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云
(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电集团西铭矿,山西太原 030024)
1.1.1 区域地层
本井田位于山西陆台太岳南北经向构造带与阳曲—盂县纬向构造亚带联合部位的东南隅,是镶嵌在“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东翼内带与汾河挽近盆地之间的一个石炭、二叠系含煤盆地,古老的岩系广布于煤田西部、北部,形成西北部高高抬起,向南倾斜的复式向斜盆地。
前寒武系及上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地层在煤田西侧、北端广布,构成吕梁山脉主体和煤系基底。煤田东、东南部由于断裂抬起,奥陶系地层也有出露。矿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中统二马营组出露良好。新生界第三、四系不整合覆盖于老岩层之上,岩性为红土和黄土及河流冲积物砂、砾石及淤泥等。
本井田位于西山煤田构造盆地的东北边缘部位,本井田地层出露由东向西,由老至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及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第三、第四系松散沉积不整合于不同时代基岩之上。
综上所述,煤矿内地层旋回结构清晰,标志层特征明显,煤层层位稳定,各组段岩性组合、岩层颜色等都有较大区别。本溪组以含铁铝岩类为特征。太原组为一套砂岩、页岩夹灰岩和煤层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底部以灰白色细—中粒砂岩(K1)与本溪组分界,由下而上依次有L1、K3、L4、K4、L5等标志层,同时,6、7、8、9号煤层厚度和层位也可作为明显的对比标志。山西组为一套由黑色页岩、砂岩、泥岩及煤线组成的脱离了海侵的影响,转入了过渡相、陆相沉积的含煤地层,底部以厚层状细—粗粒石英杂砂岩(K5)与太原组分界,2号和3号煤层也可作为明显的对比标志。因此,煤矿煤岩层对比主要采用标志层对比法和煤层特征对比法,配合组段的特有颜色、岩性组合特征和层间距以及古生物组合特征等。地层的划分对比可靠,特别是煤系的划分和主要煤层对比可靠。
1.1.2 含煤地层
煤矿含煤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C3t)和下二叠统山西组(P1s)。现分述如下:
太原组(C3t):以晋祠砂岩(K1)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由深灰色石灰岩、泥灰岩,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粉砂岩、黑色炭质泥岩和5层煤组成。为煤矿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全组厚63.83~113.05m,平均88.32m,为海相—过渡相沉积,岩煤层较为稳定,地层对比依据充分可靠,。
山西组(P1s):由K5砂岩底至K6砂岩底,是煤矿另一主要含煤地层。由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砂质泥岩及黑色泥岩为主体,含5层煤。
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背、向斜相间的褶曲构造,走向、倾向受褶曲构造控制,地层倾角2°~12°,一般6°左右。东北部小卧龙赛庄向斜、玉门沟背斜、冀家沟背斜和石千峰向斜为煤矿主体构造,在此基础上发育次一级的一系列北东和北西向的短轴褶曲,褶曲两翼宽缓,褶曲轴向多呈弧形或“S”形。并伴生较多落差大小不等的断层,煤矿浅部尤为明显,致使煤矿地层走向在局部范围内有一定变化。井田断层多为北东及北西向,且以北60°~70°东为主,并有规律性成带状排列。煤矿大于20m 以上的断层极少,为随老母—磺厂—赛庄断层和玉门沟断层,且分布于煤矿边缘,为煤矿的自然边界,对采区划分无影响。但落差5~10m的断层较多且走向延伸较长,对采掘工作面布置和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由于受马兰向斜的影响,煤矿内发育次一级的褶曲构造构成煤矿的基本构造形态。东北部小卧龙赛庄向斜、玉门沟背斜、冀家沟背斜和石千峰向斜等为煤矿主体构造,褶曲两翼地层倾角平缓,呈不对称褶曲。褶曲对采区划分和工作面布置虽无大影响,但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运输和排水等的困难。现将煤矿主要褶曲构造情况分述如下:
