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分析

2022-12-10 18:56卢军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29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资金考核

卢军

(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一、引言

在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逐渐得到重视,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有效地应用前提下,不仅保障了企业内部管理地有条不紊,还增强了资金的科学使用,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风险防控能力。即便应对竞争激烈、环境复杂的市场,企业也能通过优质的内控有效地抵御风险,由此可见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必要性。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企业需积极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将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率,进而整体性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是立足财务的视角下,对企业的业务效益进行全方位预测,进而编制出合理的预算方案,为业务开展提供有力参考。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已经能够实现量化,所以能够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确保企业预算管理科学化、统一化及透明化。资金集中管理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指的是资金的统一调配,对企业投资、融资或资金活动优化配置,由集团或企业管理者结合战略规划进行科学调配,包括资金开户、结算、融资等方面的统一处理。因此,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相结合,既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的协调配合,也可以实现对资金的全方位整合应用,战略性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规避了资金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有据可依,结合资金规划的方案可明确具体的经营管理目标,科学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科学规划。二是提高了企业的内控效率,在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的支持下,企业内部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价值链更加清晰明了,企业管理者更加容易理清利益关系。同时,预算管理也确保了企业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部门之间不再相互独立,企业各个方面的考量也更加均衡。三是辅助企业完成了高质量的业绩评价。预算管理编制了预算方案,依据预算方案明确了各项目标,并且在资金集中管理下组织与落实,这就实现了职能与权责的对应,目标逐层的达成,使企业的总体业绩更好的彰显了出来。四是发挥了有效的激励作用。在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下,企业的发展目标明确、经营活动规范、部门间协调配合,可以预见出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激励着员工共同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努力,有效的资金配置下战略性目标的达成率明显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幅提升。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现状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所以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争先恐后地应用现代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但在实际落实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如预算编制较为片面、绩效评估不够深入、资金集中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都制约了财务管理的效果,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应对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中的不足格外关注,并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创新与改善,如此才能达成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一)预算编制相对片面

部分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未能实现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的覆盖,导致预算编制相对片面。预算方案编制的过程中,沿用往年数据基数适当调整上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一片面的编制方法难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就造成了编制遗漏,大幅降低了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无法契合市场形势的变化,致使资金配置不合理,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资金风险。并且部分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对非财务领域的资源过分关注,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偏离预期的目标,难以发挥协调企业经营管理的效能。

除此之外,预算编制本身应将销售预测作为关键,并且辐射到生产、采购、资金等各个方面,并通过整合相关数据信息的方式编制出损益预算表、资金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如此才能实现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但从实际的实施角度来看,企业将预算管理局限在编制损益预算表方面,重点关注经济效益,而现金的流动、资金的负债关注度不足,使得资金配置和企业经营不能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大幅提升,不利于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二)资金管理不到位

资金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命脉,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必须深入这一理念,如此才能确保资金管理的全面性。但是从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当企业在制定战略发展计划或开展新项目时,通常将经济利益作为第一追求,能否达成预期的经济收益是主要目标,资金流、回收期则作为第二目标,导致资金管理不到位。同时,部分大型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未能集中管理,预算管控过程中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调沟通不到位,营收预算过程中数据的精准性也有待提升,导致对资金流的掌控不够精确,难以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有力参考,并且也无法全方位地反映出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也就无法实现资金的最大限度利用,统一、集中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三)未落实全员参与

预算管理有着全方位、全过程的特点,而从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未能落实全员参与,一定程度地降低了数据的可靠性、时效性和精确性,并且资金集中管控的过程中缺乏全员参与也会导致积极性不足,职能、权责也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这就使得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相对混乱。从企业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的现状分析来看,财务部门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其他部门却没有在财务部门的引领下充分重视起来,部门间的配合度较低,严重阻碍了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方法不够合理,资金管控过程中没有采取收支两条线的方式进行资金的配置与使用。这就导致预算编制较为混乱,无法制定明确且合理的目标,分级管理也就难以达成。部门之间无法通过分级管理目标履行自身的职能,致使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这就大幅降低了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率。此外,受到全员参与未能有效落实的影响,相应的职能、权责也就不够明确,部门岗位的权利放大或缩小,导致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大幅提升,并且各个部门对财务部门的满意度大幅下降,长此以往势必会激化企业的内部矛盾,给业财融合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预算评估重视性有待提高

在企业争先恐后地进行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形式下,二者有机结合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并且逐渐的完善了财务管理工作,但目前来看对于预算考核评估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这是优化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考核工作不够规范、完整,就会导致预算编制方案与执行落实出入较大,也就使得预算管理失去了应有的效果。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考核评估时,指标的设定还不够科学、全面,虽然财务性指标是最为关键的指标,但如果忽略非财务指标,就会大幅影响考核评估的全面性,所以考核指标需多元化设定。除此之外,在进行成本收益等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后,应将考核结果充分利用起来,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如果未能有效利用考核结果,就会导致员工积极性匮乏,难以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四、企业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化策略

