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玲,杨静萍,林菁菁,黄敏芳,张少颖,林蓉金
助产岗位较其他护理岗位专科性较强、风险性较高,对于助产士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医学的进步,母婴健康越来越得到重视。我国助产专业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助产专业学历起点较低,以专科为主[1]。助产士与孕产妇比例为1∶4 000,助产士短缺[2]。因此,对于助产士培训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助产士培训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统计分析,了解助产士培训现状及研究热点,为今后助产士的培养提供参考。
1.1 文献检索策略 使用检索词“助产士”AND(“培养”OR“培训”OR“教育”OR“教学”)在中国知网(CNKI)使用主题词,维普全文数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使用题名与关键词进行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1年8月。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面向助产士培训的文献;发表于国内期刊的中文文献。文献排除标准:重复发表的文献;与主题无关的文献;会议、报纸文章、科技成果、学位论文。
1.3 资料提取与分析 将检索获取的文献导入NoteExpress 3.2软件,利用软件筛选重复文献后,逐篇阅读文献题目、摘要、关键词,必要时阅读全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将最终符合条件的文献导出至Excel 2016进行统计分析,对期刊、文献发布年份、第一作者所在省份地区录入整理归纳。将最终纳入文献通过Notepad ++软件转换格式后利用CiteSpace V对文献的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时间跨度设置为1994年—2021年,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设置Top N为50,修剪法Pruning选择pathfinder、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其余为默认选项。
2.1 发表文献数量年度分布 检索获取文献3 358篇,去除重复文献余2 311篇。通过筛选最终纳入310篇文献,最早发表于1994年,发表的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发文量11.5篇,2009年—2021年发文量289篇,占93.23%。见图1。
图1 年度文献数量分布趋势
2.2 文献期刊分布 文献发表在129种期刊,以《当代护士》发表数量10篇最多,占3.23%,其次是《中华现代护理杂志》9篇(2.90%),《全科护理》《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医学信息》各为8篇(2.58%)。《中国护理管理》《中国医药指南》《中外健康文摘》《中医药管理杂志》各为7篇(2.26%)。排名前15位期刊发表数量103篇(33.23%),其中核心期刊《中国护理管理》发文量占2.26%,《中华护理教育》发文量占1.94%。
2.3 文献发文省份地区分布 发文单位来自于29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江苏省发文量最多为43篇(13.87%),其次是广东省、河北省、浙江省等经济发达的省份,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等西北部地区发文量较少。见图2。
2.4 发文作者可视化分析 对发文作者进行图谱可视化分析,设置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作者(Author),得到645个节点、957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4 6,连线为作者间的合作程度,每个节点代表一位作者,网络密度小于1,表明作者间交流合作较少,较分散。见图3。310篇文献涉及的作者为645人,其中87.44%的作者发文量仅为1篇,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共计81人,占作者总数12.56%,发表文献84篇,占文献总量27.10%。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武玲6篇,王钢4篇,庞汝彦、顾春怡、王立新、陈爽、田玉清、马艺等人发文量分别为3篇。姜梅、叶晓东、窦姗姗等67人发文量各为2篇。
图2 文献数量省份分布雷达图
图3 作者合作情况可视化图谱
2.5 发文机构可视化分析 设置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机构(Institution),结果得到281节点,2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01,节点连线代表机构间的交流合作。见图4。发文机构较分散,相互间交流合作较少。在研究文献中,发文在2篇以上的机构占36所,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8篇、盐城市妇幼保健院7篇,其次为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4篇、江西省妇幼保健院3篇。
图4 发文机构可视化图谱
2.6 文献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为词频分析的一种方法,可以用来判断某个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词频次出现越高,中心性越大越显著,研究热度越高[3]。使用 CiteSpace V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分析,设置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关键词(Keyword)。得到424个节点,651条连线,密度为0.007 3。Modularity Q值为0.843 7代表划分出来的聚类模块性是显著的,Weighted Mean Silhouette S值为0.966 2表明聚类是高效的,可信度较好。如图5、图6所示节点大小表示被引频次的多少,节点大小与被引频次成正比,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各词之间的关联性。颜色代表年份,由浅灰色到红色,代表年份由远至近。如图所示得到16个聚类,将无效关键词删除,将含义相近的关键词合并。将“新生儿”删除,将“低年资”合并进“低年资助产士”,“新生儿窒息、复苏术、窒息复苏、新生儿复苏”合并进“新生儿窒息复苏”。得到排名前14位的高频关键词,见表1。结合图和表可以发现,培训对象中注重对新助产士、低年资助产士的培养,培训内容中以新生儿复苏为培训热点,分层与工作坊培训模式,情景模拟、模型模拟教学方法为研究热点。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6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
表1 高频关键词及中心性
文献计量学基于现实,对研究文献数量变化规律、学科发展、热点趋势等进行量学特点研究,对于了解预测该领域有重要现实意义[4]。CiteSpace软件是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科学图谱、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可避免单纯数量分析带来的偏倚[5-6]。我国目前关于助产士培训方面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较少,本研究对其进行计量学分析总结,以了解国内该领域的现状及发展。
