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彩霞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 瓜州 736100)
犊牛真胃穿孔引起腹膜炎作为消化系统的延后性病变,在临床上具有早期不易诊治和后期错失治疗时机引起预后不良的难点,是影响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效果的首要因素[1]。在临床上犊牛真胃穿孔引起腹膜炎多与真胃扭转、真胃积食、真胃变位合并发生,在奶牛的发生频率较高,犊牛多发于0~6月龄犊牛[2]。2021年5月份,笔者就一起犊牛消化不良的病例进行了诊治,在处置过程中发现该犊牛的真胃存在着异样,经腹腔探查、腹腔穿刺,确诊为真胃穿孔并发腹膜炎。经真胃缝合、创口冲洗、抗菌消炎、健胃止酵等处置措施,犊牛于20 d后康复。该病例的发生表明,犊牛真胃穿孔引起腹膜炎在临床上往往因诊断不及时、处置不彻底极易引起预后不良。为切实提高此类病例的诊治效果,本文就一起犊牛真胃穿孔引起腹膜炎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归纳了鉴别诊断要点,提出了具体处置措施,以期为此类病例的诊断处置和预防控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2021年5月10日接到畜主的求治电话称“其饲养的一6月龄犊牛,最近出现了拒食、反复鼓气、不反刍、口渴喜饮、但不排尿,偶尔排出带有粘液的粪便,总体精神状态较差”要求前往诊治。到达诊治现场后病牛体温升高至39.2 ℃,腹围膨大,毛焦体瘦、食欲废绝、排粪尿暂停,听诊瘤胃蠕动音弱、肠蠕动音弱、真胃区域出现钢管音,直肠检查直肠空虚、无积粪、检查手套上粘附有肠粘膜。主叙:该病牛已由本地一村兽医采用整肠止酵、促反刍、抗菌消炎的方法治疗4 d后未见好转,且病情呈现恶化趋势的情况下,随请诊治。鉴于此种情况,在进行腹部消毒后,腹腔穿刺流出恶臭的粉红色液体;腹腔探查发现真胃区域有一直径约0.5 mm的穿孔,确诊为真胃穿孔引起腹膜炎。对真胃穿孔区域进行开创清理、手术缝合后,生理盐水冲洗后闭合腹腔。采用抗菌消炎、制止渗出的方法治疗3 d,第4天后灌服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促进消化机能的恢复,连续治疗10 d后反刍、排粪尿正常,病牛康复。
准确的诊断是取得良好处置效果的重要保证,是占据疗效制高点的重要抓手。真胃穿孔属于真胃变位、真胃扭转的后期延续病变,在临床上还与创伤性网胃心包炎、前胃弛缓协同发生,极易造成误诊误治,致使延误最佳治疗时期,造成腹腔严重感染、真胃坏死,引起预后不良。突出上述4种疾病与真胃穿孔的鉴别诊断,防范诊断盲区、把握最佳处置时机,对于提高处置成果率、遏制相关疾病的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前胃弛缓作为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相关前胃系统附属疾病的重要诱因。在临床上前胃弛缓的发生多与饲养管理因素引起,常常表现为消化道蠕动音弱,不反刍等前胃系统疾病的初期症状。真胃穿孔在初期均表现与前胃弛缓相一致的临床表现,不易区别诊断,故应在询问饲养管理状况、掌握前胃蠕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瘤胃探查,测定瘤胃内容物酸碱度的方式评价病情现状。前胃弛缓情况下瘤胃酸碱度呈弱酸性,在真胃发生消化障碍情况下真胃内容物逆流至前胃,引起前胃酸碱度急剧升高,可作为区别前胃弛缓与真胃病变的量化指标之一,继续进行真胃区域是否有钢管音的听诊和真胃膨大区域的触诊进行鉴别诊断,确定是否存在真胃穿孔的病理变化。
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是铁质尖锐异物摄入引起反刍动物的前胃系统疾病,是影响反刍动物消化机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临床上摄入的铁质尖锐异物在瘤胃蠕动力的作用下极易造成周边相邻的真胃刺伤引起穿孔,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在诊断上要使用瘤胃金属探测仪,确定在消化道是否有铁质金属异物残留。无金属残留的则排除创伤性网胃心包炎引起真胃穿孔的原因,有金属残留的要对心包、肺脏、真胃进行详细听诊,确定影响部位,以便于采取下一步的有力处置措施。
