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恒 高凤林
陕北,是红色老区,是当年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全民族抗日的出发地,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一隅,被千山万壑所包围的地方,也因此成为全国最为瞩目、进步青年最为向往的地区。中国革命的车轮不偏不倚恰巧驶到了这里。人们不禁要问,陕北何以激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来带动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陕北,到底为当时尚处于低潮中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什么样的养料?要回答上述问题,需将目光重新拉回20世纪初的陕北地区,陕北早期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李子洲先生在这一区域内播下了多少火种,为以后陕北地区革命事业的开展奠定了怎样的基础?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是历史上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结合部,深厚的华夏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相互交汇对陕北人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原农耕文化塑造了陕北人民任劳任怨、朴实厚道的性格,但又不乏敢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北方游牧文化使得陕北人民心胸坦荡,思想活跃,在性格上果敢而豪气。可以说,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特点已经深深烙在陕北人民的心上,融入了陕北人民的血液之中。但因为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地形沟壑纵横,封闭的交通和居住分散的现实状况严重限制了陕北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据《大公报》1929年2月8日报道:“陕北二十三县,从去年十月到今年一月,由于灾情,大多数人口悉已逃亡,所余者惟不能出走之人耳,村市多以空虚,否则惟妇孺老弱残废不能出门者所居,据估计,灾民人数查有五十五万到五十九万。”[1]
1924年以前的陕北,实际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军阀势力的双重压迫之下,几千年来陈腐的道德伦理思想在社会上占据绝对统治地位。陕北土地贫瘠,封建势力盘剥欺压农民极为严重。陕北的二十多个县城都被地方军阀井岳秀、张挺芝等占据,他们扩充武装,编练民团,各县主要官员均安插的是自己的亲信,与当地豪绅暗战频繁,对陕北人民实行高压封建统治。政治上不给劳动人民任何权利。在20世纪20年代,陕北地区的货物贸易量相当可观,井岳秀为了把控陕北的经济大权,垄断了陕北的货物贸易市场,从中牟取暴利。经济上征收名目众多的苛捐杂税,治安上兵匪勾结残害百姓。土地兼并严重,群众苦无立锥之地,而富者却坐拥千百亩土地,农民种地靠租,遇到灾年甚至连温饱都难以解决。
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使陕北的精神资源十分丰富。一是陕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武出三边①,文出两川②”的说法。比如,武有南宋时期抗击西夏、金朝的名将韩世忠,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杨家将,明末农民武装起义首领大顺政权创始人李自成、大西政权创始人张献忠等;文有大唐状元李郃、清末才女李娓娓,正是这些历史名人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精神骨血在陕北人民的身上流淌。毛泽东在1935年12月会见刘志丹时说:“陕北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具有革命传统的,李自成、张献忠就是从这里闹起革命的。这地方虽穷,穷则思变、穷就要闹革命嘛!这里群众基础好,地理条件好,搞革命是个好地方!西北的革命也是从这里闹起的。”[2]二是陕北民众尊师重学,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学习是为数不多改变人生的好机会,陕北的23县,虽地理位置较差,交通不便,教育落后,仅有一所联合县立榆林中学,但却一直就有着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仅明清两代,陕北地区中过进士、举人的人数就有不少[3]。虽然当时的陕北的新式学堂数量不多,但有志解救在苦难中的陕北人民的青年们都前往陕西省比较著名的地方学校学习。辛亥革命以后,越来越多的有为青年跋山涉水,不远万里,走出陕西,到中国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去,尤其是到北平、天津、上海等中国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学习。一些青年毕业生回到陕北后,大都在中等教育机构中找到教职或建立了高等院校。例如,1918年后由杜丞斌担任校长的陕西省榆林中学;1922年底,在李子洲的争取下在绥德开办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以这两所院校为据点,这些优秀青年毕业生传播革命思想、创办报刊、组织学会,怀揣改变陕北社会的愿望,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陕北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社会基础,对陕北以至全国的人才建设、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4]。
