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概况

2022-12-13 08:21:28王大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源核糖体噬菌体

王大维

(辽宁省铁岭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

1 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

1.1 DNAmicroarray(DNA微阵列)技术DNA microarray技术又被称之为生物芯片技术或蛋白质微阵列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火爆的技术、在世界各地的科研组织都在竞相开发,DNA microarray技术的大概步骤为:在一个特定的固相机制上,将高密度地点上的众多DNA片段,通过操作制作成微阵列也就是DNA芯片或生物芯片。在检测时通常采用分子杂交的手段,将微阵列与荧光标记的标本进行杂交,杂交完成后经过洗涤,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仪检测荧光信号,经过微机处理分析就可以得到检测结果。在当今世界上已经制作出了多种多样的生物芯片产品,并且它的实际应用也在逐步的展开。据有关文章报道,微阵列技术应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如基因功能分析基因构图等,这是一项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并可以进行临床检验应用的先进技术。

1.2 PCR扩增技术PCR扩增技术是一种在体外进行的模拟体内DNA复制过程的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复制获得大量的原本只有很少的DNA。可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疾病检测手段,该手段具有特异、灵敏、简便等优点,可以从一根发丝、一滴精血、甚至一个细胞中扩增出足量的DNA以供于分析诊断。目前,该技术已逐渐应用于遗传性疾病、肿瘤及可能感染的感染性疾病等的诊断。但该技术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该技术大多为定性分析,解果重复性低、可靠性差等,因此,可能会给临床诊断带来一些混乱。近几年常规的PCR技术应用于诊断、鉴定、科研等方面,这是一项极其实用、非常有效的技术并且该技术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也逐渐的演变出新的方法技术例如荧光PCR技术、不对等PCR等。

2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2.1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抗体库技术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所取得的进展之一就是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其中心思想就是将人体内的淋巴细胞谱中的两大基因片段“VH”、“VL”,通过利用RT-PCR扩增技术进行相应的克隆与扩展,并将其随机组合到表达载体上,从而构建出大量的人源性抗体库,与此同时,加入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应用其能将特定分子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相统一的特点。只要噬菌体表面表达了特定的蛋白质,在其DNA中就必然含有该蛋白质相对应的结构基因。因此通过不断的“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富集过程,并通过不断且有效地筛选就会得到具有特异性的人源性抗体的可变区基因,有了该基因就可以很简单的制备出人源性单克隆抗体。但是,首次运用该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所制备出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往往较低,很难达到应用的要求,近几年体外亲和力技术逐渐走向成熟,通过筛选可以得到亲和力较原始单克隆抗体提高近千倍的单克隆抗体,其亲和力个别可超越部分杂交瘤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

2.2 核糖体展示技术核糖体展示技术是一种由Plukthun实验室发现的可以利用功能性蛋白相互之间产生作用进行筛选的全新技术:(1)该项技术需要先构建一个scFv(单链抗体)文库,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需同时引入启动子T7、核糖体结合位点和茎环结构),令scFv文库中的基因片段与核糖体相结合,并转录形成mRNA;(2)通过纯化操作后,在大肠杆菌S30系统中体外翻译,得到“mRNA-核糖体-scFv”复合物;(3)用抗原的固相化方法从众多核糖体复合物中筛选出对应的展示天然scFv的核糖体复合物;(4)采用EDTA解离结合的核糖体复合物,或应用抗原特异性洗脱完整的复合物。(5)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从复合物中分离并蛋白质的系统。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非常容易地构建一个具有超大容量的抗体库,据计算其库容最高可达到10~15;与此同时还可以非常便捷地联合使用一些特殊的PCR技术,使部分抗体获得更加广阔的遗传多样性,并且该技术得到的抗体亲和力也很高,其亲和力常数通常可达10~11mol/L。

3 小结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是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的,二者相辅相成最终目的都是要应用在医学医疗上,但不论是单克隆抗体还是PCR等这些生物高科技诊断技术与传统的诊断技术相比较,其试剂的制备方法相比较而言都较复杂并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对技术的操作者的要求也很高。但是,现代生物高科技诊断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传统诊断方法无法超越的特点,其中一点是现代生物技术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监测到病原体的变异、可以区分病毒之间的单个核苷酸的差别还可以预报疫情的流行。因此现代生物技术即使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真正的推广应用,但对目前来说应用于部分重大疫情的及时预报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不可以放弃对生物技术的探究,相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使生物技术早日推广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才是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人源核糖体噬菌体
核糖体成熟因子RimP、Era和RimJ的研究进展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人源肾细胞(HEK293T)蛋白LGALS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高效裂解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噬菌体分离及裂解酶的制备
核糖体生物合成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例析翻译过程中核糖体移动方向的判断
生物学教学(2019年9期)2019-09-23 03:53:02
人源性异种移植模型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癌症进展(2016年10期)2016-03-20 13:15:39
人源性Rab38荧光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微胶囊的制备及在饵料中的应用
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