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琳,孙 策
(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东北亚所,哈尔滨 150028;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所,哈尔滨 150028)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向纵深发展,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政治化倾向有所抬头。同时,新的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自由贸易协定大量涌现,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力[1]。
东盟在2012年发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倡议。历时8年艰苦谈判,东盟会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亚太国家在2020年11月第四次RCEP领导人会议上正式签署 “10+5”FTA协议,新的自贸航船在2022年1月1日起锚。这标志着包含15个成员国、22亿人口,29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RCEP成为亚太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
2021年,RCEP各成员国努力克服各类风险挑战,除缅甸国内政治经济动荡严重外,整体都实现了积极的经济增长。15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9万亿美元。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和韩国GDP总额达到237900亿美元(占82.1%),东盟各国GDP总额达到33277亿美元(占11.48%),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GDP总额达到18582亿美元(占6.41%)。就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而言,中国、新加坡、新西兰、韩国和越南位列前五;就人均GDP而言,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位居前列。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超过6万亿美元大关,达到6.05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居世界第一[2]。中国GDP增长8.1%,也超过了6%的增长预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涨幅最高。
东盟加速数字化转型,已迈入“数字十年”。根据东盟秘书处发布的官方数据,东盟2021年GDP达3.4万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总值3.5%[3]。根据淡马锡、谷歌和贝恩于2021年11月联合发布的《2021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东南亚已进入“数字十年”,数字经济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2025年将超过3600亿美元,到2030年将有望达到7000亿至1万亿美元[4]。
表1 2021年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国家的GDP、人均GDP数据
日本在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经济逐步复苏。2021年,日本GDP增长1.7%,时隔3年再次实现正增长。全球主要市场复苏,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对日本经济增长贡献度支撑很大[5]。日本央行于2022年1月发布的经济和价格展望报告指出,该国服务业的压力和约束正在缓解,出口在外国需求的推动下增长[6]。
随着全球需求复苏,韩国出口贸易增长为近年新高。据韩国央行2022年1月发布数据,2021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创近11年新高;特别是韩国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其中,制造业增长6.6%,电力、天然气和供水增长4.7%,服务业增长3.7%[7]。
澳大利亚从“羊毛和羊肉之国”转型成为“坐在采矿卡车上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澳大利亚2021年GDP总额为1542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48亿美元。该国在2021年成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加上其他各种矿产品的旺盛需求,出口金额上涨至2268.82亿美元,同比增长45.4%。在中国2021年进口的LNG中,澳大利亚占比达到41%[8]。
新西兰以服务业为主、工业为辅的经济结构十分稳定,中国市场对于新西兰日趋重要。新西兰2021年GDP 总额接近 2500 亿美元,在其出口结构中,乳制品类产品份额位列全球第一。中国是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约占新西兰对外货物和服务出口的30%。2021年,中国进口新西兰乳制品、肉类和木制品比重分别为其出口总额的42%、42%和65%[9]。
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贸易需求进步逐渐产生的,并且有着深刻的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10]。 学者叶自成曾提出“边际效应”概念:“一个对你友好并给你带来利益的国家,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种利益倍增。”[11]把RCEP建成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互利的经济体将给参与各方带来巨大的潜在收益,然而,实现这些收益需要RCEP各方共同做出很大的努力。例如,水平很高的关税削减比例、整合不同的原产地规则以及服务贸易、投资领域的共识性措施[12]。 而以“累积规则”和“N 选1”原产地规则为代表的系列最惠规则将合力刺激提升RCEP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