辛亥革命后的几年里,陕北连年灾荒,战乱频繁,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不论城乡人民,不只风沙、旱等天灾重,军政官员之人祸也多,且为陕北23县人祸之源。一切苛捐杂税,负担增加,兵匪之灾,贪赃枉法,皆由榆林的文武衙门出产和发号施令”[5]。井岳秀虽然倡导地方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文教事业的发展。但实际上为了强化其强权统治,井岳秀在教育方式上,再次回归到清朝末期的模式,以儒家思想为主,操纵陕北文教。在榆林县城中找一些在清朝时期学习八股文的书生来当中小学老师,使得榆林的教育环境十分闭塞。在那个国弱民贫的年代,陕北因地处偏僻,地形对发展的限制尤为明显,在教育方面,仅有少量地主和资产阶级才有实力供子女上学。农民阶级倍受封建地主奴役,城乡手工业群体倍受官僚阶级和封建军阀的压迫剥削,广大工农群众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统治压迫的之下,这激发了陕北人民反抗压迫的心,导致社会上产生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陕北需要一种革命来缓解当时的混乱状态,这为马克思主义在陕北的早期宣传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当时的陕北人民已经无法继续生存下去,革命变革迫在眉睫,马克思主义符合陕北广大穷苦人民普遍存在的利益诉求和革命愿望,适应当时陕北人民革命形势的要求,能为广大穷苦群众指明实现自由解放的途径,改变黑暗腐朽的现实,因此被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所选择,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够在陕北得到普遍支持和大力推广。
李子洲,陕西绥德人。作为五四运动的参与者,从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到陕北革命的拓荒,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建党组织,开展群众运动等,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牢固的组织基础、坚实的教育基础、有力的思想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他的培植和策动下,陕北发生了空前的民族民主觉醒运动。
1919年秋,李子洲联合魏野畴、杨钟健等人,将陕西旅京学生团改组为陕西省旅京学生联合会,由李子洲负责会务工作。1920年1月20日,陕西省旅京学生联合会主办的《秦钟》月刊创刊。刊物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刊登揭露军阀统治下陕西人民的痛苦生活的评论、散文等文章。李子洲为创办这个刊物倾注了很大精力,具体负责发行工作。《秦钟》在向陕西传播新思想、反对陕西封建势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李大钊的引导下,1921年,北京大学的陕西学生李子洲和刘天章、杨钟健等志同道合的陕西同乡组织了“共进半月刊社”,10月10日,出版了《共进》半月刊。1922年10月10日,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共进半月刊社”改为“共进社”,《共进》的宗旨仍然是“提倡桑梓文化,改造陕西社会”,地方色彩很浓。在这一点上,它是《秦钟》的继续。然而它已经基本上放弃了《秦钟》那种对待新旧文化的调和态度,对待军阀的妥协态度,以及避开政治,孤立地寻求社会改造的改良主义幻想。该刊物的政治论点比以前的《秦钟》更为直白,内容激进,认识到反军阀的斗争不可能是孤立的,反对陕西军阀的统治必须在反对中国军阀统治的基础上进行。提出打倒军阀的方法:一是联合全国被压迫的兄弟向军阀的老巢总攻;一是采取“散兵战术”分头向各地军阀的支队迎击。它发表的反对军阀,特别是反对陕西军阀的文章,比以前的火力更猛烈了。不仅如此,它还开始注意到世界革命的潮流,认识到“全世界将随俄罗斯而起社会革命了。”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共进》这个时期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道德、教育及新思潮介绍等方面的文章,都有较高的水平。李子洲根据在榆林中学任教期间,把新文化和新思想融于教学之中,还组织创办了《榆林之花》等刊物。1924年秋,李子洲任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在他的指导下,绥师与榆中等陕北较大的中小学校的学生会组成“陕北学生联合会”,并与各校联合成立“陕北青年社”,而后出版了半月刊《塞声》和《陕北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时政。
