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海 波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时期接续发力,重点破解发展起来后所呈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开启了把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可以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非凡成就,为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彩华章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充分彰显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在21世纪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中国之路,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艰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开辟的。这条道路的开辟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历史和实践证明,“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好,要看这条道路能否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否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能否不断缩小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换言之,中国之路好不好,要看中国人民自己的“口碑”,而不是看戴着有色眼镜、充当教师爷颐指气使的说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既符合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一般属性,又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独特优势,彰显了现代化发展规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的运行规律,其根本立场是为人民大众谋福祉,在基本观点上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消灭剥削制度、追求共同富裕,坚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权不动摇。上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仍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原则,因而具有“普遍性”。所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头活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国情,呈现出发展性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时而立,是在传统社会主义发展受阻的同时开辟出的一条新路,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博采众长,既不忘本来,有着民族文化的积淀,同时又吸收外来,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呈现出世界性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立足实践,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不断解决新的时代课题,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科学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呈现出人民性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4]。其中,“道路之特”体现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主体力量(人民群众)的结合。同时,也体现在公有制为主体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协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体制机制,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有机结合,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因此,中国特色之道路实际上是政党引领、市场配合、人民拥护的特色之路,是“三股力量”相互结合、共同凝聚成的合力,确保经济良好健康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理论之特”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大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治国理政元素,彰显“理论特色”。“制度之特”体现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其他体制机制的有机结合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能够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与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和科学的民主决策,有效避免了西方国家的政局动荡。“文化之特”体现在民族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结合,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传统美德,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凝聚起了全民族的力量。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作为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道路问题至关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能脱离正确的方向。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超越了西方几百年工业化的文明成果,强有力证明了中国之路是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是指引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康庄大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
纵览全球发展历史,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难题。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的“代言人”,对其市场极力推崇和迷恋,宣扬“市场万能论”;社会主义国家则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弊端,曾一度排斥“市场”,主张在社会主义国家消灭“市场经济”、搞“计划经济”,对政府抱有最大信任,于是政府几乎包揽一切,成“政府万能”之势。但历史表明,“市场万能论”和“政府万能论”都不能有效治理好国家问题。要想把国家治理好、资源配置好,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二者缺一不可。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剥削人的社会,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顶礼膜拜,是造成社会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过度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让国家充当“守夜人”的角色,最终不仅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反而滋生了政府的无为性以及市场的失灵性。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也曾一度将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认为计划与市场乃两不相容的社会形态所采取的手段,计划绝对不能与资本主义划等号,市场也绝不能与社会主义相嫁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延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市场不是区分“姓资姓社”的依据,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搞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搞计划经济,二者都只是手段。党的十四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更加凸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6]提上日程,这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7]。
实践证明,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并无国界和意识形态之分,二者都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市场万能论”和“政府万能论”都不能有效治理好国家。要想把国家治理好、资源配置好,关键就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中国之路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道路。当前,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即通过运用市场把经济“搞活”。但是,发挥市场的作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发挥资本逻辑的作用,资本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会逐渐显现、贫富差距拉大。中国的政府是“有为的政府”,它能够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样就能保证经济的平稳、健康、有序运行。此外,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永远在路上。通过法治建设规范和监管资本,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无序扩散,进而使资本汇聚成为助推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5],因此,必须“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5]。简言之,就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7]。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将被“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为了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解决。第一,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和解放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从而把人从自然界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第二,通过变革社会制度,摆脱剥削阶级的统治,挣脱束缚人发展的“锁链”和“牢绳”,恢复人的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分析,当今世界存在着“以物的尺度”和“人的价值”为类型的两种发展模式。这两种模式都能推进现代化的大生产,但是第一种模式以追求“物的尺度”为发展目的,以纯粹的“GDP至上”论英雄,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当作价值追求,忽视了人的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最终会导致工具理性的泛滥和价值理性的缺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现代化之路,是从低层次的“以物的尺度”转变到高层次的“以人的价值”为追求的现代化之路。首先,从社会群体的受益面看,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其次,从人民群众需求层面看,共同富裕不单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包括教育、医疗、收入、生态、住房、工作等多方面需求的全面提升;最后,从财富的分配原则看,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杀富济贫”,更不是“养懒汉”,搞“福利主义”,而是通过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富裕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当前,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刻!”[5]