重要利好之一:最惠贸易规则——“累积规则”。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内的全部生产流程,可被视为一个整体生产加工流程,使用的每个成员国的原材料,均可被视为产品最终生产国的原材料进行积累计算,这大大降低了上市产品获得原产地资格的门槛,鼓励各成员国制造商在RCEP协议地图内分配生产资源,促进该地区工业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重要利好之二:灵活互惠的“N选1”原产地规则。RCEP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全面、高质量和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合作框架,方便区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加强成员之间分工与合作,刺激区域消费市场扩张和升级,促进区域产业供应链进一步发展。为此,RCEP还规定,如果一个产品的原产地规则包含多个标准,货物出口商可以自行决定货物适用具体标准,即只要满足一个标准,就可以判定货物符合原产地规则,这使相关国家可以更宽松地获得优惠政策,并为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增长,实现区域产业和价值链一体化注入新动力。
随着RCEP全面实施,将进一步优化该地区整体商业环境,促进成员国间经贸增长。据中国商务部估计,到2030年,RCEP将带动成员国年净出口增长5190亿美元,年净收入增长1860亿美元[13]。
1.首倡并持续推动RCEP谈判完成
作为区域组织,东盟在协调推动最大的亚太自贸区建立过程中,表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倡议提出到签约完成,绝大部分谈判都在东盟国家完成。2011年11月,东盟首次提出旨在建立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自由贸易区。2012年11月的第七届东亚峰会上,东盟启动了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RCEP谈判。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前三次RCEP领导人会议分别在菲律宾马尼拉、新加坡和泰国曼谷举行并陆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5个成员国完成了所有文本和几乎所有市场准入问题谈判。2020年11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四次RCEP领导人会议通过线上方式签署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2022年1月1日,首批启动“协定”的东盟国家包括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国家。随后,3月18日在马来西亚生效;5月1日起对缅甸正式生效;8月30日,印尼议会完成协定批准程序。唯一尚未完成参议院授权的菲律宾新政府,已确认参与RCEP是政府优先事项,承诺将继续推动参议院尽快核准协定生效[14]。
2.东盟探索多种区域合作模式
东盟在1967年成立,其建立之初目标只是一个捍卫自身安全利益并与西方保持战略关系的联盟。尽管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存在许多差异,但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成为基于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组织。截至目前,10个成员国总面积约449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超过6亿,2021年的经济总量位列世界第五。
“10+N”成功打造多种模式。多年来,东盟与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欧盟、韩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不同国家相继建立一系列对话伙伴关系,形成了“10+1”或“10+N”的不同合作模式。在RCEP之前,东盟先后促成了东盟区域论坛(ARF,1994)、亚欧会议(ASEM,1994)、东盟+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1997)、东亚峰会(EAS,1997)和东亚—拉丁美洲合作论坛(FEALAC,1999)等机制诞生。东盟表现出对区域合作机制良好的适应性。
“大多边”促成“小多边”,“新多边”链接“旧多边”。虽然RCEP不仅是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但在“10+3”框架内,中日韩逐步开展各类三方合作,通过多边协议实现了双边自由贸易发展需求。而东盟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合作原来已经有了“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区”(AANZFTA)、“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议”(CPTPP)等多种制度支撑,RCEP的身份则为各方合作又创造了新的平台。
新加坡是第一个完成RCEP官方核准的东盟国家。对新加坡而言,RCEP条款一旦生效,将为新加坡金融技术、绿色技术、物流等领域带来重大利益。作为东盟国家里经济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在交易、零售、支付、物流、生产等方面的数字化程度发展迅速。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高级研究员亚历克斯·卡普里(Alex Capri)认为,RCEP成员国在电子商务、数字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争端解决机制和数字贸易的其他重要领域达成了显著共识[15]。这些领域的协议有助于将新加坡建设成为全球知识和数字经济中心。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在2022年8月30日正式批准RCEP。协定生效后,印度尼西亚将主要受益于矿产品、动植物油、贱金属和产品、纸浆和化工产品领域的发展。RCEP成员国是印尼的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国,占其出口总额1326亿美元的至少60%,占进口总额1306亿美元的71%[16]。
