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创新创业的新范式与关键步骤
——评《传媒业的颠覆性创新:从传媒创新到传媒创业》

2022-12-14 09:53房存王磊斌
传媒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中国传媒传媒业范式

文/房存 王磊斌

书名:传媒业的颠覆性创新:从传媒创新到传媒创业

作者:曾繁旭 王宇琦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定价:78.00元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传媒领域基于微博、微信等新的网络公众平台,开始涌现大量创业者。新兴媒体平台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扩张,尤其是短视频类型的新型媒介和社交分享工具成为新的热点,不少传统媒体从业者加入到新的时代浪潮中来,传媒从形式到内容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媒创新”与“传媒创业”正成为回应传统媒体行业危机,以及应对传媒新型变化的核心概念。面对新变化,由曾繁旭、王宇琦所著的《传媒业的颠覆性创新:从传媒创新到传媒创业》一书,以传媒创新与创业为基础,用新的传媒理论范式展开对中国传媒领域和行业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勾勒出全新的行业图景和逻辑进路。本书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大胆的理论创新以及严谨深刻的行业洞察,对中国传媒业的颠覆性巨变做出及时回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独特的思想观点。

开放性的学术视角与研究范式。本书提到,对于传媒领域的研究有两种视角,即注重传媒业的“新闻研究视角”和注重新兴传媒创业的“商业研究视角”。作者着眼于这两种视角之间的割裂和关联,采用“颠覆性创新理论”——一种更为开放的学术视角,尝试整合传媒创新与传媒创业两种行业现象,在技术演进与传媒行业急剧变迁的共同推动之下展开研究,让研究的内涵更为丰富。传媒创新与创业的现象庞杂而多变,研究很容易流于单一表面,为突破这一问题,本书以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颠覆性创新”理论为主线,积极汲取传媒创新理论、传媒创业研究、传媒经济学等不同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如“机会识别”“护城河”等理论概念,以最大限度的开放性灵活容纳传媒领域现今的复杂现状。开放性的理论研究需要突破研究领域的设限,这一视角选择显示出作者的学术勇气和对学术“求真”的精神追求。

结构清晰,宏微兼顾。本书的篇章结构呈现出宏观和微观相连的结构样式。在本书第一部分,作者宏观简述了研究的起源、研究目的以及对于传媒行业创新与创业的研究分歧和现实问题,以“理论地图”的方式宏观介绍传媒业变革的新范式,对传媒业的颠覆性创新做出了总体评估。第一部分“理论地图”的设置,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对传媒的历史发展和宏观困境有了直观的了解,对后面的具体研究起到了理论定位和指引的作用。

在宏观理论介绍之后,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传媒业的商业模式如何被颠覆”“传媒业颠覆性创新的关键步骤”和“传媒业颠覆性创新的社会张力”。这三大部分层层递进,以逐渐深入的方式对传媒业现存问题进行逐步分析。作者在每一个章节中,对传媒行业内部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用大量传媒机构发展案例填充理论分析架构,用“知乎”等常见的APP为例,充实对传媒创新和创业的分析与研究。微观层面的案例分析和相关理论相结合,使得本书兼具科学性和可读性。如本书的第二部分中的四、五、六章三个章节,作者细化讲解了传统传媒商业模式被新传媒的“垂直化创新”“平台化创新”和“内容创业盈利模式”所一步步取代的过程,旧的传媒商业模式被逐步颠覆、瓦解,走向了新的发展模式。

传媒研究的本土化和深入化。勾勒中国社会的传媒图景,需要真正紧扣中国传媒业的变迁和趋势。基于2015年以来新型传媒商业模式蓬勃发展的现状,作者将研究视野从传统媒体机构拓展到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传媒创业浪潮中,将机会识别、竞争策略制定、产业结构分析乃至颠覆性创新等理论模型和框架运用于中国传媒创业的研究,弥补了国内学界对传媒研究的不足,改变国内传媒创业研究过于侧重个案描述而忽略理论的现状。与此同时,作者力求贴近当下中国的行业实践现状,以勾勒真实的中国传媒图景。传媒公共性是传统意义上新闻行业规制和伦理准则的核心原则,由于中国现行的社会体制和传媒发展历史,中国传媒的公众性在传媒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中国的社会体制和传媒发展历史,作者指出中国传媒的传媒公共性与中国当下语境复杂勾连,主要体现在国家、资本和公众性之间的发展张力。中国传媒张力和公共性的发掘,为中国传媒发展设定了理论坐标,为中国传媒勾勒出发展图景。

猜你喜欢
中国传媒传媒业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英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中国传媒多元化经营的启示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绿色传播:中国传媒新生态中的媒介责任
2016年我国传媒产业规模增长19.1%
欧洲传媒系统面面观之瑞士传媒业图景下
广播电视传媒业在新媒体影响下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措施
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