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普工作在建设科技强国中的使命

2022-12-14 16:08叶琴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
科技中国 2022年10期
关键词:强国科普科学

■文/叶琴(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

建设科技强国是当前我国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新时代科普的使命正紧密围绕建设科技强国、服务科技创新的大局展开。国家出台的系列科普规划和政策措施都以强化使命导向为前提,新时代科普工作的使命与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高度契合。

2021年6月国务院颁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阐明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使命内涵:彰显价值引领作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高素质创新大军支撑高质量发展;更好促进人的现代化,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2年8月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共同编制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坚持使命导向,引导科普工作聚焦“四个面向”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2022年9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提出“在科普发展导向上强化战略使命”的大科普格局,提出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面协同推进的行动计划,并且要落实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

一、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弘扬科学精神

塑造全社会创新理念、创新文化是当前建设科技强国的迫切需求。科学精神既是科学普及的前提条件,又是科技创新的必备条件。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包容失败的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弘扬科学精神与普及科学知识相比更为基础和长期,责任更重,难度更大。科学知识的普及固然重要,科学精神价值观的塑造更是任重道远,科学普及与推广要在科学理念的建设方面下更大力气,采取更多有力措施,才能充分引导公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创新的价值取向,正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石

科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储备高质量科技创新大军的重要力量。在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埋下科学的种子,作好科学的启蒙,树立科学的远大志向。在科技创新研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研发技术,也需要工艺技术、制造技术的全面提升。因此,承担科技创新任务的不仅是研发人员,也需要工程师、产业工人共同参与。在全社会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既是组织管理者,也是创新服务者,因此,无论是技术人员、产业工人还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各类人群都要通过针对性的科普,在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为科技强国建设打牢基础,突出当前国家科技创新中最关心、最急切解决的重点方向和重大科学问题。让社会形成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风气。历经十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经从2010年的3.27%上升到2020年的10.56%。通过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思想内涵、创新内涵、人文内涵,广大公众将自觉成为科技创新生态的参与者、推动者、宣传者。

(三)科技强国建设需要创新科普方法

科技强国建设需要创新科普方法、提升科技工作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渠道与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已经融为一体,科普传播只有朝着立体化传媒矩阵、智能化传播手段的方向发展,让形式更多样、传播内容更丰富、传播手段更多元才能满足科技创新宣传的迫切需求。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前沿科学领域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科普方法和内容只有跟得上新技术的发展,通过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引导大家学习、了解和重视新技术领域,向公众及时普及新技术新成果,公众才会有更多科学认识,而不会出现非理性,甚至谣言、伪科普现象,公众对这个领域了解认知越多,对国家的科技政策措施理解更多,就能让公众更科学、理性地接受新技术,并且成为新技术的实践者、推动者、传播者。

二、新时代科普工作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的科普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为实现科技强国构建全域、全时科学素养体系,输送高素质的科学人才队伍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多重挑战,在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深层次服务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力的机制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改变这些局面需要全社会深入领会《意见》精神,有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并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升广大科普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科普工作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大局不足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仍然是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只有在国际创新交流、创新对话、创新学习的浓厚学术氛围和研究合作、资源协同的氛围中,才能够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升,形成国际研究计划的合作共赢机制,共同应对世界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受疫情、科技封锁等因素影响,我们的国际科技开放交流受到的压力更大了。科协作为主要由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在技术交流的功能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组织和推动全国性和各省市学会社团的民间交流上应该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要推动组织更多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会议、论坛等。在合作开展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面,上海、北京等国际合作交流活跃地区参与度较高,但是其他有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的地区还需要承担更多的任务。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高校院所、国有企业等国家科技战略力量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在建设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究、科技园区对接、技术转移等方面担当更多的任务,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地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规则的制定,有更多的全球性创新议题进行交流等。

(二)科普工作软实力欠缺,服务创新驱动的层次不够

我国各地科技场馆的建设和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如何提升科普软实力在创新链中的地位更为重要。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科普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科普场馆吸引力不足,在科普园区和科普基地建设上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公众关注度高的科技创新热点持续性地开展科普的能力相对薄弱,尤其是在量子技术、类脑科学等颠覆性突破性技术等方面,科普角色更为缺失。推动科学素质提升的工作虽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中,但是许多人对于这项指标的真正内涵和意义还不够理解,只在硬件投入方面下功夫,在资金预算方面有达标意识,但对于如何推动这项工作内涵式增长还缺乏认识。科协及科协所属学会、社会团体有很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专家、学者,但据中国科协统计,2020年科协及科协属下的协会提供决策咨询报告仅5099篇,这些优质资源在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方面的潜力有待挖掘。在科普经费的投入方面,按科技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支出是2.44万亿元,其中各级财政科学技术投入1.01万亿元,科普统计经费171.72亿元,仅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支出的0.7%,仅占财政科学技术投入的1.7%。我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研发经费支出国之一,但是科普研发投入数量的不足,对于科学普及的层次提升形成掣肘。

