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业宏,娜日娜
(1.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2.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仔猪腹泻是规模猪场的主要疾病之一,可以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一旦发病要及时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控和应对,以防止仔猪腹泻大规模漫延。在临床上,根据猪只发病原因、症状和阶段,仔猪腹泻分为饲养管理及营养原因引起的腹泻、细菌引起的腹泻、病毒引起的腹泻三种类型。
饲养管理和营养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包括母猪初乳量不足或仔猪未及时吃上初乳,断奶仔猪对饲料消化不良,缺乏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仔猪在断奶、分群、转舍过程中产生应激反应等,都会引起仔猪腹泻。
1.1及时吸允初乳 母猪初乳是指分娩后12 h内的乳汁,其中含有大量仔猪所必需的免疫球蛋白、乳清蛋白等多种易于仔猪消化的营养成分。初生仔猪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弱,需要利用初乳摄入必要的能量来提高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因此,初生仔猪及时吃上初乳是防止仔猪腹泻,提高弱小仔猪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1.2科学配合日粮 断奶仔猪生长发育速度快、机体代谢旺盛、饲料报酬率高,但由于其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机能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其日粮营养配方中要考虑营养的全面均衡,还要考虑仔猪日粮的适口性、消化率和体积,以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断奶仔猪日粮配比要以高蛋白质和高能量为主,可消化能量饲料不低于14 MJ/kg。营养成分要全面、合理,要最大程度接近母乳成分,兼顾蛋白质、能量、微量元素、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合理配比。其中断奶仔猪日粮粗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可添加乳清粉、奶粉、鱼粉、肉粉等。日粮中可添加淀粉酶、非淀粉多糖酶和胃蛋白酶等消化酶,促进营养成分在仔猪肠道中吸收。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富肽制剂,可提高饲料报酬率1l%,腹泻率降低65%。
1.3控制猪舍温度 由于仔猪机体免疫力弱,体温调节能力差,怕低温,因此规模猪场仔猪的科学化饲养管理对预防仔猪应激性腹泻非常重要。1-3日龄的初生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为32-30 ℃,4-7日龄的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为30-28 ℃;8-14日龄的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8-25 ℃;15-30日龄的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5-22 ℃。产仔舍必须配备仔猪保温箱,配套设施完善,保温箱温度保持在25-30 ℃。仔猪出生时要有专门兽医进行护理和处理应急情况。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及时对体弱仔猪调整乳头或并窝。在仔猪2-4日龄时要注射牲血素,3-10日龄时注射亚硒酸钠-VE合剂补硒。为减少仔猪断奶应激反应,可在仔猪7日龄时用加有乳香素的乳猪料诱食,使仔猪逐渐适应植物性蛋白。仔猪断奶要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避免突然断奶导致仔猪应激反应。可在断奶前1-5 d人为减少母猪哺乳的次数,最后2 d夜间及时把母猪移舍,仔猪断奶后在原圈继续饲养一段时间,减少其心理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断奶仔猪肠道发育不完善,肠道环境脆弱,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非常敏感,由这些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也很普遍,常见的包括黄痢、红痢、白痢、副伤寒和痢疾等。
2.1仔猪黄痢 大肠杆菌是导致仔猪黄痢的主要病原体,常发生于出生1-3日龄的仔猪。仔猪黄痢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在夏季发生,仔猪发病后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消瘦、口渴,粪便腥臭味、出现黄色或黄白色糊状、内含小块乳凝物。
2.2仔猪红痢 C型魏氏梭菌是导致仔猪红痢的主要病原体,出生3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率较高,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仔猪发病后会出现精神萎靡,没有食欲,粪便恶臭,内含肠黏膜坏死组织和气泡,排出血红色痢便。
