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杨百忍,严金龙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为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我国政府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021年,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标志着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双碳”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2]。“双碳”目标的有效达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地方适应性治理的良性开展,地方政府从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科学技术3个维度全面发力,采取治理策略回应“双碳”目标,其中的“适应”既包括对气候变化以及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长期适应,也包括对政策调控频度、力度的应急适应[3]。
为实现“双碳”重大战略目标,高校势必要承担起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重要责任[4]。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支持适应未来需求的科教平台和资源,重视碳中和交叉学科建设,加大力度支持环境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推动高校参与或组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引导高等学校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科研平台;支持高校联合地方建设一批碳中和领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学院,构建碳中和和技术发展产学研全链条创新网络[5]。为推进高校教育质量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2年教育部发布《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重点任务是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打造高水平科技攻关平台,强化科研育人;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加快完善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盐城市已于2011年规划建设全国首个环保科技产业园,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经过10年的转型跨越,从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绿色经济更加彰显,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以环保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充分开发内循环市场潜力、提升外循环层次水平[6]。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地,环保类专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盐城工学院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实施高校,其环境工程专业已于2013年、2016年和2020年分别获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盐城工学院环境专业实施优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践创新平台,为推动地方环保绿色发展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促进社会经济绿色生态转型。“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了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改革发展,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步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之路,将污染治理、环境改善与降碳协同推进,是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7]。地方高校需加快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与实验,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8]。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应在传统工科建设基础上,加强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创新人才建设理念。
盐城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围绕新常态下环保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积极探索与实践“能力为本,产业为要,融合为器”的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建立“能力三层次培养三结合执业三面向”的“三三三”人才培养特色。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计划的推进,环境专业将“双碳”理念融入通识(基础)能力、必备(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3个层次能力中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面向新工科、环保卓越工程师、“双碳”战略目标的工程本科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定位)始终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双碳”目标,课程设置始终结合学生执业要求,培养方式始终结合校企实践。
盐城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立足“新工科”,强化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对接国家、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双碳”战略目标和环保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构建校地协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度联动环保科技前沿,面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工程技术需要,建立寓研于教、以研促教、科教协同、教研相长的实践育人途径创新。
“三全育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格局,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和人文素养,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9]。地方工科高校培养“新工科”专业人才的前提是加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环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立足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和“双碳”战略目标,培养环境专业学生对国家战略的认知和理解,对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盐城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初心,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设计了“通识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素质与能力拓展+集中实践模块”的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强化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形成了基于课程群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框架[11];教学改革中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设计和质量评价蕴含“双碳”理念,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课题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图1所示。
环境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环境工程学手段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是新工科建设的第一需求[12]。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环境类专业创新人才,势必也为环境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相关就业和创业机会。
盐城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建立“学习产出”评价机制,依据结合生态文明理论和“双碳”目标的国家战略要求,明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促进培养过程的持续改进。在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前提下,突出专业认证要求,制定了课程目标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战略目标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身心素质,具有团队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具备环境工程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环境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识别、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够独立从事环保工程设计与施工、污染设施运营与管理、环境污染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工作,适应现代环境工程技术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基于“产出导向”理念,将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有机地导入课程中,通过编制课程构建报告,明确每一门主干课程对于人才培养预期的“学习产出”贡献,明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细化知识与能力的传授措施、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基于“目标引领,持续改进”理念,建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和毕业生的社会评价等综合评估体系,开展“全过程、多方面、多手段”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编制课程质量报告进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评价,将评价结果用于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把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结果用于促进人才培养过程各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污染治理与“双碳”目标实现的实质性内涵,除了以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控制等污染治理模块开展实践类课程教学,还应打造校地联合产教实践创新平台,为支撑地方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落实提供人才保障。
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探索“高校+园区”的政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利用毗邻盐城国家级环保科技园区的优势地理位置,主动对接园区内的环保科技企业,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逐步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共建“卓越环保学院”,打造实践创新协同育人平台,协同引进和培养工程型师资队伍,共同开展实践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形成了“高校+园区”的“共建、共管、共享”政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实践模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环保科技园区共同打造了“废水处理运营与管理、环境监测标准化、环境规划与评价、工程设计与施工”四大工程实训平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25家,按照“产学融合、项目绑定”,建设“工程项目教学案例”64项,企业工程实践项目20项,组织各类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训练活动200多项。
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促进社会经济生态转型。“双碳”目标的有效达成需要地方从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科学技术3方面开展治理,也推动了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环境类专业是交叉学科,将污染治理、环境改善与降碳协同创新视为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环境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盐城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立足“新工科”,强化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对接国家、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双碳”战略目标和环保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构建校地协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积极探索与实践“能力为本,产业为要,融合为器”的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性和实践应用型环境工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