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丁喜云 评析|张自福
教学目标:
1.借助人物档案卡,回顾故事人物,感受人物特点。
2.了解民间故事的创作特点,初步探究其在推动故事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3.感受民间故事中人们朴素的愿望。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导语: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读《田螺姑娘》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家对书中印象深刻的人物都进行了档案整理,你对书中的人物有了多少了解呢?我们做个游戏见分晓。
2.游戏:书中人物知多少。
课件展示课堂活动,由两名学生上台选出哪些是书中出现的人物。谁选得多,谁就获胜。
二、感受鲜明的人物特点
1.借助人物档案卡,回顾故事人物,简要说说他(她)的特点,简要描述故事情节。
2.人物归类整理:大家看,这是书中出现的人物,你能帮助老师把有相似特点的人物进行归类整理吗?下面小组合作进行归类整理。
(1)课件出示书中主要人物,引导学生归类整理。
(2)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汇报:为什么这么分?说明理由。
预设:
勤劳:《田螺姑娘》中的小伙子,《灯花》中的都林
聪慧:巧姑、三妯娌、刘三姐
孝顺:勒若、刘春田
艺术家:王羲之、米芾、唐伯虎
少年聪慧:徐文长、解缙
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桑、汪嘉、长发妹
贪婪自私:王玉峰、勒若的两个哥哥、鲁班的两个哥哥
3.演一演自己喜欢的人物。
(1)自读故事。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3)小组分工演一演。
(4)班级展示演一演。
三、体会民间故事的创作特点
1.自读片段,体会情节特点。
出示《龙牙颗颗钉满天》和《幸福鸟》片段。思考:你发现这两个故事在情节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这些段落内容和情节大多相似,还有重复内容,人物说的话也差不多。
点拨:有的民间故事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部分民间故事的特点。这本书中还有哪个故事有这个特点,你能不能快速找到?
2.拓展交流:发现更多带有情节重复特点的故事。
预设:
(1)第17 页的《一幅壮锦》,也有重复的段落。两个哥哥去拿壮锦的情节是一样的。
(2)《鲁班学艺》中第67 页鲁班学艺途中的两段描写,情节也有重复。
(3)第71 页和第72 页鲁班练本领的段落也算情节重复。
3.运用比较阅读,体会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在推动故事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思考:大家看这么多情节都是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呢?能去掉其中的一段或者两段吗?为什么?
预设:
(1)不能,因为去掉以后就体现不出鲁班学艺的艰难与刻苦。
(2)《幸福鸟》中的循环往复也不能去掉,因为去掉以后就不能体现到桑的勇敢与坚持。
4.拓展故事情节,练习创造性复述。
(1)课件出示《幸福鸟》中汪嘉两次过马站后的样子。
(2)学生齐读。
(3)引导:当汪嘉第三次过马站的时候,你觉得会是怎么样呢?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
汪嘉变成了瞎子,用手摸着地面,跌跌撞撞地走着,摔倒了无数次,遍体鳞伤,他摸索着走完了最后的路程,当他爬到雪山顶上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了。
小结:重复的情节可以带给我们启发,成为继续想象的依据,让故事情节更丰富。
四、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出示表格,思考人物结局。
2.交流故事结局。
预设:
(1)勤奋、勇敢的人获得了成功。
(2)善良、孝顺的人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小结:民间故事就是这样,表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
学到了民间故事鲜明的人物性格,情节重复的特点和作用,初步了解了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愿望的特点。
教学评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多读书,读整本书,并将整本书阅读列为一个单独的学习任务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需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将课外阅读课程化,上好整本书阅读课,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本次“快乐读书吧”用“从前有座山”这个类似于语言游戏的“讲不完的故事”为引子,一方面提示了民间故事口头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唤起学生更多的关于民间故事的记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列举民间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故事,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小贴士点明了整本书的阅读要素是了解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如情节的反复、固定的故事类型、相似的主人公和反映民众朴素愿望的结局。在阅读时应注重感受它的整体特点,以及背后反映的民众传统心理。
首先,激趣导入,温故知新。丁老师采用“书中人物知多少”的游戏导入新课,既激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经验,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又自然引出第一个学习内容。
其次,走进故事,感受人物形象。丁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汇报交流,特别是把教育戏剧引入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演一演自己喜欢的故事,在小组分工合作、创编演练的过程中,还原生动的故事情境,展现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很好地体会人物特点,完成了教学目标一的任务。
再次,深入阅读,探究民间故事的结构特点和主旨。丁老师采用比较发现、拓展阅读、探究写法、教师小结的方法,引领学生体会民间故事情节循环往复的特点,层次清楚、点拨精准、学习充分,达成了教学目标二的任务。“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环节采用根据表格自主归纳、思考、交流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民间故事的结局特点,帮助学生深化对“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的认识,进而感受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达成教学目标三的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