本井田主要断层走向与主要褶曲轴向大体一致,但断层多为中小型断层、大断层极少,断层多呈阶梯状或地垒地堑构造。主要大断层为随老母—磺厂—赛庄断层和玉门沟断层,分布于煤矿边缘,为煤矿自然边界,对盘区划分无影响;本井田断层较发育,其中中小型断层较多,且走向延伸较长对采掘工作面布置和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本井田2 号煤层已发现断层208 条,其中落差大于等于5m 的断层有12 条,落差小于5m 的断层有193 条;3上号煤层已发现断层70 条,其中落差大于等于5m的断层有11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有59 条;3下号煤层已发现断层21 条,其中落差大于等于5m 的断层有7 条,落差小于5m 的断层有14 条;8号煤层已发现断层646条,其中落差大于等于5m的断层有32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有614条;9号煤层已发现断层66条,其中落差大于等于5m的断层有30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有36条。
西铭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含煤地层总厚151.91m。含煤10 层,由上而下依次为1、2、3上、3下、4、6、7、8、9、11 号煤层,煤层总厚14.76m,含煤系数10.06%。其中可采煤层为2、3上、3下、6、7、8、9 号共七层,可采煤层总厚13.83m,可采含煤系数为9.43%。
山西组(P1s):地层总厚52.08m,含煤5 层,由上而下依次为1、2、3上、3下、4号煤层。煤层总厚6.07m,含煤系数为11.66%。其中2、3上、3下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可采煤层总厚为5.31m,可采含煤系数为10.20%。
太原组(C3t):地层总厚94.63m,含煤5 层,由上而下依次为6、7、8、9、11 号煤层。煤层总厚8.69m,含煤系数为9.18%。其中6、7、8、9号四层煤为可采煤层,11号煤为不可采煤层,可采煤层总厚8.55m,可采含煤系数为9.04%。
西铭井田可采煤层7层,即2、3上、3下、6、7、8、9号共7层,现分述如下。
井田内含煤地层沉积稳定,局部煤岩层露头清楚,岩性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律,标志层比较发育,且与煤层层位基本稳定,顶底板岩性变化不大,
煤系地层沉积旋回结构清晰,特别是大中型旋回清晰。煤系中动植物化石丰富,标志层与煤层本身特征明显,这为煤层对比提供了可靠依据。
整个煤系为一大型旋回,从K1晋祠砂岩至K6骆驼脖砂岩基本表现了一个海进到海退的完整旋回结构。煤层分布在海进和海退高峰的两侧,故矿区煤层多分布在煤系的中部,且上段和下段煤层发育,中段表现了明显的过渡特点,故中组煤的发育不佳。基本上太原组表现了海进的产物,山西组表现了海退的产物。煤系包括三个中型沉积旋回,从晋祠砂岩到骆驼脖砂岩的出现,清楚地表现出经历了海西期运动三幕的影响,造成了四个侵蚀面和底砾岩。其中每层砂岩层的出现都标志着一个旋回的开始。如K1晋祠砂岩到K4七里沟砂岩的出现为第一个中型沉积旋回;从K4七里沟砂岩到K5北岔沟砂岩的出现为第二个中型沉积旋回;从K5北岔沟砂岩到K6骆驼脖砂岩的出现为第三个中型沉积旋回,严密地控制着上、中、下三个含煤组。
根据以上大中型沉积旋回的分析,准确地确定煤系下限和上限。同时,确定了三个煤组在沉积中的不同环境和发育程度的差异。
如太原组的11号煤位于晋祠砂岩和9号煤层底砾岩之间,在矿区仅以煤线出现。8、9号煤层位于庙沟灰岩之下部,庙沟灰岩和毛儿沟灰岩相隔4~8m,2 层灰岩全区层位稳定。7号煤层在斜道灰岩之下,该灰岩全区层位稳定。6号煤层位于K4七里沟砂岩之上,东大窑灰岩之下砂质泥岩中间。
山西组的4号煤层位于K5北岔沟砂岩之上。3上、3下号之间常见6m左右厚的砂岩体,俗称冀家沟砂岩。2号煤层位于3上号煤层顶部之砂质泥岩—细砂岩之上。1号煤层位于2号煤层上部中砂岩与K6骆驼脖砂岩之间。
西铭矿煤层厚度在2m 以上的煤层有2、8、9 号煤层,且8 与9 号煤层、3下与2 号煤层为近距离煤组出现。7号煤层位于斜道灰岩之下,煤厚1.0m左右,故易于识别。4 煤层附近的岩石所产动植物化石对煤层对比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8 号煤层顶板石灰岩中含有丰富的腕足类海相动物化石。在2 号煤层上覆之泥岩或砂质泥岩中含羊齿类植物化石。
