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PEDV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点分析

2022-12-13 13:57李少丽胡晓凤王家福尹忠良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活疫苗毒株结果显示

李少丽,胡晓凤,康 斌,王家福,尹忠良

(杭州佑本动物疫苗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8)

1 猪流行性腹泻概述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猪呕吐、水样腹泻、脱水,哺乳仔猪病死率可高达80%~100%。PED是目前导致哺乳仔猪发生腹泻最主要的疫病,可对全球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PEDV可通过母乳、粪-口途径、污染的饲料、器具及气溶胶传播,防控难度较大[2]。

PEDV由约28 kb的单链正义RNA基因组构成,其中包括编码纤突糖蛋白(S)、囊膜蛋白(E)、N-糖基化膜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等4个结构蛋白。S蛋白含1 383个氨 基 酸,约180~220 kDa,分 为S1(1~726 aa)和S2(727~1 386 aa)两个亚基(以CV777为例)。S1亚基含受体结合域,可促进病毒与受体的结合;S2亚基负责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S蛋白在介导病毒感染宿主产生中和抗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全基因组序列进化树分析显示,PEDV可分为2类:包括2010年以前出现的经典毒株(G1群)以及目前主要流行变异毒株(G2群);两个群又可分为两个亚类:1a和1b、2a和2b,不同基因型以及亚型之间的交叉保护存在差异[4]。

1971年,英国首次报道了猪群中发生PED疫情[5],但未分离到PEDV。1978年,研究证实PEDV CV777株是引起PED发生的主要原因[6]。1970—1980年间,PED在欧洲广泛流行,哺乳仔猪损失惨重[7]。1973年,我国上海发生PED疫情[8]。1994年,PEDV CV777毒株灭活和减毒活疫苗上市。1999年以来,我国猪群广泛应用PED、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防控猪的腹泻,直至2010年,我国猪场PED多呈散发,无大规模暴发的报道。

2010年冬季,我国南方超过10个省份的猪场暴发了PED,造成100万头以上仔猪死亡,病死率80%~100%,即使接种了猪流行性腹泻(CV777)、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的仔猪病死率也高达50%~100%,对养猪业造成一定的打击[8]。Sun等[9]对2010—2011年在中国大规模暴发PED猪场的177份病料样本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共有125份样本呈PEDV阳性,阳性率70.6%;S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PEDV S基因同源性为99.1%~100.0%,与CV777疫苗株同源性94.5%~95.1%,且在S蛋白区域有9个氨基酸突变。Li等[10]对我国不同省份的数十个猪场进行PEDV病原监测发现,2010年以后流行的PEDV与经典CV777毒株的S基因相似性为93%,主要流行变异PEDV毒株的S基因发生突变。目前,G2群成为国内外猪场PEDV的主要流行毒株[11-13]。

根据免疫猪群的发病以及PEDV S基因的变异,推断PEDV疫苗毒株无法对流行毒株产生完全的免疫保护。虽然防控疫情不应只靠疫苗,但免疫疫苗能够提升猪群群体抵御野毒攻击水平,大幅降低因管理漏洞而造成发病的概率。因此,开发与流行毒株基因同源性更高的疫苗仍是防控腹泻的重要途径。

2 提高PEDV疫苗免疫效力的关键点

PED常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混合感染。我国商品化的PED疫苗主要是联苗,如猪流行性腹泻(CV777或PEDV流行毒株)、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以及猪流行性腹泻(CV777)、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国外则以PED单苗为主,如日本的减毒活疫苗(83P-5株)、韩国的SM98-1株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适于口服的DR13株减毒活疫苗[14-16],还有美国使用甲病毒RNA复制子制备的PED核酸疫苗及硕腾的PED全病毒灭活疫苗等[17]。

以PEDV灭活疫苗单苗为例,生产疫苗时,首先应筛选出免疫原性强且安全性好的疫苗毒株,将筛选的疫苗毒株按照一定比例接种适宜的细胞,经转瓶或生物反应器等批量培养,收获细胞培养物,经灭活处理与佐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乳化制成。