3.1 助产士培训快速发展 文献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首篇发表于1994年,1994年—2008年文献数量增长缓慢,可能与我国助产专业起步较晚,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有关。2009年—2021年发文量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助产士的培训越来越得到重视,各省市积极开展对助产士的培训。为促进助产专业发展,提升助产士能力,国家重视助产士培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7]要求全面实施母婴安全计划,促进助产教育发展,加强助产士等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3.2 发文期刊较分散,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表数量排名前15位的期刊中核心期刊占比仅4.20%。根据布拉德福原理,将期刊发表数量渐减排列,累积约为文献总量的33%的期刊为该领域的核心区[8]。这说明助产士培训相关文献核心区高质量文献较少,发文质量整体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关注度及传播。可能与我国助产士的科研水平整体不高,对助产士科研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够有关。我国多数专科护士科研能力较薄弱,这是专科护士发展存在的短板[9]。应重视科研素质教育工作,提高助产士科研意识,重视科研成果质量。
3.3 助产士培训存在地区差异 文献发表较多的为江苏省、广东省、河北省、浙江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等西北部地区发文量较少。这与西北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育政策有一定联系,应加强与西北部地区的沟通交流,加强其助产士的人才培训,促进助产士培训在全国的全面发展。从高频关键词中得出,我国对于基层医院助产士培训有所探讨,如邓小凤等[10-11]探索基层医院助产士培训模式,取得良好效果。但关于基层研究仍较少,院校应加强与基层医院的合作,带动基层培训的发展。
3.4 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发文作者、机构间合作不足 普赖斯定律[12]公式N≈0.749×(nmax)1/2,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量为N,发表数量最多作者篇数为nmax,普赖斯定律认为核心作者群发表的文献数量应占总文献的50%。310篇文献中,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为6篇,即0.749×(6)1/2=1.834,因此该研究主题的核心作者发文量每人应在2篇以上。符合条件的共计81人,发表文献量占总文献量27.10%,与50%相差较远,未达到核心作者群标准。结合图谱可见作者间缺乏合作,较为分散。发文机构中可视化图谱连线少,网络密度小,机构间分散,缺乏合作。尽管我国助产士培训文献量呈增长趋势,但文献大部分来自一过性作者,尚未形成学科核心团队。今后需开展与加强跨机构团队协作,增加各机构学术交流,形成核心作者团队,促进学科合力发展。
3.5 重视低年资、新入职助产士的培训 通过CiteSpace文献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确定目前培训研究热点,培训对象聚焦低年资、新入职助产士的培训,医院重视提高低年资、新入职助产士的能力。由于产科的工作性质存在高风险性,对助产士应急能力要求较高,许多低年资、新入职助产士未能胜任,急需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知识和技能。由于我国助产士学历起点较低,助产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助产士参加工作后仍需继续提高自身能力方能应对临床工作的多变性。助产士需终身学习,对助产士的培训,院校应营造学无止境的氛围,不断提高助产士自身能力以适应时代变化和要求。
3.6 培训热点内容 关键词共现中可以看出核心能力中心性显著,是培训内容的重点之一。国际助产士联盟(ICM)发布“助产核心胜任力”包括 4 个模块:综合能力、孕前和产前护理、分娩期护理、对妇女和新生儿的延续性护理[13]。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测量工具,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有王德慧等[14]编制的核心胜任力量表,用于调查和指导助产士培训及培训体系构建。许荣华等[15]基于核心能力构建助产士培训方案并应用实践提升了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新生儿窒息复苏术成助产士培训热点,新生儿窒息死亡仍是全球性问题,据WHO估计每年有70万新生儿死于窒息,2019年我国妇幼卫生监测报告,全国新生儿死亡率为3.5‰,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中占比44.8%,早产、产时并发症及先天畸形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由经过良好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新生儿复苏,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16]。助产士是接触新生儿的直接人员,因此对助产士的新生儿复苏培训至关重要。
3.7 培训模式与教学方法 通过关键词聚类图谱和高频关键词得出分层、工作坊培训模式为热点模式。工作坊模式将理论和技能相结合,蔡蔚思等[17]利用工作坊模式对助产士进行培训,并与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的助产士进行对照,得出工作坊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助产士的理论和技能。分层培训可以明确每一级别助产士的职能角色,根据能力要求开展相应培训[18]。情景及模型模拟为热点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不同,情景模拟设置一种仿真的工作场景,或使用标准化病人、模拟人,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经验真实性[19]。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环境的感知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0],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培训医务人员能够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21]。模型教学是护理专业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助产士将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22]。
通过对我国助产士培训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国内助产士培训文献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对该领域有一定的关注。但也存在核心文章的发表率不高;培训发展存在地区差异,作者及机构缺少交流合作等问题。应根据当前现状,结合热点,探索适合本土化助产士培训体系,促进专业发展。本研究仅对发表于国内文献进行分析,收录文献有限,根据CiteSpace软件关键词整理进行培训内容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仍需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