1924年春,李子洲北上返回故乡,来到榆中任教。李子洲主要在课堂上讲授和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和革命思想。当时,在陕北群众中流传有这样两句话:“若要强,扛钢枪;强上强,进学堂”。这里所说的“学堂”,指的就是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李子洲办绥德“四师”的目的,不仅是为给陕北培养新的师资力量,彻底改变陕北地区文化落后的局面,更主要的是以其为阵地,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文化,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学生,从而唤起全体工农大众,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为改造中国社会而奋斗。李子洲将马克思主义贯彻到绥德“四师”的教学之中,在课堂向他们推荐先进书刊和进步报刊,引导他们积极应用唯物史观研究问题,认识问题。在李子洲等全校师生的努力下,仅仅几个月时间,绥德四师就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局面,师生们相处亲如一家,个个精神振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师生们白天上课,晚间自习、备课、改作业,忙个不休;党团组织的活动一般利用晚上时间开展,经常深夜开会,分管同志又要分头参加,工作忙的时候通夜不眠,第二天照常上课,从不因此请假,大家习以为常,毫无倦意;周日,常以郊游、采标本等名义到城外稍远的僻静之处开会。当时地委的办公经费每月只有五块钱,远远不够,但又必须经常派人去外地开会、办事或学习。这些方面所需要的资金,都是教职员工自愿捐助的。学校在陕北的影响越来越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新思潮和新文化影响的青少年学生都有意识地把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
李子洲同志是四师党组织的创建者,也是实际的领导者,在党和团的组织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工作中,李子洲坚持把党组织的重大决定在广大教职工参加的会议上落实,使党、团组织在学校和社会上均产生了很大的凝聚力。李子洲积极发展党团组织。先在四师校内,后积极在榆林中学、延安四中等地发展共进社社员,团结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同时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启蒙教育,为陕北建团打好了组织和思想基础。1924年底,在李子洲等人的引导下,绥德成立了陕北第一个团支部。1925年1月,张肇勤和李登霄在四师入党后,回到榆中发展了刘志丹、霍世杰、王子宜、汤登科等一批团员,建立了陕北第二个团支部——榆林中学支部。1925年寒假后,李致煦、杨玉峰等人到宜川李象九连,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半年时间,党员由原来的10名发展到30多名,并成立了陕北第一个部队特种支部,与北部区委直接挂钩。该连党员有李象九、谢子长、王有才、李瑞成、史唯然、阎红彦、呼延振西等。为培养军事人才,党组织派刘景桂(即刘志丹)等人到广东黄埔军校学习,途经绥德时,大家踊跃资助,其中捐款最多的是李子洲和杨明轩。并以绥德四师为依托,建立了党组织,发展了党员,培养了刘志丹、武开章、李象九、王子宜等土地革命时期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骨干力量,壮大了革命力量,为清涧起义、渭华起义等武装斗争做了准备,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迎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打下了基础。到1927年初,绥德四师全校近300名师生中,已有80%的人参加了党团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策源地”、陕北的活动中心。1926年12月,冯玉祥率国民军联军击退北洋军阀刘镇华的镇嵩军解围李虎臣、杨虎城部守卫的西安,陕西成立了国民革命联军总司令部,革命高潮即将来临,李子洲和杨明轩被抽调到西安担当重任。离校前加入党组织的杨明轩,在调任西安任省教育厅厅长期间,派绥德师范学校党团员到陕北各县任教导主任兼学校校长,使陕北各级学校成为大革命时期党组织秘密机关所在地。正是在学校党团组织及其成员的影响和带动下,大革命时期,陕北其他县的党团组织也普遍建立起来。这些党团组织成立后,一方面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党团员进入军校进行军事政治学习,另一方面派遣党团员到军阀部队中从事兵运工作[6]。
李子洲创办的绥德师范学校,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向往的文化和教育中心,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成为大革命时期陕北人民向黑暗势力发起进攻的战斗堡垒。李子洲创建的中国共产党党团组织,为广大进步知识分子和陕北爱国青年指明了寻求革命真理的方向,也点燃了陕北革命的烽火。李子洲主持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开创了我党办中师的历史先河,在西北大地上谱写了革命历史的华章。
陕北这片红色的土地,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氛围,陕北人民开明的传统意识以及对于新文化、新思想的渴望,为马克思主义在陕北的早期传播和党团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土壤。正是这样的环境培育了以李子洲为代表的革命先锋,他的革命活动为20世纪30年代处于低潮的中国革命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在这里发展起来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我党在土地革命后期唯一存续的根据地,这为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北创造了现实可能。因此,李子洲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陕北共产党的奠基人”。
注 释:
①两川:指延川和宜川。
②三边:指靖边、定边和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