2.1 选择与PEDV流行毒株交叉保护能力强的疫苗毒株

疫苗毒株的选择是影响疫苗免疫效果最主要的因素。通常在发生病毒性传染病时,应优先选择针对流行毒株的疫苗;PED疫苗也不例外,交叉保护能力是疫苗毒株选择的首要标准。

不同基因型及亚型PEDV毒株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效果不同,PEDV G1型毒株疫苗对G2型毒株的攻击无法或仅能够产生部分免疫保护。Sato等[18]采用G1型PEDV活疫苗(P-5V株)免疫妊娠母猪,其所产仔猪采用G2型PEDV攻毒,仔猪存活率为80%,而不免疫对照组母猪所产仔猪存活率为0。也有研究表明,G1a型疫苗(CV777和DR13)对G2b型YC2014的免疫保护为0[19]。与CV777等G1型毒株相比,G2型变异毒株制备的疫苗可能具有更好的交叉保护能力。Zhang等[20]采用G1a型(CV777)和G2a型(CH/JX/01)PED灭活疫苗分别免疫母猪2次,对其所产仔猪分别以G1型的CV777和CH/JX/01攻击;结果显示,G2a型灭活疫苗可对同源和异源PEDV的攻击提供坚强的免疫保护,而G1a型灭活疫苗仅能够对同源毒株CV777诱导良好的免疫保护,对异源G2a PEDV CH/JX/01毒株的攻击只提供部分保护。

Liu等[21]对分离的PEDV G2a和G2b毒株制备疫苗进行了交叉免疫保护试验,根据攻毒仔猪的临床症状和粪便排毒进行判定是否保护;结果显示,G2a型灭活疫苗对所有仔猪的同源G2a型毒株CH HBXT/2018-P4和异源G2b CH HNPJ/2017-P4病毒攻击均可起到保护作用,G2b株灭活疫苗对相应同源和异源病毒攻击保护率分别为50%(2/4)和25%(1/4),表明G2a型PED灭活疫苗的交叉免疫能力更强。Tanja等[22]采用PEDV强毒(G2b)对7个月前感染PEDV弱毒(G1b)的母猪所产3日龄仔猪攻毒,结果显示,仔猪存活率100%,而早期未感染母猪所产仔猪的存活率只有67%。因此,不同地区猪场应根据当地流行的PEDV情况选择交叉免疫保护性强的毒株制备疫苗。

2.2 提高PED疫苗中的抗原含量

疫苗中的抗原含量也是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因素。Collin等[23]采用荧光聚焦中和试验和ELISA方法检测采用不同PEDV抗原含量疫苗两次免疫的试验猪所产生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108TCID50/mL组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106TCID50/mL组。而在疫苗中抗原含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接种剂量也可提高疫苗的有效性。Arriba等[24]对11日龄试验猪分别口服低、高剂量的CV777活疫苗,并于免疫21 d后采用PE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50%的高剂量接种试验组猪未检出病毒,而低剂量组只有25%的试验猪无法检出病毒。

目前,通常将PEDV按一定比例接种于长满良好单层的Vero细胞,加入含2~20μg/mL胰酶的DMEM维持液培养以提高疫苗抗原含量。1988年,Hofmann等[25]在Vero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胰酶,成功复制出PEDV。胰酶在促进PEDV进入细胞和释放出细胞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证实,胰酶能够使Vero细胞培养液中PEDV的病毒量比不加胰酶时提高100~1 000倍[26]。在Vero细胞培养液中添加胰酶或胰酶替代物已成为PEDV细胞培养的通用方法。然而,胰酶对于一些高度适应细胞生长的PEDV的繁殖并非必需,不添加胰酶时,PEDV的感染效率反而可能提高至108TCID50/mL[27-28]。

2.3 控制PEDV疫苗种毒传代次数

随着PED疫苗种毒体外传代次数增加,其对细胞的适应能力增强,但对猪肠道细胞的感染能力降低。有研究使用亲代与经Vero细胞培养至第93代的PEDV(DR13株)制备的疫苗,间隔21 d两次口服接种母猪,并采用10 mL 108.0TCID50/mL的PEDV攻击接种F93代PEDV疫苗的母猪所产的4头仔猪;结果显示,仔猪仅表现一过性厌食和轻微腹泻症状并于2~3 d内恢复正常,而亲代PEDV免疫猪则在攻毒后2~3 d出现典型的腹泻症状,病死率可达10%~100%,表明PEDV分离株经多次细胞传代后对猪的感染力降低[29-30]。Chen等[31]给试验猪口服接种YN15(传代15次)或YN144(传代144次)的YN1毒株,结果显示,所有感染YN15的仔猪均死于严重腹泻,而YN144几乎没有感染猪的肠上皮细胞且接种仔猪未出现肉眼可见病变,推断当PEDV体外适应Vero细胞培养后,其在猪肠上皮细胞中感染和复制的效率降低。控制PEDV的体外传代次数是提高其体内繁殖能力的保障。因此,生产PED活疫时应控制疫苗种毒的传代次数,维持疫苗中PEDV抗原含量与其在猪体内繁殖能力的平衡。