中国之路是能够规避两极分化,“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5]的现代化之路,最终能够给全体人民带来共同富裕。究其根本,自信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共同富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把为人民探索共同富裕之路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在制度设计、政治理念、政策安排、考核任务、指标体系等方面所做的安排,都是为了让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二是充分发挥公有制的优势。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激发创造活力,并通过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动社会就业。三是构建与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初次分配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再分配完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机制,第三次分配积极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倡导有能力的企业家进行慈善捐助等社会福利性事业。
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关乎人类永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衡量现代化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从人类现代化的演进历程看,现代化往往表现在人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上,但“我们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8],否则自然界就会对人类进行报复。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大肆蔓延,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处在环境污染问题的笼罩之下,成为阻碍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中国之路正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站在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美好家园的制高点上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回答人类当下和未来发展的去向问题。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创建绿色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解决,要靠国际社会携手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9],因此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中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的践行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共谋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引领人类走向世界生态文明新时代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例如,在国内,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用制度和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论断,推动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赢了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了生态系统质量,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之路。在国际上,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多次参加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积极参与有关生态问题方面的国际合作,并以实际行动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维护全球生态环境安全作出重大贡献。一项数据研究表明,自2000至2017年,中国新增的绿化面积占全球比重最高,中国在防治土地沙漠化的贡献居世界首位。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贯彻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最多的国家。“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10]。
中国之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能否治理好14亿多人口的大国,是检验和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少数政党为少数利益集团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人立志高远、胸怀天下,始终奉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中华民族历来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庸”等思想基因一直深深刻在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中国在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世界,但没有留下侵略他国的历史。同时,中国也是历史上曾经遭受战争侵略的民族,对战争危害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特别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不然,他们将资本侵略扩张的本性暴露无遗,国强必霸的思维逻辑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也给全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换言之,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弱肉强食”的现代化,是用暴力方式打破和平秩序的现代化,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漠不关心的现代化,更是打着所谓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的“幌子”,扰乱和破坏世界秩序的现代化。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2]。中国共产党是胸怀天下的政党,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造福世界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扩张主义、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等,都是资本主义的历史“毒瘤”,这与全世界人民爱好和平与发展的愿望相违背,必定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遗弃。中国致力于探索一条从根本上打破“赢者通吃”的不公正路径,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主动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上的话语权,为公平正义发声,为全球减贫事业作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维护者。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都始终坚持一个目标: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首先,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看,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英雄”。中国共产党是靠人民打天下才撑起了一片天,“坐天下”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要推进伟大事业,就要防止脱离群众,一旦脱离群众,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会失去生命力,而要依靠人民群众,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其次,从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看,人民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好日子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时时刻刻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以最快的速度成功阻击了“疫情的蔓延”,使我国成为最先从疫情“阴霾”中恢复生产生活的国家,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另外,中国还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完全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真正践行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5]的宗旨。最后,中国共产党把不断为人民造福作为最大功绩。中国共产党是否真正做到了为老百姓谋福利,需要由人民群众自己评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事关人民群众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生态、安全、公平、正义、法治等各方面下功夫、出强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普遍增强。此外,为从民主制度层面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断,并在实践中注重“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5],让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诉求有了制度层面的保障。
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政权都会经历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政治统治后期政权腐败难以治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响冲锋号”[2]。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政党,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继续保持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勇于自我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当下我国还未完全实现转型,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带领全国14亿多人口过上共同富裕的好日子,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随之而来的执政风险也更加严峻。在国际政治问题上,西方国家始终存有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在国内,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日益凸显,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也日益严峻,这些问题都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从执政党执政的风险看,党内仍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对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提出了挑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2]。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不畏艰险,走出困境,战胜任何困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答案就在中国共产党人自己身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这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要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最终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也是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生机勃勃的秘密武器。这就需要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直面问题,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切“毒瘤”,清除滋生腐败的一切土壤,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确保党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确立无疑是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那么,马克思主义何以日出东方、改变中国,使中华民族迎来从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部曲”,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特有的内在品质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贯彻和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3]。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我们在黑暗中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指明了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问世之前的思想家,没有一个人从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认识人类社会,因此为人类社会发展开出的各种各样的“药方”也只能是空想。