马来西亚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近60%[17]。RCEP生效后,其食品和饮料行业、化工产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机械设备以及电子和电机产品等众多领域有望“实现可观增长”[18],市场上许多消费品将来自RCEP成员国。2022年9月,马来西亚总理伊斯迈尔在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表示,RCEP协定带来的诸多机遇将促进区域内企业发展,改善跨国供应链,实现生产网络多样化,进而与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无缝融合[19]。
越南RCEP的签署生效为扩大市场、增加出口、参与新价值链、增加投资吸引力打开了机会之门。RCEP生效以来,成员国之间农产品贸易合作更为密切,越南的榴莲就率先实现了跨境对华贸易。此外,降低进口关税也为越南的电信产品、信息技术产品、纺织品、鞋类产品和农产品带来新的机遇[20]。为最大限度地利用RCEP带来的机遇并减少存在的风险,越南工贸部部长阮鸿延2月签发《2022—2026年RCEP协定实施计划》的第197号决定,将重点实施三项任务:一是法律和制度建设;二是制定并实施宣传计划;三是提高竞争力,有效利用RCEP协议[21]。
泰国拥有相对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海陆空物流网络。其凭借有利的招商政策、强大的产业链支持和丰富的原材料,成为投资者进入东盟市场的重要一站。RCEP将显著增加泰国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量,特别是汽车和零部件生产、塑料和石化产品以及电子产品。同时,RCEP的货物贸易规则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泰国中华日报》8月21日报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仅实施半年就为泰国创造价值1690.41亿美元的贸易额,在RCEP协定下,泰国约4万种商品享受出口零关税待遇,其中3万种当即生效[22]。
文莱经济结构单一,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是其重要经济支柱。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起伏不定对文莱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该国日益意识到促进经济多样化的重要性。RCEP实施后,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加工、高科技产业、清真食品、生物技术、农业和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作为东盟成员国,文莱可以享受东盟对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新自贸区的自由贸易协定。作为穆斯林国家,文莱同样重视与其他穆斯林国家的合作,近年来大力推动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以及伊斯兰金融等相关领域发展[23]。
菲律宾对RCEP成员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24],RCEP将为菲律宾出口商和服务提供商提供更广泛的市场机会。一旦RCEP实施,菲律宾的农产品、服装、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将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虽然早些时候菲总统马科斯认为有必要审查RCEP对农业部门的影响,但社会经济规划部的官员表示“必须从更大的角度看待我们想要的东西。投资者必须看到,我们是一个欢迎投资的地方”[25]。基于各国在RCEP中关于投资便利化的承诺,菲律宾未来还可以在创新领域吸引更多技术和资本投资。
柬埔寨依托RCEP协议带来的优势将实现以下目标:吸引国际游客,促进旅游市场复苏;增加农产品出口;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柬埔寨,为制造业带来更多订单;扩大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规模;对冲柬埔寨失去部分EBA关税待遇风险,并创造更多当地就业机会。2022年9月,第54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在柬埔寨暹粒市举行,首相洪森呼吁东盟成员国设立RCEP秘书处,以进一步推动落实该协定[26]。
老挝是东盟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发展和开放水平与其他东盟成员有较大差距。老挝经济优势体现在矿产和农产品等出口贸易和旅游经济上,这要求该地区经济要素更自由流动。RCEP为老挝提供了人员交流和商业交流的机会,降低了区域内贸易和运输成本。RCEP其他成员国也给予老挝一定照顾,允许其在市场准入方面采取相对较低的开放水平,多数产品拥有13年以上的较长过渡期,以便其逐步适应贸易自由化[27]。
缅甸拥有大量年轻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在享受RCEP各国给予的优惠关税待遇后,将促进其供应链发展,加强区域贸易合作,帮助推动缅甸进入中日韩等市场。然而,缅甸能否真正搭上RCEP快车仍存在不确定性。因为新一轮政治动荡和大国制裁使缅甸经济处于大幅动荡边缘,所以短期内RCEP的红利难以在缅甸转化。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中。近200个经济体从中国进口中间品占全部进口额的21.7%[28]。 而作为RCEP重要推动者和快速践行者,中国不但具备多项优势,并已经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获得显著成绩。
1.国家层面坚定承诺、积极施策
总体而言,在区域自由贸易中的获益预期,决定了各国推动关税减让措施的力度。RCEP旨在使所有成员国充分受益于协定的执行和利用,并缩小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相关机构分析认为,RCEP规则将优先考虑最不发达国家的需要[29]。特别是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竞争、中小企业和电子商务方面。