(三)科普资源开发队伍不足,科普人员结构有待优化

科普资源开发队伍不足是影响科普在科技创新支撑方面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其他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科普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以往只能与图书情报、博物馆员或工程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挂钩,不能涵盖科普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需求。目前只在几个省有专门的科普职称序列,如北京、湖南设立了科学传播方向的专业职称,广东在自然科学领域设立了科学普及方向的专业职称,科普专业技术人才的上升通道受阻,影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投身于科普事业。鼓励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科学机制还未形成。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按全口径数量为9100万,其中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181.3万人,占比仅2%,兼职人员的比例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全国科普专职人员数量为24.84万人,但是专职人员中大约有七成属于教育系统从事科普教育的教师,承担对其他年龄层次公民教育的科普专兼职人员远远达不到需求,科普资源开发队伍的主力军是专职科普创作人员,2020年仅1.85万人,不到科普讲解人员的一半,科普在公众教育中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发挥。

(四)科普与科创的协同创新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科技管理部门和科协系统作为科创与科普的管理部门,是自上而下两个独立的体系,有各自不同的职能范围,在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二者的交集不多。尤其是在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创新布局与科普工作的融合度不足,存在脱节现象。在各地方的科技创新规划、管理办法、行动计划中,科普往往作为其中可以忽略不计的部分;而在科普工作的规划设计中,涉及科技创新前沿技术、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等方面的内容也相对体现不足。科普教育体系中紧跟科技强国建设的内容也显得体系化不足。中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但前瞻性内容更新慢,终身教育体系存在碎片化、零星现象,科普图书或科技期刊影响力不足。科普与科技创新双向发力的机制未形成。科技强国建设正在大力完善科研诚信体系、科研评价体系,保障科技自立自强的机制体制,在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中,敢于冒尖、大胆质疑、敢为人先的创新自信与科学理性精神的塑造是一致的。但是在科普工作中,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机制和措施手段不够,在突出鼓励创新文化、宽容失败的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中没能充分体现科普的作用。

三、新时代科普工作将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支撑力量

在科技强国中充分发挥科普的作用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任务。新时代科普工作要以支撑科技强国建设为导向,充分发挥科学普及在科技创新全链条中的接续作用、补充作用、强化作用。

(一)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体现担当

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快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有影响力的科普专业工作者,同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在校生、银龄老科技工作者等参与科学普及工作,加强科普作品的原创能力和感染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将科学家群体宣传、优秀科学家形象宣传与城市人文建设、经济科技建设结合起来。将青少年科普教育与科学家的经典故事、感人事迹结合起来。挖掘科学家的典型事例,让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带动和激励更多的人有勇气、有定力投身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事业。

(二)在推动源头创新中精准发力

发挥科技创新在科普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发挥科学家、科学工作者在科普工作中的带动作用。充分把握科学普及与科学研究在长期性方面的共性,将科学普及的广泛传播性与科学研究的深入性相结合。将基础研究源头创新中的科学原理通过科普教育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传达给广大青少年、社会公众等。科普工作要全面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高素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青年科学家梯度培养、战略科学家社会影响力打造等多方面,制度性安排科普专门人才,加强现有科普专业人才交流学习,提高专业科普创作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对科技前沿技术的准确把握能力,创作出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的高水平作品。科普工作要全面参与产业经济中的科技创新发展。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围绕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新型研发机构的打造,加大科普投入,有效运用各类展厅的科普教育功能,弥补各地固定场馆投入不足的缺陷,同时与技术创新链条的关键环节科普相结合,使科普活动更深入。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的研发机构、创新孵化机构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前沿的深入了解和重点布局,在工业软件、生物医学、集成电路设计、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材料等关乎技术创新链安全的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选取一些科普场所加强政策法规宣贯和科普教育,推动颠覆式技术、尖端技术等高端技术创新资源科普化。

(三)在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中勇挑重担

发挥科普平台优势,搭建科技成果宣介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普队伍稳定的优势,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贯穿企业科协工作的全过程。发挥科协、科学技术博物馆、科学馆、科普基地等科普承担单位的桥梁作用,拓宽企业与科技创新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对接渠道,让科普工作真正进入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战场。

(四)在科技创新氛围营造和科学传播中承担新任务

以打造科技强国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体系为重点,充分发挥科研科普载体的公共科技创新文化价值,在传播形式、传播手段、传播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氛围营造方面,举办科普活动周、科普宣传月、科普大篷车等特色活动,开展应急管理、卫生防疫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科普活动和各类赛事;在重点产业领域的关键环节、特色垂直领域的关键节点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创业孵化活动、产业对接活动、科创训练活动,提升科普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在科学传播中,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3D打印、人工智能等智慧化技术手段提高科普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尤其注重在国际合作论坛、产业前沿领域展览、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等各方面加强科普传播形式的开放性,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科技故事、中国科学家故事。在科技工作者与文学、艺术、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合作交流方面,积极融入与科技强国建设相关的科普发展主题;在高校院所、中小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鼓励开展紧跟科技强国建设新形势的科普创作;在科技馆、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等科普教育的固定传播场景和馆校结合、馆企结合的流动场景,科普教育要全面突出科技自立自强的资源要素、人才要素、思想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通过全媒体、融媒体的科学传播矩阵,以建设科技强国为使命,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全社会共识,激励更多人投身技术创新的洪流,推动科普工作在科技强国建设中体现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强国科普科学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科普达人养成记
“学习强国”礼赞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秦晋争霸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