2.3仔猪白痢 大肠杆菌是导致仔猪白痢的主要病原体,气候异常,猪舍潮湿,母猪乳汁不足等因素也会导致仔猪白痢的发生。一般多发于出生10-30日龄仔猪,虽然死亡率较低,但会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仔猪发病后会出现拱背,被毛杂乱,粪便腥臭,呈现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糊状。
2.4仔猪副伤寒 沙门氏菌是导致仔猪副伤寒的主要病原体,一般发生于2-4月龄仔猪,以阴雨潮湿季节发生普遍。仔猪急性型副伤寒病会出现败血症症状,仔猪体温会突然升高,精神不振,没有食欲,最初会出现便秘情况,接着会排恶臭稀便,出现粘性出血性腹泻,2-3 d后仔猪的鼻端、两耳和四肢内侧皮肤会有紫斑,病猪低头呆立,步态不稳,体温下降不久后即死亡。
2.5猪痢疾 猪密螺旋体与肠道内厌氧菌相互作用是导致猪痢疾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出现在7-12周龄的仔猪。仔猪发病初期体温升高到40-41℃左右,粪便呈黄色或灰色,没有食欲,发病后期呈混有血液的水样稀便,内含粘液和组织黏膜,随后粪便呈油脂或胶冻样。
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主要是因为仔猪舍环境卫生不达标,含有多种致病细菌导致的。因此,保持仔猪环境卫生,定期消灭仔猪舍内的致病细菌是防止仔猪细菌性腹泻的关键。定期开展仔猪栏舍环境和猪只消毒,母猪哺乳前用温水和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乳房和奶头,仔猪在出生后先口服滴入2滴庆大霉素、链霉素和氟哌酸,1 h后再进行哺乳,可有效防止仔猪下痢。仔猪出现腹泻时,可迅速使用盐3.5 g、氯化钾2.5 g、苏打粉2.5 g、葡萄糖20 g混合后溶于1000 mL水中进行口服补液,防止仔猪出现脱水。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善和调理仔猪胃肠道环境,提高有益菌群生存环境。断奶乳猪日粮中使用“溢多利”复合酶制剂,可有效防止断奶仔猪出现腹泻。
3.1冬季天气寒冷 冬季是规模猪场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并且仔猪死亡率较高,会造成较大损失。仔猪病毒性腹泻主要有轮状病毒感染、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仔猪病毒性腹泻具有急性传染特征,仔猪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和严重脱水。患有传染性胃肠炎的10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非常高,5周龄以上的仔猪死亡率较低。冠状病毒是导致仔猪患流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轮状病毒病引起的仔猪腹泻死亡率较低,粪便呈黄色、白色水样,2-3日龄的仔猪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最终脱水消瘦衰竭而死。
3.2定期检测和消毒 规模猪场要防控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必须定期对猪舍环境、饲料、饮水进行检测和消毒,发病和死亡的仔猪要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继续大规模传播。要定期严格检查饲料品质,防止发霉变质和未经防疫检查的饲料原料流入。规模化猪场养殖密度大,猪舍的空间相对有限,细菌和病毒传播迅速,因此应合理控制仔猪密度,定期通风换气,搞好猪舍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污物。规模猪场要实行全进全出政策,严格限制人员、动物和运输工具进入猪场或来回串舍,养殖和技术人员进入不同猪舍要严格消毒,防止出现场区内交叉感染。断奶仔猪转猪运输车辆、淘汰猪运输车辆、销售猪运输车辆消毒完毕后必须停留15 min才能进入场区。场区通道要完善养殖基础设施,安装防鸟网,因为鸟类也是丹毒和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3.3接种疫苗 每年两次定期对全场母猪接种病毒性腹泻疫苗,如果出现仔猪病毒性腹泻病例,要对该批仔猪进行隔离治疗和早期断奶操作(18日龄及以上仔猪),对出现病症的仔猪实行开放式饮水,并添加维力康、葡萄糖和补液盐连用7-10 d,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拌入利诺、丰强蓝芪(抗病毒1号)和阿莫西林,连用7-10 d。哺乳仔猪出现病毒性腹泻,用3 g蒙脱石溶解在5 mL温水中灌服患病仔猪,连用3-5 d,一天两次,或用丰强止痢散500 g煮水1 L,3-5 mL/头灌服3 d,一天两次。疫苗免疫失败,发生严重病毒性腹泻的规模猪场,可及时采用返饲法控制流行规模。5日龄内的仔猪发生病毒性腹泻24 h内,活取小肠组织,去掉肠系膜淋巴结,加入牛奶(小肠组织和牛奶比例为1 g∶1 mL)冷却到5 ℃,搅碎后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可加少量抗生素,2 mL/头饲喂母猪;母猪日粮中加入利诺(1 kg/t)或恒炎康(1 kg/t),连用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