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燕 王文良 李娜娜 蒲艳艳 丁汉凤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 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山东 济南 250100;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嘉祥)大豆种子产业研究院 山东 嘉祥 272400)
郓豆1号是由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与郓城县粮源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审定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20200001),适宜山东全省种植。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210055),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中南部和东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郓豆1号属于黄淮普通型中熟夏大豆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与对照菏豆12相当,在山东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连续3年产量位居第1位,百粒重27.6 g,种脐浅褐色,填补了黄淮海地区中早熟、高产优质、大粒浅脐大豆品种的空白。综合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倒、中早熟、适应性广、大粒白脐等突出特点。2020年通过江苏省和安徽省引种备案,引种备案号分别为(苏)引种(2021)第123号和皖引豆2021002。
当前大豆生产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制约,很多推广品种的产量优势难以发挥,并且品质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掌握优良品种的种植与田间配套管理技术是追求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合理运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是增产增收的好方法。近3年对郓豆1号连续实施高产示范项目,累计展示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经专家测产,最高产量335.8 kg/亩,市场累计推广面积300多万亩。
郓豆1号是2010年以中黄13为母本、公司高代品系0916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杂交50朵花,收获22个杂交粒,后代材料采用混合法选育而成。2011年公司基地单粒播种F0,去伪存真后收获F1代种子。2012-2014年在本地与海南种植F2~F5代杂种圃,进行混合选择,选择优良株系。2015-2016年进行了连续2年的产量比较试验,表现稳产、适应性好。2017年以郓豆1号为品种名参加山东省区域试验。郓豆1号母本中黄1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用豫豆8号为母本、中90052-76为父本,经系谱法选择育成,最突出的特点是适应性广、籽粒商品性好;父本0916是华亚农业公司以濮豆6018为母本、菏豆20为父本育成的后代育种材料。
在山东省区域试验中,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直立。生育期106 d,熟期与对照菏豆12号相当。株高74.9 cm,有效分枝2.4个,主茎15.7节。圆叶,紫花,灰毛,落叶,不裂荚。单株粒数92.3粒,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淡褐色,百粒重27.6 g。
在黄淮海南组试验中该品种生育期平均95.5 d,比对照中黄13晚熟0.5 d。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7.3 cm,主茎14.8节,有效分枝1.6个,底荚高度15.6 cm,单株有效荚数39.3个,单株粒数77.2粒,单株粒重18.6 g,百粒重24.8 g。卵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浅褐色。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品质,2017-2018年籽粒粗蛋白质含量44.77%,粗脂肪含量19.76%,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为64.53%;2019-2020年籽粒粗蛋白质含量42.89%,粗脂肪含量21.08%,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为63.97%;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3.83%,脂肪含量为20.42%,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为64.25%。
田间种植表现大豆花叶病毒病(SMV)较轻或未发病,各试点倒伏较轻或不倒伏,裂荚较轻或不裂荚,落叶性较好。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和SC7鉴定品种抗性,2017年2个株系均表现为感,2019-2020年2个株系均表现为中感。
2.4.1 高产稳产性突出2017-2020年参加山东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国家黄淮海南组夏大豆区域试验。连续4年产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排名第1位。
2.4.2 品质优良4年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3.83%,粗脂肪含量20.42%,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64.25%。超过优质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63%的标准。