2.4 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

PEDV感染主要引起10日龄以内仔猪死亡,对仔猪接种疫苗进行主动免疫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保护,只能够以疫苗免疫母猪群,母猪通过乳汁将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与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传递给仔猪,仔猪获得被动保护。sIgA在保护动物免受PEDV感染方面比IgG或免疫球蛋白M(IgM)更有效,且感染仔猪血清中IgA的抗体水平与口服接种母猪乳汁中的Ig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22]。因此,提高仔猪血液或母猪乳汁中sIgA的抗体水平成为保障疫苗有效性的关键。

PED活疫苗口服免疫和自然感染(含人工感染)是刺激猪群黏膜免疫系统产生sIgA的重要途径[23]。Song等[16]对PEDV阴性的妊娠母猪口服接种PEDV减毒活疫苗(DR13株);结果显示,与注射免疫相比,此种免疫方式可使哺乳仔猪的病死率降低47%。

在PED暴发期,猪场一般采用返饲的方法防控PEDV。返饲相当于人工感染PEDV,即将发病12~24 h内仔猪的肠组织和肠道内容物研磨成匀浆,加入适量抗生素,按一定比例饲喂母猪,使母猪群快速建立整齐的免疫应答,进而保护哺乳仔猪免受PEDV感染。与肌肉注射PED疫苗的母猪相比,返饲的母猪可表现出更高水平的sIgA抗体,同场一周内即可快速控制疫情,给母猪注射高剂量且毒力更强的PEDV可提高其仔猪的存活率[32]。但返饲的病料是强毒,未经灭活,可能含有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等其他强毒或致病菌,存在疫情暴发的风险,故不提倡使用。

对于安全性好的PED灭活疫苗,虽通常不会引起阴性猪激发sIgA,但因感染PED的猪肠道免疫系统已被激活,再次免疫PED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不仅能够再次激活sIgA,还能够使sIgA的分泌产生放大效应;并且PED灭活疫苗作为加强免疫的效果优于减毒活疫苗,能够刺激产生高水平的IgG及IgA抗体。因此,母猪两次免疫PED灭活疫苗或将PED灭活疫苗接种PEDV感染过的猪能够产生很好的免疫效果。

综上所述,利用PED活疫苗及灭活疫苗的免疫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使疫苗在防控疫情方面起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作用。因各猪场PEDV感染状态不同,其PEDV疫苗的免疫程序必定存在差异。对PED疫苗大致免疫程序为:后备母猪于配种前间隔30 d左右免疫2次;经产母猪于产前40 d、产前20 d各免疫1次,免疫母猪所产仔猪于断奶后7~10 d接种1次;疫病多发季节或紧急免疫时,全群种猪普免1~2次。

3 结论

PED是当前除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外,导致我国猪群发病最主要的一类动物疫病。2010年,变异PEDV使我国猪场暴发流行性腹泻,接种CV777疫苗的猪场也未能幸免,经典CV777疫苗已无法对变异PEDV毒株产生完全的免疫保护,开发基于PEDV流行毒株的疫苗成为研究热点。

从疫苗的角度考虑,提高PEDV疫苗免疫效力存在以下关键点:选择与PEDV流行毒株交叉保护能力强的疫苗毒株,G2型比经典G1型PEDV毒株疫苗的交叉免疫保护效果要好;提高PED疫苗中的抗原含量,如PEDV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浓度的胰酶,促进PEDV对细胞的感染和释放;控制PEDV疫苗种毒传代次数,在保证疫苗中含足够抗原含量的同时,不影响PEDV在猪体内的繁殖能力;充分利用PED活疫苗及灭活疫苗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于已经感染PEDV或免疫PED活疫苗的猪场,PED灭活疫苗作为加强免疫的效果要优于减毒活疫苗,能够刺激高水平的IgG及IgA抗体产生。

综上所述,对于PED的防控除了要提高疫苗本身的免疫效力,还要做好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各方面工作应更加规范、全面,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有效保障猪场生产效益的稳定。

猜你喜欢
活疫苗毒株结果显示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什么是减毒活疫苗
最严象牙禁售令
Pattern of acute poisoning in Jimma University Specialized Hospital, South West Ethiopia
猪群免疫如何合理选择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