93厘米,宽30厘米。楼高三层,二、三层均有栏杆,内有守楼武士六人,手持弩机箭等武器。
图5 东汉绿釉武卫人物独体陶望楼
汉代运城地区陶水榭的屋顶主要是四阿顶,也叫庑殿顶,它在造型上朴实无华,屋脊很短,光素无装饰。北方人更喜干燥,庑殿顶四面斜坡,即为五脊四坡的四面出水式,再加上出檐很深,可以很好地防止雨水溅入室内,防水性能好。
开窗样式简洁。汉代建筑明器开窗样式较多样,有方形、棱形、直棂、斜方格等。不设窗棂或窗格的称为“明窗”或“洞窗”,直棂窗和斜方格窗南北皆有出现,以目前的出土信息来看,这两种窗形仍以南方多见,山东济南,河北沙河,宁夏吴忠,辽宁沈阳,湖北随州、宜昌、丹江口,湖南耒阳、大庸、常德,江苏铜山,四川忠县,广州南郊、东山、顺德、东莞、龙生冈,广西平东银山等地都有出现。而无任何遮挡的洞窗主要在北方多见,运城出土的陶水榭开窗大的可独占一面墙,小的也两三小窗占用一墙,且窗洞少有棂格遮挡,因为北方纬度高,可充分接受阳光照射。④
除了楼体以外,陶水榭上常有活物,即人与各类动物。人不论职业,从造型上看,一般为汉王朝统治下的汉人。与之相配的动物形象多样,与楼体直接相关的是承担着基础承托之责的熊。熊的面部多刻划细致,眼睛炯炯有神,正面直立,十分具有气势。本地区汉代墓葬中随葬有大量动物题材的陶塑,家禽畜如猪、牛、羊、马、鸡、鸭等,飞禽走兽如熊、鸮、虎等。
运城地区汉代陶水榭及动物俑为什么大量使用熊的形象?《庄子》写道:“吹呼吸,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⑤这是流传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保健体操”。刘文典为汉代《淮南子》作注,有《淮南鸿烈集解》,提到“熊经鸟伸,凫浴蝯躩,鸱视虎顾”⑥,即以模拟鸟兽的姿势而行吹呴(xǔ)呼吸,吐故纳新。宋真宗景德进士张君房《云笈七签》说:“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⑦因而汉代墓葬中蹲坐的熊的形象,应该与庄子“熊经鸟申”的驻寿术有联系。东汉华佗创五禽戏,仿虎、熊、鹿、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后汉书·礼仪志》:“方相氏黄金四目,掌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⑧此描写以熊等兽辟邪之法。又《毛诗》:“惟熊惟罴,男子之祥。”⑨这是以熊为瑞兽。西晋葛洪《抱朴子》以熊为长寿,其云:熊寿五百岁,五百岁则能变化⑩。故推测,本区陶水榭及汉墓中熊形象的大量使用,应为汉人追求强健、长寿和仙风意识的体现。
绿釉陶水榭作为陶楼的一种,是汉人根据现实建筑的形制进行模仿再创造的结果,是墓葬观念、技术等因素综合物化的体现。同时作为民间手工艺,它反映的是汉代民间造物的观念与水平。
低温铅釉陶,即绿釉陶,是西汉早期出现的,以氧化铁和氧化铜作呈色剂,以氧化铅作助熔剂,经低温(700~900摄氏度)烧制成的含铅釉的陶器,自出现后就在全国风靡,迅速成为墓葬随葬品的一个重要种类。铅釉陶早期以黄褐色为主,至西汉中期,绿釉陶成为主流。以较低的温度烧成带深浅不同釉色的陶器,是人们都喜闻乐见的。据统计,关中地区发现的西汉中晚期的出土有低温铅釉陶的墓葬及出土釉陶数量占比例较大,并且分布的区域逐渐扩散至黄河流域及长江南北。从目前绿釉陶器的出土地来看,涵盖了汉代统治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
本区域的绿釉陶胎质主要是泥质红陶,少量泥质灰陶,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铅和氧化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器表会有银釉,是因铅釉长期处于低温环境,釉面受到水和二氧化碳的侵蚀,釉层中的铅氧化形成氧化铅沉积物。主要成型工艺有轮制、模制和手制。陶罐、圆形陶仓,主要应是轮制,其足、纽等为手制,贴塑至器体表面。以在展的绿釉陶水榭为例,根据榭体大部分,如榭身、屋檐、斗拱、四阿顶四个檐面、楼身墙体、斗拱、水池里水鸭、游鱼,四底角托举熊体态的高度近似,以及表面的平整度、接缝处线条的笔直度判断,应为模制后,拼贴至相应部位。
2003年左右,运城夏县禹王城遗址出土了大量废弃的汉代陶模和陶范(图6~图10)⑪,其中就有一斗三升的斗拱范(图11),据当时的发掘简报及相关研究文章,可知这些范为泥质硬灰陶,与当地所出同时期陶楼斗拱形制完全一样,可见应为制作陶楼配件斗拱之用。另外同时发现的还有屋顶范、楼脚柱范、熊形足范、人俑范、动物俑范等,证实了是用模范法制作陶器的。好处是效率高,操作方便,但是不可避免地造成陶器千物一面,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本地区汉墓出土的陶器如此相似的问题。