马克思一反人类思想史上长期漠视生产力发展的事实,通过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的运用,分析和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秘密,为人类能够真正找到一条实现“人之为人”“没有阶级”“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社会指明了正确方向。也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认识工具。这一认识工具可以拨开人类历史的迷雾,更好地把纷繁复杂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是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既不能借助“望远镜”,也不能借助“显微镜”,更不能用“化学试剂”,只能借助科学的理论思维。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1]同样,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当前,国内外形势虽然发生了深刻变化,但马克思所指明的大的历史时代仍然没有过时。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考察分析,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论断。但是,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在发展中出现这样那样的挫折,但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代表社会进步前进方向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说到底,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终究不会改变。
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大的时代课题时,能够穿越历史时空,不断回答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课题。在革命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和旧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成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了人们传统观念中固有的对“社会主义”的认知,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严峻形势,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尽显大国风范和战略智慧,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可以说,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浪潮中的中流砥柱,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当代中国正在充分彰显。相反,资本主义社会“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重重危机,“资强社弱”的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史观(英雄史观)。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光明正大为劳苦大众代言,第一次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因而创造了唯物史观(群众史观)。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是为全人类求解放、为全人类谋幸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3]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不断解答人类面临的时代课题中孕育而生的。主义就是核心的价值追求。马克思的一生就是慷慨解囊、为人类谋解放,与资产阶级作斗争的一生。无论是进行理论创作,还是投身工人运动;无论是被驱逐,还是面临死亡,马克思为劳苦大众立言的初心始终未改。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胸怀天下、敢为人先的人民情怀,它才能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植根中华大地,为人民大众所接受。马克思一生被驱逐,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理论却受到世人特别是底层民众的敬仰。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2]那么,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进而凝聚成创造中国伟大奇迹的强大物质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思考如何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和江山联系起来,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吹响了向共同富裕进军的“冲锋号”,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频频出台,就业市场更加广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医疗健康服务更加殷实、基层公共服务更加便民、高昂房价得到抑制、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平正义之声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逐年上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落地。
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要构建一套“集大成”的、让后人无法超越的思想体系,也不是坐在书斋里脱离社会现实进行辩论式的“坐而论道”。相反,这一理论不仅致力于认识世界,更把“改变世界”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人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注重解决人的现实境遇的、指导人生有意义生活的理论,同时也是注重解决现实问题、让社会更好为人服务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一个典型案例便是深刻地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与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古老的东方大国在面临不知何去何从的命运转折点上点燃了重生的希望。近代以来,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在为救亡图存全力以赴,喊出了各种各样的口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但各种政治力量、各种主义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纷纷成为历史的“过客”。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握时代脉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了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了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推进了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21世纪中叶实现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创造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前景一片向好,我国物质基础更加雄厚、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市场空间潜力巨大,经济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更加坚实,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兴产业蓄势待发,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政局更加稳定,这些都为中国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保持大国地位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对全球经济增长连续多年保持30%左右的贡献率,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13]。这一切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最大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动力源”。可以说,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正在悄然改变新时代的中国大地。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正是因为这一理论是发展的而不是凝固不变的、是创新的而不是保守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它能够集众家之所长,随着实践发展和时代变化不断与时俱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2]。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永不过时的秘诀就在于它能够始终回应当下人类发展提出的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书写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版本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样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使命担当,用马克思主义观照现实,制定了适合本国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如何在统筹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人民至上,如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行自我革命,如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如何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资本的重要作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针对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经济持续低迷的状况,提出完善全球治理,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是针对国内面临的市场形势,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命题,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仅没有结束真理,而且还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