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
(唐山交通建设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钢渣作为冶金工业的废渣,其产生量逐年增加,钢渣资源化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公路基层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旦基层结构失稳,将对路面结构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确保基层的整体稳定性十分重要。二灰土在基层施工中较为常见,向二灰土中掺入适量的钢渣,能够达到改良的效果,可使基层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本文对公路基层钢渣二灰土稳定性试验进行分析。
某公路工程中的一个路段全长11.765km,该路段所处地区的气候变化较大,雨季集中在每年的7~8月,在此期间,公路路基处于保水状态。在冬季时,受低温影响,公路基层会形成季节性冻土,随着冻融不断循环,基层材料的强度大量损失,基层稳定性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基层施工掺入适量的钢渣,制备成钢渣二灰土。下文通过试验分析钢渣二灰土的稳定性。
钢渣二灰土稳定性试验包括以下内容:界限含水率试验、击实试验、干缩试验、冻融循环试验、无荷载浸水膨胀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
2.1.1 黄土
从该路段中采取扰动黄土,由工程土分类可知,其属于粉质黏土的范畴。依据现行规范标准的相关要求,检测土壤的物理性质,具体如下:直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为9.1%,0.005~0.075mm的颗粒含量为83.3%,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为8.6%;比重为2.661;最大干密度为1.74g/cm³,与之对应的最佳含水量为15.4%;液、塑限及塑性指数分别为27.5%、18.2%和9.3,掺入钢渣石灰混合料的细料适用于该地区的黄土,可在公路基层施工中应用[1]。
2.1.2 二灰
主要为粉煤灰和石灰,前者的颗粒较细、比重小、孔洞多,形态以粉末状为主,干密度相对较小。相关规范规定,用于公路基层的粉煤灰中氧化铝、氧化铁以及二氧化硅的总含量应达到70%以上,烧失量不大于20%,比表面积大于2 500cm2/g[2]。通过检测,用于试验的粉煤灰氧化物总含量为71.2%,与技术标准的要求相符;后者为胶凝材料,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抗压强度高的石灰改性土有利于压实,遇水稳定性好。石灰颗粒的表面积与细度有关,二者成正比,即细度越大,表面积越大,掺量相同的前提下,与其他填料的结合越充分。本次试验中使用的石灰,粒径和有效活性均与现行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相符。
2.1.3 钢渣粉
该材料中含有部分水泥熟料矿物,如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等,使钢渣粉具备良好的活性和水硬性,水化反应后,会生成具有胶凝性的水化产物,如水化铝酸、氢氧化钙等。本次试验中,钢渣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组成百分比为:氧化钙38.61%;三氧化二铁27.88%;二氧化硅14.18%;氧化镁00.35;三氧化二铝4.56%;游离氧化钙3.42%[3]。
根据试验内容,准备相应的试验仪器,具体如下: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用于界限含水率试验);数控电动击实仪和电动脱模仪器(用于击实试验);标准固结仪和千分表,一种的精度为0.001,另一种的精度为0.01(用于干缩试验和无荷载浸水膨胀试验);低温试验箱和恒温恒湿保温箱(用于冻融循环试验);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用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通过掺入少量的粉煤灰能够使二灰土的早期强度得到大幅提升,使道路施工早期强度低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避免了对车辆通行,尤其是重载车辆通行的影响。采用掺入钢渣粉的方法,对二灰土继续改良,使其成为钢渣二灰土,除了能解决强度问题外,还能使大量的钢渣粉被有效利用,基层材料的遇水稳定性也随之提高。依托钢渣粉掺入量的研究成果,在二灰钢渣混合料不掺土的前提下,对比不同级配的性能,使钢渣二灰土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借助试验,从中选出路用性能优势较大的掺量范围,以指导施工。
(2)本次试验中的钢渣二灰土是一种混合料,由钢渣粉、粉煤灰、石灰和黄土,按照一定比例加水拌和后,达到所测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后,按96%以上的压实度压制而成。设计路基高度时,需要考虑路基所在区域的地表积水、地下水情况以及基底和填筑材料的毛细水作用。同时,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若是稳定性不足,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以减少工后沉降。压实度应与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相符,即上路堤,路面底面以下0.8~1.5m,一级和二级压实度为94%,三级压实度为93%;下路堤,路面底面1.5以下,一级压实度为93%,二级和三级压实度为92%[4]。
(3)三种龄期分别为14d、28d和56d,做饱水试验时,需应对上述三种龄期的试样逐一测试,无荷载浸水膨胀、干缩、干湿及冻融循环试验,则可选取龄期为28d的试样,这是三种龄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2.4.1 击实试验
本次试验中,击实试验采用电动击实仪完成,该方法在细粒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次试验中,采用甲类击实方法,具体的试验要点如下:
(1)按土体性质做重型击实试验,在试验正式开始前,应预制5~7种不同含水量的散土样,每种土样的含水量相差2%左右,将土样拌匀后,在常温条件下,密封保存10h。
(2)采用分层的方法,将松散土样分5层装入击实筒,装入一层击实一层,每一层的击实次数为27次,待土样成型后,将击实筒取出,对土样表层做拉毛处理,随后使用脱模仪,将土样从击实筒中推出。
(3)土样制成后,可从中心位置处取小样,分别测定干、湿密度,据此获得与该含水率相对应的干密度。按上述步骤,对不同含水率的土样逐一试验,获得不同的干密度后,绘制出相关曲线,最终得出该配比下的试样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2.4.2 无荷载浸水膨胀试验