图6 汉灰陶庑殿顶范
图7 汉灰陶盝顶陶范
图8 汉灰陶陶楼拐角构件范
图9 汉灰陶陶楼楼柱范
图10 汉红陶吹箫俑范
图11 汉灰陶一斗三升陶范
至于陶榭手塑的部分,应该就只有走廊间的武士、亭内的休憩者了。
从出土的众多绿釉陶水榭的釉面浓淡程度看,仔细观察釉的流向及分布,可以看到这些陶器器表施釉,器内壁、底部多不施釉的特点。观察这件绿釉陶水榭,不同区域偏下部釉层较厚,上部釉层较薄,拐角及细微接洽处釉层厚,大面处釉层薄,同一区域内也多有施釉浓淡不一的现象,且亭内、檐边多处无釉。这说明当时的施釉方法为刷釉,方使施釉不均。
运城所处的河东郡西接关中,东连伊洛,具有屏障两京的战略意义,《史记·货殖列传》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在西汉时期,这里一直是关东和关西势力争夺之地。到了东汉时期,这里因位于京都洛阳的西北,间隔黄河,便成了中央抵抗匈奴、西羌对于中原侵扰的屏障,多派心腹在此镇守。东汉中后期,黄巾起义爆发后,直到建安时代,一直处在战乱纷争之中。董卓以河东郡为根据地,扩张自己的野心。整个东汉时期,河东郡作为关中——河洛道上的枢纽,尽职尽责地守卫着中原皇权。⑫
为加强都城的防卫,东汉统治者先后在河东郡和河内郡沿垣县、平阴、轵县、沁阳建立了一条坞壁防御带,抵御来自洛阳北面的侵犯。此外,还在河东郡西的黄河西岸派驻军队,设置了护羌校尉、护乌桓都尉、虎牙营、雍营等军事据点。
坞壁起源于汉代,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内有台榭,四隅有角楼,它是为防御而建的小城堡,按照分布地区和设置的由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边塞的防御工事,汉武帝时,为防御匈奴,在北方及西北边塞上筑有大量坞壁;另一类分布在内地,地主豪强、宗族乡党据以自守,割据一方。西汉墓葬中不见有高架的楼、榭模型,东汉却大量出现,可见东汉时期,豪强大族成了社会的重要阶层。豪强地主在坞内组织私家武装和发展经济,加强防御的同时,自成一体。《墨子》有“为高楼以射道”⑬,绿釉陶水榭上的持弩武卫俑,正是其军事防御用途的最好诠释,即便人们于亭内戏息,也须有持弩武人在旁,为的也是守卫安全。这也是两汉地方政权上中央势力与豪强势力此消彼长的体现。
东汉中后期,河东郡、弘农郡兴建水榭的风气进一步发展,除了同这边经济繁荣,长期有一批豪强大族,以及木构架建筑技术的日趋成熟及砖的大量使用有关外,也和这边的水文地理环境相关。运城在汉代山体河谷交叉纵横,有黄河、汾河及其支流,为豪族兴建园囿水榭提供了条件。除史册记载和考古证实的皇家园林外,墓葬明器中也可看出汉代私家园林的兴盛。
虽然运城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完整、成规模的宅院模型很少见,但是将大量独立的基础建筑模型,如楼榭、仓、碓房、圈厕、井等放在一起,结合晋南地区出土的汉墓壁画综合察看,仍可以了解到本区域汉代宅院布局的复杂多样。其中,夏县王村汉墓和平陆枣园汉墓中有较有代表性的运城汉墓壁画,从中可管窥到汉代本区域的院落建筑模式。
院落图(图12),东汉,1989年山西省夏县王村东汉墓出土,现存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两组廊庑合围的院落中,各有一座干栏式四阿顶堂屋,院墙正面有门房,两侧有持帚吏。⑭
图12 院落图
山峦院落图(图13),1959年山西省平陆县枣园村汉墓出土。原壁画已毁,此摹本存于山西博物院。上部有山峦叠翠,山间有飞鸟、奔鹿。画面下部有一坞堡式合围院落,后有重楼一座。⑮
图13 山峦院落图
榭是伴随高台建筑的发展而产生的。关于高台的起源,目前最早可追溯至龙山文化遗址,可称为高台建筑板筑城池的雏形。殷有鹿台,周有灵台,春秋后期高台楼榭建筑大量出现。周灵王时,宋平公征民筑台,周景王时,楚灵王耗时六年建成章华台。作为陶楼的分支,榭产生之初有观察瞭望的功能。《国语·楚语》卷十七:“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一临观之高。”秦汉时期,高台榭、美宫室已成,有“层台累榭”的记载。汉元狩三年,朝廷以练习水战的名义在上林苑之南引丰水而筑成昆明池。“天子感之,乃作柏梁台,高数十丈,宫室之修,由此日丽。”
除显示皇家威严与尊贵,神仙信仰是高台榭发展的另一强大助力。据《史记》记载,因方士公孙卿的一句“仙人好楼居”⑯,汉武帝诏令在长安城中建蜚廉馆、桂观馆,《汉书》载武帝元封二年“起甘泉宫通天台”等,广置祭具候天神⑰。《三辅黄图》载长杨宫有长杨榭,秋冬时节,汉武帝常“命武士搏射禽兽,天子登此以观焉”⑱。