物理性质:西铭矿井田内各可采煤层颜色和条痕均为黑色,玻璃光泽,贝壳状或参差状断口,呈细条带状、均一状、线理状等结构,且以细条带状结构为主,层状构造及块状构造。煤层的硬度为2~3。煤层的内生裂隙较发育,外生裂隙不发育。
煤岩特征:西铭矿井田的煤岩以光亮型、半亮型、半暗型为主为主。底部1.8~2.0m以光亮型为主;中部为半亮型;上部偶有浸染状黄铁矿,灰分含量较高,则以半亮型、半暗型为主。凝胶化组分含量为66.27%~79.22%。过渡组分含量为18.72%~29.00%,煤中矿杂质总量为7.49%,黄铁矿含量为0.5%。基质的凝胶化程度差,在反光镜下颜色较浅,呈不均匀状,木质轮廓不甚清晰,少见丝质组分,常见木质半丝炭化大孢子和半丝炭为主的拟真菌—硬核体。粘土矿物含量高达10%以上,常呈茭形大片状分布。含少量黄铁矿。黄铁矿多呈微细晶体散染在凝胶化基质中,甚至交代了形态分子,时有椭圆状、透镜状、瘤状黄铁矿结核,从而使硫分含量较高。
灰分(Ad):原煤6.41%~33.92%,平均16.70%,为特低灰—中高灰以低灰煤为主;浮煤4.57%~11.91%,平均7.67%。挥发分(Vdaf):原煤14.77%~20.74%,平均18.22%;浮煤10.62%~17.92%,平均16.19%,为低挥发分煤。硫分(St,d):原煤0.33%~1.95%,平均0.79%,为特低硫-中硫以低硫煤为主;浮煤0.36%~0.73%,平均0.50%。磷分(Pd):浮煤0.0004%~0.0120%,平均0.0039%,为特低磷—低磷分以特低磷煤为主。发热量(Qgr,d):原煤19.95~36.46MJ/kg,平均32.37MJ/kg,为中低—特高发热量以特高发热量煤为主;浮煤27.90~36.59MJ/kg,平均33.31MJ/kg。胶质层厚度(Y):浮煤0~15.5mm,平均8.04mm。粘结指数(GR·I):浮煤15.00~74.00,平均56.69,为弱粘结—强粘结以中强粘结煤为主。
煤类划分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5751-2009)》进行。煤类划分指标为浮煤可燃基挥发分(Vdaf)、胶质层最大厚度(Y)和粘结指数(G)。
2 号煤层:浮煤可燃基挥发分(Vdaf)为10.62%~17.92%,平均16.19%;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0~15.5mm,平均8.04mm;粘结指数(GR·I):浮煤15.00~74.00,平均56.69。因此,2 号煤层煤种以瘦煤为主、少量为焦煤和贫瘦煤。
3上号煤层:浮煤可燃基挥发分(Vdaf)为14.33%~18.41%,平均16.51%;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0~11mm,平均6.04mm;粘结指数(GR·I):浮煤23.0~61.0,平均47.0。因此,3上号煤层煤种为瘦煤。
3下号煤层:浮煤可燃基挥发分(Vdaf)为14.33%~19.39%,平均16.55%;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0~15.5mm,平均7.36mm;粘结指数(GR·I):浮煤16~61,平均38.31。因此,3下号煤层煤种主要为瘦煤、少量为贫煤和贫瘦煤。
6 号煤层:浮煤可燃基挥发分(Vdaf)为14.21%~18.65%,平均16.63%;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4.0~9.0mm,平均6.7mm;粘结指数(GR·I):浮煤39.0~46.0,平均42.50。因此,6号煤层煤种为瘦煤。
7 号煤层:浮煤可燃基挥发分(Vdaf)为13.11%~16.48%,平均15.25%;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0~13.0mm,平均3.65mm;粘结指数(GR·I):浮煤14.0~56.0,平均35.0。因此,7号煤层煤种以瘦煤为主、少量为贫瘦煤。
8 号煤层:浮煤可燃基挥发分(Vdaf)为11.89%~19.52%,平均13.96%;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0~5mm,平均0.26mm;粘结指数(G) 浮煤0~32.00,平均7.13。因此,8号煤层煤种以贫瘦煤为主,少量为贫煤和瘦煤。
9 号煤层:浮煤可燃基挥发分(Vdaf)为11.41%~17.20%,平均13.64%;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0~3.00mm,平均0.06mm;粘结指数(G)浮煤0~14.00,平均4.53。因此,9号煤层煤种以贫煤为主,少量为贫瘦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