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者方孝孺写有《指喻》一文,文章引人深思。《指喻》的故事告诉我们,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如果对一些未起之事当笑谈、无所谓,一旦量变引发质变,就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小病不治,就会酿成大病;小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发展成大问题。人生要过的关口很多,只有从各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避免危险的发生。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党员干部当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平时就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应对方案备全备齐,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主动、抢占先机,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韩非子·喻老》中讲过两个关于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事情:一个是“白圭行堤”,“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正因如此,“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另一个是“丈人慎火”,“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对此,“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由于处处敬小慎微,时时警惕防范,因而“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
虑于微、防于小、杜于渐、作于细,饱含人生智慧和历史经验。唯有准确把握小与大的辩证关系,善于从小问题上看到其“累积效应”带来的大后果,方能断诱惑于“始”,治疾患于“未”。在工作生活中,需以“祸患常积于忽微”之心对待小事小节,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约束,对于各种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隐忧,提前预防、及时化解,敬细以远大、行稳以致远。
每晚抽出2 个小时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义的事,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逐渐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
——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
放弃和认命,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下坡路”。请记住,在任何一个你没有察觉的时刻,包括现在,通过行动去改变命运的机会,一直都在。
——语出张桂梅写给年轻人的一封信《不惧怕,人生的“寒冬”里带着必然的希望》
只要你愿意凡事多走一步,无论再普通的工作,也能拼出不平凡的人生。
——你向世界多走一步,世界就会向你走近一步
有我在。
——生活中真正引领我们相伴到老,抵得过流年,打得败琐屑的,恰恰就是简简单单的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