在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应立足财务管理的视角对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进行优化,确保二者的协调和有机结合,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到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创新点和结合点,进而全方位地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资金利用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落实资金集中管理,开展全方位的预算编制

预算管理工作应将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作为前提条件。预算管理有着较强的前瞻性、全面性、全过程性,所以要想保障预算管理发挥应有的效果,就必须立足在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进行目标设定,也就是说将资金集中管理作为依托,实现目标的科学制定与管理的层层落实。从实际实施的角度来说,企业将战略规划作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管控的目标,并依据目标对各个部门的职能、权责进行明确,一方面保障全员参与,另一方面则是协调部门配合。与此同时,要将现金流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上日程,在资金集中管理的支持下,将各项资金的流动进行逐级明确,确保资金使用情况、流动情况、结余情况及时上报,进而对资金集中管理内容与预算体系进行动态调整,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能。

针对目前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中部门协调性较差、财务部门独挑大梁的问题,企业应加强业财融合模式的落实,改变企业其他部门的认知,将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理念深入到企业内部,如此才能保障各个部门协调配合。企业应加强内部的培训学习,领导层应重点关注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实施,组织财务人员、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加强理论了解和理念认知,使企业内部人员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中去,为二者的有机结合和业财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将资金流向作为导向,大力执行相关的编制指标

企业要想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机结合,就需要将资金流向作为根本导向,加强对资金流的统筹应用,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数据分析。在企业资金流入并集聚资金后,应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统一支配,将资金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也是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有机结合的关键点。在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应秉持着多元化的路径,选择多种筹资方式,确保筹资额度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避免资金链断裂所引发的经营风险。除此之外,在资金流的导向下,能够反向推敲企业当下制定的财务政策、销售优惠等方面的合理性,做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并整体性地提高管理水平、避免资金浪费。

(三)健全绩效考核机制,鼓励企业全员参与

企业要想提高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效能,就需要设定相应的管理机制,结合管理思路明确管理体系,实现从上到下的贯彻落实,上到决策层、下到基层都能够在管理体系的辅助下明确自身的职能,如此才能实现统筹兼顾,确保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性。与此同时,职能与权责的履行还需要奖惩制度的协助,要想企业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积极地履行自身的职能,这就需要健全的激励机制来保障,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将预算完成率、准确率等作为考核依据,既能指导今后的管理工作,也能营造起公平、公正、透明、公开的工作环境,促使全员经济参与。

除此之外,则是要建立相对应的预算评估表,制定分级的长期目标,进而形成内部的合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离不开各级和单位的共同努力,需要达成共同的单位绩效目标,才能整合成整体的战略目标。所以企业需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起对应的预算评估表,确保整体目标与分级目标相协调,在目标的指引下确保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同时,借助有效的激励制度,稳定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的实施,以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预算指标制定、执行、考核紧密结合,并结合考核结果落实奖惩制度,将员工的绩效与目标达成率联系在一起,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对于奖惩制度的制定而言,除了固定的物质奖励外,还要明确晋升机制和其他方面的精神奖励,进而将员工的创造力全面发挥出来。

(四)构建起全面的预算考评量化评估机制

全面的预算考评量化评估机制指的是明确预算评价指标、计量体系评价指标,发挥起指标的引导、激励作用,进而实现全员参与。在制定相关指标时,必须做到精细化划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应给予同等重视,并落实针对性地执行监督,确保整体战略目标的达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将工作重心放在关键指标上,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做好经营、投融资方面的预测。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评估的效率,企业应构建起先进的评估平台,让每个员工的职能都能在平台的辅助下顺利履行,达成高质量的预算工作,使预算管理的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在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融合的过程中,需形成量化的考评管理机制,以明确激励效果、融合效果。通过建立考核机制,首先就是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量进行量化分析,并作为后续考核评价的依据,将考核的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一方面起到约束工作人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确保流程规范、环节标准、责任落实。在进行量化指标的选择时,不仅仅要对财务层面的盈亏保本点进行量化测算,还需要加强对资金回收期、资金流动等指标的重视,将其纳入到量化测算的环节中去,进而实现全方位的考核评估,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专业性、标准性。

除此之外,则是要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与升级,要想构成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能够提高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效率与精准性,增强共享程度,改变因信息孤岛问题而导致的企业内部配合不协调。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引入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构建成先进的信息系统,并且积极改进硬件设施,确保信息设备与时俱进,为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使资金的流动实时的共享给企业各个部门,进而针对性地调整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的方案,这就能避免因信息共享程度不足而引发的资金风险,并且也为二者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企业的现代化转型。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所以企业应具备长远发展的目光,积极开展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的导向性,有效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确保预算管理的全面性、科学性,如此才能助力企业的长远发展,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将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形成健全的系统,才能将其重要作用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资金考核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