该试验主要是测定在无荷载、有侧限的条件下,试样浸水后,竖直方向的膨胀高度,这个高度与试样原高度的比值,即为膨胀率。这种方法在测定击实土样及原状土样的膨胀率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出降雨或地下水升高引起的路基膨胀变形情况。试验要点如下:
(1)分别取两种不同龄期的试样,一种为7d龄期,另一种为28d龄期,随后在环刀上均匀涂抹凡士林,从试样上切取直径58mm、高35mm的试样。随后将切下的试样放置在透水石上,置于器皿中,装好百分表,使其触针接触到上部的透水石,但不发生偏移的现象。
(2)向器皿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使水面与试样的表面高度齐平,自注水便开始计时,直至不再膨胀为止,将变化停止的时间记录下来。随后依据相关公式计算出膨胀率,并绘制出关系曲线。
2.4.3 干缩试验
干缩试验在击实黏质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主要的试验目的如下:研究常温状态下,无机结合料稳定料暴露一段时间后的干缩量、干缩应变、干缩系数以及失水率等数据的变化情况,绘制出相应的关系曲线,分析失水程度与体积收缩变小的关系。试验内容如下:
(1)依据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要求,干缩试验需要细粒土制成的小梁试样,每组4根,两根用于测定干缩量,另外两根用于测定失水量。
(2)取龄期为7d的试样,放置于试验装置上,在正常温湿度的条件下,每天测量一次千分表的读数,当千分表的读数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试样的含水量停止变化。
(3)对试样每天的失水量及千分表上的收缩量数据如实记录,依据规范中给出的公式,计算干缩试验的相关指标。
2.4.4 饱水试验
基层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本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地下水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上表面在蒸发作用下,会散失大量水分,含水率会随之变化。通过对上述过程的模拟,可以为研究水对基层土体的侵蚀破坏提供参考依据。借助饱水试验,可在不同饱水时间后,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从荷载、环境等角度,分析试样在持续饱水破坏后的水稳定性情况,就此判定钢渣二灰土的水稳定性是否与现行规范的要求相符。试验内容如下:
(1)依据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制作直径为50m、高50mm的试样,每组制作三个,分别测出无侧限抗压强度后,取平均值。随后取三种不同龄期的试样,分别为14d、28d和56d,将三种试样全部置于自然环境中,风干24h,随后使试样完全饱水。
(2)将滤纸垫在试样的底部,以免转移试样时造成破损,随后将试样连同滤纸一并置于透水石上,向水槽内注入清水,使水位达到透水石顶面以下1.0mm的位置处,此时水槽应保持平稳。在孔隙水压力的影响下,以透水石替代吸水通道,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吸水过程,通过对吸水时间的控制,模拟出试样的饱水过程。
(3)当试样吸水饱和后,其表面会存在一部分自由水,将其擦干后,依据相关试验规程的要求,对试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将加载速度设定为匀速,控制在0.5MPa/s,加载速率保持在1.0mm/min,避免过慢或过快,影响试样破坏的模拟效果[5]。按照规范给出的公式,计算出试样饱水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据此分析不同试样在不同饱水时间的变化规律。
2.4.5 干湿循环试验
本工程所在地区的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8月,这两个月中的降水量相对较大,全年的蒸发量也较大。使得公路基层土体常年处于干旱与降雨相互交替的环境中。在对改良的钢渣二灰土开展干湿循环试验时,需要模拟出当地的各种气候条件,以循环吸水和失水的方式,使试样膨胀、收缩,基于环境因素,分析试样的破坏程度,据此判断钢渣二灰土的水稳定性,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试验要点如下:
(1)试样的规格与饱水试验的试样规格相同,即直径50mm、高度50mm。将试样放置于自然环境中风干24h,以此来模拟干燥过程。
(2)将试样放置在铺设滤纸的透水石上,置于水槽内,吸水24h后,为一个干湿循环。
(3)当试样吸水完毕后,可以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先将表面的水擦干,利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循环次数为2次、4次、6次、10次时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最终得出试样的强度损失情况[6]。
2.4.6 冻融循环试验
本工程所在地为季节性冻土区,春秋两个季节的昼夜温差很大。土体在冻融作用下会出现冻胀及压缩下沉等现象,由此对公路基层土体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环境因素,分析试样的破坏情况,对试样进行冻融后,测出抗冻性指标,从而判断钢渣二灰土的稳定性,看是否与相关规范要求相符。试验内容如下:
(1)选用圆柱形试样,龄期为28d,直径为102mm,高度为102mm,试验开始前,先将试样以密封的方式保存。
(2)将试验中的冻结温度调节至-20℃,融化温度调节为20℃,由于试样处于密封状态,在不失水的前提下开展冷冻-融化的循环试验,循环次数为1次、2次、5次和10次[7]。对融化后的试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按照相关公式,计算出试样的强度损失程度及抗冻性指标。
(3)试样在冻融一次后,强度出现下降的趋势,速率相对比较平缓,当试样冷冻后,部分孔隙水结冰,导致体积膨胀。土中的水力梯度开始扩大,对冻结的部分产生冻胀作用,在冻胀过程中,土层产生出一定的膨胀力,使土体颗粒之间相互挤压,结构随之变得疏松,土颗粒的粒距增大,与水混合后,出现鼓胀的现象[8]。经过5次冻融循环后,冰冻胶结和冻胀破坏的效果全部开始减弱,抗压强度趋于稳定;经过10次冻融后,试样仍然保持较高的抗压强度,由此说明,钢渣二灰土的稳定性较高。
为验证钢渣对公路基层二灰土的改良效果,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钢渣二灰土的干缩、膨胀、抗冻性、水稳定性以及抗压强度等工程特性,为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支撑。经过钢渣改良后的二灰土基层,整体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以保证公路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