在货物贸易方面,中国向RCEP成员国承诺了不同的“零关税”力度。“零关税”水平将从8%增加到90%,涵盖约1.6万亿美元的贸易额:其中,对东盟国家为67.9%,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64.7%和65%,对日本和韩国分别为25%和38.6%。这表明,考虑到日韩的经贸和科技优势,中国对两国产品实施“零关税”的速度和力度都保持了谨慎态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4国作为发达国家,则给予中国更高“零关税”优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为75.3%和65.35%,日本和韩国分别为57%和50.4%;东盟国家中,新加坡对中国实施即时“零关税”的商品比例最高(100%);其他东盟国家的比例从较高的菲律宾(80.5%)到最低的柬埔寨和老挝(29.9%)不等。
在服务贸易方面,与加入世贸组织时相比,中国开放的部门增加了22个,另有37个部门的服务承诺水平有所提升[30]。在投资方面,除了制造业、农业、林业、渔业和矿业5个领域,又增加了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竞争和知识产权、贸易救济等议题[31]。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张云认为,“与美国对区域自贸区的消极态度相比,中国表现出了勇气和热情。除了签署RCEP,中国已经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32]。
中国商务部发布指导意见并已开展RCEP系列专题培训。2022年1月,中国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适应区域市场更加开放的环境,更好地把握RCEP带来的机遇。2022年以来,商务部聘请来自商务部、海关总署、有关行业商协会的官员和专家围绕RCEP整体情况和主要内容、各领域市场准入承诺和规则解读、原产地规则解读和实际操作、我国有关行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建议等问题开办系列培训,深入的讲解取得了积极成效。
2.省级政策措施不同、成效各异
北京市将RCEP实施加速融入两区建设。2022年上半年,北京与RCEP的14个成员国进出口贸易达到2975.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约18%[33]。北京海关优化RCEP政策服务,在优化原产地证书方面提出“集中审核,就近签证”,原产地证书审批“即报、即审、即领”。此外,海关还与相关部门打造“经贸规则计算器”,可以自助分析进出口商品,在不同自贸协定间比较优势和原产地规则[34]。同时,通过“海关政策进万家行动” 就3类14项RCEP热点问题开展解读,申报政策线上直播覆盖2400余家企业[35]。
重庆市快速出台高质量实施RCEP的行动计划。重庆市通过“贸易促进、补链强链、引资扩能、渝商出海、服贸提质、通道增效、平台升级、环境优化”八大行动计划开展25项任务举措[36]。同时,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重要平台,重庆与RCEP成员国扩大了双向投资合作。2022年1—6月,重庆与RCEP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322.74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出口555.79亿元,同比增长49.5%[37]。
表2 2022年以来中国商务部开展RCEP系列专题培训情况
辽宁省全面畅通面向RCEP国家的物流通道。《辽宁省高质量实施RCEP工作方案》中提出了15项重点工作,全省14个市全部成立工作专班,并全国首创打造RCEP综合服务平台[38]。这一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查询不同成员国税率安排,分析相关商品在RCEP国家进出口情况,以及辽宁省与RCEP国家贸易往来情况,精准查找各国主要客户。
航运方面,大连港开通直达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等澳洲重点口岸直航,航行时间从35~45天缩短为最快20天,近期东南亚的航线也开通运营。铁路方面,开通沈阳—万象首趟中老铁路货运专列,中国东北与东盟之间的铁路货运正式联通。铁海联运方面开发了日本商品由大连港换装铁路直达中亚国家的线路,运输时间由80天大幅缩短至30天。
2022年1—6月,辽宁省对RCEP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259.5亿元,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33%。其中,与东盟贸易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6.4%,与新西兰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37.1%[39]。沈阳中日、中韩产业园,大连中日生态示范新城各具特色,上半年签发的RCEP证书超过3万件,覆盖12个已经启动RCEP的国家,在50亿元的贸易额中,累计减让税款1亿元。
甘肃省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实现RCEP成员国覆盖。RCEP生效后,韩日的芯片、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芳烃混合物、澳大利亚的矿产品都是甘肃从RCEP国家进口的主要产品;而石墨产品、农产品则是甘肃对RCEP的主要出口产品。上半年,甘肃全省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642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与东盟贸易额大幅增长86.8%,与澳大利亚贸易额快速增长50.5%。甘肃省正加快建设的兰州和天水综试区,还支持省内企业在RCEP的7个成员国设立12个海外仓,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实现了RCEP成员国覆盖。此外,还开通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首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敦煌—万象—曼谷)[40]。