《荀子》一书中有:“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⑲这是孝思想的书面记载。运城汉代墓葬在墓室结构上,尽量模仿活人住宅,有前室、中室、后室及侧室、耳室,分别安放棺椁、生活用品;随葬品尽量做到应有尽有,以保证死者在阴间可以尽情享用;墓葬壁画则以现实的田舍宅院、庄园车马及天界的四神、日月星辰、流云仙人等为主。充分表现了当时人们灵魂不灭、事死如事生、羽化升仙的观念。这些墓葬壁画上的院落形式及随葬建筑明器,都是在为死者建造一座仿生宅。
虽然两汉时期各阶层墓葬中都有陶仓、井、灶的出现,但在高等级墓葬中,仍会以随葬铜器的多寡来体现死者身份地位。孔子作《系辞》曰:“以制器者尚其象。”制器者观物之象,造器为用。如上古有巢氏观鸟巢之象,教民巢居;黄帝见篷草随风滚动之象,创制车轮。作为汉墓宅院重要组成部分的陶水榭实属模仿现实建筑,与明器陶罐、盘、杯、灯等不同,后者与阳世所用器并没有太大的形制与规格差异,而前者着重于表现现实,且受制于墓穴空间,其精致程度象征着死者逝后所居空间的级别,具有礼仪性特征。又因此时模制明器便宜,故虽这一时期的许多墓葬中即便随葬有异常精巧的院落、楼、榭等建筑明器,但不能笼统地说这些建筑明器能够反映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只能代表当时人们普遍希望逝者死后能有舒适的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发现大量汉墓,并从中出土了类型丰富的陶水榭,区域风格各具。汉代陶榭分布以两都长安和洛阳所在的陕西与河南最多,作为畿辅,运城地区出土的建筑明器样式与豫西的三门峡、灵宝等地颇相似。作为汉代建筑明器的陶水榭,融建筑、雕刻、陶艺等于一体,是在汉代世俗观念和社会现实引导下,礼制观念具象化的产物,它不仅是对汉代地面建筑的摹写,还蕴含着中国古代的文化体系。运城出土的东汉绿釉陶水榭不论形制、工艺还是其包含的历史地理因素,都有利于人们加深对两千年前运城的了解。
注释
①牛琳琳.河南汉代陶楼艺术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②司马迁.史记:孝文本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9.
③焦南峰.汉阳陵从葬坑初探[J].文物,2006(7):51-57.
④张莉花.汉代民居与环境[D].郑州:郑州大学,2009.
⑤庄子.庄子:外篇:刻意[M].北京:中华书局,2016.
⑥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⑦张君房.云笈七签:杂修摄部:导引按摩[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
⑧范晔.后汉书:礼仪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
⑨毛亨,毛苌.毛诗:斯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⑩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M].北京:中华书局:2020.
⑪张童心,黄永久.禹王城汉代制陶模具考[J].上海文博论丛,2003(4):52-55.
⑫张欣.两汉时期的河东郡[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⑬墨子.墨子:备高临[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⑭徐光冀.中国出土壁画全集:山西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5.
⑮徐光冀.中国出土壁画全集:山西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
⑯司马迁.史记:孝武本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⑰班固.汉书:武帝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⑱何清谷.三辅黄图:卷之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2.
⑲河南博物院.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