2.4.3 田间综合性状好 熟期与对照相当,抗倒、不裂荚,落黄好。
2.4.4 籽粒商品性好 籽粒大、脐色浅、有光泽,区域试验中平均百粒重24.8~27.6 g。
2.4.5 适应性广2020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并通过江苏省和安徽省引种备案,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南组审定。近3年累计推广面积300多万亩。
2017-2018年山东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郓豆1号平均亩产239.4 kg,比对照品种菏豆12增产14.8%;2019年山东省大豆生产试验,郓豆1号平均亩产229.0 kg,比对照品种菏豆12增产9.0%,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连续3年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9年同时推荐参加国家黄淮海南组区域试验,2019-2020年国家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210.0 kg,比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13.9%。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9.1 kg,比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15.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在各地试验中表现丰产性好,生育期适宜,植株综合性状优。
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安徽省、江苏省引种备案,适宜在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大豆种植区夏播种植。
选用土质肥沃、通透性好的土壤种植,耕作层深厚的壤土、沙壤土、轻碱土均可。实行一年以上不同作物的轮作,根据本地区作物种植比例及不同作物对地力、肥力、空间合理利用和生产力水平来确定。一般前茬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和水稻等为宜,不宜以豆科作物为前茬,尽量不要重茬或迎茬。如果土壤病害严重可选择包衣种子,以减轻土壤病菌虫的危害,也可用杀虫杀菌药拌种或与基肥施入土壤。
种植户要充分了解郓豆1号的特征特性和种植要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肥力选择品种。选择经过一系列的色选、风选、精选,已经挑出病粒、杂粒的良种,保证种子发芽率高于95%,净度与纯度高于98%,含水量低于12%。播种前可晒种2~3 d以提高种子的活力。杜绝使用自留种,以保证种子质量。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一般以6月中旬播种为宜。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墒情不足的情况下,需浇水造熵后播种,也可浅播种后浇蒙头水。有麦秸的采用免耕覆秸大豆精播机播种,无麦秸的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种肥同播,肥料施于种子侧下方4~6 cm处,每亩施大豆专用复合肥20~25 kg。播种量一般每亩4~6 kg,播深3~5 cm,行距40~50 cm,或宽行50~60 cm、窄行30~20 cm宽窄行播种。肥力高的地块,一般每亩留苗1万株左右;肥力低的地块,一般每亩留苗1.2万株左右。播种前田块有杂草的可提前3 d喷洒草甘膦。
为保证出苗整齐,幼苗出土时防止土壤板结,如遇雨天,过后应及时松土。幼苗出土后及时查苗,凡是漏播或没苗的要及时补种、移栽。结合中耕除草,第1片复叶出现时间苗,去除弱苗、小苗和病苗,确保苗全、苗匀,促进壮苗。看苗追肥浇水,为保壮苗在幼苗期追肥,可追施适量磷肥,促进根叶生长、幼茎粗壮、腋芽分化迅速。苗后3片复叶期喷洒精喹禾灵和氟磺胺草醚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同时根据虫害种类复配杀虫剂一次施药。
大豆花荚期是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可在分枝期或始花期追施适量氮肥,叶片喷施磷、钾肥和硼钼等微肥,可减少花荚脱落,增产效果显著。一般喷施2次左右,每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 g稀释后均匀喷洒于植株及叶片的正反面;也可开沟施尿素3 kg/亩,因土壤肥力和植株长势而异。若植株生长旺盛,可不施肥;若生长过于繁茂,有倒伏趋势,可喷施多效唑、缩节胺、矮壮素等矮化壮秆剂,平衡大豆生长。若遇旱一定要早浇水增花保荚,但不可大水漫灌,易损伤根系造成倒伏。雨水过多要及时排水,大豆耐渍性差,渍害也会造成大量花荚脱落。
鼓粒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和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对肥水的需求较大。如果这个时期缺水必须及时浇水,以满足鼓粒需要,提高百粒重。为防止大豆缺肥,可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溶液50 kg/亩,选阴天或晴天傍晚均匀喷施于大豆叶片上,每7~10 d喷1次,连喷2~3次,以提高肥料养分的利用率;也可开沟适当补施钾肥5~7 kg/亩。
黄淮海地区最近几年田间常发生的病虫害有大豆根腐病、蚜虫、甜菜叶蛾、造桥虫、食心虫、飞虱等,对不同的病虫害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生育期间,根据不同地区病虫害情况、土壤、气候条件等,选用高效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及时进行综合防治,前期采用打药机喷雾,后期采用无人机喷雾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