安徽省制度先行,积极开拓立体化东南亚、东北亚运输通道。安徽从政策上围绕关税红利、规则开放、平台作用和产业升级,从货物贸易、服贸升级、新业态发展、双向投资、搭建平台、提升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24条举措;编制发放了《RCEP百问手册》《RCEP国别投资手册》[41]。上半年,安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154.6亿美元,增长16.6%,占全省进出口27%;其中,对韩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0.4%, 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28.7%。“合肥—仁川”“合肥—大阪”往返定期货运航线开通,中老班列(合肥—万象)(合肥—河内)线路为货物运输东南亚提供快捷通道。
1.中国的大国形象和主导作用将更加突出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致使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作为RCEP缔约方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2021年的经济总量超过其他各签约国之和。同时,中国是日本、韩国(连续18年)、东盟(连续13年)、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综合实力使中国自然成为RCEP成员国的领头雁,中国各个省也在不断开拓与周边缔约国家的深度合作。
2.中国与东盟国家自由贸易水平将显著提高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峰会30周年之际指出,“过去中国东盟合作30年的成就主要依赖以下四个因素:相互尊重,坚守准则;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守望相助,亲诚惠容;包容互鉴,共建开放。中国和东盟将长期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42]。而在2021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香港中文大学郑永年教授判断:“区域经济合作是亚洲经济贸易制度化的第一步,是世界主要经济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自然结果。”[43]2022年1月,中国海关总署发言人介绍,2021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是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进出口额分别为5.67万亿元、5.35万亿元、4.88万亿元、2.4万亿元和2.34万亿元[44]。而随着中美关系日益复杂和RCEP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的比重必将进一步扩大。
3.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将有希望加速实现
历史上,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法德是最初推动共同体建设的主导力量;但是,在东亚,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一直没有形成这样的核心力量[45]。 中国学者迟福林认为,“RCEP在消除干扰、增进互信的同时,将促进三国特定领域高水平务实合作,释放中日韩‘小多边’和RCEP‘大多边’相互促进的积极效应”。它对RCEP框架下的区域经贸合作具有重要影响[46]。由此,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实现将获得一个重要的“加速度”。
4.中国与南太平洋主要国家将实现更高水平合作
新西兰和中国一直保持着良好贸易关系。2021年,中新两国政府签订了升级版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的议定书新增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与贸易等4个章节。2022年是新西兰与中国建交50周年,1—2月的中新贸易额就同比增长22.8%,在RCEP区域中增速名列前茅[47]。而近年来,在美国的全球和太平洋地区霸权体系下,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经常出现反复;由于前任总理莫里森的反华政策的确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2022年1—2月澳大利亚国内出现了一些要求与中国缓和关系的声音[48]。
5.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形成双重机制保障
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一个是“硬件先行”,一个是“软件为主”,两者既互有联系又互为补充。“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是要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以便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而RCEP的重点优势则在于实行原产成分累积规则,促进终端产品适用于RCEP各成员国关税优惠政策,提升缔约方之间经贸合作水平。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各国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影响,而RCEP的全面实施不但被视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也为区域经济复苏增添了一台巨大的“发动机”,必将提升亚太地区在世界经贸中的地位。协定签署以来,东盟各成员国积极推动加速落实,并因地制宜拿出不同力度的互惠经贸政策;中国作为域内最大经济体,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上提出大量创新举措,一些政策已初见成效。整体上看,RCEP已在各成员国落地生根,但面对域内各经济体之间政治关系阴晴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现实,想实现域内高效深度合作还需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