受腹腔脏器移位引起真胃位置发生改变引起的,其发病原因与饲养管理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上要依据表现症状的不同及时采取听诊、腹腔探查等方式确定真胃的位置是否发生移动。真胃变位情况下,腹腔左下部膨大、鼓气,听诊存在明显的钢管音、叩诊呈鼓音、触诊空虚内有液体和气体波动、排出带有消化道黏膜的稀粪。真胃变位情况下真胃的血液循环受阻、胃内容物急剧发酵产生的酸性液体腐蚀胃壁,引起真胃溃疡。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伴随着病情的持续变化,胃壁变薄造成穿孔。
真胃扭转是真胃变位的后续演变,真胃变位情况下,受腹腔脏器充盈程度的压迫真胃发生扭转。真胃扭转与真胃变化的区别在于,真胃扭转情况下犊牛腹痛严重、频繁起卧,有的病牛甚至出现狂躁、盗汗现象。真胃扭转时真胃内的压力急剧增大,在胃壁较薄处发生穿孔或破裂,引起腹腔感染。真胃扭转在临床上特征较为明显,但是在真胃穿孔破裂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兽医接诊后在不考虑之前因素的情况下极易造成误诊,致使腹腔严重感染,造成死亡。
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真胃穿孔的临床处置较为复杂,为此要理清真胃穿孔的处置思路,按照处置步骤有序进行,将真胃穿孔的预期变化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在具体操作中要突出开创清理、控制真胃渗出、强化胃肠道机能恢复4个方面,提高临床处置效果。
先采取站立的保定姿势,用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进行腹部真胃区域的浸润麻醉,用瘤胃穿刺套管针刺穿真胃膨大区域,利用重力将真胃内气体、液体和穿孔后溢流至腹腔内的液体排出,减轻腹腔压力的同时促使腹腔和真胃内的异物最大限度的排出,防止侧卧保定施术过程中,溢流至真胃内容物排出不彻底,引起腹腔腹腔感染。之后进行侧卧保定,围绕穿刺口在腹壁做平行切口,切开腹膜,找到真胃,沿真胃穿孔口做3 cm的平行切口,对真胃内容物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查看真胃黏膜有无出血、溃疡面、坏死等异常现象,用手术剪刀剪去多余的坏死组织,整理切口垂直内翻缝合真胃切口。清理腹腔内异物,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2~3次,撒布青霉素1 600 IU,连续缝合腹膜,结节缝合皮肤[3]。
在完成开创清理后,用酚磺乙胺注射液10 mL肌肉注射连用2 d;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青霉素16 000 IU,碳酸氢钠注射液5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维生素C 20 mL,维生素B 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西咪替丁注射液20 mL,奥美拉唑注射液200 mg[4],连续静脉注射3 d。第4天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青霉素16 000 IU,碳酸氢钠注射液5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复合维生素B 40 mL,10%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氯化钙注射液250 mL连续静脉注射3 d[5],期间用口服胃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复合菌剂200 g用25 ℃的温水500 g搅匀,并加入红糖100 g灌服[6],连续灌服2 d。
病牛术后饲喂饮水的控制与良好治疗效果的体现密切相关,为此在术后结合静脉输液,严格控制饲喂和饮水,防止大量摄入饲草、饮水,造成胃肠道急剧膨胀并刺激真胃分泌消化液,影响伤口愈合,导致治疗失败。在饲喂饮水的控制上,术后1~2 d禁食禁水,第3天少量饮水,继续禁食。在禁食禁水期间密切关注排粪尿情况,对于出现持续排粪带黑色血块,则考虑在施术期间造成真胃出血,继续采取止血处理措施;对于排粘液的适量饲喂干草,促进胃肠蠕动。
真胃在经历穿孔、清理、开创、缝合后损伤较大,同时在长时间误诊误治情况下胃肠道神经麻痹,功能紊乱。在静脉输液到第4天换药时,给予病牛适量的干草,让其自由采食,并供给清洁的饮水[7-16],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胃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益生菌、酵母粉等菌剂,促进消化机能的尽快恢复。微生物类益生菌剂添加上应持续不间断进行,使消化系统机能得到促进,生长性能稳步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