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竺华运用中药治疗贲门癌验案

2022-12-12 01:00:59李立娟刘竺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5期
关键词:噎膈白花蛇舌草

李立娟,杨 萍,刘竺华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030024;2.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030024)

贲门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为发生在胃与食管交界处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病程短、预后差。全球GCA 的发病率很高(每年每10万例中有3.3例新病例),而在中国则更高,每年每10万例中49.59例新病例[1]。贲门癌好发于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率较高。正常贲门上皮→浅表性贲门炎→萎缩性贲门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贲门癌,是贲门癌渐进性的病理演变过程。GCA 在疾病的早期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被明确诊断时已为晚期。因此,患有GCA 的患者生存率较低[2]。

刘竺华,主任医师,第4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晚期肿瘤等。刘师认为,对于贲门癌晚期不适宜或拒绝手术的患者,运用中医保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控制病情继续发展。本文介绍刘师治疗贲门癌晚期验案1则,以飨同道。

1 病案举隅

患者,男,65岁,2020年3月20日初诊。主因吞咽不畅4 d,于太原市中心医院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口服稀钡于食管中段充盈时可见长约1 cm 管腔轻度狭窄但壁光整,左前斜位时有长约5.5 cm 的管壁不规则,但黏膜连续,其余食道显影正常,贲门呈菜花样充缺,正常结构消失。胃呈钩形,功能正常胃壁光整,黏膜完整,未见充缺影,十二指肠球及二、三段显影正常。印象:可疑食管中段病变镜检除外,贲门病变(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现症见吞咽不畅,上腹部胀满,无体质量减轻,晨起口苦,纳差,眠可,大便3 d未解,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既往有心脏支架术、颈动脉支架术史,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患者拒绝手术,故选择中医治疗。西医诊断:贲门癌。中医诊断:噎膈,肝胃不和、痰气交阻证。治以疏肝和胃,行气化痰。刘师给予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柴胡10 g,黄芩片10 g,姜半夏10 g,厚朴10 g,紫苏梗10 g,茯苓10 g,砂仁6 g(后下),丹参6 g,浙贝母10 g,僵蚕10 g,蜈蚣1条,白花蛇舌草30 g,紫苏子10 g,莱菔子15 g。6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枳术宽中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2020年3月27日二诊:患者诉进食不畅感有所缓解,晨起仍口苦,食欲不佳,大便日一次,偏干,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于太原市中心医院行全腹CT 示:双肺间质性改变,局限性肺气肿,主动脉、冠状动脉壁钙化,双侧局部胸膜增厚,食管下段、贲门壁增厚,胆囊结石,肝脏小囊肿,左肾小囊肿,盆腔左侧囊性肿物。前方加生姜10 g,炒鸡内金30 g,石见穿6 g,甘草片6 g。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20年4月3日三诊:患者无口苦、腹胀,大便日一次,舌淡红,苔黄腻,脉滑。前方去紫苏子,加瓜蒌10 g,人参片3 g。14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20年6月5日四诊:服药2个月后,患者停药2 d,自觉嗳气,咽喉部有堵噎感,上腹部胀满,晨起口苦,大便日一次,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属肝胃不和、痰热互结,选方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方药组成:柴胡10 g,黄芩片10 g,姜半夏10 g,茯苓10 g,竹茹10 g,麸炒枳实10 g,陈皮10 g,威灵仙15 g,丹参10 g,浙贝母10 g,砂仁6 g(后下),旋覆花10 g(包煎),赭石10 g(包煎),炒鸡内金10 g,蜈蚣6 g,全蝎3 g,冬凌草30 g,石见穿15 g,白花蛇舌草30 g,生姜10 g,大枣10 g,人参片5 g(另煎)。14剂,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另用天龙2 g、莪术2 g、鸡内金6 g、白及2 g、三七粉3 g兑水冲服,保护食管及胃黏膜。

2020年11月3日五诊:患者进食不畅感明显改善,双下肢困乏,食欲可,大便日一次,舌红苔白腻,脉滑。前方去蜈蚣、白花蛇舌草,加莪术30 g,猫爪草9 g,怀牛膝10 g,炒杜仲10 g。14剂,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患者1个月后于太原市中心医院复查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示:食管通畅,管壁柔软,黏膜完整,光滑;贲门管壁增厚,局部充盈缺损形呈平坦样改变,局部黏膜紊乱呈网状改变;胃底厚度正常;余胃体、胃窦未见异常;幽门开合如常;十二指肠球部及Ⅱ、Ⅲ段未见明显异常。贲门癌治疗后复查较前好转。

2 讨论

中医无贲门癌病名的相关记载,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归属为“反胃”“噎膈”范畴。《太平圣惠方》指出:“夫反胃者,为食物呕吐,胃不受食,言胃口翻也。”《黄帝内经》最早记载“膈”之名。《脉因证治·噎膈》云:“血液俱耗,胃脘亦槁,在上近咽之下……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名之曰膈。”可见,贲门癌病因主要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年老体弱,多由气、痰、瘀交阻于食管和胃所致。

刘师认为,患者为老年男性,年老体弱,情志失调,肝气不疏,横犯脾胃,加之久病脾胃本虚,升降失常,津液不得正常输布,聚而生痰,气、痰、瘀阻滞于咽喉,发为噎膈,结合患者舌脉,辨证属肝胃不和,痰气交阻,在疏肝和胃、行气化痰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及抗癌药物,方选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方中柴胡疏肝,黄芩清上焦之热,两药合用,使肝胃调和,邪热外透内清;姜半夏化痰散结,和胃降逆;茯苓渗湿健脾;厚朴、紫苏梗、紫苏子、莱菔子、砂仁合用,重在行气;丹参活血祛瘀;僵蚕、蜈蚣通络解毒,散结消肿;浙贝母清热化痰;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行气化痰之功。二诊患者仍有口苦,食欲不佳,加炒鸡内金健运脾胃,石见穿解毒抗癌,生姜温中和胃,甘草调和诸药。三诊时患者无腹胀,故去紫苏子,加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人参补益正气。四诊患者停药后诸症又现,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病机属湿痰为患,痰阻气滞,日久化热,痰热中阻,发为噎膈。辨证为肝胃不和,痰热内扰。刘师易方为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方中半夏和胃降逆;竹茹清热化痰;枳实、陈皮理气化痰,健脾消滞;茯苓健脾利湿,以杜生痰之源;威灵仙温通经络,消痰逐饮;丹参活血祛瘀;旋覆花、赭石善降胃气,消痰除热;砂仁化湿行气;蜈蚣、全蝎通络散结,攻毒止痛;浙贝母、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冬凌草清热解毒,抗癌消肿。《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论》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景岳全书·积聚》云:“凡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刘师认为,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脾胃功能虚弱,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气滞血瘀痰阻于食管,可形成肿瘤,故用炒鸡内金、生姜、大枣、人参健运脾胃,固护正气以抗邪。诸药合用,使热祛痰消气降。另用天龙、莪术、鸡内金、白及、三七粉兑水冲服,方用白及保护黏膜;久病必瘀,方用三七、莪术、天龙化瘀,天龙通络,鸡内金健运脾胃。该方配合中药汤剂起到保护食管黏膜的作用。五诊患者进食不畅感明显好转,双下肢困乏,去蜈蚣、白花蛇舌草,考虑患者年老肝肾亏虚,故加怀牛膝、杜仲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加莪术、猫爪草协同抗癌。

研究表明,威灵仙可以松弛食管、胃肠道平滑肌,其三萜皂苷类成分有抗肿瘤作用[3]。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冬凌草均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如石见穿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其多糖成分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白细胞介素(IL)-8的表达水平有关[4];白花蛇舌草可以降低人胃癌MKN-45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癌作用[5];冬凌草有效成分中有冬凌草甲素,可通过抑制EGFR/STAT 3通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6]。全蝎、蜈蚣有息风、通络、解毒之功,可用于抗肿瘤[7]。莪术、猫爪草功效相近,具有解毒消积、散结止痛的作用,既可以单独发挥作用,又可以协同抗癌,治疗肿瘤临床应用广泛[8]。

刘师从调和肝胃出发,继以理气、化痰、清热,同时不忘固护正气,抗癌药物贯穿治疗的始终。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认为,噎膈“不论何因,其贲门积有瘀血者十之有八”,故适量加用活血药物莪术、丹参可通行血脉。嘱咐患者保持心情舒畅,规律饮食,经过持续中药治疗,取得良效。

3 小结

患者为老年男性,病属贲门癌晚期,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选择中医治疗延长生存期。本案例中,刘师从疏肝和胃、化痰散结、行气活血、固护正气、抗癌角度治疗贲门癌晚期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及影像学均较前改善,由此可见,中医对于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对于中晚期不适宜手术的患者。中医讲究辨证治疗,个体化用药,从全方面综合治疗疾病,能起到很好的临床疗效,并延长生存期,保证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噎膈白花蛇舌草
基于中医经典谈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治
光明中医(2024年8期)2024-06-10 23:23:36
白花蛇舌草茶饮料的研究与展望
广东茶业(2019年2期)2019-06-18 10:24:22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花蛇舌草主要成分的抗癌机制
中成药(2018年8期)2018-08-29 01:28:22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中成药(2018年8期)2018-08-29 01:28:14
吴门医派噎膈辨治思想探微
江苏中医药(2018年8期)2018-02-13 04:27:08
噎膈源流考略*
白花蛇舌草及其混淆品中5种抗肿瘤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
噎膈反胃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